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3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半导体激光器的高稳定度数字化驱动电源的设计 被引量:53
1
作者 丛梦龙 李黎 +2 位作者 崔艳松 张真骞 王一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29-1636,共8页
以TMS320F28335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种用于驱动半导体激光器的数控电流源。电源的外围电路包括指示灯模块、语音模块、LCD模块以及键盘控制模块。语音与指示灯模块负责系统工作状态提示,LCD负责显示实际电流以及目标电流,键盘模块负责... 以TMS320F28335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种用于驱动半导体激光器的数控电流源。电源的外围电路包括指示灯模块、语音模块、LCD模块以及键盘控制模块。语音与指示灯模块负责系统工作状态提示,LCD负责显示实际电流以及目标电流,键盘模块负责电源的启动、关闭、电流设置、电流步进等操作。电路设计中利用深度负反馈原理来提高系统的稳定度,设计了双MOS管进一步减小漏电流引起的偏差(小于0.5%),优化了电压—电流线性度;软件设计中采用了PID算法缩短了系统的动态平衡时间;系统具有完备的保护措施,如防上电/断电冲击保护电路、延时软启动电路、过流保护电路以及纹波抑制电路,保证了激光器稳定可靠地工作。在激光器的驱动测试过程中,激光器工作状态稳定,中心波长未出现漂移,驱动电流无毛刺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驱动电源 负反馈 恒流源 电流补偿 保护电路
下载PDF
ZnO薄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新强 杜国同 +2 位作者 姜秀英 王金忠 杨树人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3-237,共5页
光泵浦紫外激光的获得使ZnO成为热门的新型光电材料 ,文章从ZnO的基本特性、光电特性、生长方法、用途和应用前景等方面综述了ZnO的最新研究与进展 ,并对ZnO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光泵浦 紫外激光 氧化锌 薄膜
下载PDF
利用J2EE构建XML Web Services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慧盈 李德昌 +1 位作者 段羽 吕邦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8-130,共3页
IT界设想的Web服务是一种可以结合现在WWW技术和组件对象技术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的技术。虽然Web是基于开放而简单的Internet标准,然而现在基于Web的对象技术标准却过于复杂繁多,且依赖复杂的局域网底层构造,从而使不同组件间的相互操... IT界设想的Web服务是一种可以结合现在WWW技术和组件对象技术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的技术。虽然Web是基于开放而简单的Internet标准,然而现在基于Web的对象技术标准却过于复杂繁多,且依赖复杂的局域网底层构造,从而使不同组件间的相互操作出现严重的问题。该文研究在XMLWebServices架构下,利用J2EE技术,提供新一代网络应用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SERVICES XML SOAP WSDL UDDI J2EE
下载PDF
红外CH_4检测仪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一丁 钟宏杰 +2 位作者 金钦汉 白旭东 王德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71,共3页
基于朗伯 -比尔吸收定律 ,设计具有新型光路和电路结构的便携式红外 CH4 气体检测仪 .该仪器具有智能化、低功耗和低成本等特点 ,可以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石油。
关键词 红外检测仪 气体 甲烷 分析
下载PDF
甲烷红外吸收光谱原理与处理技术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张宇 王一丁 +3 位作者 李黎 郑传涛 安宇鹏 宋振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15-2519,共5页
由于工业监控和环境检测的需要,基于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原理,研制甲烷传感系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描绘了甲烷中红外的基频吸收带和近红外的2ν+23ν组合带、23ν泛频带的吸收光谱强度分布,并给出了相应的吸收光谱曲线。定量数据表... 由于工业监控和环境检测的需要,基于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原理,研制甲烷传感系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描绘了甲烷中红外的基频吸收带和近红外的2ν+23ν组合带、23ν泛频带的吸收光谱强度分布,并给出了相应的吸收光谱曲线。定量数据表明,甲烷的基频吸收要比泛频吸收高两个数量级以上,较组合频吸收高3个数量级以上。文章还介绍了甲烷检测的差分技术、谐波技术、腔光谱增强技术、以及光声技术,给出了相应检测方法的理论公式、能够达到的检测灵敏度以及系统的结构。这些技术的有效性已经被研究报道所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 甲烷 谐波检测 光谱增强 光声效应
下载PDF
有机/聚合物白光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开霞 黄劲松 +6 位作者 高文宝 李传南 赵毅 刘宏宇 李峰 冯晶 刘式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7-260,共4页
