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效果调查及工作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项智多杰 严寿 +1 位作者 周本太 扎西加 《草业与畜牧》 2008年第6期36-39,共4页
同德县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防疫原则,认真实行牲畜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牛羊布鲁氏菌感染率由1981年的23.27%、7.13%分别下降到1994年的0.84%和0.43%。1994年经省级考核验收达到了卫生部、农业部... 同德县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防疫原则,认真实行牲畜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牛羊布鲁氏菌感染率由1981年的23.27%、7.13%分别下降到1994年的0.84%和0.43%。1994年经省级考核验收达到了卫生部、农业部(88)卫地字第21号和农业部、卫生部(1992)农(牧)字第43号文件规定的控制区标准。为了巩固防治效果,根据省农牧厅的安排和要求,同德县2002~2004年连续三年深入6个乡(镇)72个村社开展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效果考核,结果表明同德县牛羊布鲁氏菌病阳性率由1994年的0.84%和0.43%分别下降了0.776个百分点和0.31个百分点,防治效果仍在国家卫生部、农业部有关文件规定的范围之内,工作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防治效果 防治对策
下载PDF
野血牦牛复壮家牦牛的效果测定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秀天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7年第6期19-20,共2页
对l/2野血牦牛和家牦牛的初牛犊牛和6月龄1/4野血犊牛进行了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1/4野血初生牦犊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比家牦牛初生犊增加1.80cm、3.42cm、2.28cm和1.27kg,分别提高了3.51%、7.33%、4.12%和11... 对l/2野血牦牛和家牦牛的初牛犊牛和6月龄1/4野血犊牛进行了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1/4野血初生牦犊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比家牦牛初生犊增加1.80cm、3.42cm、2.28cm和1.27kg,分别提高了3.51%、7.33%、4.12%和11.05%。6月龄l/4野血牦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比同龄家牦牛增加4.78cm、5.10cm、6.74cm和7.94kg,分别提高了6.70%、6.90%、7.58%和20.00%(P<0.01)。结果表明,给家牦牛导入野牦牛血可促进牦牛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血牦牛 牦牛 复牡
下载PDF
对加强同德县草地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司玉萍 司建平 +1 位作者 张良善 汪永红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3年第5期27-28,共2页
草地资源是同德县畜牧业生产的基础,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历史、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同德县草地退化严重,生产力水平不断下降,草地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荒漠化加剧,水土保持能力减弱,草地生态... 草地资源是同德县畜牧业生产的基础,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历史、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同德县草地退化严重,生产力水平不断下降,草地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荒漠化加剧,水土保持能力减弱,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极大地限制了同德县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对黄河中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德县 草地生态环境建设 现状 发展 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 法制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科技
下载PDF
野血牦牛复壮家牦牛的效果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童春兰 《中国牛业科学》 2009年第3期21-22,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野血牦牛的整体生产水平。[方法]对l/2野血牦牛和家牦牛的初牛犊牛和6月龄1/4野血犊牛进行了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1/4野血初生牦犊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比家牦牛初生犊增加1.80 cm3、.42 cm2、.28... [目的]为了提高野血牦牛的整体生产水平。[方法]对l/2野血牦牛和家牦牛的初牛犊牛和6月龄1/4野血犊牛进行了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1/4野血初生牦犊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比家牦牛初生犊增加1.80 cm3、.42 cm2、.28 cm和1.27 kg,分别提高了3.51%、7.33%、4.12%和11.05%。6月龄1/4野血牦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比同龄家牦牛增加4.78 cm5、.10 cm、6.74 cm和7.94 kg,分别提高了6.70%、6.90%7、.58%和20.00%(P<0.01)。[结论]家牦牛导入野牦牛血可促进牦牛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血牦牛 牦牛 复壮
下载PDF
羊痘病毒P32基因的截短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索南卓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79,共4页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羊痘病毒(CPV)P3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PCR扩增出837bp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酶切鉴定并测序。将P32基因定向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中,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BL21表达菌,经IPTG诱导得到了以包...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羊痘病毒(CPV)P3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PCR扩增出837bp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酶切鉴定并测序。将P32基因定向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中,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BL21表达菌,经IPTG诱导得到了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蛋白。采用镍离子亲和树脂在变性条件下对蛋白进行纯化,Western blot证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痘病毒 P32基因 表达 鉴定
下载PDF
兽用中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小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第8期80-81,共2页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不少问题奶源,让我国的牛奶生产和加工行业受到严重的打击。作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奶源的安全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当奶牛患上疾病的时候,一些药物会对奶源的安全造成影响。本文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兽...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不少问题奶源,让我国的牛奶生产和加工行业受到严重的打击。作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奶源的安全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当奶牛患上疾病的时候,一些药物会对奶源的安全造成影响。本文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兽用中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用中药 奶牛疾病 奶源安全 影响
