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长春市16019例汉族人群骨密度,分析本地区峰值骨量及骨密度变化的人群规律。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桡尺骨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将16019例检测结果按不...目的调查长春市16019例汉族人群骨密度,分析本地区峰值骨量及骨密度变化的人群规律。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桡尺骨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将16019例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每5岁为一年龄组,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骨密度均值、T评分及骨量丢失百分率。结果长春市男、女性人群骨密度峰值分别为0.625±0.109、0.506±0.058,其峰值年龄为30~39岁年龄段,40岁以后开始缓慢下降,50~59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7.7%,女性为6.97%;60~69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18.13%,女性为35.97%;70~79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36.41%,女性为59.55%,8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57.53%,女性为75.56%。结论不同年龄及同年龄组两性之间比较骨密度测定值差异显著(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本研究报告的骨密度峰值高于日本、丹麦同类型骨密度仪检测结果;与北京地区骨密度检测结果相近。与西双版纳傣族、西藏、甘肃东乡族比较,差异显著(P〈0.01)。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Ⅰ型胶原C端肽(CTX-1)、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降钙素(CT)、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与前臂远端骨密度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目的研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Ⅰ型胶原C端肽(CTX-1)、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降钙素(CT)、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与前臂远端骨密度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桡、尺骨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美国Thermo公司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骨代谢指标;将791例受试者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应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49岁人群TRACP、CTX-1、BALP、BGP等指标性别间不存在差异;50~79岁人群性别间差异显著,女性高于男性。TRACP、CTX-1与BMD负相关;女性BALP、BGP在50~64年龄段明显升高,与BMD负相关,65岁以后开始下降。25(OH)D3与BMD正相关;CT降低出现在65~79岁年龄段,与BMD显著正相关。结论骨代谢指标测定是监测骨量变化及骨质疏松早期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展开更多
目的调查长春市7 533例汉族妇女骨密度,分析本地区妇女峰值骨量及骨密度变化的人群规律。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将7 533例检测结果...目的调查长春市7 533例汉族妇女骨密度,分析本地区妇女峰值骨量及骨密度变化的人群规律。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将7 533例检测结果按5岁为一年龄组,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春市女性骨密度峰值出现在30-34岁年龄段,40岁开始缓慢下降.绝经期妇女骨密度明显降低。50-59岁年龄段骨质疏松发病率为6.97%;60-69岁年龄段发病率为35.97%;70-79岁年龄段发病率为59.55%;80-89岁年龄段发病率为75.56%。结论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绝经关系密切,60岁以后骨质疏松发病率呈递增趋势。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发病率差异显著(P<0.01)。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8955例长春市汉族人群骨密度测量,提供本地区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及峰值骨量,分析骨质疏松发生的人群规律。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目的通过8955例长春市汉族人群骨密度测量,提供本地区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及峰值骨量,分析骨质疏松发生的人群规律。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将8955例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每10岁分为一年龄组统计分析骨密度均值,T评分及骨量丢失百分率。结果长春市区男女BMD峰值分别为0.6244±0.098、0.5050±0.064,其BMD峰值出现在30岁年龄段,50岁以后开始缓慢下降。50~59岁男性OP发生率为6.95%,女性为8.52%;60~69岁男性OP发生率为19.66%,女性为35.44%;70~79岁男性OP发生率为38.39%,女性为60.64%;80岁以上男性OP发生率为58.17%,女性为72.73%。结论不同年龄组及同年龄组两性间比较BMD测定值差异显著(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OP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仪器检测的BMD数据存在差异。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调查长春市16019例汉族人群骨密度,分析本地区峰值骨量及骨密度变化的人群规律。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桡尺骨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将16019例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每5岁为一年龄组,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骨密度均值、T评分及骨量丢失百分率。结果长春市男、女性人群骨密度峰值分别为0.625±0.109、0.506±0.058,其峰值年龄为30~39岁年龄段,40岁以后开始缓慢下降,50~59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7.7%,女性为6.97%;60~69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18.13%,女性为35.97%;70~79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36.41%,女性为59.55%,8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57.53%,女性为75.56%。结论不同年龄及同年龄组两性之间比较骨密度测定值差异显著(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本研究报告的骨密度峰值高于日本、丹麦同类型骨密度仪检测结果;与北京地区骨密度检测结果相近。与西双版纳傣族、西藏、甘肃东乡族比较,差异显著(P〈0.01)。
文摘目的研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Ⅰ型胶原C端肽(CTX-1)、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降钙素(CT)、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与前臂远端骨密度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桡、尺骨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美国Thermo公司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骨代谢指标;将791例受试者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应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49岁人群TRACP、CTX-1、BALP、BGP等指标性别间不存在差异;50~79岁人群性别间差异显著,女性高于男性。TRACP、CTX-1与BMD负相关;女性BALP、BGP在50~64年龄段明显升高,与BMD负相关,65岁以后开始下降。25(OH)D3与BMD正相关;CT降低出现在65~79岁年龄段,与BMD显著正相关。结论骨代谢指标测定是监测骨量变化及骨质疏松早期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
文摘目的调查长春市7 533例汉族妇女骨密度,分析本地区妇女峰值骨量及骨密度变化的人群规律。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将7 533例检测结果按5岁为一年龄组,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春市女性骨密度峰值出现在30-34岁年龄段,40岁开始缓慢下降.绝经期妇女骨密度明显降低。50-59岁年龄段骨质疏松发病率为6.97%;60-69岁年龄段发病率为35.97%;70-79岁年龄段发病率为59.55%;80-89岁年龄段发病率为75.56%。结论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绝经关系密切,60岁以后骨质疏松发病率呈递增趋势。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发病率差异显著(P<0.01)。
文摘目的通过8955例长春市汉族人群骨密度测量,提供本地区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及峰值骨量,分析骨质疏松发生的人群规律。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将8955例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每10岁分为一年龄组统计分析骨密度均值,T评分及骨量丢失百分率。结果长春市区男女BMD峰值分别为0.6244±0.098、0.5050±0.064,其BMD峰值出现在30岁年龄段,50岁以后开始缓慢下降。50~59岁男性OP发生率为6.95%,女性为8.52%;60~69岁男性OP发生率为19.66%,女性为35.44%;70~79岁男性OP发生率为38.39%,女性为60.64%;80岁以上男性OP发生率为58.17%,女性为72.73%。结论不同年龄组及同年龄组两性间比较BMD测定值差异显著(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OP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仪器检测的BMD数据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