将聚合物材料作为空穴传输材料 ,以有机小分子蓝光染料 1 ,1 ,4 ,4 四苯基丁二烯 ,绿光染料 8 羟基喹啉铝和黄光染料 5,6,1 1 ,1 2 四苯基四苯并作为产生白光所需要的三种色源 ,制备了有机 /聚合物白光电致发光器件。这种器件的设计... 将聚合物材料作为空穴传输材料 ,以有机小分子蓝光染料 1 ,1 ,4 ,4 四苯基丁二烯 ,绿光染料 8 羟基喹啉铝和黄光染料 5,6,1 1 ,1 2 四苯基四苯并作为产生白光所需要的三种色源 ,制备了有机 /聚合物白光电致发光器件。这种器件的设计使聚合物的热电稳定性好的优点与有机小分子材料荧光效率高的优点相结合 ,拓宽了材料的选择范围 ,更有利于选择能带匹配的材料体系。器件的开启电压为 2 5V左右 ,发光效率在 9V时达到最大 1 2 4lm/W ,该电压下的亮度达到 1 60 0cd/m2 ,器件的最大亮度超过 2 0 0 0 0cd/m2 ( 1 8V) ,器件最佳色度为 ( 0 3 1 9,0 3 3 2 ) ,这在目前国际上有报道的有机 /聚合物白光发光器件中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穴 有机/聚合物 电致发光器件
下载PDF
纳秒级脉冲型群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驱动电源 被引量:30
7
作者 党敬民 翟冰 +2 位作者 高宗丽 陈晨 王一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09-2216,共8页
由于红外混合气体的检测方法要求电源具有驱动群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的能力,本文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新型群QCL驱动电源。为了避免驱动电流多路输出的交叉影响,该电源采用了时分复用控制方案,并结合高速模拟比例-积分(PI)反馈,实现了... 由于红外混合气体的检测方法要求电源具有驱动群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的能力,本文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新型群QCL驱动电源。为了避免驱动电流多路输出的交叉影响,该电源采用了时分复用控制方案,并结合高速模拟比例-积分(PI)反馈,实现了每一条输出支路电流的独立调节。系统采用脉冲频率调制(PFM)与脉冲宽度调制(PWM)相结合的方法,改善了驱动脉冲的频率及脉宽特性,确保了各支路激光器均工作在最佳状态。利用该驱动电源对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制的中心波长分别为4.8,7.49,7.71和10.7μm的4种QCL进行了驱动测试。结果表明:在长时间(220h)运行中,系统驱动电流长期稳定度为4.62×10-6,线性度为0.029 1%,满足驱动群量子级联激光器的要求,为红外混合气体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混合气体检测 群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QCL) 驱动电源 时分复用(TDM)
下载PDF
Sr_2CeO_4∶Eu^(3+)柠檬酸-凝胶法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揣晓红 张洪杰 +1 位作者 李福燊 周国治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2-466,共5页
柠檬酸-凝胶方法促使多离子在分子水平上混合,与固相烧结方法相比,能够降低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利用这种方法在1000℃下很短的时间得到单相化合物Sr2CeO4。Sr2CeO4是一种发出很强蓝光的基质发光材料。为寻找新的发光体,我们将稀土离子E... 柠檬酸-凝胶方法促使多离子在分子水平上混合,与固相烧结方法相比,能够降低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利用这种方法在1000℃下很短的时间得到单相化合物Sr2CeO4。Sr2CeO4是一种发出很强蓝光的基质发光材料。为寻找新的发光体,我们将稀土离子Eu3+掺杂在其中,从荧光光谱上可以看出存在从基质向稀土离子的能量转移。Sr2CeO4∶Eu3+的发光颜色可调谐,当Eu3+离子浓度较小(<0.5mol%)时,体系发出很强的白光;当Eu3+离子浓度较大(>10mol%)时,体系发出很强的红光,并且猝灭浓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凝胶法 合成 发光性质 Sr2Ce04 锶铈复合氧化物 掺杂 发光材料
下载PDF
高稳定、强鲁棒性DFB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 被引量:28
9
作者 陈晨 党敬民 +1 位作者 黄渐强 王一丁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04-1010,共7页
为减少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输出波长和光功率受其工作温度波动的影响,采用Ziegler-Nichols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具有强鲁棒性的DFB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利用该温度控制系统,对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制的... 为减少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输出波长和光功率受其工作温度波动的影响,采用Ziegler-Nichols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具有强鲁棒性的DFB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利用该温度控制系统,对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制的中心波长为1.742μm的DFB激光器进行了温度控制测试。实验证明,该系统的控制精度为±0.05℃,温度控制范围为5~60℃,并在长时间(220min)运行中,DFB激光器工作状态稳定,中心波长未出现漂移,为DFB激光器在红外气体检测领域的实用化提供了性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 强鲁棒性 红外气体检测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致冷器的高精度PWM功率驱动器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孙丽飞 田小建 +1 位作者 刘鹏 单向东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26-1030,共5页