下载PDF
浅谈我县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叶春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8年第9期31-32,共2页
动物防疫是预防控制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有效手段,是保障畜牧业生产健发展的基础工作。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效地预防控制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工作实践... 动物防疫是预防控制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有效手段,是保障畜牧业生产健发展的基础工作。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效地预防控制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我县的动物防疫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以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防疫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畜牧业生产 持续稳定发展 疫病发生 动物疫病 身体健康 人民群众
下载PDF
肉牛养殖中常见胃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仁措吉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第16期75-76,共2页
近年来,随着肉牛消费市场行情的看好,养殖户逐渐扩大了对肉牛的养殖规模。然而,养殖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天气骤变等不良诱因,肉牛肠胃疾病多发,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养殖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的... 近年来,随着肉牛消费市场行情的看好,养殖户逐渐扩大了对肉牛的养殖规模。然而,养殖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天气骤变等不良诱因,肉牛肠胃疾病多发,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养殖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本文中简略介绍了肉牛养殖中常见肠胃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养殖 肠胃道疾病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青海省牛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文明 尕松代吉 李增魁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1,共3页
为了了解青海省牛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布鲁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及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牛布鲁菌病的血清学分析。结果显示,在2 734份牛血液样品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率为3.51%,不同地... 为了了解青海省牛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布鲁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及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牛布鲁菌病的血清学分析。结果显示,在2 734份牛血液样品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率为3.51%,不同地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复筛结果阳性率为3.00%,不同地区间的布鲁菌血清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我们青海省牛布鲁菌病患病率较高,应尽快制定防制措施,以免危及动物及人类公共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布鲁菌病 血清学 流行病学 青海省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索南卓玛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74,共4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的犬细小病毒(CPV)病原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CPV基因序列,在保守的VP2基因内部设计合成内外2对引物,建立了检测CPV的套式PCR方法。该方法对犬瘟热病毒(CDV)、犬冠状病毒(CCoV)、犬腺病毒(CAV)、犬副流感病... 为建立一种快速的犬细小病毒(CPV)病原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CPV基因序列,在保守的VP2基因内部设计合成内外2对引物,建立了检测CPV的套式PCR方法。该方法对犬瘟热病毒(CDV)、犬冠状病毒(CCoV)、犬腺病毒(CAV)、犬副流感病毒(CPIV)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检测方法最低可以检测出0.1 ng的病毒核酸,第2次比第1次扩增的敏感性高100倍。建立的套式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可以准确快速检测出极低含量的CPV,将为CPV的病原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CPV) 套式PCR 检测
原文传递
奶牛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小红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第8期107-108,共2页
奶牛乳腺炎最主要原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影响奶业发展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临床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带菌率最高,其次是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等。本文就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其综合防治等方面对... 奶牛乳腺炎最主要原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影响奶业发展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临床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带菌率最高,其次是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等。本文就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其综合防治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致病菌 防治
下载PDF
Ⅰ群禽腺病毒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索南卓玛 增巴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0-33,共4页
根据Ⅰ群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Ⅰ,FAVⅠ)六邻体(hexo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建立了适合FAVⅠ快速检测的套式PCR方法(nested PCR)。应用该方法对FAVⅠ阳性毒株及临床病料进行检测,2步PCR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475和237bp,而其他7... 根据Ⅰ群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Ⅰ,FAVⅠ)六邻体(hexo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建立了适合FAVⅠ快速检测的套式PCR方法(nested PCR)。应用该方法对FAVⅠ阳性毒株及临床病料进行检测,2步PCR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475和237bp,而其他7种禽源病毒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套式PCR方法扩增的敏感性为100pg和1fg,敏感性提高了105倍;所建立的FAVⅠ套式PCR方法大大提高了常规PCR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重复性好,可以检测出极低含量的FAVⅠ,可用于FAVⅠ的临床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群禽腺病毒 六邻体基因 套式PCR 检测
下载PDF
犊牛副伤寒的预防与防治 被引量:2
13
作者 切桑卓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年第3期74-75,共2页
