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2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4-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 被引量:136
1
作者 刘吉平 赵丹丹 +2 位作者 田学智 赵亮 刘家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34-3244,共11页
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6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1954—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4—2010... 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6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1954—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4—2010年三江平原耕地、居住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呈增长趋势,林地、草地和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三江平原斑块密度、周长面积比、景观分离度和Simpson's多样性指数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小值出现在2010年,斑块密度和周长面积比的最大值出现在1976年,景观分离度和Simpson's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1986年;1954—2010年三江平原斑块密度和周长面积比的高值区由东北向西南转移,低值区由中部向东部转移,景观分离度指数呈现先聚集后分散的趋势,Simpson's多样性指数由中间高四周低格局,逐渐转变为南部高北部低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变化 景观格局 驱动力 三江平原
下载PDF
2003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 被引量:100
2
作者 郭付友 李诚固 +1 位作者 陈才 甘静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9-56,共8页
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时序分析、面板分析以及空间分析等方法,对2003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的时空演变与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时序分析、面板分析以及空间分析等方法,对2003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的时空演变与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关系不断优化完善,但省域之间差异明显,由北向南逐渐升高;2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受时间因素和区域因素的双重作用,且时间因素作用发挥强于区域因素,侧面反映了东北振兴以来区域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3耦合发展度水平接近的地区空间集聚现象明显,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始终是热点区,黑龙江北部和东部地区始终是冷点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认为东北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度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包括区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政府调控作用以及社会保障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耦合度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1986~2012年抚顺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热点分析 被引量:97
3
作者 张丽 杨国范 刘吉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191,共7页
以抚顺市为研究区域,利用GIS和RS技术,对抚顺市1986~2000年、2000~2012年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6~2012年抚顺市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林地、农田、水域和居民用地,其中林地面积逐渐减少,农田... 以抚顺市为研究区域,利用GIS和RS技术,对抚顺市1986~2000年、2000~2012年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6~2012年抚顺市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林地、农田、水域和居民用地,其中林地面积逐渐减少,农田和居民用地面积逐渐增加,水域面积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的是是居民用地,其次为水域和草地,而林地最小;抚顺市1986~2000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较大且空间差异小,而2000~2012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较小但空间差异大,表明抚顺市1986~2000年全区均在开发且开发强度大,而2000-2012年仅在局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活动;1986-2000年十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热点地区主要有3个且分布范围较大,而2000~2012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热点地区仅有1个且分布范围较小,4个“热点地区”均位于抚顺市内的居民地集中分布区。自然因素是士地利用变化的基础条件,相对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对十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导致抚顺市土地利用快速集中变化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热点地区 驱动力 抚顺市
下载PDF
1955~2010年小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88
4
作者 刘吉平 董春月 +1 位作者 盛连喜 刘雁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9-887,共9页
