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M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赵雷 张吉凤 +2 位作者 赵佳怡 祝金明 李淑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观察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原代获取HUVECs,分别加入ADMA5μmol/L和10μmol/L培养48小时。测定细胞的数目、粘附和产生一氧化氮的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粘附... 目的观察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原代获取HUVECs,分别加入ADMA5μmol/L和10μmol/L培养48小时。测定细胞的数目、粘附和产生一氧化氮的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ADMA可显著抑制HU-VECs产生NO和粘附的能力、增强细胞表面ICAM-1和VCAM-1的表达。结论ADMA可抑制体外培养的HUVECs粘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应用Finecross微导管经桡动脉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赵雷 刘斌 +3 位作者 赵佳怡 祝金明 王智慧 李淑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8-40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Finecross微导管经桡动脉途径与传统方法经股动脉途径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探讨开通CTO病变新方法。方法:4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存在单支CTO病变患者,按患者意愿及经济情况分为Finecross...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Finecross微导管经桡动脉途径与传统方法经股动脉途径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探讨开通CTO病变新方法。方法:4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存在单支CTO病变患者,按患者意愿及经济情况分为Finecross微导管经桡动脉途径开通CTO病变组(试验组)及传统方法经股动脉开通CTO病变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差异。结果:试验组经桡动脉途径开通CTO病变23例,成功率87%,平均手术时间(1.2±0.4)h,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经股动脉开通CTO病变22例,成功率64%,平均手术时间(2.1±0.6)h,2例出现并发症,两组成功率和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Finecross微导管经桡动脉途径开通CTO病变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Finecross微导管 桡动脉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冠心病患者ADMA浓度的影响
3
作者 赵雷 李淑梅 +2 位作者 张吉凤 赵佳怡 张基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4-466,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对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 arginine,ADMA)浓度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冠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组,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睡前服用)、普罗布考治疗组(B组,普罗布...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对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 arginine,ADMA)浓度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冠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组,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睡前服用)、普罗布考治疗组(B组,普罗布考500mg口服,每日2次)、阿托伐他汀合用低剂量普罗布考治疗组(C组,阿托伐他汀20mg/d,睡前服用;普罗布考250mg,每日2次口服)、阿托伐他汀合用高剂量普罗布考治疗组(D组,阿托伐他汀20mg/d,睡前服用;普罗布考500mg,每日2次口服),共治疗6个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检测治疗前后ADMA浓度,比色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管内超声检测治疗前后冠脉粥样斑块负荷。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ADMA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C组与D组较A组与B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血脂水平A、C、D组较B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C组与D组血脂下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LDL-C水平B、C、D组较A组下降明显(P<0.05)。各组治疗前后粥样斑块负荷无显著差异。结论ADMA是一个独立的冠心病危险因子,ADMA浓度升高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起始和病情进展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阿托伐他汀 普罗布考
下载PDF
新型亲水涂层冠脉支架对兔血栓的影响
4
作者 赵雷 李淑梅 +2 位作者 张吉凤 赵佳怡 张基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46-948,共3页
目的将医用316L不锈钢裸金属支架硅烷化处理后制成不同亲水程度的表面改性冠脉支架,并检验其血液相容性。方法选取实验用新西兰大白兔25只,随机分为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亲水涂层支架组(A组)、3-(2-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亲水涂层... 目的将医用316L不锈钢裸金属支架硅烷化处理后制成不同亲水程度的表面改性冠脉支架,并检验其血液相容性。方法选取实验用新西兰大白兔25只,随机分为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亲水涂层支架组(A组)、3-(2-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亲水涂层支架组(B组)、裸支架组(C组)、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组(D组)、未植入支架阴性对照组(E组),每组5只。将各种支架分别植入相应A、B、C、D组兔腹主动脉,于第1、2、4周抽血检测兔血清CRP、sVCAM-1、MMP-9水平;第4周行腹主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观察各支架内皮化程度及表面血栓形成情况。结果第1、2、4周植入支架各组兔血清CRP、sVCAM-1、MMP-9水平较E组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CRP水平第4周A组较B、C、D组明显升高(P<0.05),第4周B组与C、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sVCAM-1水平A、B、C、D各组植入支架后第2、4周较第1周无明显差异,B、D组各周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第4周与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MMP-9水平A、B、C、D组植入支架后第4周较第1、2周均明显升高(P<0.05),C组第2、4周与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第4周A组明显高于B组,D组则明显低于B组(P<0.05);第4周IVUSB组支架较C、D组支架血小板吸附少,支架表面没有形成血栓,内皮化程度好。结论适度的亲水改性可增加冠脉支架的血液相容性,但过度亲水反而易形成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 冠脉支架 血栓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7
5
作者 白雪梅 李东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35期7951-7952,共2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患者术后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结果:74例股骨胫骨折术后无一例并发症,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为(12.3±1.9)分,而术后1个月、2个月、...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患者术后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结果:74例股骨胫骨折术后无一例并发症,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为(12.3±1.9)分,而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5个月之后分别为(20.4±1.8)分、(38.4±3.7)分、(54.6±4.2)分以及(74.3±3.5)分,护理前后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术后 优质护理 应用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应用新活素、左西孟旦和托伐普坦联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包春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6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使用新活素、左西孟旦和托伐普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及硝酸甘油联合洋地黄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基础治疗及新活素、左西孟旦和托...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使用新活素、左西孟旦和托伐普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及硝酸甘油联合洋地黄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基础治疗及新活素、左西孟旦和托伐普坦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63.6%(P<0.05),研究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使用新活素、左西孟旦和托伐普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新活素 左西孟旦 托伐普坦
