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肝、脾动脉双栓塞术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金龙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7期105-106,共2页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肝动脉栓塞术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对46例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同时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观察术前术后血象变化情况。结果:T...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肝动脉栓塞术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对46例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同时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观察术前术后血象变化情况。结果:TACE联合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可明显改善患者外周血象,术后3d、1周、2周及4周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栓塞前明显提高。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行肝动脉栓塞术同时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安全可靠,既能有效控制肿瘤发展,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的风险,从而有效保证了化疗栓塞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脾功能亢进 介入性治疗 栓塞
下载PDF
PTCD与ERCP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印松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20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PTCD)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5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PTCD治疗,观察组采用E...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PTCD)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5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PTCD治疗,观察组采用ERC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和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54%低于对照组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D与ERCP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均有良好临床疗效,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但与PTCD相比, ERCP的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更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并发症
下载PDF
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新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廉东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2期166-167,共2页
自1921年Burkhardt及Muller率先报道了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术至今,历经70余年,该技术被不断地改进,器械不断地更新,已成为一项较成熟的诊断(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术PTC)及治疗(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BD)梗阻性黄胆的方法[1]。在PTBD基础上发展... 自1921年Burkhardt及Muller率先报道了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术至今,历经70余年,该技术被不断地改进,器械不断地更新,已成为一项较成熟的诊断(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术PTC)及治疗(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BD)梗阻性黄胆的方法[1]。在PTB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胆道支架植入术现已成为治疗恶性梗阻黄疸的重要方法[2]。笔者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选教授研究设计了一种双导丝经单通道双支架植入新技术,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造影 胆道支架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廉东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0期22-26,共5页
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是一组由胆管系统管腔内、外或管壁本身的恶性病变引起的胆管机械性阻塞,包括胆管癌、胆囊癌、原发性肝癌、壶腹癌、胰头癌及转移癌等,常伴有阻塞近端的胆管扩张、胆道感染。临床表现... 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是一组由胆管系统管腔内、外或管壁本身的恶性病变引起的胆管机械性阻塞,包括胆管癌、胆囊癌、原发性肝癌、壶腹癌、胰头癌及转移癌等,常伴有阻塞近端的胆管扩张、胆道感染。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变深、粪色变浅呈陶土色,全身皮肤瘙痒.伴或不伴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梗阻 介入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疗效研究
5
作者 吕胜吉 印松林 池松一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5期74-75,共2页
目的 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大咯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47例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患者中,有29例单侧病变,18例双侧病变;46例患者治疗后立即止血,4例患者早期复发,3例... 目的 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大咯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47例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患者中,有29例单侧病变,18例双侧病变;46例患者治疗后立即止血,4例患者早期复发,3例中期复发,2例远期复发;2例出现一过性发热,1例穿刺区域出血,1例胸痛。结论 对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临床疗效显著,且止血率高,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 大咯血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李吉燮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18期3-4,58,共3页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TACE组(38例)与联合治疗组(38例)。TACE组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组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总...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TACE组(38例)与联合治疗组(38例)。TACE组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组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2年生存率、术后复发率,甲胎蛋白降低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TACE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TACE组,甲胎蛋白降低率优于TACE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TACE与MWA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肿瘤的完全坏死率,可明显提高近远期存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临床上治疗肝癌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波消融 总有效率 生存率
下载PDF
双导丝经单通道双支架植入对梗阻性黄疸临床研究
7
作者 廉东延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8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导丝经单通道植入双支架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体会。方法以右侧腋中线第8肋间为穿刺点,经皮经肝穿刺肝内胆管,双导丝引导,经单通道植入左、右肝管内双支架。结果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显著。结论该项新技术简化了操作过... 目的探讨应用双导丝经单通道植入双支架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体会。方法以右侧腋中线第8肋间为穿刺点,经皮经肝穿刺肝内胆管,双导丝引导,经单通道植入左、右肝管内双支架。结果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显著。结论该项新技术简化了操作过程,减少了肝脏的损伤,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梗阻性黄疸 胆道造影 胆道支架 介入
下载PDF
经皮经腔介入治疗技术在动脉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姜卫剑 吴朝阳 +4 位作者 刘伟 吴青海 齐建华 吕胜吉 王晓天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28-530,共3页
目的 探讨局部溶栓、经皮血管成形术 (percutaneoustranscatheteangioplasty ,PTA)和内支架置入术在治疗动脉狭窄或阻塞性疾病的作用。方法  1987年 12月至 1997年 12月间 ,10 5例 115段动脉狭窄或阻塞接受了介入治疗。在 6 3段阻塞中... 目的 探讨局部溶栓、经皮血管成形术 (percutaneoustranscatheteangioplasty ,PTA)和内支架置入术在治疗动脉狭窄或阻塞性疾病的作用。方法  1987年 12月至 1997年 12月间 ,10 5例 115段动脉狭窄或阻塞接受了介入治疗。在 6 3段阻塞中 ,6 1段首选了局部溶栓 ;2段首选了PTA ;在 5 2段狭窄中 ,5 0段首选了PTA ;2段首选了内支架置入 ,这 2段为 2例病人 ,分别为胸腹主动脉交界处假性动脉瘤和腹主动脉夹层。结果 全组总的治疗成功率为 98 3% (113/ 115 ) ,PTA后内支架置入率为19 8% (16 / 81) ,并发症发生率为 1 7% (2 / 115 )。狭窄组和阻塞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 10 0 0 % (5 2 /5 2 )和 96 8% (6 1/ 6 3) ;PTA后内支架置入率分别为 14 0 % (7/ 5 0 )和 2 9 0 % (9/ 31)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0 0 % (0 / 5 2 )和 3 2 % (2 / 6 3)。在阻塞组中 ,首选溶栓和未作溶栓的PTA后内支架置入率分别为2 4 1% (7/ 2 9)和 2 / 2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1 6 % (1/ 6 1)和 1/ 2。结论 经皮经腔技术治疗动脉狭窄性疾病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合理应用局部溶栓、PTA和内支架置入术有助于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塞性疾病 血管成形术 内支架置入术
原文传递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吉燮 吕胜吉 +1 位作者 廉东延 金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9期27-29,34,共4页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PVTT)的疗效。方法:228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02例)单纯行TACE;B组(126例)行TACE结合3-DCRT。大体肿瘤靶区(GTV)只包括瘤栓,...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PVTT)的疗效。方法:228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02例)单纯行TACE;B组(126例)行TACE结合3-DCRT。大体肿瘤靶区(GTV)只包括瘤栓,不包括原发灶,使85%~90%等剂量曲线覆盖100%PTV,照射总量为40~65Gy,单次照射剂量2~4Gy。结果:A、B两组治疗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39.2%、83.3%;1、1.5、2年生存率分别为12.7%、9.4%、3.9%和54.0%、40.1%、27.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2、18.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3-DCRT能明显提高合并门静脉瘤栓的肝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瘤栓 TACE 3-DCR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