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LD)的温度控制系统中,针对其控温执行器件半导体制冷器的驱动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高精度脉宽调制(PWM)功率驱动器。以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12bit的D/A转换器,确保了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采... 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LD)的温度控制系统中,针对其控温执行器件半导体制冷器的驱动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高精度脉宽调制(PWM)功率驱动器。以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12bit的D/A转换器,确保了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采用切换D/A基准电压的方法解决了扩大系统动态范围与提高控制精度之间的矛盾,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价格比。提出了一种防止MOSFETH 桥桥臂"直通"现象的新型电路"D触发器 阻滞延迟电路"。输出电压误差率为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功率驱动 MOSFET 动态范围 LD D/A转换器 D触发器 控制精度 脉宽调制(PWM) 直通
原文传递
高精度纳秒级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驱动电源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晨 黄渐强 +2 位作者 吕默 党敬民 王一丁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38-1742,共5页
采用DSP和模拟PI控制技术,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高精度纳秒级驱动电源。其硬件主要包括纳秒脉冲产生电路、恒流控制电路、慢启动电路、静电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等。控制方案上主要使用模拟PI算法,通过反馈控制,稳定输出电流。所研制的驱... 采用DSP和模拟PI控制技术,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高精度纳秒级驱动电源。其硬件主要包括纳秒脉冲产生电路、恒流控制电路、慢启动电路、静电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等。控制方案上主要使用模拟PI算法,通过反馈控制,稳定输出电流。所研制的驱动电源脉冲宽度为15ns,峰值驱动电流为20A,脉冲上升/下降时间小于5ns。利用该驱动电源对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制的中心波长为7.71μm的量子级联激光器进行驱动测试。结果表明,在长时间(>100h)运行中,激光器工作状态稳定,中心波长未出现漂移,驱动电流无毛刺出现,为激光器在红外气体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了性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 高精度纳秒级驱动电源
下载PDF
飞秒激光制备微光学元件及其应用 被引量:25
12
作者 曹小文 张雷 +1 位作者 于永森 陈岐岱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8,共13页
近年来,微光学元件的制备与应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微光学元件体积小、重量轻及制造成本低,并且易于与微机电系统相集成,能够实现普通光学元件难以实现的功能,在光纤通信、信息处理、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激光技术、光计算等领域,突... 近年来,微光学元件的制备与应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微光学元件体积小、重量轻及制造成本低,并且易于与微机电系统相集成,能够实现普通光学元件难以实现的功能,在光纤通信、信息处理、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激光技术、光计算等领域,突显出重要的应用价值。飞秒激光因其超短的脉冲宽度和超高的瞬时功率,能够实现超高精度的微纳加工,轻松突破衍射极限。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对材料没有选择性,加工过程也非常灵活,可以进行任意复杂结构的加工,丰富了微光学元件的制备种类。飞秒激光还能在现有结构或系统上进行集成加工,极大扩展了微光学元件的应用。简要概述了微光学元件的优点及一些常用的制备方法,同时对飞秒激光加工技术进行了简单概括,对近年来飞秒激光制备各种微光学元件的实验和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微光学元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学元件 飞秒激光 微纳加工 集成光学
原文传递
TiO_2/V_2O_5双层薄膜的TMA气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童茂松 戴国瑞 +2 位作者 何秀丽 吴远大 高鼎三 《传感器技术》 CSCD 2000年第4期5-6,10,共3页