以湿地变化较为剧烈的小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域,以1955~2010年的地形图和Landsat TM遥感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网格分析法研究景观指数的时空分异规律,并分析不同时期人为干扰度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1955~2010年小三... 以湿地变化较为剧烈的小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域,以1955~2010年的地形图和Landsat TM遥感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网格分析法研究景观指数的时空分异规律,并分析不同时期人为干扰度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1955~2010年小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面积和最大斑块逐渐减小,斑块占景观比从52.87%下降到10.41%,最大斑块减少了47.6%,破碎化和分散性逐渐增加,连接度从1.02%增加到2.88%后下降为0.79%,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斑块的形状由复杂变得简单后又变得复杂,人为干扰度逐渐增加,从0.31%增加到0.6%;2从空间上看,1955年研究区沼泽湿地景观由西南向东北破碎化逐渐减弱,1986年后变为由西南向东北破碎化逐渐增加的格局。沼泽湿地斑块类型所占景观面积比例和连接度指数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和东北部。人为干扰度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弱;3 1955~2010年人为干扰对小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邻近与连接程度的影响逐渐减弱,对沼泽湿地边缘密度影响逐渐增强,人为干扰对沼泽湿地斑块密度的影响主要受沼泽湿地面积的影响,人为干扰对沼泽湿地斑块的形状影响较小,沼泽湿地的优势景观控制力逐渐下降,人为干扰是小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湿地 景观格局 人为干扰 小三江平原
下载PDF
C2C电子商务模式下中国“淘宝村”的空间聚集格局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79
5
作者 朱邦耀 宋玉祥 +1 位作者 李国柱 于婷婷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98,共7页
以2014年中国"淘宝村"分布数据为基础,基于ESDA空间数据挖掘理论,借助Arc GIS和Geo DA等分析工具,从不同空间尺度对"淘宝村"的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淘宝村"整体呈现组团状集聚格局,区际间差异较大,空间分布... 以2014年中国"淘宝村"分布数据为基础,基于ESDA空间数据挖掘理论,借助Arc GIS和Geo DA等分析工具,从不同空间尺度对"淘宝村"的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淘宝村"整体呈现组团状集聚格局,区际间差异较大,空间分布具有沿南北向扩散的格局;2"淘宝村"集聚区域呈现地域梯度和连片化特征,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分布密度较高,主要集聚核心地区从北向南依次为苏南聚集区、浙中聚集区、闽东南聚集区以及珠三角聚集区;3县域尺度"淘宝村"的空间分布具有正自相关性,HH和LH集聚区域呈现空间相邻和蔓延特征,集聚水平有进一步提升趋势;4商业文化传统、"专业村"的互联网化、邻近示范效应、产业集群协同效应以及社会组织的推动等是驱动"淘宝村"空间集聚与分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淘宝村” 空间分布 ESDA 影响因素 中国
原文传递
SCS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6
作者 刘家福 蒋卫国 +1 位作者 占文凤 周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流域水文模型主要用于模拟流域上发生的水文过程,美国水土保持局提出的SCS模型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地表径流模型之一。SCS模型具有结构简单、所需参数少、对观测数据的要求不严格等特点,能够客观描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前期土壤... 流域水文模型主要用于模拟流域上发生的水文过程,美国水土保持局提出的SCS模型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地表径流模型之一。SCS模型具有结构简单、所需参数少、对观测数据的要求不严格等特点,能够客观描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前期土壤含水量及降水条件下的地表径流过程,对于小面积集水区径流预报具有较强的能力。介绍了SCS模型的基本原理,从模型应用、发展与改进等角度对SCS模型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指出了SCS模型在时空尺度、预报精度等方面尚存的问题。最后,对SCS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的地表径流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模型 流域水文模型 降雨径流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被引量:76
7
作者 李秀霞 张希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17,共5页
运用熵权法,利用P-S-R模型,从人口变动、土地利用以及产业结构三个方面,构建城市化驱动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指数1989-1993年处于恶化级、1994-2004年处于风险级、2005-... 运用熵权法,利用P-S-R模型,从人口变动、土地利用以及产业结构三个方面,构建城市化驱动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指数1989-1993年处于恶化级、1994-2004年处于风险级、2005-2008处于敏感级,虽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基本上处于不安全状态;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和以高消耗、高污染的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造成吉林省土地生态不安全的根本原因;只有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控制土地城市化、加速人口城市化进程,完善产权制度、建立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机制才是保护土地生态安全的合理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城市化 土地生态安全 吉林省
原文传递
新开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分析 被引量:71
8
作者 张国坤 邓伟 +2 位作者 张洪岩 宋开山 李恒达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1-1120,共10页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方法,运用ARC/INFO软件,以马尔柯夫空间概率模型为基础,利用新开河流域33年(1969-2001年)土地利用格局4期的空间数据(1969年、1979年、1992年、2001年),合成了一系列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通过图谱分析来了解新开...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方法,运用ARC/INFO软件,以马尔柯夫空间概率模型为基础,利用新开河流域33年(1969-2001年)土地利用格局4期的空间数据(1969年、1979年、1992年、2001年),合成了一系列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通过图谱分析来了解新开河流域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过去33年期间该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大幅度增加,其净增面积1357.2km2,占流域总面积超过32%,其主要来源于草地、沙地、沼泽地、林地;沙地变化有所起伏,占流域总面积不低于23%,虽然总体呈减少趋势,但流域的草地沙化、耕地沙化还比较严重;草地大幅度减少,其净减面积1582.6km2,占流域总面积由36.2%缩减为18.5%,其主要来源于开垦草地为耕地、草地退化成沙地、沼泽地、盐碱地以及草地改造种植林地;居民地、盐碱地呈增加趋势,湿地、林地呈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信息图谱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新开河 土地利用 图谱单元
