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VSD联合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王海峰 许玲聪 +2 位作者 马琴飞 孙灵芬 赵小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VSD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166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 目的研究分析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VSD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166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联合组(83例)行VSD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常规组(83例)行外固定架联合常规灌注冲洗治疗,两组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及药物试验,对每例患者在3小时内进行2次标本采集,然后进行常规培养,选取纯菌落并在细菌鉴定仪中进行鉴定。结果 16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共分离16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82株占49.40%,革兰阴性菌共61株占36.75%,真菌23株占13.86%;联合组在治疗后的控制感染时间(10.96±2.03)d、创面无菌时间(21.82±11.39)d、骨折愈合时间(6.26±1.08)月、患肢康复时间(15.93±2.75)周均显著少于常规组控制感染时间(22.39±1.17)d、创面无菌时间(42.05±13.73)d、骨折愈合时间(10.54±3.39)月、患肢康复时间(19.47±3.86)周,联合组治疗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器联合VSD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但仍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清创原则。外固定器安装正确,并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配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术后感染 病原菌分布 VSD联合外固定架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金涌 刘池波 +1 位作者 罗永康 毛天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4-645,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7年3月~2009年3月1589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52例,感染率为9.6%;感染例次率为12.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45.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7年3月~2009年3月1589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52例,感染率为9.6%;感染例次率为12.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45.2%),其次为泌尿道感染(22.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位列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5.9%)、肺炎克雷伯菌(18.1%)、金黄色葡萄球菌(15.3%)、鲍氏不动杆菌(7.3%)、大肠埃希菌(4.1%);危险因素为并存多种慢性疾病、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意识障碍。结论神经外科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降低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神经外科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曲颖 蒋晓飞 +1 位作者 阮斐怡 俞莲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5068-5071,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2004-2008年临床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分布状况和耐药趋势,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4-2008年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 目的了解医院2004-2008年临床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分布状况和耐药趋势,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4-2008年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1598株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和中段尿标本,两者分别占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的72.4%和20.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近5年无显著变化,对一~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一直很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总体上有较高的敏感性,但耐药率也在逐年上升。结论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5年呈快速增长趋势,尤其是泛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难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 药物敏感性试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SELDI-TOF-MS技术对胃炎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潘春琴 刘池波 +2 位作者 梁勇 孙灵芬 管涛 《浙江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970-972,974,共4页
目的采用蛋白质剖析技术同时解析和分析多种蛋白质,从而找出更好的生物标记物,用于检测胃炎。方法用SELDI-TOF-MS技术及配套蛋白质芯片检测30例慢性胃炎和64例非胃炎疾病患者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建立诊断模型。结果2个蛋白质峰[5084和... 目的采用蛋白质剖析技术同时解析和分析多种蛋白质,从而找出更好的生物标记物,用于检测胃炎。方法用SELDI-TOF-MS技术及配套蛋白质芯片检测30例慢性胃炎和64例非胃炎疾病患者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建立诊断模型。结果2个蛋白质峰[5084和8691质荷比(m/z)]组合构建的诊断模型鉴别慢性胃炎和健康志愿者,灵敏度为96.66%(29/30),特异性为93.55%(29/31)。2个蛋白质峰(5910和6440m/z)组合的诊断模型鉴别胃炎和胃癌患者的灵敏度为96.6%(29/30),特异性为90.9%(30/33)。结论SELDI-TOF-MS在慢性胃炎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及候选标志物筛选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蛋白质芯片 生物标记 胃炎
下载PDF
产AmpC酶和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与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冬国 周铁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台州地区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存在状况。方法采用VITEK 60型和VITEK 32型、肉汤稀释法测定56株产C类头孢菌素酶(Amp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ESBL...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台州地区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存在状况。方法采用VITEK 60型和VITEK 32型、肉汤稀释法测定56株产C类头孢菌素酶(Amp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ESBLs、质粒介导的AmpC酶和AMEs基因型。结果产AmpC酶和ESBLs肺炎克雷伯菌首选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20株菌株100%检出TEM基因,90%检出CTX-MⅠ基因,100%检出SHV基因,85%检出DHA基因,15%检出MIR基因,90%检出不同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结论产AmpC酶和ESBLs肺炎克雷伯菌表现多药耐药,碳青酶烯类药物亚胺培南是治疗效果最好的药物,同时存在2~6种不同类型的耐药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C类头孢菌素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基因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原文传递
SLE患者血清学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孙灵芬 张瑾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582-583,共2页