报道了以TiCl4 和V2 O5为源 ,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PECVD)和溶胶 -凝胶 (sol-gel)技术制备了TiO2 /V2 O5双层薄膜 ,将该薄膜沉积在带有金梳状电极的陶瓷管和硅片上 ,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 ,并且测量其对三甲基胺 (TMA)的气... 报道了以TiCl4 和V2 O5为源 ,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PECVD)和溶胶 -凝胶 (sol-gel)技术制备了TiO2 /V2 O5双层薄膜 ,将该薄膜沉积在带有金梳状电极的陶瓷管和硅片上 ,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 ,并且测量其对三甲基胺 (TMA)的气敏特性。结果发现该双层薄膜对TMA具有高灵敏度、良好的选择特性和快速的响应恢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薄膜 PRCVD 溶胶-凝胶 三甲基胺 气敏特性
下载PDF
基于TDLAS和ICL的紧凑中红外痕量气体探测系统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春光 董磊 +1 位作者 王一丁 林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55-1861,共7页
为了实现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高检测灵敏度、低功耗、小型中红外痕量气体传感器设计,结合锑化镓(GaSb)ICL和紧凑型多反射气体吸收气室(MPC)研制了基于不同结构传感光学核的两个小型TDLAS传感系统。两个传感光学核的总功率消耗... 为了实现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高检测灵敏度、低功耗、小型中红外痕量气体传感器设计,结合锑化镓(GaSb)ICL和紧凑型多反射气体吸收气室(MPC)研制了基于不同结构传感光学核的两个小型TDLAS传感系统。两个传感光学核的总功率消耗为3.7 W,并通过探测甲烷(CH4)和甲醛(CH2O)分别验证了双层结构和单层结构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H4和CH2O系统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5.0nL/L和3.0nL/L,测量精度分别为1.4nL/L和1.0nL/L。此外,相同配置情况下将两种结构系统应用于甲、乙烷(C2H6)同步检测,通过对校园环境中甲、乙烷进行连续66h的监测试验,验证了设计的紧凑型中红外痕量气体检测系统能够稳定有效地工作,基本满足目前民用气体测量的稳定可靠、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感器 半导体激光器 量子级联 光谱 红外
下载PDF
红外气体检测技术在天然气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黎 王一丁 李树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99,103,共5页
红外气体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同时具有动态测量范围大、响应时间快、不易受其他气体干扰等优点。因此使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稳定耐用的在线或远程红外气体检测仪,对保证天然气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现行检测... 红外气体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同时具有动态测量范围大、响应时间快、不易受其他气体干扰等优点。因此使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稳定耐用的在线或远程红外气体检测仪,对保证天然气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现行检测方法存在精度不足等问题,采用红外气体传感技术结合可调谐激光光谱与波长调制技术,对天然气管道传输中的甲烷气体泄漏进行远距离检测,提高了测量精度;采用谱线分析法实时监测含硫天然气井喷或泄漏,在空气中水蒸气和甲烷气体的干扰下,根据谱线交叠情况建立起二元一次方程组,能够在不同浓度甲烷气体干扰下同时计算出甲烷和硫化氢的浓度,在71.4 mg/m3的甲烷干扰气体存在时,可以获得的最低可探测硫化氢浓度为15.2 mg/m3,达到了安全生产的要求。研究结果证明,红外气体检测技术在天然气安全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气体检测 天然气 硫化氢 泄漏 可调谐激光二极管 波长调制 气体吸收谱线
下载PDF
近红外激光二氧化碳传感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亚飞 刘志伟 +2 位作者 张天羽 郑传涛 王一丁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8-144,共7页
采用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技术,研制了一种近红外激光二氧化碳(CO2)传感系统。该系统包含中心波长为1572 nm的分布反馈激光器、密集光斑型气室和铟镓砷探测器,利用LabVIEW程序提取二次谐波信号幅值并反演了CO2浓度。为了表征传感器... 采用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技术,研制了一种近红外激光二氧化碳(CO2)传感系统。该系统包含中心波长为1572 nm的分布反馈激光器、密集光斑型气室和铟镓砷探测器,利用LabVIEW程序提取二次谐波信号幅值并反演了CO2浓度。为了表征传感器性能,利用该系统开展了气体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当调制深度为0.32 cm-1时,二次谐波信号的幅值最大;在体积分数为0~3%范围内,二次谐波信号的幅值与CO2浓度具有较高的线性度(拟合优度为0.999);当CO2体积分数为0时,连续测试1 h,反演得到的浓度波动范围为-2×10-4~1.17×10-4;当积分时间为297 s时,系统的灵敏度检测下限为2.7×10-6;考虑动态配气时气体的扩散时间,系统的响应时间为40~42 s;连续15 h测量室内大气中CO2浓度,测得的CO2平均体积分数约为(560±46)×10-6。与已经报道的传感器相比,该气体传感系统呈现出类似的品质因数,可在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一定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传感器 红外吸收光谱 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 气体检测
