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眶占位病变的超声导向针吸细胞学检查
1
作者 马莉 连娟 +2 位作者 罗福成 石朋磊 吴德平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367-369,共3页
眼眶占位病变由于其位置较深,毗邻组织丰富且复杂,常给临床确诊带来困难。由于眶内组织较复杂,超声显象回声变化多,故易误诊,在定性上有一定困难。自1988年以来。
关键词 眼眶占位病变 针吸细胞学检查 超声显象 超声探头 结膜面 球后 眶内出血 眶内转移 眶内容物 视神经鞘瘤
下载PDF
Snail基因及其蛋白、E-cadheri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继锋 马伟 +3 位作者 张红 秦蓉 赵文娣 王道斌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目的观察Snail mRNA及其蛋白、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6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同时取8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目的观察Snail mRNA及其蛋白、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6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同时取8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nail蛋白、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运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nail mRNA的表达。结果(1)Snail蛋白在胃癌组织阳性率(83.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1.25%)(P<0.05);高、中分化组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Snai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nail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2)胃癌组织中snail mR-NA的阳性率(7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0%)(P<0.05);高、中分化组Snail mRNA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Snail 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nail mRNA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3)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阳性率(37.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100%)(P<0.05);高、中分化组E-cadherin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E-cadherin蛋白阳性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均无关(P>0.05);(4)胃癌组织中snail mRNA和snail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4,P<0.05);Snail蛋白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34,P<0.05)。结论(1)E-cadher-in蛋白低表达与Snail蛋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DHERIN SNAIL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分子杂交 胃肿瘤
下载PDF
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秀珊 严军宁 +2 位作者 张玉兰 章德灴 王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fibrom atosis-like sp ind le cell carc inom a,FLSCC)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FLSCC病例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CK、CK(34βE12)、vim entin、SMA、ER、PR、K i-67、c-erbB-2〕。结果3例均...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fibrom atosis-like sp ind le cell carc inom a,FLSCC)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FLSCC病例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CK、CK(34βE12)、vim entin、SMA、ER、PR、K i-67、c-erbB-2〕。结果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7、53、56岁,均可触及乳腺肿块。肿瘤境界清楚,但镜下边缘呈浸润性。肿瘤主要是梭形细胞、多边形细胞、少量的管状腺体及鳞上皮巢混合,间质纤维明显增生伴胶原化,细胞成束状排列或散在分布,似纤维瘤病样改变。梭形细胞分化良好,异型性不明显,部分区域细胞较丰富,其间聚集的上皮簇或片状多边形细胞核有轻度异型,可见少数核分裂象。多边形细胞与梭形细胞有移行。病变中亦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聚集浸润。上皮细胞、多边形细胞及部分梭形细胞CK(34βE12)、CK(AE1/AE3)阳性,CK阴性的梭形细胞表达vim entin、SMA。3例均行肿块切除,其中1例,术后4个月复发,再行乳腺根治术。结论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诊断需依赖免疫组化标记并与乳腺其它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梭形细胞癌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及p16和Ki-67联合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武霞 张秀珊 童砚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探讨p16和Ki-67在不同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不同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38例宫颈病变(32例慢性宫颈炎、56例低级... 目的探讨p16和Ki-67在不同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不同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38例宫颈病变(32例慢性宫颈炎、56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5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活检组织的p16和Ki-67表达水平,同时回顾性分析活检时HR-HPV的感染情况。结果HR-HPV感染率、p16和Ki-67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加而逐渐增高;HR-HPV感染率与p16和Ki-67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HR-HPV的检测可用作临床宫颈病变筛查的常规检查,HRHPV及p16和Ki-67联合检测可降低宫颈病变的漏诊率,可用于指导宫颈病变的分级,提高宫颈活检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P16 KI-67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FT 4、TPOAb、TGAB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林林 陶存武 +1 位作者 刘伟 胡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875-878,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 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PTC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入院的甲状腺乳头状增生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 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PTC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入院的甲状腺乳头状增生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TPOAb和TGA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FT 4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每日碘摄入量、血清TPOAb和TGAB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日碘摄入量>300μg、血清TPOAb水平≥35 IU/mL和血清TGAB水平≥48 IU/mL是患者发生PTC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T 4、TPOAb和TGAB水平联合诊断PTC的AUC值明显高于三者单独诊断时的AUC值(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POAb与TGAB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TPOAb和TGAB在PTC患者血清中含量较高,FT 4则处于正常水平,血清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临床预测与诊断PTC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游离甲状腺素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早期诊断
