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废与新生——解读张辉《敦煌》系列影像作品
1
作者 吴晓欧 仇盛 张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5-176,共2页
提到敦煌,多数文学与美术作品带给我们的联想都是梵钟伴黄沙、诵经传碧空的神圣境界,而各种美不胜收的摄影作品更是将象征传统的敦煌艺术带到读者面前。这些作品往往都是在大美思维下创作的艺术成果,而当你真正以心灵来体验敦煌的历史... 提到敦煌,多数文学与美术作品带给我们的联想都是梵钟伴黄沙、诵经传碧空的神圣境界,而各种美不胜收的摄影作品更是将象征传统的敦煌艺术带到读者面前。这些作品往往都是在大美思维下创作的艺术成果,而当你真正以心灵来体验敦煌的历史和现实,就会发现敦煌是荒芜的沙漠废墟,是人迹罕至的边塞祭神拜佛处。张辉通过一组摄影作品,走进了敦煌内在的真实存在一透过荒芜的废墟,抓取了传承千年的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影像作品 张辉 解读 新生 摄影作品 美术作品 敦煌艺术
下载PDF
“史论”建构和美的逻辑叙述——樊波教授《中国书画美学史》研究新路径
2
作者 于久棋 《美术大观》 2022年第4期148-149,共2页
对中国书画美学史的构建,是一个以中国绘画史论、书法史论的发展脉络为基础,并结合先秦哲学家、美学家的著作,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与对照,集中提炼和阐释了中国书画美学的逻辑起点,厘清了中国历代书画在中国哲学、美学思想的映照下长期... 对中国书画美学史的构建,是一个以中国绘画史论、书法史论的发展脉络为基础,并结合先秦哲学家、美学家的著作,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与对照,集中提炼和阐释了中国书画美学的逻辑起点,厘清了中国历代书画在中国哲学、美学思想的映照下长期的发展过程。樊波教授所著的《中国书画美学史》构建了中国书画美学史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书画美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书画美学 理论框架 新路径
下载PDF
赵亮、郑梦凯、续妍作品
3
作者 赵亮 郑梦凯 续妍 《艺术教育》 2021年第2期282-282,共1页
纸本《墨竹图》重修简记一、重修对象:《墨竹图》,清代末期,水墨纸本,佚名。二、伤情评介:画心颜色灰冷暗黄,色泽陈旧;纸质酥脆,折损严重,有重壳开裂;画面大面积分布尘垢污渍,有少许霉斑;局部墨迹有缺失、模糊现象。三、重修常规程序及... 纸本《墨竹图》重修简记一、重修对象:《墨竹图》,清代末期,水墨纸本,佚名。二、伤情评介:画心颜色灰冷暗黄,色泽陈旧;纸质酥脆,折损严重,有重壳开裂;画面大面积分布尘垢污渍,有少许霉斑;局部墨迹有缺失、模糊现象。三、重修常规程序及主要修复技法:审查伤情并进行评估、制定重修方案;重修前画心处理整合;淋洗祛污、治霉;画心揭裱;画心补缀;命纸重覆;起身、上壁、挣平;全色、补笔;保护、收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本 清代末期 大面积分布 常规程序 模糊现象 画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