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缺血性结肠炎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佩君 薛静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6-788,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缺血性结肠炎是SLE罕见的并发症,多是因为广泛的血管炎而导致大肠小血管循环受损而导致结肠缺血。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缺血性结肠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缺血性结肠炎是SLE罕见的并发症,多是因为广泛的血管炎而导致大肠小血管循环受损而导致结肠缺血。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 IC)患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缺血性结肠炎
原文传递
来氟米特治疗老年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2
作者 何丽娜 《益寿宝典》 2021年第19期25-27,共3页
探究来氟米特治疗老年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方法:以我院 2019 年 9 月到 2021 年6 月收诊的 50 例老年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分组对比来氟米特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康复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 探究来氟米特治疗老年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方法:以我院 2019 年 9 月到 2021 年6 月收诊的 50 例老年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分组对比来氟米特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康复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 结论:来氟米特治疗老年风湿免疫性疾病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老年风湿免疫性疾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辅助治疗对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詹雅萍 李娴 +2 位作者 朱香顺 王国芬 童筱君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肠道菌群变化,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制剂干预对HUA治疗效果及肠道菌群影响。方法将1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标准组B组各5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C组。A、B组患者均予非布司...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肠道菌群变化,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制剂干预对HUA治疗效果及肠道菌群影响。方法将1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标准组B组各5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C组。A、B组患者均予非布司他治疗,B组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疗程为2周。测定各组治疗前后的血尿酸及粪便结果。结果治疗前,A、B组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粪肠球菌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大肠杆菌含量明显增多(P<0.05)。治疗后A、B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其中A组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粪便内细菌分解尿酸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粪肠球菌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多,且与B组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A治疗过程中添加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血尿酸,可能与肠道细菌尿酸处理能力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高尿酸血症 肠杆菌科
下载PDF
低氧和IL-1β联合刺激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琼 姚瑞峰 +3 位作者 伍启阳 王国芬 王俊松 罗心静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6期1681-1685,1692,共6页
目的探讨低氧和IL-1β联合刺激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MMP-9水平的影响,并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和NF-κB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组织块法从临床RA患者滑膜组织分... 目的探讨低氧和IL-1β联合刺激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MMP-9水平的影响,并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和NF-κB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组织块法从临床RA患者滑膜组织分离原代FLS,一阶段实验中,细胞分为常氧组、低氧组、IL-1β组、IL-1β+低氧组;二阶段实验中,细胞分为IL-1β+低氧组、YC组、BAY组、YC+BAY组。采用ELISA法和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MMP-1、MMP-3、MMP-9水平及MMP-1、MMP-3、MMP-9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和磷酸化NF-κB p65(p-p65)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p65的表达及核移位。结果与常氧组比较,IL-1β组MMP-1、MMP-3、MMP-9水平均升高(均P<0.05);而与IL-1β组比较,IL-1β+低氧组MMP-1、MMP-3、MMP-9水平均升高(均P<0.05)。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IL-1β组MMP-1、MMP-3、MMP-9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而与IL-1β组、低氧组比较,IL-1β和IL-1β+低氧组MMP-1、MMP-3、MMP-9水平均升高(均P<0.05)。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IL-1β组HIF-1α和p-p65核移位明显增加,而IL-1β+低氧组HIF-1α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及核移位进一步增加。YC或BAY预处理细胞后,IL-1β+低氧组MMP-1、MMP-3、MMP-9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均P<0.05)。结论低氧和IL-1β能协同促进RA关节滑膜组织中FLS生成MMP,而HIF-1α和NF-κB通路在RA炎症缺氧微环境病变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细胞 低氧 缺氧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以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起病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
5
作者 詹雅萍 朱香顺 +2 位作者 李娴 童筱君 王国芬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期61-62,共2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h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HM),其发病主要与造血祖/干细胞异常克隆性增殖相关[1-2]。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h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HM),其发病主要与造血祖/干细胞异常克隆性增殖相关[1-2]。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其中一种亚型,其发病与基因易感性、环境、感染等因素有关,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免疫应答紊乱[3-4]。近年来,HM合并AAV已有报道然而两者相关性尚未明确。本文分析报道以GPA起病的AML 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肿瘤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下载PDF