原文传递
1976—2013年三江平原景观生态风险变化及驱动力 被引量:75
9
作者 刘春艳 张科 刘吉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729-3740,共12页
受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江平原景观生态风险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采用GIS和RS技术构建景观风险指数,结合网格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1976—2013年三江平原景观生态风险变化及驱动力。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1976—2013年三江平原... 受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江平原景观生态风险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采用GIS和RS技术构建景观风险指数,结合网格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1976—2013年三江平原景观生态风险变化及驱动力。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1976—2013年三江平原农田、草地和湿地的景观损失度逐渐降低,林地和居民用地景观损失度不断升高,生态风险呈逐渐降低趋势;从空间上看,1976年以高风险区为主,2013年则以低风险区为主,1976—2013年低风险、较低风险和中风险区不断向三江平原西部和西南部扩张,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逐渐向北部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及保护区退缩,生态风险整体向西南方向运移,风险质心向西南转移37.8 km;三江平原景观生态风险格局变化受海拔、地貌、居民点、保护区距离和人为干扰度影响明显,其中人为干扰度、居民点以及保护区距离对景观生态风险解释力最为显著,1995年人为干扰度(71.2%)、居民点距离(64.6%)和保护区距离(43.7%)的因子解释力明显高于地貌类型(11.2%)和流域类型(8.9%),2013年地貌类型(23.5%)解释力大于保护区距离(23.3%)。该研究为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 景观指数 地理探测器 人为干扰度 三江平原
下载PDF
大连市耕地变化及人文驱动因子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51
10
作者 汤姿 尹怀宁 +1 位作者 朱恒锋 于国强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44-348,共5页
大连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非农建设用地占用量大,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这是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大连市近20年的耕地数量变化规律与人文驱动要素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数量总体呈... 大连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非农建设用地占用量大,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这是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大连市近20年的耕地数量变化规律与人文驱动要素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数量总体呈不断减少趋势,经济和社会因素、农业投入因素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其中主要是经济和社会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耕地变化与人文驱动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大连市 人文驱动因子 经济发展 非农建设用地 耕地数量变化 驱动要素 社会因素 定量研究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下载PDF
西宁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54
11
作者 陈克龙 苏茂新 +4 位作者 李双成 卢京花 陈英玉 张斐 刘志杰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4-222,共9页
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出发,选择系统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群健康状况构建城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评价的方法对2000~2008年西宁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8年西宁市... 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出发,选择系统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群健康状况构建城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评价的方法对2000~2008年西宁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8年西宁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处于病态水平,但逐年趋向于健康方向发展,人均GDP、城市人口密度、人均绿地面积、生活污水处理率、高等学历数和恩格尔系数是胁迫西宁市城市生态健康的主要因子;预测未来3年西宁市病态和不健康的隶属度将呈下降趋势,而健康和很健康的隶属度将呈上升趋势,西宁市城市生态健康状态将达到亚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 健康评价 西宁市
原文传递
基于GIS/AHP集成的洪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以淮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49
12
作者 刘家福 李京 +1 位作者 刘荆 曹入尹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114,共5页
根据影响洪水灾害风险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与承灾体易损性,以淮河流域为示范研究区,以县为行政单元,综合考虑降雨、径流量、河流、地形、人口、经济等指标,基于GIS与AHP集成方法得到了淮河流域洪水灾害危险性评价图和淮河... 根据影响洪水灾害风险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与承灾体易损性,以淮河流域为示范研究区,以县为行政单元,综合考虑降雨、径流量、河流、地形、人口、经济等指标,基于GIS与AHP集成方法得到了淮河流域洪水灾害危险性评价图和淮河流域洪水灾害脆弱性评价图,并采用"加"模型计算公式得到了洪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图,进行了相应的结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层次分析法 洪水灾害 灾害风险评价
下载PDF
近60年东北地区气候变化时空分异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6
13
