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心病伴严重肺动脉高压矫治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5
1
作者 金伟 李晓燕 +2 位作者 石利男 祁秀杰 徐志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9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先心病伴严重肺动脉高压矫治术患者围术期监测及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麻醉处理。方法选32例肺动脉平均压>70mmHg的患者,采用主肺动脉置管法持续测压,并通过主肺动脉导管持续泵入前列腺素E1(5μg·kg-1·min-1),观察转流... 目的探讨先心病伴严重肺动脉高压矫治术患者围术期监测及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麻醉处理。方法选32例肺动脉平均压>70mmHg的患者,采用主肺动脉置管法持续测压,并通过主肺动脉导管持续泵入前列腺素E1(5μg·kg-1·min-1),观察转流后和术后第3天的肺动脉压。结果肺动脉压出院时[(43.90±12.42)mmHg]与术前[(85.88±13.26)mmHg]比较,P<0.01;术后第3天[(29.40±13.41)mmHg]与术中[(36.10±16.20)mmHg]比较,P<0.05。结论以动力性为主的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虽经外科治疗降低了肺动脉压力,但仍需在麻醉处理上采取必要和有效的措施去预防和治疗肺血管阻力的不断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心病 肺动脉高压 麻醉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矫正术停转流前后顽固性心律失常2例报告
2
作者 金伟 祁秀杰 李晓燕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1期6741-6742,共2页
目的:总结2例先心病心内矫正术停转流前后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经验。方法:1例室缺、右室双腔心、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停转流后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多巴胺、肾上腺素、胺碘酮、艾司洛尔、去氧肾上腺素、米力农,并6次除颤和分别再转流... 目的:总结2例先心病心内矫正术停转流前后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经验。方法:1例室缺、右室双腔心、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停转流后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多巴胺、肾上腺素、胺碘酮、艾司洛尔、去氧肾上腺素、米力农,并6次除颤和分别再转流2次,使血压维持在较高水平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室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患者停转流前,平均动脉压低,继而出现室速,给予上述药物治疗并行心尖部切开置管减压,转为窦性心律。恢复窦性心律后均给予心内起博。结果:2例术后心律平稳,2 d后撤除心内起搏器。结论:先心病心内矫正术停转流前后出现顽固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尽快有效地终止这种心律失常的发作是治疗的关键,在处理上需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先天性心脏病 心内矫正术 顽固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完全房室间隔缺损心内矫正术的麻醉处理
3
作者 金伟 祁秀杰 李晓燕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7期512-515,共4页
目的总结完全房室间隔缺损心内矫正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6例3~10岁完全房室间隔缺损心内矫正术患儿实施中小剂量舒芬太尼、咪哒唑仑并辅以七氟醚吸人维持麻醉,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降低肺血管阻力药物,并采用碱化血液、低血细胞比... 目的总结完全房室间隔缺损心内矫正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6例3~10岁完全房室间隔缺损心内矫正术患儿实施中小剂量舒芬太尼、咪哒唑仑并辅以七氟醚吸人维持麻醉,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降低肺血管阻力药物,并采用碱化血液、低血细胞比容、适宜的吸入氧浓度(FiO2)、维持正常的功能残气量和经食管超声等方法。结果脉搏氧饱和度(SpO2)由术前平均(91.5±4.6)%升到(99.3±0.5)%;碱剩余(BE)由术前平均(-4.667±3.559)升到(0.667±2.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无一例死亡。结论适宜的麻醉深度、循环功能的维护、维持低状态肺血管阻力、加强呼吸管理、及时和适度补充容量等措施是维持平稳麻醉的关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经食管超声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房室间隔缺损 麻醉 心内矫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