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腹直肌肌电图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红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0期45-4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腹直肌肌电图检测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列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人员13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腹直... 目的研究分析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腹直肌肌电图检测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列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人员13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腹直肌肌电图运动单位电位波幅的各参数值。结果研究组的时限、波幅以及多相波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直肌肌电图检测对于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 周围神经病 腹直肌 肌电图 检测
下载PDF
新型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姜洋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对我国当前的护理教学管理现存的问题进行探究,同时对优良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择取该院实习的100例护士,对其实习效果作出分析,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对观察组行以改革后的全新教学管理模式,对参照组行以改革前的... 目的对我国当前的护理教学管理现存的问题进行探究,同时对优良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择取该院实习的100例护士,对其实习效果作出分析,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对观察组行以改革后的全新教学管理模式,对参照组行以改革前的教学管理模式。对观察组和参照组中实习护士在理论、操作考试中得到的分数,以及实习者对于其对应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进行详尽的调查与分析,进而总结出优良的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实习成绩、理论与操作的考试分数、教学管理模式的总体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革后的全新教学管理模式成效极高,于实际中的护理教学管理之中具有较高地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教学 管理问题 教学模式 探析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评估与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2期170-171,共2页
目的 研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 目的 研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6.8±4.7)分,治疗后为(15.2±4.9)分;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7.0±5.1)分,治疗后为(18.0±4.1)分,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下降,但是下降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为48人,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为40人,治疗有效率为80%;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后,采用综合性护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效果评估 综合性护理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应用于神经衰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红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0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应用于神经衰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60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应用于神经衰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60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78/80),与对照组的90.00%(72/80)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神经衰弱综合征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P<0.05)。结论对神经衰弱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注射液 神经衰弱患者 治疗 效果
下载PDF
神经保护剂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金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4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为标准将6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200例)患者均给予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措施,剩余患者则同时添加依达拉奉(200例)、胞二磷胆碱(200例)分别治... 目的探讨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为标准将6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200例)患者均给予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措施,剩余患者则同时添加依达拉奉(200例)、胞二磷胆碱(200例)分别治疗,评估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依达拉奉组患者、胞二磷胆碱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0%、89.0%、75.5%,前两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依达拉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胞二磷胆碱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依达拉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0%、胞二磷胆碱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及胞二磷胆碱等神经保护剂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均有良好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保护剂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胞二磷胆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