下载PDF
p53蛋白、ki-67抗原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利 彭琼 +1 位作者 甘惠中 严军宁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53蛋白、ki-67抗原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TNM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手术标本6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2/HRP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中p53、ki-67和EGFR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的...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53蛋白、ki-67抗原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TNM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手术标本6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2/HRP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中p53、ki-67和EGFR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各分子标记物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p53蛋白53.03%(35/66),ki-67抗原62.12%(41/66),EGFR 42.42%(28/66)。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灶直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i-67抗原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密切相关(P<0.05),EGFR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53、ki-67、EGFR三者联合检测与胃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p53、ki-67、EGFR三者联合检测优于单独检测,与胃癌TNM分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 p53 KI-67抗原 表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曲张大隐静脉的病理改变与临床关系初步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成洪 丁锐 张秀珊 《安徽医学》 2002年第2期22-23,共2页
目的 探讨曲张的大隐静脉管壁病理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 对 12 5例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性大隐静脉曲张进行病理观察 ,同时对 2 0例同一肢体上、下三段曲张大隐静脉进行病理比较。结果 大隐静脉管壁三层结... 目的 探讨曲张的大隐静脉管壁病理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 对 12 5例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性大隐静脉曲张进行病理观察 ,同时对 2 0例同一肢体上、下三段曲张大隐静脉进行病理比较。结果 大隐静脉管壁三层结构均发生病理改变。 95 %患者表现为内膜不完整 ,中层纤维组织异常增生 ;80 %有管腔狭窄、管壁水肿、部分血栓形成 ;2 5 %患者管壁结构不完整。同一肢体上、中、下三段静脉病理改变无明显差别。结论 曲张的大隐静脉管壁存在病理性改变 ,在单纯性和原发性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在同一肢体中不同部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然于病史长短有关 ,即病史越长变化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静脉曲张 病理改变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术前动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圣德 高斌 +4 位作者 文刚 李华 张宇东 李劲松 张秀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评价术前动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进展期胃癌肿瘤组织和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标本进行凋亡和细胞增殖检测;其中38例行术前动脉化疗,另18例胃癌组织作对照。... 目的评价术前动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进展期胃癌肿瘤组织和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标本进行凋亡和细胞增殖检测;其中38例行术前动脉化疗,另18例胃癌组织作对照。结果对照组胃癌组织细胞凋亡率为4.4%±1.5%,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细胞调亡率为6.4%±3.5%;而术前行动脉化疗组细胞凋亡率为10.6%±4.5%,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凋亡率16.6%±5.5%,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率对照组为77.8%(14/18),而术前化疗组为47.4%(18/38)。结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可促进进展期胃癌组织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细胞的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前辅助化疗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前动脉化疗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植入人胎羊膜预防损伤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严军宁 张玉兰 张秀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74-275,I038,共3页
目的:了解肌腱端端吻合术中植入人胎羊膜后周围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以及愈合状况。方法:切断鸡双足爪肌腱后行常规吻合术,左侧植入人胎羊膜,右侧作为对照,分别于手术后2、3、4、6、8周时取材对标本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目的:了解肌腱端端吻合术中植入人胎羊膜后周围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以及愈合状况。方法:切断鸡双足爪肌腱后行常规吻合术,左侧植入人胎羊膜,右侧作为对照,分别于手术后2、3、4、6、8周时取材对标本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2周时羊膜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并有少量炎细胞及异物巨细胞,以后逐渐减少、消失,6~8周时肌腱愈合并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羊膜植入 粘连 肌腱损伤 预防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P53及Ki67表达特征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俊 童砚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94-595,598,共3页
