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基因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三联疗法根除治疗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建军 王江滨 杨蕾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三联疗法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 CAGA 空泡形成细胞毒素基因
原文传递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方案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61
2
作者 崔璨璨 李长锋 张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7-1290,共4页
"幽门螺旋杆菌胃炎全球共识"[1]是最新发布的一部关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重要国际共识,其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提出了新的诊治策略,并引发了我国消化界的强烈讨论。本文在探讨"幽门螺旋杆菌胃炎全球共识"的基础上,结... "幽门螺旋杆菌胃炎全球共识"[1]是最新发布的一部关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重要国际共识,其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提出了新的诊治策略,并引发了我国消化界的强烈讨论。本文在探讨"幽门螺旋杆菌胃炎全球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相关的3个问题,即根除治疗的可行性、最佳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感染 治疗方案 铋剂 胃炎
下载PDF
11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王健生 李长锋 张宝刚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73-1374,共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基础的慢性炎症过程,重度萎缩性胃炎后期常出现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甚至癌变;国内外学者已将CAG列为胃癌重要的癌前病变,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报告...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基础的慢性炎症过程,重度萎缩性胃炎后期常出现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甚至癌变;国内外学者已将CAG列为胃癌重要的癌前病变,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报告的规范化及对临床对癌前病变的紧密随访、积极治疗,对监测胃癌的发生非常重要,以往报道内镜下萎断CAG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以达到更好地诊断、治疗及随访CAG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理诊断报告 相关性 重度萎缩性胃炎 胃镜 病理诊断结果 癌前病变 积极治疗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徐志华 李晓微 +1 位作者 杨秀婷 陈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7期2155-215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住院老年CHF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CP-FI-CGA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190例老年CHF患者CP-FI-...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住院老年CHF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CP-FI-CGA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190例老年CHF患者CP-FI-CGA得分为0.05~0.87分,总体平均得分(0.32±0.10)分,处于中度衰弱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和睡眠状况是老年CHF患者衰弱水平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老年CHF患者多处于中等衰弱水平,患者年龄越大、心功能越差、睡眠状况越差,其衰弱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衰弱 慢性心力衰竭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23
5
作者 马淑荣 沈可欣 +3 位作者 周长玉 李岩 郭红华 张海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涉及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肠道菌群所构成的肠道微生态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已...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涉及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肠道菌群所构成的肠道微生态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已日益引起重视。临床研究发现,肠道内正常细菌的数量减少,若给患者补充正常细菌即益生菌,使肠道内菌群失调得到纠正,可使病情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益生菌 肠道炎性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微生态 病因不明 克罗恩病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问卷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颖 李长锋 +3 位作者 闫振坤 王丽强 张雪峰 张斌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4年第6期336-338,共3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为消化内科常见病,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及治疗的前提依赖于准确的诊断。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胃镜检查等,但这些方法中有的诊断准确率较低...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为消化内科常见病,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及治疗的前提依赖于准确的诊断。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胃镜检查等,但这些方法中有的诊断准确率较低,有的费用较高,均无法满足临床上对GERD诊断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价值 质子泵抑制剂 消化内科 诊断方法 胃镜检查 GERD 常见病
原文传递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行内镜下精准治疗的围手术期快速康复价值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宝刚 张克 张斌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2-433,共2页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目前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栓塞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及硬化术等是其首选治疗方法。大多数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缺失,同时,围...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目前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栓塞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及硬化术等是其首选治疗方法。大多数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缺失,同时,围手术期禁食水以及手术应激反应,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及预后,因此,伴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内镜下治疗后的快速康复,对于肝硬化患者尤为重要。本研究就内镜下精准治疗在这方面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患者 快速康复 治疗方法 围手术期 临床价值 胃底静脉曲张
原文传递