不同剂量秋水仙碱对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疼痛与炎症的缓解作用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金都 梁一民 牟晓月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7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秋水仙碱对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疼痛与炎症的缓解作用,探讨秋水仙碱治疗该病的最佳剂量。方法筛选出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4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47例)与B组(47例),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秋水仙碱对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疼痛与炎症的缓解作用,探讨秋水仙碱治疗该病的最佳剂量。方法筛选出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4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47例)与B组(47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以及秋水仙碱治疗,A组秋水仙碱初始剂量为1 mg,随后每小时0.5 mg或每2小时1 mg,第1日最大剂量6 mg;B组秋水仙碱初始剂量为1 mg,随后0.5 mg/次,3次/d。对比其疗效、疼痛缓解情况(VAS评分、疼痛缓解时间)、炎症缓解情况(IL-1、IL-6、CRP)以及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血常规异常、血压异常、肝功能损伤)。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89.4%)与A组(93.6%)相近(P>0.05)。B组治疗后的VAS评分(2.4±0.8分)低于A组(3.2±1.1分),且疼痛缓解时间(26.1±9.7)h短于A组的(37.5±10.4)h,均P<0.05;B组治疗后血清IL-1、IL-6、CRP水平依次为:(18.2±3.7)pg/mL、(41.4±7.6)pg/mL、(6.3±2.0)mg/L,均低于A组的(26.4±4.5)pg/mL、(53.2±9.4)pg/mL、(9.4±2.6)mg/L(均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0%)低于A组(36.2%),P<0.05。结论秋水仙碱小剂量给药对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疼痛与炎症的缓解作用显著,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与大剂量给药相当,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秋水仙碱 痛风急性发作 疼痛 炎症 缓解作用
原文传递
柚皮苷上调miR-21对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Treg/Th17失衡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何冶 洪明志 胡盼鑫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5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柚皮苷通过上调miR-21改善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失衡。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柚皮苷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 目的:探讨柚皮苷通过上调miR-21改善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失衡。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柚皮苷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地塞米松组给予2 mg/kg的地塞米松水溶液,柚皮苷组给予15 mg/kg、30 mg/kg、60 mg/kg的柚皮苷水溶液,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干预4周后,观察大鼠关节肿胀率和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血液中miR-21、叉头转录因子3(Foxp3)、转录因子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mRNA表达量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膝关节滑膜明显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关节功能减退;关节肿胀率、血液ROR-γt mRNA、关节液中IL-17升高(P<0.05),血液miR-21、Foxp3 mRNA及关节液中IL-10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滑膜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柚皮苷各剂量组大鼠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低,滑膜增生较小,且呈剂量依赖性。地塞米松组和柚皮苷各剂量组大鼠关节肿胀率、血液ROR-γt mRNA、关节液中IL-17显著降低(P<0.05),血液miR-21、Foxp3 mRNA及关节液中IL-10升高(P<0.05),且柚皮苷各剂量组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柚皮苷能够抑制CIA大鼠炎症反应,通过上调miR-21调节Treg/Th17失衡,对RA有保护作用,提示柚皮苷可能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和软骨保护药物用于RA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柚皮苷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动物实验 大鼠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池钇燃 管金涛 顾玲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5期2898-2901,共4页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管理行为状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6月-2023年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血糖管理行为量表、血糖管理保护动机问卷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对台...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管理行为状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6月-2023年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血糖管理行为量表、血糖管理保护动机问卷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对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16例GDM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GDM患者血糖管理行为与血糖管理保护动机问卷、APGAR评分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法;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GDM患者血糖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的203例GDM患者血糖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平均(67.24±7.06)分,得分率为67.24%。不同学历、妊娠方式、孕周GDM患者血糖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DM患者血糖管理行为评分与血糖管理保护动机问卷中严重性、易感性、反应效能、自我效能评分及APGAR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409、0.374、0.468、0.492及0.357,P均<0.05);与血糖管理保护动机问卷中反应代价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30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β=0.129、t=3.592、P<0.05)、血糖管理保护动机问卷中严重性(β=0.189、t=6.714、P<0.05)、易感性(β=0.141、t=4.795、P<0.05)、反应效能(β=0.216、t=6.892、P<0.05)、自我效能(β=0.304、t=11.679、P<0.05)及APGAR评分(β=0.168、t=4.198、P<0.05)对GDM患者血糖管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孕周(β=-0.108、t=-3.091、P<0.05)、反应代价评分(β=-0.147、t=-3.848、P<0.05)具有负向影响。