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2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疗效 被引量:57
1
作者 赵民学 朱琳叶 +2 位作者 洪珊 张毅 李柏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7126-712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调查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63例老年阑尾炎患者,在脐孔切口3 cm应用单孔腹腔镜器械完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结果 62例患者完成手术,1例术中发现回盲部肿瘤改行右半结肠...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调查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63例老年阑尾炎患者,在脐孔切口3 cm应用单孔腹腔镜器械完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结果 62例患者完成手术,1例术中发现回盲部肿瘤改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全部患者4 d后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62例患者无切口感染、肠瘘、再发右下腹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简单易行、安全、并发症少、恢复快、美容效果较好,适用于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经脐单孔手术 阑尾炎
下载PDF
PVP联合RFA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1
2
作者 李坤 梅继文 +1 位作者 胡守力 孙海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6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射频消融术(RFA)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7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PVP,观察组在PVP基础上...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射频消融术(RFA)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7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PVP,观察组在PVP基础上联合RFA。记录术中肺栓塞、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情况。术后1个月评价临床疗效。术前、术后l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采用目测类比(VAS)评分及Barthel指数进行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91.43%、92.86%,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下降、Barthel指数均升高(P均<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中均无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VP联合RFA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射频消融术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3
作者 翟桂娟 于淳 赵绘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对其行X线胸片、普通螺旋CT(以下简称普通CT)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结果 X线胸片、普通CT、...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对其行X线胸片、普通螺旋CT(以下简称普通CT)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结果 X线胸片、普通CT、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分别诊断肋骨骨折27例(54%)103处、46例(92%)225处、44例(88%)223处,普通CT、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检出率高于X线胸片(P均<0.05),普通CT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普通CT相比,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骨折部位、骨折线走行及骨折移位情况。结论对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病变可更加直观和清晰地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X线胸片 螺旋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4
4
作者 李柏文 邹向明 李婧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32-833,共2页
随着人口结构渐趋老龄化,老年急性胆囊炎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由于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合并有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病情复杂、进展快,故导致开腹手术风险大,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亦高。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补肺健脾益肾方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状况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5
作者 王靓雅 刘冰 +1 位作者 祖权 张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肺健脾益肾方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36 COPD例患者采用SAS软件生成的,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 目的:探讨补肺健脾益肾方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36 COPD例患者采用SAS软件生成的,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40~80μg/次,2~4次/d;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每次1吸,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肺健脾益肾方,1剂/d。两组疗程均治疗12周。症状评价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 MRC),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和中医证候量表,于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评价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进行治疗前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6 min步行距离(6 m WD),微型营养评定法(MNA)评价;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总蛋白(T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水平,于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85%,优于对照组的80.65%(χ2=5.022,P<0.05);治疗后观察组m MRC,CAT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FEV_1%,FEV_1和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症状、活动能力和疾病影响和SGRQ总分均低于对照组,6 m WD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NA评分高于对照组,TB,ALB,P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Ig G,Ig M,Ig A水平均有升高,并高于治疗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8,IL-4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肺健脾益肾方治疗慢阻肺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因子反应,起到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补肺健脾益肾方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研究现状 被引量:40
6
作者 张贺 姜立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1期72-76,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通常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齿轮样肌僵直、姿势反射障碍等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直以来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案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为主要目标,但PD...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通常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齿轮样肌僵直、姿势反射障碍等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直以来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案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为主要目标,但PD患者通常还会出现感觉障碍(疼痛等)、睡眠障碍(日间过度睡眠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及精神神经症状(抑郁、躁狂及情感障碍)等,称之为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有资料显示PD的某些非运动症状与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运动症状更加明显。一些非运动症状,如嗅觉障碍、便秘、抑郁、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紊乱(RBD)等,可在疾病早期甚至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出现,可能对PD的早期诊断有所帮助。非运动症状对患者造成的负担可远远超过运动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幸福感的影响,深入了解非运动症状,对于PD的预防、治疗及远期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总结近年来文献并以上述非运动症状的病理、常见临床表现、常用的临床评估及治疗方案为阐述架构,展现近年来PDNMS的研究进展。为了提供一种可以量化的工具,研究者还发明了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作为PD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评价,对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进行评估,包含9个方面:心血管、睡眠/疲劳、情绪/认知、感知障碍、注意力/记忆、胃肠道症状、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及混合症状,可为临床评价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非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正五聚体蛋白3、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9
