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对中菲南沙群岛争端政策的历史考察——基于美国新近解密外交档案的解读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永虎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4-111,128,共8页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菲南沙群岛争端不断升级,菲律宾积极谋求美国的军事支持。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开始研究制定应对南沙群岛争端的政策。受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和"尼克松主义"影响,尼克松政府极力规避《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菲南沙群岛争端不断升级,菲律宾积极谋求美国的军事支持。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开始研究制定应对南沙群岛争端的政策。受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和"尼克松主义"影响,尼克松政府极力规避《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南沙群岛。此后,在菲律宾政府的一再要求下,福特政府对《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范围给予了模棱两可的承诺,但同时附加了"免责条款",即"有条件"适用南沙群岛,而美国官方声明的立场仍是恪守"中立"。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在南沙群岛问题上逐渐放弃"中立"立场,转而积极地介入。美国因素的介入对于未来解决中菲南沙群岛争端增加了一定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 美国 中国 菲律宾 《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原文传递
贾平凹创作年表简编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涛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0-47,共8页
1964年贾平凹考入商洛镇初级中学,初显对写作的兴趣,语文老师布置每周一篇作文,他每周写两篇。1966年"文革"爆发,贾平凹的父亲被批斗。1967年,贾平凹中断学业,回家务农。1970年贾平凹报名参军,因体检时发现其是平板脚,体检不合格,参... 1964年贾平凹考入商洛镇初级中学,初显对写作的兴趣,语文老师布置每周一篇作文,他每周写两篇。1966年"文革"爆发,贾平凹的父亲被批斗。1967年,贾平凹中断学业,回家务农。1970年贾平凹报名参军,因体检时发现其是平板脚,体检不合格,参军未果。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贾平凹成为庙沟水库工地上的美工、播报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创作年表 简编 初级中学 语文老师 不合格 参军 文革
原文传递
尼克松政府对中国钓鱼岛政策初探 被引量:8
3
作者 郭永虎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9-95,127-128,共7页
尼克松政府时期是美国关于中国钓鱼岛政策的基本定位时期。在返还琉球群岛的过程中,美国单方面擅自将钓鱼岛的"施政权"返还日本,中日钓鱼岛争端由此产生。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尼克松政府保持"中立"立场。在《... 尼克松政府时期是美国关于中国钓鱼岛政策的基本定位时期。在返还琉球群岛的过程中,美国单方面擅自将钓鱼岛的"施政权"返还日本,中日钓鱼岛争端由此产生。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尼克松政府保持"中立"立场。在《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是否适用于钓鱼岛问题上,尼克松政府一方面对日作出了默许的承诺,但另一方面却极力淡化甚至回避对其采取实际行动。在与台湾当局交涉钓鱼岛的问题上,尼克松政府否决了将钓鱼岛"施政权"从日本手中重新收回的建议,并建议日本与台湾当局进行协商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 美国 尼克松政府 中国 日本
原文传递
理论贡献与立场偏狭——重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涛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4-42,共9页
2005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终于得以"名正言顺"地在中国大陆问世。此时距离《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版出版已经54年,距离中文版出版也已经35年了。在文学和文学研究日渐势微的今天,《中国现代小说史... 2005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终于得以"名正言顺"地在中国大陆问世。此时距离《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版出版已经54年,距离中文版出版也已经35年了。在文学和文学研究日渐势微的今天,《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简体版在中国大陆出版,已然不会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术经典出版所带来的轰动效应和阅读热潮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理论贡献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大陆 文学研究 学术经典 八十年代
原文传递
党争视野下的《曾布日录》 被引量:4
5
作者 熊鸣琴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01-204,214,共5页