作者 付长超 刘吉平 刘志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0-65,共6页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克里格插值等数学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 IS)技术,对东北地区近60年气候变化时空分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51~2007年近60年间,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降雨量呈下降趋势。在空间上有显著的差异,195...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克里格插值等数学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 IS)技术,对东北地区近60年气候变化时空分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51~2007年近60年间,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降雨量呈下降趋势。在空间上有显著的差异,1951~1988年,温度变化较为缓和,上升幅度不大,增温幅度有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强的趋势;在降水变化上除呼伦贝尔高原、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和伊勒呼里山地略有增加外,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辽河平原、千山及环渤海地区降水减少幅度较大。1971-2007年,整个东北地区普遍增温,增温幅度最大的地区分布在呼伦贝尔高原、大、小兴安岭山区及松嫩平原,增温幅度最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南部;在降水方面,伊勒呼里山地、大、小兴安岭北部、长白山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西部和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区有小幅度的增加,降水减少幅度较大的地区分布在辽西山地、辽河平原?辽东半岛及千山。该研究为东北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区域生态的保护和气候变化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时空分异 东北地区 GIS
原文传递
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43
14
作者 甘静 郭付友 +2 位作者 陈才 刘继生 李正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5-574,共10页
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四维一体为研究视角,综合构建了东北地区城市化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时序分析、面板分析以及空间分析等方法,分4个时期对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投资与消费... 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四维一体为研究视角,综合构建了东北地区城市化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时序分析、面板分析以及空间分析等方法,分4个时期对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投资与消费是影响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其城市化兼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性质;2东北地区城市化尚处于低水平阶段,属于粗放式、低效益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3东北地区城市化整体分异与子系统分异特征明显,2000~2008年阶段综合城市化水平由北向南递增,2008~2012年阶段则向南递减,与人口城市化具有一致性的变化特征。而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则逐年向南递增;4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东中西分异与沿海内陆分异特征显著,均具有时序性特点。基于研究成果,提出自然条件的基础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部驱动、交通条件的空间导向以及政策和体制的调控约束是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整体机制,而东北地区南北城市化分异程度不断缩小主要由于区域发展阶段演进周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分异 时空演变 熵值法 东北地区
下载PDF
1982—2016年东北黑土区植被NDVI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3
15
作者 刘家福 马帅 +3 位作者 李帅 任春颖 毛德华 张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647-7657,共11页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气候、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监测植被生长变化并探讨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 NDVI和GIMMS NDVI数据集,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在区域和像元两...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气候、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监测植被生长变化并探讨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 NDVI和GIMMS NDVI数据集,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在区域和像元两个空间尺度上,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东北黑土区1982—2016年植被生长动态,分析植被生长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区域尺度上,1982—2016年东北黑土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分为3个阶段(先增加继而减少最后再增加),区域植被的生长在气温、降水量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明显季节差异;像元尺度上,1982—2016年东北黑土区NDVI总体趋势为改善状态,主要改善植被类型为草原、森林和农业植被,鹤岗市、绥化市和长春市改善面积较大;多年平均NDVI值与同期气温和降水量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平原地区植被NDVI与气温主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植被类型主要为耕地;平原地区边缘和山地地区的植被NDVI与降水量以显著正相关关系为主,主要植被类型为森林和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NDVI 气温 降水量 东北黑土区
下载PDF
暴雨洪灾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6
作者 刘家福 张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6-351,共6页
