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2016年合肥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姜春晓 尤恩情 +3 位作者 刘振武 陈丽丽 吴华兵 黄芬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分析2011-2016年合肥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加有效地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2011-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2016年合肥市流行性腮腺炎共发病967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7... 目的分析2011-2016年合肥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加有效地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2011-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2016年合肥市流行性腮腺炎共发病967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7/10万,其中2013年发病率最高,为40.56/10万。每年春季为发病高峰,5月发病数最多,冬季病例稍有增多但高峰不明显;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于3~13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女比为1.87∶1);病例数最多的人群主要是学生,占总病例数的64.5%,其次是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合肥市9个县区的年均发病率也存在一定差异(χ^2=256.845,P<0.001)。结论合肥市2011-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应在免疫接种方面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以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特征 发病率
原文传递
2011-2016年合肥市手足口病多次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尤恩情 陈丽丽 +1 位作者 吴金菊 黄芬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6-271,共6页
目的探讨合肥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多次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现住址为合肥市的HFMD个案,筛选出多次感染的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目的探讨合肥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多次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现住址为合肥市的HFMD个案,筛选出多次感染的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6年合肥市HFMD再感染发病率为10.73/10万,多次感染发生率为5.12%。83.36%的再次感染发生在上一次感染后两年内。单次感染和多次感染首次发病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30岁和1.9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4,P<0.001)。0~岁组儿童多次感染发生率(8.15%)最高,<6岁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次感染发生率逐渐下降(X_(趋势)~2=609.28,P<0.001)。男童更容易发生多次感染,再感染病例幼托儿童构成比高。HFMD发病率高的地区再感染发病率也高。结论合肥市HFMD多次感染疫情比较严重,需重点关注首次发病年龄小于3岁的男童、幼托儿童等人群及发病率高的地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感染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2015年合肥市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赵科伕 张磊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12期1654-1656,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2015年合肥市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5年合肥市报告的诺如病毒疫情和个案资料。结果 2015年合肥市共发生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13起,波及845人,发... 目的通过分析2015年合肥市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5年合肥市报告的诺如病毒疫情和个案资料。结果 2015年合肥市共发生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13起,波及845人,发病150例,总罹患率为17.75%。61.54%的疫情发生在3和10月份。发生的地点主要是幼儿园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占总疫情数的76.92%。119例(79.33%)患者出现呕吐症状,是诺如病毒患者的主要症状,腹泻和发热分别为37例(24.67%)和23例(15.33%),呕吐和发热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χ2=7.50,P<0.05;χ2=4.92,P<0.05),而腹泻症状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χ2=9.98,P<0.05)。经食物传播是主要的感染途径。结论诺如病毒是合肥市腹泻病疫情重要病原体之一,应根据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特征加强学校等集体单位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监测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2013—2022年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
4
作者 尤恩情 李娟 +3 位作者 陈丽丽 刘溦 吴金菊 曹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9-356,共8页
目的:分析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为制定肺结核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周发病数,从合肥市气象局收集同期的气象数据,对二者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R 4.3.... 目的:分析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为制定肺结核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周发病数,从合肥市气象局收集同期的气象数据,对二者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R 4.3.0软件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探讨气象因素和肺结核周病例数之间的暴露—滞后效应。结果: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患者共报告发病41366例,报告发病率从2013年的63.2/10万(4742/7506266)下降至2022年的31.4/10万(2960/9424437),呈波动下降趋势(χ_(线性)^(2)=1622.439,P<0.001)。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对肺结核发病的影响分别呈现为“M”型、倒“N”型和近似“Z”型分布。气温在4.7℃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2.261,95%CI:1.422~3.594),低温(P5=2.4℃)在滞后16周情况下肺结核发病风险最大;相对湿度在46.1%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8.666,95%CI:5.452~13.773),低相对湿度(P_(1)=54.7%)在滞后0周时RR值最大,为1.073(95%CI:1.047~1.100),高相对湿度(P_(99)=93.0%)在滞后0~15周时为肺结核的保护因素;风速在1.2m/s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1.563,95%CI:1.203~2.031),低风速(P_(1)=1.2m/s)在滞后16周时RR值最大,为1.042(95%CI:1.011~1.073),高风速(P_(99)=3.5m/s)在滞后0~13周时为肺结核的保护因素。结论:气象因素在肺结核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非线性和滞后效应,低温、低相对湿度和低风速会增加肺结核发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危险因素 发病率
下载PDF
2015―2019年度合肥市流感样症状病例流行病学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迎庆 刘旭祥 +8 位作者 赵科伕 胡成洋 张康娣 程馨 王杰 虞文杰 王新强 侯赛 张秀军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53-1458,共6页
目的掌握合肥市2015―2019年度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活动水平及流行动态,为今后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9年度合肥市哨点医院每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数据以及... 目的掌握合肥市2015―2019年度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活动水平及流行动态,为今后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9年度合肥市哨点医院每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数据以及相应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其流行情况。结果 2015―2019年度,合肥市3家哨点医院监测ILI累计183 789例,占门/急诊人数的5.06%。ILI发病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主要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各年度ILI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793,P<0.001)。实验室共接收样本17 442份,检测结果阳性4 925份,占28.24%,高阳性率集中在12月至次年4月,不同月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567.306,P<0.001)。从分型上看,主要为Victoria型和季H3型。ILI发病率和病原学阳性率之间呈正相关(r=0.491,P=0.021)。结论 2015―2019年度合肥市流感活动呈现冬季和夏季2个高峰,不同流感病毒亚型混合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流感样病例 流感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