《曾布日录》有着极重要的史料价值,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哲宗朝事迹时引录《曾布日录》甚多。其中原因在于:由于党争因素的影响,《哲宗实录》前后两次编修,内容不一,李焘只能参照其它史料对哲宗朝事迹加以辨析。而宋高宗对曾... 《曾布日录》有着极重要的史料价值,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哲宗朝事迹时引录《曾布日录》甚多。其中原因在于:由于党争因素的影响,《哲宗实录》前后两次编修,内容不一,李焘只能参照其它史料对哲宗朝事迹加以辨析。而宋高宗对曾布《三朝正论》的欣赏,曾布及其子孙对《曾布日录》的曲笔及删润,使得南宋的舆论导向对《曾布日录》非常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争 《曾布日录》 《续资治通鉴长编》
下载PDF
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权外交政策形成新探 被引量:4
6
作者 郭永虎 薛丹 《美国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86-100,185,共19页
20世纪70年代,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权外交逐渐成为美国总体战略的一种新尝试。尼克松政府时期,在国会的推动下,美国政府将对外援助与受援国人权状况挂钩。福特政府提出了"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和更为多元化... 20世纪70年代,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权外交逐渐成为美国总体战略的一种新尝试。尼克松政府时期,在国会的推动下,美国政府将对外援助与受援国人权状况挂钩。福特政府提出了"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和更为多元化的人权外交手段。尼克松政府和福特政府时期,美国人权外交的对象主要针对接受美国援助的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到卡特政府时期,美国开始将其作为人权外交的对象范围扩至全球,并制定了"美国版"人权标准和干涉手段。卡特签署的《总统人权指令/NSC-30号文件》的出炉标志着美国人权外交政策正式形成。作为其人权外交政策的产物,《年度国别人权报告》也应运而生,并一直延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人权外交 美国国会
原文传递
近代清政府对外国人入藏活动的管制政策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永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95,共5页
近代清政府对外国人西藏活动的管制政策是其对西藏行使主权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政策经历了明令禁止、有限解禁、弛禁三个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入藏的外国人实施驱逐政策。《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开始对入藏外国人的管制出... 近代清政府对外国人西藏活动的管制政策是其对西藏行使主权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政策经历了明令禁止、有限解禁、弛禁三个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入藏的外国人实施驱逐政策。《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开始对入藏外国人的管制出现了松动的迹象,但仍对其进行劝阻和防范。《烟台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禁止外国人入西藏活动的政策。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清地方官员对该政策进行了变通。清政府在兑现外国人入藏承诺的同时,也试图防范列强对西藏的觊觎,这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对中国西藏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政府 西藏 传教士 外国人
下载PDF
唐律“斗杀”考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晓林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6,共10页
唐律"斗杀"可概括为因斗、殴之事而杀人,"斗"与"殴"为伤害行为前后相续的两个阶段。唐律在"斗杀"的时机条件、犯罪工具的使用、客观环境的判断方面皆有具体规定。"斗杀"之罪过形式,... 唐律"斗杀"可概括为因斗、殴之事而杀人,"斗"与"殴"为伤害行为前后相续的两个阶段。唐律在"斗杀"的时机条件、犯罪工具的使用、客观环境的判断方面皆有具体规定。"斗杀"之罪过形式,可概括为间接故意。唐代传世文献中,少有涉及"斗杀"案件的记载,但宋代史料在"斗杀"立法与司法方面有所记述。通过文献记载可知,"斗杀"在性质上为一类重罪,常赦所不原;但法律实践中"斗杀"与相近犯罪的区分往往产生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律疏议 斗杀 罪刑关系 法律实践
原文传递
近十年来中国学界关于九一八事变研究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永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7-123,共7页
新世纪以来的十年,国内学术界对九一八事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学者不断从各个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尽管对该专题的研究论著层出不穷,却缺乏深入细致的学术回顾与梳理。囿于篇幅,笔者不可能将国内相关成果逐一展开评介,只... 新世纪以来的十年,国内学术界对九一八事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学者不断从各个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尽管对该专题的研究论著层出不穷,却缺乏深入细致的学术回顾与梳理。囿于篇幅,笔者不可能将国内相关成果逐一展开评介,只能尽目力所及而攫其大端。纰漏之处,恳请方家补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中国学界 综述 中国学者 研究论著 学术回顾 学术界 国内
下载PDF
错位的批评与知识分子话语重建--重评“废都现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涛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3,17,共9页