急诊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护理风险管理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秀婷 李晓微 李长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300-1302,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内镜风险管理在急诊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急诊消化内镜诊疗前未施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63例为风险管理前组;选择2014年8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施行风险管理后接受... 目的探讨护理内镜风险管理在急诊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急诊消化内镜诊疗前未施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63例为风险管理前组;选择2014年8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施行风险管理后接受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63例为风险管理后组。采用前后对比分析方法,研究风险管理施行前后2组的各项情况。结果风险管理后组与风险管理前组相比在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情况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在为急诊消化内镜患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护理风险管理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与抑郁、焦虑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郑倩 张昊 +1 位作者 谭家腾 张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1期41-44,共4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存在较大的地理差异,在欧洲和美国发病率高达20%,澳大利亚约为12%-15%,亚洲约为2%-5%,大量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3]。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存在较大的地理差异,在欧洲和美国发病率高达20%,澳大利亚约为12%-15%,亚洲约为2%-5%,大量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3]。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饮酒、肥胖、年龄、社会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4-5]。近年来有研究证明精神心理因素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但目前精神心理因素如何影响GERD的发生发展仍不清楚[6-12],本研究评估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精神心理因素 地理差异 危险因素 GERD 抑郁情况 发病率高 消化系统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对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的负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琳 闫振坤 +2 位作者 盛敬伊 刘颖 陈明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29-2930,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DN)患者伴突发性耳聋预后的调节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共89例DM伴发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DM患者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点以及经标准诊疗方法后的预后对比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糖化血红...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DN)患者伴突发性耳聋预后的调节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共89例DM伴发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DM患者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点以及经标准诊疗方法后的预后对比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7%,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7%。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差(t=2.56,P〈0.05)。结论 DM与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呈负相关,可为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突发性耳聋
下载PDF
750例老年胃癌与青年胃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长锋 张斌 王芳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5-416,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对比分析 青年胃癌 老年胃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发病高峰年龄 年轻化趋势 生物学特性 发病规律
下载PDF
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高龄人群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附9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金景鹏 张斌 +4 位作者 李长锋 杨蕾 李丹丹 张宝刚 张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评价内镜治疗70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内镜中心91例70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内镜诊治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91例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全部成功,其中18例因插... 目的评价内镜治疗70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内镜中心91例70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内镜诊治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91例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全部成功,其中18例因插管困难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所有患者均有胆总管结石,其中1枚结石者48例,2枚结石者19例,3枚或3枚以上结石者24例;取石方法:网篮直接取石13例,机械碎石后取石52例,球囊扩张后取石11例;胆总管放置塑料支架而未能一次取石15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4~4.5 cm,平均(1.9±0.7)cm。7例出现出血并发症,应用局部喷洒或黏膜下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局部电凝方法止血;1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淀粉酶升高,2例患者发生ERCP相关胰腺炎,上述患者行禁食、抑制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抗炎补液等治疗。入组患者无ERCP相关性死亡,89例患者随访6~12个月,2例失访,5例出现结石再发。结论内镜下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下载PDF
ESD治疗胃黏膜病变的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克 李丹丹 张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3期497-500,共4页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仅局限于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2014年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指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治疗包括早期胃癌在内的胃黏膜病变的标准策略,可对病灶进行整块切除。ESD是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基础...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仅局限于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2014年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指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治疗包括早期胃癌在内的胃黏膜病变的标准策略,可对病灶进行整块切除。ESD是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运用特殊内镜器械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内镜治疗方法,具有不改变消化道结构、创伤小、恢复快,较传统外科手术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剖腹手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出血率 术后病理 胃黏膜病变 上皮内瘤变 贲门部 胃窦部 术后出血 ESD 病变情况 病理类型 术中出血 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初春梅 王芳 李长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604-606,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对大而平坦的消化道黏膜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进行一次性大块剥离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在内镜黏膜下注射基础上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将病变所在黏膜剥离而达到治疗目的的内镜下操作技术。结果 22例患者手...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对大而平坦的消化道黏膜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进行一次性大块剥离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在内镜黏膜下注射基础上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将病变所在黏膜剥离而达到治疗目的的内镜下操作技术。结果 2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结论通过ESD可完整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此外,默契的医护配合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黏膜剥离术 护理
