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超声造影微血管灌注模式对周围型肺占位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凇 杨薇 +4 位作者 严昆 张晖 马兰 孙宇 陈敏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8-413,共6页
目的 探讨新型超声造影微血管灌注模式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占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盲法读片,回顾性分析72例周围型肺占位的超声造影微血管灌注模式特点,并进行分类,比较良恶性病变的差异,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比较两名医师... 目的 探讨新型超声造影微血管灌注模式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占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盲法读片,回顾性分析72例周围型肺占位的超声造影微血管灌注模式特点,并进行分类,比较良恶性病变的差异,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比较两名医师结合微血灌注模式的超声造影诊断率,以及造影前后诊断评分差异.结果 良性16例,微血管灌注模式主要表现为树枝状强化(43.8%、31.3%)、点片状强化(18.8%、25.0%)及环状强化(18.8%、18.8%);恶性56例,微血管灌注模式主要表现为血管状强化(46.4%、57.1%)、棉花状强化(26.8%、25.0%)及枯枝状强化(19.6%、8.9%).良、恶性微血管灌注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名医师对微血管灌注模式判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59).结合微血管灌注模式特点,2名医师的超声造影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9%、91.1%,81.3%、75.0%和90.3%、87.5%.超声造影前,59.7%和68.1%的肺占位诊断评分为3分;超声造影后诊断3分者仅分别占1.4%和6.9%.进一步分析显示鳞癌与腺癌、鳞癌与小细胞癌之间的微血管灌注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周围型肺占位的诊断率,利用新型微血管显像技术可显示周围型肺占位内的血管灌注模式,为鉴别诊断提供新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周围型肺占位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黏蛋白-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继红 李攀 +6 位作者 任立群 王虹 姜晶 李馨刚 于艳秋 宓淑芳 王孝信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研究黏蛋白(mucins,MUC1)-1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80例(研究组)和慢性宫颈炎标本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技术及QRT-PCR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MUC—1的表达。... 目的研究黏蛋白(mucins,MUC1)-1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80例(研究组)和慢性宫颈炎标本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技术及QRT-PCR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MUC—1的表达。结果研究组中MUC-1的表达程度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且在宫颈管壁浸润深度〉3mm的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浸润深度≤3mm的表达增强(P〈0.05);但与宫颈癌患者年龄、组织分化程度、癌组织的浸润范围、是否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MUC-1蛋白的表达可能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1 宫颈鳞状细胞癌 高危因素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