结论 GDM患者血糖管理行为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学历、孕周、血糖管理保护动机及家庭支持均与其密切相关,改善患者血糖管理保护动机,完善家庭支持系统可能是提高血糖管理行为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管理行为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夏芳芳 鲁芙爱 +2 位作者 吕慧敏 杨国安 刘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6-272,共7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伴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评分及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台州市第一人民...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伴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评分及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且行肺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检查的60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匹配,其中SLE-ILD组的30例为病例组,SLE non-ILD(无ILD)组的30例为对照组。分析SLE-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肺HRCT评分,并分析SLE-IL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相比,胸闷/气短、雷诺现象、Velcro啰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ILD组比SLE non-ILD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有明显下降趋势,而尿素氮、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IgG这4个指标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ILD患者最常见的类型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依次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和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不同ILD分型的临床-影像-生理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ILD分型的肺HRCT评分及肺功能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闷/气短、白蛋白下降是SLE-I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SLE患者出现胸闷/气短、低白蛋白血症要警惕ILD的发生,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是SLE-ILD最常见的表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间质性肺疾病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非布司他联合依托考昔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冶 洪明志 朱小春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46-451,共6页
目的 分析非布司他联合依托考昔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 G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80例G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治... 目的 分析非布司他联合依托考昔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 G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80例G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治疗,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联合依托考昔治疗。为期1周的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尿酸(uric acid, UA)、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一周后,观察组患者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vs. 66.67%,P <0.001);两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pain simulation score, VAS)均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18±0.58 vs. 2.67±0.92,P <0.001);两组患者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指标均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01);两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33%vs. 18.89%,P=0.363)。结论 非布司他联合依托考昔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助于改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非布司他 依托考昔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及对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金都 梁一民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分析艾拉莫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及对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糖皮质激素受体(GR)水平的影响,以探讨临床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案,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选取9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疗法将其纳入对... 目的分析艾拉莫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及对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糖皮质激素受体(GR)水平的影响,以探讨临床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案,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选取9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疗法将其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艾拉莫德治疗,观察组给予艾拉莫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变化(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实验室指标(RF、ESR、GR)以及不良反应(皮疹、口腔溃疡、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 7%)高于对照组(78. 3%),观察组治疗后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32. 1±10. 0) min、(16. 8±5. 5)分、(5. 7±1. 3)分]均少于对照组[(76. 9±15. 2) min、(29. 5±8. 3)分、(12. 4±3. 8)分],观察组治疗后的RF、ESR、GR水平[(37. 3±6. 0) IU/mL、(15. 0±3. 8) IU/h、(47. 4±10. 1) nmol/L]均低于对照组[(56. 6±8. 3) IU/mL、(36. 5±5. 4) IU/h、(70. 5±13. 7) nmol/L],P均<0. 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 0%)与对照组(10. 9%)相当,P> 0. 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指标,与单用艾拉莫德治疗相比未新增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甲氨喋呤 艾拉莫德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美洛昔康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金都 梁一民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美洛昔康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单纯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65例,采用美洛昔康联合甲氨蝶呤;比较两... 