下载PDF
门冬氨酸钾镁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丽双 温福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门冬氨酸钾镁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常规治疗+门冬氨酸钾镁),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门冬氨酸钾镁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常规治疗+门冬氨酸钾镁),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钾、镁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钾镁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出现心力衰竭采用美托洛尔与螺内酯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丽双 温福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5期143-144,共2页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常规治疗+美托洛尔+螺内酯),对比两组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V、LVEF、CO...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常规治疗+美托洛尔+螺内酯),对比两组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V、LVEF、CO、HR等指标以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与螺内酯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螺内酯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及门冬氨酸钾镁的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苗秀兰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7期86-87,共2页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及门冬氨酸钾镁的干预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并应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及门冬氨酸钾镁的干预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并应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92.86%,显著好于对照组的75.71%(P<0.05)。两组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及短阵室速发作频率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及门冬氨酸钾镁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门冬氨酸钾镁
下载PDF
PCI联合血栓抽吸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君 孙庆春 马维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324例为研究对象,将血栓抽吸后直接植入支架的173例为观察组,将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的151例为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324例为研究对象,将血栓抽吸后直接植入支架的173例为观察组,将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的15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栓抽吸后即刻及支架植入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住院期间及随访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支架植入后观察组TIMI血流≥Ⅱ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支架植入2 h后,两组植入支架数、植入支架长度及支架直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钙蛋白(c Tn)T峰值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T段回落>50%的比例及术后10 d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MACE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抽吸后直接行PCI治疗STEMI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肌再灌注,改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血栓抽吸
下载PDF
入院血糖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娄长芹 李冬梅 +1 位作者 王雁先 袁昕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3-1024,共2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将94例经皮介入治疗(PCI)的非糖尿病的AMI患者分为2组,A组48例(血糖<7.8 mmol/L),B组46例(血糖≥7.8 mmol/L)。对比两组病...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将94例经皮介入治疗(PCI)的非糖尿病的AMI患者分为2组,A组48例(血糖<7.8 mmol/L),B组46例(血糖≥7.8 mmol/L)。对比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射血分数、溶栓再通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 B组患者的射血分数明显低于A组、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溶栓再通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非糖尿病AMI患者入院时血糖高者往往伴有多支血管病变,其心功能差,病死率高,入院时血糖水平可作为非糖尿病AMI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水平 急性心肌梗死 非糖尿病性
下载PDF
造影剂肾病影响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亮 王帅 +1 位作者 孙庆春 王爽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associ ated nephropathy,CAN)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行PCI的415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CAN将其分为...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associ ated nephropathy,CAN)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行PCI的415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CAN将其分为CAN组(n=75)与非CAN组(n=340)。分析发生CAN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CAN发生率为18.1%。年龄、造影剂使用量及急诊PCI、慢性肾脏病、心肌梗死、低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力衰竭与CAN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PCI患者发生CAN与多种因素有关,对危重患者行PCI时,应从多方面考虑,以减少CAN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顽固性心力衰竭采用托伐普坦的整体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帅 黄烁 张晶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4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收治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58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比较两组24 h尿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尿肽前体(NT-pro BNP)...