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满族剪纸与萨满教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纯信 《满族研究》 1988年第1期94-95,共2页
祖国东北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文化的发祥地,蕴藏着绚丽多采的满族民间艺术遗产。满族剪纸就是近年来在长白山区挖掘、发现的。 剪纸,在中原,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满族剪纸始于明代。 后金(清)皇太极时期,女真人已开始自己造纸。... 祖国东北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文化的发祥地,蕴藏着绚丽多采的满族民间艺术遗产。满族剪纸就是近年来在长白山区挖掘、发现的。 剪纸,在中原,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满族剪纸始于明代。 后金(清)皇太极时期,女真人已开始自己造纸。“纸是用夏布、麻苧捣烂浸泡,拌糠秕以制造的”(莫东寅《满族史论丛》101页)。在长白山区,满族称纸为“豁山”,“夏秋捣败萱楮絮沤之成毳,暴为纸,坚韧如革”。还有用桦木造纸,“东山桦木,性柔而坚好,麻性棉而韧,可以造纸”(张凤台《长白汇征录》)。在民间,还有“捶布以代纸”(吴振臣《宁古塔纪略》345页)……满族的纸是自己土法制造的,就地取材,质地粗糙,却为满族剪纸的发生、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据考,在满族有纸之前已有了“剪纸”,那是用皮革、鱼皮、麻布、植物叶子等物剪刻而成的粗犷图案。贴或缝在衣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剪纸 萨满教 长白山区 南北朝时期 皇太极 女真人 发祥地 艺术遗产 张凤台 造纸
下载PDF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中的声乐辅导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建平 《作家天地》 2020年第17期155-155,157,共2页
在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条件下,人们群众在各项文化活动中参与力度和综合学习意识大幅度提升。这就应在考虑各项基础因素条件下开展声乐辅导,逐步提升人民群众自身声乐意识,继而强化群众参与各项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本文将针对群众文化... 在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条件下,人们群众在各项文化活动中参与力度和综合学习意识大幅度提升。这就应在考虑各项基础因素条件下开展声乐辅导,逐步提升人民群众自身声乐意识,继而强化群众参与各项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本文将针对群众文化中声乐辅导展开研究,首先介绍群众文化中声乐辅导的现实意义,之后从多个角度出发阐述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中声乐辅导策略,使得声乐辅导与群众文化达到相互契合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群众文化 声乐辅导
原文传递
找感觉
3
作者 何琳 王继龙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8-82,共5页
时间:当代。 地点:抗联遗址之左宝玲牺牲地。 人物:老王、小何 [幕启:身着歌舞剧《山魂》戏装的老王和小何上。 [老王用枪逼住小何。 老王 左宝玲,我看你还往哪里跑?!
关键词 感觉 《山魂》 歌舞剧
原文传递
声乐表演审美及其艺术实践探讨
4
作者 姜建平 《黄河之声》 2020年第22期12-13,共2页
声乐表演实现了传统文化艺术与外来声乐表演的融合,打造了一场视听盛宴,其独特之处在于,演唱者的艺术水平直接关系着声乐表演的审美,与观众的直接化、动态化感受密切相关。就审美的心理需要进行阐述,把握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进一步对声... 声乐表演实现了传统文化艺术与外来声乐表演的融合,打造了一场视听盛宴,其独特之处在于,演唱者的艺术水平直接关系着声乐表演的审美,与观众的直接化、动态化感受密切相关。就审美的心理需要进行阐述,把握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进一步对声乐表演的艺术实践开展探究,旨在提升声乐表演的艺术水平,更好的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表演 审美特征 艺术实践
下载PDF
对聂耳歌曲创作与人格魅力的逆向思考
5
作者 关素镅 《民族音乐》 2006年第6期17-18,共2页
从人民音乐家聂耳逝世到今天,研究他及其音乐创作的文章颇多。然而,历史在延伸,人们对聂耳的评论文章也在变化与深入。艺术创作的特征就是避开常态心理,使作品产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聂耳的整个文艺刨作都充满着独创思维。这是... 从人民音乐家聂耳逝世到今天,研究他及其音乐创作的文章颇多。然而,历史在延伸,人们对聂耳的评论文章也在变化与深入。艺术创作的特征就是避开常态心理,使作品产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聂耳的整个文艺刨作都充满着独创思维。这是由聂耳天生的性格决定的。比如,他童年时的玩耍,扮演状元郎等逗乐表演,统统与别人两样。特别是在联华影业公司经理罗明佑的生日开同乐会时,聂耳的滑稽表演、动耳、学嘴、“聂耳博士演讲”,他用英语、法语、日语,用口琴,用上海话、广东话讲演,接着是京剧、英语、日语的歌唱,中西合璧的舞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耳 人格魅力 歌曲创作 逆向思考 民族音乐 码头工人 音乐创作 音乐家 群众歌曲 民族民间音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