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寄生虫抗恶性肿瘤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素文 孙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8-310,315,共4页
寄生虫诱导的机体应答反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恶性肿瘤(文中的"肿瘤"皆指恶性肿瘤)细胞的增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针对该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阐明生物的防瘤作用,且寄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也可为肿瘤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另外... 寄生虫诱导的机体应答反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恶性肿瘤(文中的"肿瘤"皆指恶性肿瘤)细胞的增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针对该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阐明生物的防瘤作用,且寄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也可为肿瘤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另外,有些抗寄生虫药物也具有抗肿瘤作用,提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有可能从抗寄生虫药物的研究中得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抗肿瘤
下载PDF
血吸虫色素类似物(β-hematin)体外形成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军 吕炜 江洪波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9-363,共5页
为了建立血吸虫色素体外形成系统来筛选阻断血吸虫色素形成的药物,利用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血吸虫色素、pH、NaAc浓度、KAc浓度、反应时间、还原剂β-巯基乙醇对-βHematin形成的影响,并利用色素形成抑制剂氯喹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在0.5... 为了建立血吸虫色素体外形成系统来筛选阻断血吸虫色素形成的药物,利用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血吸虫色素、pH、NaAc浓度、KAc浓度、反应时间、还原剂β-巯基乙醇对-βHematin形成的影响,并利用色素形成抑制剂氯喹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在0.5 mol/L醋酸钠系统中,低pH值(小于5)、高Na+或K+离子浓度、添加血吸虫色素以及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β-Hematin的形成.而还原剂β-巯基乙醇可完全阻断色素形成.另外,对色素形成有明确抑制作用的氯喹可在一定范围内抑制β-Hematin的形成.因此,以"NaAc-Hematin"或"KAc-Hematin"系统为基础,辅之以低pH、高离子浓度以及适宜的反应时间等,可建立有效的血吸虫色素体外形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血吸虫色素 β-hematin PH 离子浓度 分光光度法
原文传递
日本血吸虫色素的形成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2-406,共5页
本文总结了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色素的形态结构、形成与分解的特点,提出血吸虫色素的形成不是红细胞有毒代谢产物血红素的解毒方式,而是红细胞内血红素铁向虫卵转运的运输方式,以满足大量虫卵发育过程中对铁的需求这一论... 本文总结了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色素的形态结构、形成与分解的特点,提出血吸虫色素的形成不是红细胞有毒代谢产物血红素的解毒方式,而是红细胞内血红素铁向虫卵转运的运输方式,以满足大量虫卵发育过程中对铁的需求这一论点,并结合当前人们对血吸虫色素形态、形成方式及其生物学意义的认识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色素
原文传递
OZ78单剂口服治疗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成虫超微结构的损害(英文)
4
作者 肖树华 孙军 +2 位作者 薛剑 杜喜玲 张皓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9-427,共9页
目的观察合成的螺金刚烷臭氧化物0278对日本血吸虫成虫所引起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10只小鼠每鼠感染40-6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35d,取8只小鼠,每鼠口服单剂0278400mg/kg,治后24h、3d、7d和14d各剖杀2只小鼠,用灌注法收集血吸... 目的观察合成的螺金刚烷臭氧化物0278对日本血吸虫成虫所引起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10只小鼠每鼠感染40-6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35d,取8只小鼠,每鼠口服单剂0278400mg/kg,治后24h、3d、7d和14d各剖杀2只小鼠,用灌注法收集血吸虫,并按常规方法固定和处置虫体,透射电镜观察。从另2只未治疗的感染小鼠体内取虫作对照。结果感染鼠经0278治后24h,雌、雄虫皮层的明显变化是因细胞质突起肿胀致使体表平坦、远端细胞质突起不规则膨大伴有杆状和盘状分泌体减少、皮层基质局灶性溶解、一些细胞质突起融合成大片状、基底膜破裂或消失,感觉器内部结构受损。在皮层下,肌束无或呈轻度肿胀,并查见肌束局灶性溶解,而肌层下的皮层细胞示核肿大、部分核膜模糊和染色质局灶性溶解形成小空泡,在核周胞质内出现变性线粒体。实质组织的主要变化是线粒体变性,以及一些小空泡与髓鞘样结构的形成。肠上皮细胞的明显变化是细胞核的不规则肿大、核仁轻度溶解和部分双层核膜融合、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变性和微绒毛破溃。此时雌虫卵黄细胞最明显的变化为许多卵黄滴破裂,卯黄球释出,继而溶解和融合。治后3~7d,虫体受损的范围和程度加重。雄虫和雌虫的明显损害是细胞质突起的融合、受损细胞质突起剥落或破溃以致肌束显露、感觉器和皮层细胞的严重破坏、肌束局灶性或广泛肿胀和溶解、出现一些大片变性的实质组织和严重受损的肠上皮细胞。雌虫的卯黄细胞则示卵黄滴减少、细胞核局灶性溶解及卵黄细胞间实质组织的广泛溶解。经0278治后14d,存活雌、雄虫的受损皮层和皮层下组织均有一些恢复,而大多数肠上皮细胞和卵黄细胞仍示有明显损害。结论0278对日本血吸虫成虫的皮层和皮层下组织,包括皮层细胞、实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的螺金刚烷臭氧化物 0278 日本血吸虫 超微结构变化 透射电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