目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P53、Ki67的表达特征。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2017年收治的6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三阴组)和60例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Her-2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患... 目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P53、Ki67的表达特征。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2017年收治的6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三阴组)和60例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Her-2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患者P53、Ki67的阳性表达率并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P53、Ki67的表达特征。结果三阴组年龄≥35岁、组织学分级Ⅱ~Ⅲ级患者的P53、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年龄<35岁、组织学分级Ⅰ级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组组织学分级Ⅱ~Ⅲ级患者的P53、Ki6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组织学分级Ⅰ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患者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年龄<35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35岁和年龄<35岁患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组年龄≥35岁、年龄<35岁、组织学分级Ⅰ级、组织学分级Ⅱ~Ⅲ级患者的P53阳性表达率均高于Her-2组,Her-2组年龄≥35岁、年龄<35岁、组织学分级Ⅱ~Ⅲ级患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三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织学分级Ⅰ级患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P53阳性表达率更高,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更高;且年龄≥35岁、组织学分级Ⅱ~Ⅲ级患者的P53、Ki67阳性表达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KI67 三阴性乳腺癌 Her-2过表达乳腺癌
下载PDF
LMR和CD163^(+)TAM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雪 叶宗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探究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63例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和淋巴结组织。检测患者血常规,得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计算出LMR。采... 目的:探究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63例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和淋巴结组织。检测患者血常规,得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计算出LMR。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淋巴结组织中CD163^(+)TAM数量。采用ROC曲线确定LMR和CD163^(+)TAM的截断值,分析LMR和CD163^(+)TAM与DLBCL患者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63例初诊DLBCL患者的LMR的水平为3.69±1.71,CD163^(+)TAM的中位值为26/HPF。CD163^(+)TAM与LMR呈负相关(r=-0.58),与单核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6)。采用ROC曲线确定LMR和CD163^(+)TAM临界值分别为2.95和29/HPF,并以此将患者分为低LMR组和高LMR组以及低CD163^(+)TAM组和高CD163^(+)TAM组。低LMR组临床分期Ⅲ-Ⅳ期、IPI评分3-5分以及存在骨髓浸润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高LMR组(P<0.05)。高CD163^(+)TAM组临床分期Ⅲ-Ⅳ期、IPI评分3-5分、LDH水平升高以及存在骨髓浸润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低CD163^(+)TAM组(P<0.05)。LMR与OS呈正相关(r=0.43),CD163^(+)TAM比例与OS呈负相关(r=-0.65)。低LMR组和高CD163^(+)TAM组的DLBCL患者具有更短的OS(P<0.05)。结论:低LMR和高CD163^(+)TAM可以作为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LMR CD163^(+)TAM 预后
下载PDF
多项联合检测在肺腺癌与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宗媛 何俊 +4 位作者 王健 张秀珊 张武霞 张鹏飞 童砚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1874-1877,1890,共5页
目的探讨p40、天冬氨酸蛋白酶A(novel aspartie proteinase A,Napsin A)及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联合检测在肺腺癌与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于本院行肺癌手术的41例腺癌和30例鳞癌患者p40、Naps... 目的探讨p40、天冬氨酸蛋白酶A(novel aspartie proteinase A,Napsin A)及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联合检测在肺腺癌与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于本院行肺癌手术的41例腺癌和30例鳞癌患者p40、Napsin A及TTF-1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40在腺癌中不表达,在鳞癌中的阳性率为100%。TTF-1在腺癌中的阳性率为80.48%,显著高于鳞癌的7.69%(P<0.05),Napsin A在鳞癌中不表达,在腺癌中的阳性率为95.12%,显著高于TTF-1(P<0.05)。在腺癌中Napsin A和TTF-1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TNM分期Ⅲ-Ⅳ期的患者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Ⅰ-Ⅱ期的患者(P<0.05);对鳞癌患者,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TTF-1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的患者(P<0.05)。Napsin A单指标检测诊断腺癌的敏感性为88.57%,特异性为94.41%,TTF-1单指标检测诊断腺癌的敏感性为80.49%,特异性为92.31%,均低于Napsin A。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6.13%,特异性为100%,高于单指标检测。结论 p40、Napsin A及TTF-1的检测是鳞癌、腺癌鉴别诊断的有力依据,Napsin A和TTF-1的表达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联合检测能提高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40 NapsinA TTF-1 病理 肺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过长2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秀珊 陈忠伟 张玉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54-455,I061,共3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伴非典型性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4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伴非典型性子宫内膜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4例中,4例发展为子宫内膜腺癌,7例痊愈,10例好转,3例在随访中。内...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伴非典型性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4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伴非典型性子宫内膜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4例中,4例发展为子宫内膜腺癌,7例痊愈,10例好转,3例在随访中。内膜癌患者的PCNA检测均为阳性高表达。结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伴非典型性,其病变的发展是双向的,即可癌变,也可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增生 非典型增生 临床病理 癌前病变
下载PDF
膀胱嗜铬细胞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秀珊 邢江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5期632-633,共2页
报道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其中2例有高血压,3例有肉眼血尿,4例排尿时伴有心慌、胸闷、头痛、出汗等症状。尿儿茶酚胺的测定对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有很高的价值。膀胱镜检查对肿瘤的定位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与其它膀胱... 报道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其中2例有高血压,3例有肉眼血尿,4例排尿时伴有心慌、胸闷、头痛、出汗等症状。尿儿茶酚胺的测定对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有很高的价值。膀胱镜检查对肿瘤的定位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与其它膀胱肿瘤相鉴别。由于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恶性倾向率高,治疗上应作膀胱部分切除。恶性肿瘤的诊断需靠长期的临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嗜铬细胞瘤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钼铑靶X线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附40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童钟 于玉 +2 位作者 张秀珊 丁锐 沈宁 《安徽医学》 2006年第6期478-480,共3页