7
作者 王金成 姜立刚 +1 位作者 李海平 王军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正五聚体蛋白(PTX)3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32例和不稳定斑块组28例,并选取同期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正五聚体蛋白(PTX)3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32例和不稳定斑块组28例,并选取同期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三组受检者的血清PTX3及CRP水平,并分析PTX3、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PTX3、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稳定斑块组PTX3、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X3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明显相关性(r=-0.391,P<0.05),而CRP无明显相关(r=-0.182,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TX3、CRP水平有明显上升趋势,且PTX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五聚体蛋白3 C反应蛋白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5
8
作者 高红鹰 邹菁 +3 位作者 田坤 高歌 李宝军 关小宏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用于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6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管理、血糖及血压控制、适当运动、足部护理、饮食护理、负压吸引治疗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电话随访等措施。结果 256例老...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用于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6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管理、血糖及血压控制、适当运动、足部护理、饮食护理、负压吸引治疗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电话随访等措施。结果 256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255例痊愈出院,1例好转行门诊换药治疗。结论通过治疗、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截肢率,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管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 老年糖尿病足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34
9
作者 张硕 高健 姜立刚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37-439,共3页
帕金森病(PD)为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发病机制极其复杂。随着我国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及老龄人口的增多,PD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通过对PD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能更好地把握疾病的诊断、预... 帕金森病(PD)为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发病机制极其复杂。随着我国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及老龄人口的增多,PD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通过对PD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能更好地把握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现对我国PD的流行病学现状、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疼痛 发病机制 影响因素 治疗
下载PDF
中药敷脐治疗各种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0
作者 石丽霞 张振家 杨宗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85-986,共2页
关键词 敷脐疗法 功能性便秘 大黄厚朴糊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杨劲松 刘玉梅 +1 位作者 杨海松 徐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7月,选择接受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单纯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 目的分析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7月,选择接受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单纯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术后再灌注指标、心脏功能指标水平,记录治疗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2 h,TIMI 3级血流比例、ST段回落>50%比例均高于对照组,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PCI术后6个月LVEF值大于对照组,LVESD、LVEDD值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PCI联合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恢复梗死冠脉灌注,优化心功能的同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PCI 替罗非班 心功能
下载PDF
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对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王春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833-2836,共4页
目的探讨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DASH)对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3年6—11月对吉林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选取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35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传统组和DASH组,各117... 目的探讨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DASH)对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3年6—11月对吉林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选取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35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传统组和DASH组,各117例。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传统组在研究开始时进行1次传统的低盐低脂饮食健康宣教,DASH膳食组进行具体的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宣教以及上门随访。3组干预期均为6个月,记录干预前及干预后1、3、6个月时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3组不同时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在干预后1、3、6个月,3组SBP、DBP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在干预后1、3、6个月,3组SBP、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3组血压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5,P<0.01)。结论对于高血压前期人群,采用DASH膳食进行干预能够明显降低血压,并且其效果优于传统的低盐低脂饮食健康宣教,DASH膳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驰欣杰 谢春香 +4 位作者 王金成 蔡竹茵 陈远芳 王军民 董静 《中外医疗》 2013年第36期21-21,2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10例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按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 目的探讨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10例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按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都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胶囊 依达拉奉 脑梗塞治疗
下载PDF