目的探讨美洛昔康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单纯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65例,采用美洛昔康联合甲氨蝶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以美洛昔康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方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甲氨蝶呤 美洛昔康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外周Foxp3、TGF-β1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牟晓月 张幽幽 +1 位作者 陶海英 金都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6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叉头转录因子3(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3,Foxp3)、转化生子因子-β1(ts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叉头转录因子3(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3,Foxp3)、转化生子因子-β1(ts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笔者医院收治确诊为RA的患者126例作为RA组,将RA组分为RA有斑块组62例和RA无斑块组64例.同时选择笔者医院健康体检志愿者6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外周血Foxp3、TGF-β1表达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eima-media thickness,IMT),采用回归分析筛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RA无斑块组和RA有斑块组研究对象的TC、TG和LDL高于正常对照组,HDL、TGF-β1水平和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A有斑块组研究对象的TC、TG和LDL高于RA无斑块组,HDL、TGF-β1水平和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低于RA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方程显示TC、LDL、Foxp3和TGF-β1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HDL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Foxp3、TGF-β1表达明显受到抑制,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叉头转录因子3 转化生子因子-β1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PDR患者视网膜前膜中miR-126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益 卢珊珊 牟晓月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6期95-99,共5页
目的研究miR-12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视网膜前膜中的表达及其与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笔者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除术的PDR患者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PDR组),同时期行玻璃... 目的研究miR-12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视网膜前膜中的表达及其与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笔者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除术的PDR患者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PDR组),同时期行玻璃体切除术的50例(50眼)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作为对照(IMH组),分别采集患者视网膜前膜组织,RT-PCR检测前膜组织中miR-126、VEGF mRNA、CD34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和CD34在视网膜前膜中表达情况,并计数微血管密度,分析PDR患者视网膜前膜组织中miR-126表达水平与VEGF、CD34的相关性.结果 PDR组患者视网膜前膜组织中miR-126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IMH组患者(P<0.05),VEGF mRNA、CD34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ROV组患者(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PDR组患者视网膜前膜中VEGF、CD34均呈阳性表达,且多于IMH组患者,PDR组患者视网膜前膜中VEGF IA值、MVD均显著高于IMH组患者(P<0.05);PDR组患者视网膜前膜组织中miR-126与VEGF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43,P=0.014),与CD34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30,P=0.000),VEGF与CD34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 =0.571,P=0.005).结论 PDR患者视网膜前膜中miR-126表达降低,VEGF表达升高,可能是PDR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MIR-12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D34 视网膜前膜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牟晓月 金都 陶海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RA患者180例,其中活动组101例和非活动组79例,同时选取9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胆红素水平与RA疾病活...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RA患者180例,其中活动组101例和非活动组79例,同时选取9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胆红素水平与RA疾病活动性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A非活动组和RA活动组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并且RA活动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RA非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提示血清胆红素水平[OR=0. 408(95%CI:0. 285~0. 614),P <0. 05]是RA疾病活动的独立影响因素; 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曲线下面积为0. 779(95%CI:0. 709~0. 848,P <0. 01),但其最佳临界值为7. 97μmol/L时,血清胆红素水平评估RA疾病活动性的灵敏度为81. 40%,特异度为67. 50%。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以作为一种预测RA疾病活动的血清学指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胆红素水平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疾病活动性
原文传递
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非急性期痛风临床观察
16
作者 詹雅萍 王国芬 +2 位作者 李娴 朱香顺 童筱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痛风不仅能引起关节炎症和畸形,还可引发痛风性肾损伤,且与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1-3]。肠道微生物在人体健康中具有多种作用,如复杂的食物消化、脂肪代谢和免疫调节等,其结构失衡会增加体内内毒素的产生从而诱... 痛风不仅能引起关节炎症和畸形,还可引发痛风性肾损伤,且与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1-3]。肠道微生物在人体健康中具有多种作用,如复杂的食物消化、脂肪代谢和免疫调节等,其结构失衡会增加体内内毒素的产生从而诱发慢性炎症[4]。而尿酸除经肾小管分泌排出外,也可通过肠腔直接排出体外或由肠道菌群分解[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梭菌活菌片 肠道菌群 非布司他 痛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