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收治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58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比较两组24 h尿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尿肽前体(NT-pro BNP)及血钠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尿量、LVEF、NT-pro BNP及研究组的血钠值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研究组24 h尿量、LVEF、NT-pro BNP、血钠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提升心功能和血钠水平,保障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心力衰竭 托伐普坦 低钠血症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应用替罗非班及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苗秀兰 左溢华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3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AMI-HF)应用替罗非班及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确诊并收治的168名AMI-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人。两组均采用AMI-HF基线治疗。对照...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AMI-HF)应用替罗非班及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确诊并收治的168名AMI-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人。两组均采用AMI-HF基线治疗。对照组在基线治疗基础上应用尿激酶实施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基线治疗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及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彩超主要参数变化情况、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33%。研究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后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AMI-HF应用替罗非班及重组人脑利钠肽疗效确切,可更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替罗非班 重组人脑利钠肽
下载PDF
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溶栓后介入治疗的临床干预疗效评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苗秀兰 左溢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6期15-16,共2页
目的:评析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溶栓后介入治疗的临床干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6例,分两组,各93例,对照组单纯给予PCI临床干预,观察组先实施静脉溶栓,而后实施择期PCI。对比两组的冠脉再通率、支架植入成功率、死亡率、并发... 目的:评析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溶栓后介入治疗的临床干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6例,分两组,各93例,对照组单纯给予PCI临床干预,观察组先实施静脉溶栓,而后实施择期PCI。对比两组的冠脉再通率、支架植入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CI后冠脉再通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溶栓后行PCI介入治疗可显著提升冠脉再通率,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PCI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予地尔硫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帅 张晶 黄烁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7期135-136,139,共3页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予地尔硫卓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研究组还加用地尔硫卓,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予地尔硫卓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研究组还加用地尔硫卓,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好转率为95.3%,比较于对照组的74.4%显著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每日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P<0.05),而研究组的改善更为确切(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予地尔硫卓疗效确切,显著改善心绞痛发作症状,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地尔硫卓 安全性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烁 张晶 王帅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0期28-28,30,共2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难治性心衰高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米力农治疗,研究组采用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好转率、指标改善程度、不...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难治性心衰高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米力农治疗,研究组采用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好转率、指标改善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心力衰竭 高龄 左西孟旦
下载PDF
心力衰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比照厄贝沙坦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王帅 《智慧健康》 2020年第36期176-177,共2页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比照厄贝沙坦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患者132例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LVEF、NT-proBNP、LVEDD、cTnT,...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比照厄贝沙坦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患者132例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LVEF、NT-proBNP、LVEDD、cTnT,治疗6个月后再住院、心源性死亡及高血钾发生率。结果在治疗效果的总改善率、治疗6个月后再住院率、LVEF、NT-proBNP方面,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心力衰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疗效更确切,可显著改善心功能,遏制心衰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厄贝沙坦
下载PDF
导致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静秋 关凤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7期133-133,共1页
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7月因患者跌倒引起护理纠纷3例,为更有效避免这种风险,现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跌倒的原因分析 体位突然改变:由于老年人关节僵硬,不能正常坐立,起床及久坐后站立时,常因体位突然改变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7月因患者跌倒引起护理纠纷3例,为更有效避免这种风险,现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跌倒的原因分析 体位突然改变:由于老年人关节僵硬,不能正常坐立,起床及久坐后站立时,常因体位突然改变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头晕站立不稳而跌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分 老年患者 体位突然改变 大脑供血不足 护理纠纷 关节僵硬 老年人 站立
下载PDF
老年人的健康性生活指导
20
作者 关凤影 赵佳怡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7期134-134,共1页
老年人适当而满意的性生活可延年益寿,使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消除孤独感,增强生活的信心。了解老年人的性生活潜在问题及影响因素,指导老年人享受理想的性生活,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人 性生活 性健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