目的讨论钼铑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经钼铑靶X线摄影及术后病理证实的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癌在X线上表现。结果乳腺癌在X线上表现为肿块(76.7%),钙化(60%),结构紊乱(3.3%)。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在X线上有一... 目的讨论钼铑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经钼铑靶X线摄影及术后病理证实的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癌在X线上表现。结果乳腺癌在X线上表现为肿块(76.7%),钙化(60%),结构紊乱(3.3%)。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在X线上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乳腺癌X线上的表现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钼铑靶X线摄影术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新建 任素珍 +2 位作者 张玉兰 严军宁 李发言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9期676-677,共2页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HE染色,光镜观查,其中7例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肿瘤组织学形态示畸形血管,平滑肌细胞,脂肪组织以不同比例出现,其中4例可见异型增生的...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HE染色,光镜观查,其中7例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肿瘤组织学形态示畸形血管,平滑肌细胞,脂肪组织以不同比例出现,其中4例可见异型增生的上皮样平滑肌细胞。免疫组化:梭形及上皮样平滑肌细胞都特征性表达HMB45,SMA。HMB45的表达强度与平滑肌细胞的上皮样分化,细胞核的异型度成正比。结论免疫标记物HMB45、SMA的联合应用在该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病理学 鉴别诊断 免疫标记物
下载PDF
1例云南汉族大肠癌中NDRG1全长基因扩增及特征分析
17
作者 杜娟 沈红 +2 位作者 王芳 廖文平 王开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分析云南汉族大肠癌与高加索人大肠癌细胞中N-myc下游调节基因(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1,NDRG1)的差异。方法收集云南汉族大肠癌患者的腹水,进行癌细胞培养及传代,同时选择高加索人大肠癌细胞系Caco2进行培养。通过实时... 目的分析云南汉族大肠癌与高加索人大肠癌细胞中N-myc下游调节基因(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1,NDRG1)的差异。方法收集云南汉族大肠癌患者的腹水,进行癌细胞培养及传代,同时选择高加索人大肠癌细胞系Caco2进行培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在mRNA水平观察NDRG1在云南汉族及高加索人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特点。结果云南汉族与高加索人大肠癌细胞NDRG1全长序列一致,云南汉族大肠癌中NDRG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加索人。结论NDRG1基因在云南汉族及高加索人大肠癌细胞中核酸序列相同,但mRNA表达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RG1 云南 汉族 大肠癌
下载PDF
重新制作病理切片的探析
18
作者 周导 顾萍 严军宁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19-820,共2页
关键词 病理切片 病理诊断 组织蜡块 最大限度 误诊率 正确率
原文传递
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V600E基因及生长分化因子15表达变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研究
19
作者 叶宗媛 许雪 胡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765-1769,共5页
目的:探究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F基因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变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出现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无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53例作为... 目的:探究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F基因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变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出现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无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均测定BRAF V600E基因及GDF-15表达。比较两组患者BRAF V600E基因及GDF-15表达差异。分析两指标与研究组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分析两指标对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及与患者预后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及GDF-15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GDF-15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TC患者肿瘤直径和是否包膜侵犯有关(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GDF-15阳性表达对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两项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患者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低于BRAF V600E基因未突变患者,GDF-15阳性表达患者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低于GDF-15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结论:PTC患者BRAF V600E基因及GDF-15表达变化与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均可能参与了PTC病情发生及进展过程,可以作为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V600E基因 生长分化因子-15 淋巴结转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探讨HER2/c-erbB-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评估价值
20
作者 陈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49-50,共2页
探讨HER2/c-erbB-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胃癌患者487例,均接受HER2/c-erbB-2蛋白检测,分析胃癌患者癌组织内HER2/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特征。结果:本组患者中包括HER2/c-erbB-2阳性患者75例,阳性率为15.... 探讨HER2/c-erbB-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胃癌患者487例,均接受HER2/c-erbB-2蛋白检测,分析胃癌患者癌组织内HER2/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特征。结果:本组患者中包括HER2/c-erbB-2阳性患者75例,阳性率为15.4%,包括her-2(2+)患者41例,her-2(3+)患者34例;HER2/c-erbB-2蛋白阳性率与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存在相关性(P<0.05);HER2/c-erbB-2蛋白阴性患者的1年生存率高于阳性患者(P<0.05)。结论:HER2/c-erbB-2蛋白与胃癌的发生以及病情发展均存在密切关联,可使疾病预后得到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临床治疗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