下载PDF
经内镜诊治Dieulafoy病78例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长锋 李丹丹 张斌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88-1189,共2页
Dieulafoy病(Dieulafoy disease,DD)简称杜氏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是一种少见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无先兆突发致命性大呕血[1],由于病变范围小,易误诊、漏诊,且发病急,出血量大,病死率高,正确诊断和治疗此... Dieulafoy病(Dieulafoy disease,DD)简称杜氏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是一种少见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无先兆突发致命性大呕血[1],由于病变范围小,易误诊、漏诊,且发病急,出血量大,病死率高,正确诊断和治疗此病,是抢救患者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ULAFOY病 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 诊治 内镜 动脉破裂出血 胃粘膜下恒 病变范围 杜氏病
下载PDF
内镜下置放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食管贲门恶性狭窄66例报告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斌 李长锋 +2 位作者 杨蕾 李丹丹 郑泽霖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71-1072,共2页
目的探索治疗晚期食管贲门恶性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对66例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手术的晚期食管贲门狭窄病人,均进行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镍钛合金支架;对狭窄程度重,胃镜不能通过者,先行Savary探条扩张,再放置支架。结果66例均成功置... 目的探索治疗晚期食管贲门恶性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对66例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手术的晚期食管贲门狭窄病人,均进行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镍钛合金支架;对狭窄程度重,胃镜不能通过者,先行Savary探条扩张,再放置支架。结果66例均成功置入支架,解除狭窄有效率为100%,4例食管-气管瘘者置入带膜支架后进食,呛咳即刻消失。结论该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可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贲门恶性狭窄 镍钛记忆合金支架 内镜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用于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监护性麻醉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凯 邹军 +3 位作者 金景鹏 刘洋 李龙云 张斌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8-392,共5页
目的探讨复合常规剂量芬太尼(1.0μg/kg)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监护性麻醉时右美托咪定的最佳剂量。方法60例择期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后,分别恒速静脉注射... 目的探讨复合常规剂量芬太尼(1.0μg/kg)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监护性麻醉时右美托咪定的最佳剂量。方法60例择期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后,分别恒速静脉注射负荷剂量为1.0μg/kg(D组,n=20)、1.5μg/kg(D2组,n=20)和2.0μg/kg(D,组,n=20)的右美托咪定,待改良OAAZS评分≥3分开始进镜治疗。对比各组的改良OAA/S评分变化情况、内镜操作和患者苏醒时间、患者和内镜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间一般状态、内镜操作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改良OAA/S评分:进镜前D3组为(4.4±0.2)分,高于D1组的(3.4±0.5)分(P〈0.05)和D2组的(3.8±0.3)分(P〈0.05),D1组与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5vainD,组为(4.5±0.3)分,也高于D1组的(3.5±0.6)分(P〈0.05)和D2组的(3.7±0.4)分(P〈0.05),D1组与D2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即刻,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苏醒时间:D3组为(6.6±1.2)min,明显长于D1组的(3.1±0.9)min(P〈0.05)和D:组的(3.8±0.8)min(P〈0.05),D,组与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内镜医生满意度评分:D,组为(8.0±0.8)分,明显低于D1组的(9.4±0.6)分(P〈0.05)和D3组的(9.5±0.5)分(P〈0.05),D2组与D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均无心动过速、高血压和低氧血症发生,低血压发生率无组间差异(P〉0.05);恶心、体动发生率D.组分别为30%(6/20)、15%(3/20),D2组均为5%(1/20),D3组均未发生,D,组恶心、体动发生率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 右美托咪定 监护性麻醉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段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因素和诊断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焦宏博 李长锋 +1 位作者 李丹丹 辛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3期514-516,共3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75%-80%[1],随着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不同年龄段肺癌从发病因素和临床诊断各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收集了自2005年至2011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500例...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75%-80%[1],随着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不同年龄段肺癌从发病因素和临床诊断各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收集了自2005年至2011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5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发病因素 诊断特点 年龄 CELL LUNG 临床诊断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大肠息肉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莹 李长锋 初春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9期1547-1549,共3页
大肠息肉是常见的大肠疾病。目前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大肠癌起源于腺瘤性息肉,通过腺瘤、腺癌序列发生癌变。早期诊断及治疗腺瘤性息肉,对预防大肠癌及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内镜医生在大肠镜检查中准确判断息肉性质... 大肠息肉是常见的大肠疾病。目前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大肠癌起源于腺瘤性息肉,通过腺瘤、腺癌序列发生癌变。早期诊断及治疗腺瘤性息肉,对预防大肠癌及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内镜医生在大肠镜检查中准确判断息肉性质,是及时诊断及治疗息肉样病变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窄带成像技术 内镜 腺瘤性息肉 价值 诊治 早期诊断 大肠镜检查
下载PDF
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对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邱云峰 初春梅 李长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9期1553-1554,共2页
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是由工藤进英首先提出[1],指直径大于1.0cm,呈侧向扩展样生长的表浅病变,包括颗粒集簇样病变及非颗粒型病变。窄带成像技术(NBI)是一种内镜下的电子染色技术,可以对病变范围及表面血管结构起到强调的作用,结合... 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是由工藤进英首先提出[1],指直径大于1.0cm,呈侧向扩展样生长的表浅病变,包括颗粒集簇样病变及非颗粒型病变。窄带成像技术(NBI)是一种内镜下的电子染色技术,可以对病变范围及表面血管结构起到强调的作用,结合放大内镜技术(ME)可较清晰的观察病变的细微结构。当发现LST后,传统方法是通过活检取病理来确定其性质,从而决定选择相应(EMR、ESD或手术[2]等)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窄带成像技术 放大内镜 诊断价值 病变范围 染色技术 血管结构 细微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