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洪涛 张继文 +1 位作者 姜波 胡守力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3期270-271,共2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患者25例,均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手术采用常规髌下前内侧和前外侧入路,根据镜下关节软骨退变程度选择有限清理或对损伤关节软骨进行生... 目的:观察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患者25例,均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手术采用常规髌下前内侧和前外侧入路,根据镜下关节软骨退变程度选择有限清理或对损伤关节软骨进行生物学修复。术后随访4~12个月,应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优20例,良好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5%。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为(41.52±1.50)分,术后为(84.64±2.10)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治疗无关节力线结构异常、合并有机械症状及X线片显示轻~中度的骨关节炎患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关节炎 膝关节 关节镜 微骨折术
原文传递
全程优质护理用于胃癌患者内镜黏膜切除术后早期的效果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蒋立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选用内镜黏膜切除(EMR)术给予早期胃癌(EGC)患者治疗时同时加强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行EMR术的76例EG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选用内镜黏膜切除(EMR)术给予早期胃癌(EGC)患者治疗时同时加强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行EMR术的76例EG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行全程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负面情绪缓解、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15.622、9.688,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0.593,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1.05%(χ~2=4.145,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态度、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及护理过程和结果满意度评分及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29.356、73.810、26.735、52.881、36.583、23.007,P<0.05)。结论给予EGC患者EMR术治疗期间,围术期加强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改善负面情绪,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护理 胃镜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萱草花总黄酮改善CCl_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24
16
作者 沈楠 黄晓东 +4 位作者 李治伟 王艳春 齐玲 安英 刘婷婷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7-551,共5页
本文探讨了萱草花总黄酮(HCBF)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采用CCl4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HCBF采用两种剂量(25、50 mg·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50天。给药结束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 本文探讨了萱草花总黄酮(HCBF)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采用CCl4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HCBF采用两种剂量(25、50 mg·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50天。给药结束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含量;检测肝组织中I型胶原(PINP)含量;观察肝组织HE染色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GF-β1蛋白表达。结果表明,HCBF组(25、50 mg·kg-1)可以使ALT、AST、GGT和ALP水平降低(P<0.05或P<0.01),使血清中SOD含量增加(P<0.01)、MDA含量降低(P<0.05或P<0.01),降低TGF-β1的含量及表达(P<0.05),减少肝组织中PINP含量(P<0.05),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本研究说明,HCBF(25、50 mg·kg-1)可通过减少氧化应激降低TGF-β1表达,改善CCl4引起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萱草花总黄酮 肝纤维化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可行性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冰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分析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8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微造瘘(18F)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 目的:分析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8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微造瘘(18F)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一期、二期术后结石清除率分别为50.00%、68.18%,观察组患者的一期、二期术后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2.73%、88.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辅助治疗率达到43.18%,观察组患者的辅助治疗率仅为1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治疗中,实施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加大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复杂性肾结石 可行性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情绪障碍调查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郭敏 史冬梅 +2 位作者 周玉杰 姜明明 刘思朦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770-772,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治疗的全部患者,采用17项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于术后1 d内对其进行焦虑、抑郁障...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治疗的全部患者,采用17项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于术后1 d内对其进行焦虑、抑郁障碍评分。HAMA≥14分定义为焦虑,HAMD≥17分定义为抑郁。结果 PCI术后入选的2 028例患者中,合并焦虑者为935例(46.10%),合并抑郁者为732例(36.09%),同时存在焦虑、抑郁者为482例(23.7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自费医疗是PCI术后发生焦虑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女性、既往合并抑郁病史、自费医疗是PCI术后发生抑郁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PCI术后有较高比例的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因此有必要对PCI术后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9
作者 刘冰 王维纲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8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8位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而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 目的探讨、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8位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而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观察治疗效果与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的治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泻、脓血便、腹痛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其临床价值要高于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中药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目标管理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月媛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标管理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指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带教老师与护生通过共同制定的统一目标,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主要目的是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激发学生对工作的热情,提升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 目标管理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指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带教老师与护生通过共同制定的统一目标,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主要目的是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激发学生对工作的热情,提升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潜能,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掌握教学内容。其特点是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强调目标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现将泌尿外科引入目标教学法进行护理临床带教所取得的较好效果做如下汇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护理 目标管理教学法 临床带教 效果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