洪灾风险评估是洪灾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作为非工程性防洪措施的一种,要及时、准确地把握洪水灾害的多方面特征。首先对洪灾风险形成机理、洪灾风险评估与区划、洪灾风险评估方法3个方面进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指出当前洪灾风险评估... 洪灾风险评估是洪灾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作为非工程性防洪措施的一种,要及时、准确地把握洪水灾害的多方面特征。首先对洪灾风险形成机理、洪灾风险评估与区划、洪灾风险评估方法3个方面进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指出当前洪灾风险评估中在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及模型、风险演变驱动机制等方面尚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洪灾风险评估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洪灾 洪灾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40
17
作者 于婷婷 宋玉祥 +2 位作者 阿荣 浩飞龙 朱邦耀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21,共8页
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对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整体处于中高等关联水平,人口文化素质和城市化水平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明... 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对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整体处于中高等关联水平,人口文化素质和城市化水平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明显;(2)自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整体经历了波动上升、平稳下降、缓慢上升的过程;(3)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均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是协调水平高低不同;(4)各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度变化差异较大,辽宁省两系统的耦合度呈现出与整个东北地区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经济发展 关联度 耦合关系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三江平原东北部湿地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被引量:39
18
作者 刘吉平 吕宪国 +1 位作者 杨青 王海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83-1090,共8页
以三江平原东北部为研究区域,采用"3S"技术和数学模型,根据景观尺度上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方法,对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规划设计。利用GAP分析方法预测湿地鸟类丰富度,并评价和计算了湿地鸟类干扰... 以三江平原东北部为研究区域,采用"3S"技术和数学模型,根据景观尺度上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方法,对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规划设计。利用GAP分析方法预测湿地鸟类丰富度,并评价和计算了湿地鸟类干扰度,在此基础上构建物种运动阻力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计算物种运动阻力指数,建立物种运动等阻力面,在阻力面上识别战略点、辐射道和源间联接等景观组分。为了保护本区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提出扩大保护区的面积、建立保护区与热点之间的廊道和设立微型保护地块的规划措施。提出的湿地鸟类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技术与方法,不但为三江平原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规划 三江平原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39
19
作者 李秀霞 徐龙 江恩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47-254,F0004,共9页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核心。该文以吉林省西部为例,利用2000年和2010年2期TM遥感影像数据,结合野外调查及社会经济统计年鉴数据,基于经济-生态双重目标,利用SD-MOP(system dynamics-multi-objective programm...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核心。该文以吉林省西部为例,利用2000年和2010年2期TM遥感影像数据,结合野外调查及社会经济统计年鉴数据,基于经济-生态双重目标,利用SD-MOP(system dynamics-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整合模型,对2020年吉林省西部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仿真与优化。结果显示,到2020年,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分别增长7.43%、3.09%条件下,建设用地和耕地分别增加了349.89和2705.74km2,而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分别减少了12.75、11.51、270.43和2772.56km2;与利用单目标SD(systemdynamics)模型优化方案相比,建设用地、耕地增幅分别下降了31.55%、14.97%,而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减幅分别下降了42.70%、20.99%、42.68%、29.34%。研究表明,SD-MOP优化方案优于单目标的SD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优化 生态 经济 SD-MOP模型 吉林省西部
下载PDF
新开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34
20
作者 张国坤 邓伟 +3 位作者 宋开山 刘吉平 张力宏 李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025-3034,共10页
基于利用不同时期的地形图和TM遥感数据,运用ARC/INFO软件,以马尔柯夫空间概率模型为基础,对新开河流域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的分析,论证新开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日趋不合理:不仅林地占地最小,而且土地盐碱化、沙化严重,草... 基于利用不同时期的地形图和TM遥感数据,运用ARC/INFO软件,以马尔柯夫空间概率模型为基础,对新开河流域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的分析,论证新开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日趋不合理:不仅林地占地最小,而且土地盐碱化、沙化严重,草地退化严重,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恶化方向发展,分析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探讨了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生态学意义,提出了治理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新开河流域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马尔柯夫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