重新审视近二十年前关于《废都》的诸多批评与诟病,我们会看到究竟有哪些是批评家面对"纯文本"的发言,究竟有哪些是寄予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困境窘迫,以及试图摆脱这种尴尬失语的努力。上述分析表明当年对《废都》的批判与围剿,... 重新审视近二十年前关于《废都》的诸多批评与诟病,我们会看到究竟有哪些是批评家面对"纯文本"的发言,究竟有哪些是寄予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困境窘迫,以及试图摆脱这种尴尬失语的努力。上述分析表明当年对《废都》的批判与围剿,多是一种错位的批评,是知识分子重建自身主体性的一种需要。"废都现象"蕴涵着丰富的文学史内容,它契合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与心灵史的激荡,呈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重建 知识分子 北京出版社 批评 《十月》 《废都》 杂志
原文传递
20世纪50年代美国制定和执行西藏政策的跨部门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永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85,共5页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主要外交战略核心部门全面参与了对华西藏政策的制定。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统、国务院、中央情报局、国会、国防部等相关部门在制定和执行西藏政策过程中分工明确,协同配合,体现了美国战略决策部门利用西藏遏制中...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主要外交战略核心部门全面参与了对华西藏政策的制定。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统、国务院、中央情报局、国会、国防部等相关部门在制定和执行西藏政策过程中分工明确,协同配合,体现了美国战略决策部门利用西藏遏制中国目标的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西藏 国安全委员会 中央情报局 总统 国务院 国会 国防部
下载PDF
高句丽王系传承问题再探讨——兼谈《魏书·高句丽传》所载王系的价值与缺失
12
作者 张芳 《博物馆研究》 2014年第3期55-68,共14页
高句丽王系传承是高句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和"年表",高句丽政权共有28位王。十二家正史《高句丽传》以及好太王碑记载了其中20位。《魏书·高句丽传》中有12位,是正史文献记... 高句丽王系传承是高句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和"年表",高句丽政权共有28位王。十二家正史《高句丽传》以及好太王碑记载了其中20位。《魏书·高句丽传》中有12位,是正史文献记载高句丽王数目较多的文献之一,但综合上述史料,发现其中正误并存,需客观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史记》 《魏书 高句丽传》 高句丽王 价值
下载PDF
《魏书·高句丽传》疆域与人口史料辨析
13
作者 张芳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69,共4页
《魏书·高句丽传》中疆域与人口史料与其他史书的不同表现在三方面:第一,表达方式上,它借用北魏出使高句丽的使者之口加以描述;第二,时间断线上,它具体所指是高句丽好太王时期的疆域与人口;第三,本身特性上,它具有动态变化性,是《... 《魏书·高句丽传》中疆域与人口史料与其他史书的不同表现在三方面:第一,表达方式上,它借用北魏出使高句丽的使者之口加以描述;第二,时间断线上,它具体所指是高句丽好太王时期的疆域与人口;第三,本身特性上,它具有动态变化性,是《魏书·高句丽传》的特色史料。由此,笔者以《魏书·高句丽传》为依据,辨析其中的疆域与人口史料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疆域 人口 高句丽
原文传递
20世纪上半期国内外有关松花江流域森林资源的调查及考辨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玉秀 范立君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9-147,共9页
20世纪上半期,中日俄对包括松花江流域在内的东北森林均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查。清末,中国政府曾派专人踏查松花江上游森林资源,得出了松花江上游森林情况的初步数据。其后的北京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在对森林情况的调查方面,成绩不彰,乏善... 20世纪上半期,中日俄对包括松花江流域在内的东北森林均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查。清末,中国政府曾派专人踏查松花江上游森林资源,得出了松花江上游森林情况的初步数据。其后的北京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在对森林情况的调查方面,成绩不彰,乏善可陈。俄国与日本出于掠夺东北森林资源的目的,派出大批专家、学者对包括松花江流域在内的东北森林进行了勘测与调查,留下了片段的、零星的调查数据。通过对这些调查数据的梳理和考辨,初步勾画出清前中期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松花江流域森林资源的概貌及演变的特点:森林资源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由分散的点式采伐到沿江、沿铁路线等的线式开采,呈现出由点式到线式逐渐削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期 中日俄 松花江流域 森林资源 调查
下载PDF
民国时期辽宁省移民政策述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玉秀 范立君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6,共2页
在清末移民的基础上,民国时期,东北地方当局继续实行鼓励关内人民迁往东北的政策。辽宁省政府先后出台了《移民和开发计划》,制定了《辽宁移民垦荒大纲》,并实施了一系列安置和救济移民的措施。然而,由于清末以来,东北移民绝大多数进入... 在清末移民的基础上,民国时期,东北地方当局继续实行鼓励关内人民迁往东北的政策。辽宁省政府先后出台了《移民和开发计划》,制定了《辽宁移民垦荒大纲》,并实施了一系列安置和救济移民的措施。然而,由于清末以来,东北移民绝大多数进入了东北南部地区,因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当局 东北南部 镇东县 东北年鉴 巡阅使 瞻榆 浮多 地区经济 东北交通委员会 清丈局
下载PDF