原文传递
稀土掺杂氧化物纳米发光材料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宋宏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1-936,共16页
综述了稀土掺杂纳米发光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稀土掺杂氧化物纳米晶与体相材料相比所具有的一些特有的光谱学性质,包括光谱的移动与谱线的展宽、4fN电子的跃迁与弛豫过程、表面局域环境和格位对称性、电子-声子耦合、能量传递、... 综述了稀土掺杂纳米发光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稀土掺杂氧化物纳米晶与体相材料相比所具有的一些特有的光谱学性质,包括光谱的移动与谱线的展宽、4fN电子的跃迁与弛豫过程、表面局域环境和格位对称性、电子-声子耦合、能量传递、浓度猝灭、温度猝灭以及光诱导发光强度变化等光谱现象,同时也探寻了其中的物理实质。主要对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和一维纳米线/管的发光性质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纳米晶 光致发光 表面效应 能量传递
下载PDF
聚合物微环谐振波分复用器传输特性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现银 马春生 +4 位作者 鄂书林 闫新 徐元哲 张大明 孙德贵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50,共6页
 根据耦合模理论,给出了1×N信道微环谐振波分复用器(MRRWM)的光强传递函数通用公式,并分析了微环谐振波分复用器的传输特性。利用参量优化结果,在中心工作波长约为 1.55μm、波长间隔约 5.6 nm的情况下,对1×8信道硅基聚合物...  根据耦合模理论,给出了1×N信道微环谐振波分复用器(MRRWM)的光强传递函数通用公式,并分析了微环谐振波分复用器的传输特性。利用参量优化结果,在中心工作波长约为 1.55μm、波长间隔约 5.6 nm的情况下,对1×8信道硅基聚合物微环谐振波分复用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器件具有以下优良的性能:分波光谱准确,自由光谱区约为18 nm,对于半径10μm以上的微环弯曲损耗很小,且器件的插入损耗主要由波导的传输损耗决定,振幅耦合比率为0.2时对应的每条竖直输出信道的插入损耗在0.57 dB以下,信道间的串扰小于-18.5 dB,输出谐振峰3 dB带宽可达0.25 nm,最小背景光的强度约为3.8×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微环谐振波分复用器 传递函数 插入损耗 串扰
原文传递
高功率阵列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纤耦合输出 被引量:13
19
作者 薄报学 曲轶 +3 位作者 高欣 王玲 宋晓伟 高鼎三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8-470,共3页
采用柱透镜对 10单元阵列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光束进行了有效收集和预准直及与多模光纤之间的耦合实验。激光器采用 80 8nm波长、15 0 μm条宽的发射单元 ,周期为 10 0 0 μm,与 2 0 0 μm芯径平端光纤阵列的耦合效率高达 75 % ,光纤输... 采用柱透镜对 10单元阵列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光束进行了有效收集和预准直及与多模光纤之间的耦合实验。激光器采用 80 8nm波长、15 0 μm条宽的发射单元 ,周期为 10 0 0 μm,与 2 0 0 μm芯径平端光纤阵列的耦合效率高达 75 % ,光纤输出功率 7.5 W。分析了影响耦合效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阵列 光纤耦合 半导体激光器
原文传递
有机电致发光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式墉 赵毅 +1 位作者 李峰 冯晶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5-318,共4页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 ,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许多优点 ,例如 :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发光效率高、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低、成本低等 .因此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极有可...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 ,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许多优点 ,例如 :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发光效率高、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低、成本低等 .因此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的平板显示终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平板显示终端 技术发展 生产工艺 技术特点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