犊牛副伤寒是犊牛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时会导致犊牛的大量死亡.本文对犊牛副伤寒的发病原因、诊治以及预防进行了相关阐述,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犊牛 副伤寒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羊布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4
作者 宽太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年第3期84-85,共2页
羊布病又称羊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以及流行性,一旦发生极容易导致羊群出现流产、不育以及繁殖障碍等,在威胁养殖场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同时使养殖场蒙受经济损失.为了对羊布... 羊布病又称羊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以及流行性,一旦发生极容易导致羊群出现流产、不育以及繁殖障碍等,在威胁养殖场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同时使养殖场蒙受经济损失.为了对羊布病的传播进行有效控制,应做好羊布病的其防控净化工作,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布病 诊断 防治 措施
下载PDF
猪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宽太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年第1期32-33,共2页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非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该病不仅发病较急,同时具备高度接触传染性以及高死亡率,一旦流行,会导致生猪出现高热以及皮肤充血现象,病猪脾脏、肾脏以及淋巴结等多个器官出现出血症状,其死亡率可达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非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该病不仅发病较急,同时具备高度接触传染性以及高死亡率,一旦流行,会导致生猪出现高热以及皮肤充血现象,病猪脾脏、肾脏以及淋巴结等多个器官出现出血症状,其死亡率可达100%。因而,在猪场内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意义重大。1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野猪以及家猪是非洲猪瘟的天然宿主,二者在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的临床症状以及死亡率比较相似。各种钝缘蜱都是非洲猪瘟的易感动物,同时软蜱也是非洲猪瘟病毒的携带者以及传播者。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病猪或者带毒猪的尿液、粪便、唾液、鼻涕、肠道内气体、结膜渗出物以及伤口流出的血液排出体外,也可通过呼吸道、口腔以及其他裸露部位等进行传播,可通过皮肤伤口、注射以及蜱的叮咬进行传播。非洲猪瘟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原因是病猪及其产品的异地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 非洲猪瘟 流行病学 防控对策
下载PDF
同德县绵羊体内外寄生虫的感染率调查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项智多杰 才让吉 《草业与畜牧》 2007年第12期48-50,共3页
绵羊体内外寄生虫病是造成羊只春乏死亡的主要因素。实践调查和实验室诊断是以摸清寄生虫感染率,掌握绵羊寄生虫的季节动态,选用有效药物适时防治寄生虫病为目的的必要手段。为此,调查了同德县绵羊寄生虫种:吸虫3种、线虫8种、绦虫1种... 绵羊体内外寄生虫病是造成羊只春乏死亡的主要因素。实践调查和实验室诊断是以摸清寄生虫感染率,掌握绵羊寄生虫的季节动态,选用有效药物适时防治寄生虫病为目的的必要手段。为此,调查了同德县绵羊寄生虫种:吸虫3种、线虫8种、绦虫1种及绦虫蚴2种、蜘蛛昆虫2种,尤其是奥斯特他线虫、马歇尔线虫和毛园线虫致绵羊的感染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寄生虫 调查
下载PDF
牛羊蠕虫病流行病与驱虫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小红 《当代畜牧》 2014年第4Z期92-93,共2页
蠕虫依靠身体的肌肉收缩而作蠕形运动,故称为蠕虫。外形一般为扁形、线形、环形、纽形和袋形等,长度一般为0.04寸到30公尺之间。大部分环形和袋形类蠕虫独立生存于土壤中,有着调节土壤的作用,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扁形、线形... 蠕虫依靠身体的肌肉收缩而作蠕形运动,故称为蠕虫。外形一般为扁形、线形、环形、纽形和袋形等,长度一般为0.04寸到30公尺之间。大部分环形和袋形类蠕虫独立生存于土壤中,有着调节土壤的作用,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扁形、线形类蠕虫寄生在人和动物身上,不仅引发各类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更是影响着牛、羊养殖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对蠕虫的实验调查,对养殖业中蠕虫病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 耐药性 虫卵
原文传递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宽太吉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第7期73-74,共2页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在分娩12h后胎衣全部或部分不能自行排出的一种产科疾病,是奶牛养殖中普遍存在的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给我国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将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的...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在分娩12h后胎衣全部或部分不能自行排出的一种产科疾病,是奶牛养殖中普遍存在的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给我国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将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进行全面的总结与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以期为我国奶牛胎衣不下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胎衣不下 病因分析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下载PDF
阿苯达唑及其脂质体治疗绵羊肝包虫病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文军 《当代畜牧》 2014年第5Z期89-90,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阿苯达唑(ABZ)或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治疗绵羊肝包虫病,何种药物疗效更为显著,为有效防治该类人畜共患病提供参考意见。方法:人工感染12只3岁健康雌性绵羊,使其感染包虫病,将其随机均分为三组,其中阿苯达唑组(ABZ组)口... 目的:分析应用阿苯达唑(ABZ)或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治疗绵羊肝包虫病,何种药物疗效更为显著,为有效防治该类人畜共患病提供参考意见。方法:人工感染12只3岁健康雌性绵羊,使其感染包虫病,将其随机均分为三组,其中阿苯达唑组(ABZ组)口服阿苯达唑进行治疗,阿苯达唑脂质体组(L-ABZ组)口服阿苯达唑脂质体进行治疗,对照组相同含量生理盐水,持续半个月后,行血检,统计绵羊症状表现情况,持续1个月后,剖杀,观察肝脏生理状况,判断包虫病感染情况,以此评价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绵羊症状表现情况显示,L-ABZ组均显著优于ABZ组,且两组症状表现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生理状况检测显示,L-ABZ组肝脏包虫囊外观及组织学变化均优于ABZ组。结论:L-ABZ用于治疗绵羊肝包虫病,效果优于ABZ,更值得推广应用,以有效治理这一人畜共患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达唑 阿苯达唑脂质体 绵羊 肝包虫病
原文传递
犬瘟热病毒感染病例的诊断与病毒分离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文明 沈明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86,共3页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宿主范围较广泛,能够使犬、貂、貉、狐、熊、小熊猫、大熊猫、狼、狮、虎、金猫、猞猁等多种动物发生自然...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宿主范围较广泛,能够使犬、貂、貉、狐、熊、小熊猫、大熊猫、狼、狮、虎、金猫、猞猁等多种动物发生自然感染和发病。CDV在我国犬中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宠物犬一旦感染后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也高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感染病例 病毒分离鉴定 诊断 病毒性传染病 VIRUS 发病率 宿主范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