理念分歧与意气之争:一场文学史论争的回顾与反思
16
作者 张涛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86,共5页
一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版发表一年之后,荷兰学者普实克就在《通报》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一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批评文章。在这篇近六十页的长文中,普实克集中批评了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 一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版发表一年之后,荷兰学者普实克就在《通报》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一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批评文章。在这篇近六十页的长文中,普实克集中批评了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表现出来的政治偏见和研究方法上的“主观的”的、非“科学”的研究态度。普实克除了在基本的学术立场和学术方法上,对夏志清进行批评之外,还就夏志清对鲁迅、茅盾、郁达夫等人具体作品的评价,做出了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回顾与反思 《中国现代小说史》 史论 意气 分歧 夏志清 政治偏见
原文传递
在启蒙现代性与“游戏文章”之间游移——略议李欧梵的“现代性的追求”
17
作者 张涛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84,共7页
“现代性”可以说是李欧梵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从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开始,再到《现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都是其致力于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多重面... “现代性”可以说是李欧梵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从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开始,再到《现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都是其致力于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多重面孔的研究实绩。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欧梵以现代性的多副面孔,甚至可以说是现代性的“颓废”面孔,去消解“五四”以来的“感时忧国”以及“左翼”的革命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现代性 李欧梵 中国现代作家 “现代性” 游移 文章 游戏 现代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高句丽民族起源问题史料评析——以十二家正史为中心
18
作者 张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0-23,共4页
利用文献解读高句丽民族起源,需要区分两个问题:第一,文献撰写的角度是民族史还是政权史;第二,民族起源与王族来源的不同。基于此,高句丽民族起源的解读应以《三国志.高句丽传》等民族史文献为依据,而《魏书.高句丽传》等政权史文献与... 利用文献解读高句丽民族起源,需要区分两个问题:第一,文献撰写的角度是民族史还是政权史;第二,民族起源与王族来源的不同。基于此,高句丽民族起源的解读应以《三国志.高句丽传》等民族史文献为依据,而《魏书.高句丽传》等政权史文献与高句丽民族起源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民族起源 夫余 别种
下载PDF
论宪政设计的可能性及其理论预设
19
作者 叶兴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23,共8页
人类社会可以通过政治设计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而宪政设计就是一个实现人间至善、建立美好现代社会的基本途径。人类具有主体性,政治具有向善性,这就使得宪政设计成为可能。进行宪政设计必须遵循一些理论预设,那就是关于人性的幽暗意... 人类社会可以通过政治设计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而宪政设计就是一个实现人间至善、建立美好现代社会的基本途径。人类具有主体性,政治具有向善性,这就使得宪政设计成为可能。进行宪政设计必须遵循一些理论预设,那就是关于人性的幽暗意识假定和关于权力的必要的恶的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设计 主体性 理论预设
下载PDF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书刊检查评议
20
作者 李淑华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6,共4页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依然延续斯大林时期的书刊检查制度,书刊保密检查总局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这一时期,政治检查主要是清除一些对政府的不利影响,以及从冷战视角加强对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监管。此外,文学与艺术的解与禁也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依然延续斯大林时期的书刊检查制度,书刊保密检查总局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这一时期,政治检查主要是清除一些对政府的不利影响,以及从冷战视角加强对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监管。此外,文学与艺术的解与禁也是赫鲁晓夫时期书刊检查制度的突出特点之一,并且交替反复出现。1991年,《俄罗斯联邦大众传媒法》问世,宣告苏联书刊检查的彻底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赫鲁晓夫 书刊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