目的探讨SLE患者ANA、抗ds-DNA、ANCA、抗ENA抗体、C3、C4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ANA、ANCA、抗ds-D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ENA多肽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IBT)。结果检测67例SLE患者ANA阳性率为86.6%;ANCA阳性率为55.2%,抗ds-DN... 目的探讨SLE患者ANA、抗ds-DNA、ANCA、抗ENA抗体、C3、C4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ANA、ANCA、抗ds-D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ENA多肽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IBT)。结果检测67例SLE患者ANA阳性率为86.6%;ANCA阳性率为55.2%,抗ds-DNA阳性率为61.2%,其中ENA检测共包含7种抗体,其中抗U1-nRNP阳性率较高,占43.3%。结论ANA、ANC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谱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互补性,并能提高检出率。对SLE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抗ENA抗体 ANCA 抗DS-DNA抗体 ANA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池波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82-283,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0例脑梗塞患者血清中ACA含量进行检测,并与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组血清中AC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CA分型中...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0例脑梗塞患者血清中ACA含量进行检测,并与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组血清中AC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CA分型中,脑梗塞组血清中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检测血清中ACA含量,可作为研究ACA与脑梗塞关系的一项可靠指标,对脑梗塞的病理机制研究以及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判断可能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磷脂抗体 脑梗塞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LP、HBV-M、HBV-DNA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池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93-1194,1201,共3页
目的检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HBV-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探讨HBV-LP对于反映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360份HBV感染血清的HBV-DNA进行检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目的检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HBV-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探讨HBV-LP对于反映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360份HBV感染血清的HBV-DNA进行检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HBV-LP、HBV-M及HBV-DNA进行检测。结果大蛋白的检出结果与HBV-DNA的检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V-M模式的HBV-DNA与HBV-LP的检出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拷贝数的对数值与HBV-LP表达具有相关关系(r=0.945,P<0.05)。结论HBV-LP能够反应HBV的复制情况,血清中HBV-LP的含量与HBV-DNA的拷贝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包膜大蛋白 HBV-DNA 乙型肝炎病毒
原文传递
2277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TEM与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俞莲花 潘春琴 +2 位作者 胡大康 刘池波 王冬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32-1334,共3页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尤其要了解TEM与SHVβ-内酰胺酶基因在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流行情况。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1月医院分离的2277株大肠埃希菌用VITEK-32 GNI+鉴定,GNS-145和GNS-448检测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氨类、喹诺酮类...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尤其要了解TEM与SHVβ-内酰胺酶基因在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流行情况。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1月医院分离的2277株大肠埃希菌用VITEK-32 GNI+鉴定,GNS-145和GNS-448检测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氨类、喹诺酮类等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其中3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用聚合酶连反应(PCR)检测TEM和SHV基因型别的流行状况。结果共检出1025株ESBLs阳性菌株,ESBLs检出率为45.0%;21种抗菌药物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氨曲南、头孢匹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西丁耐药率分别为83.0%、74.0%、52.0%、52.0%、29.1%、27.8%、16.5%、47.0%、31.0%、54.5%、53.0%、56.8%、10.0%、53.9%、38.5%、5.0%、4.0%、5.0%和5.0%,未检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株;3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PCR检测结果TEM阳性25株,SHV阳性14株,检出率分别为69.4%和38.9%。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严重,尤其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存在着严重的多药耐药性,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TEM和SHV基因检出率高,且与多药耐药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Β-内酰胺酶基因
原文传递
绝经后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雌激素水平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卫青 蔡艳群 徐浩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5期804-807,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雌激素水平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1月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和台州市立医院收治的90例绝经后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GUM评定标准,血小板聚集率ADP≥70%,且血小... 目的探讨绝经后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雌激素水平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1月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和台州市立医院收治的90例绝经后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GUM评定标准,血小板聚集率ADP≥70%,且血小板聚集率AA≥20%为阿司匹林抵抗,符合其中1个条件为阿司匹林半抵抗,上述2项均不满足则为阿司匹林敏感,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抵抗+阿司匹林半抵抗组(观察组)42例和阿司匹林敏感组(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体质量、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等)、雌激素[雌二醇(E_(2))]和实验室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纤维蛋白酶、血小板计数(PLT)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差异,并分析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47.61%)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14.58%),Hcy、hs-CRP、PLT及WBC均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E_(2)水平[(77.43±11.61)pg/ml]低于阿司匹林敏感组[(123.11±18.4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1、13.817,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Hcy、hs-CRP、PLT、WBC及E_(2)是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OR=1.261、1.025、1.016、1.374、1.306及1.121,均P<0.05)。结论E_(2)是影响绝经后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应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和干预,有利于后续为针对绝经后首发急性脑梗死并伴有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调整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雌激素水平 阿司匹林抵抗
原文传递
胃腺癌血清蛋白质标志物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伟平 刘池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4-280,共7页
目的:探讨并鉴定胃腺癌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蛋白作为特异性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109例胃腺癌和106例对照(60健康者、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和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血清标本,... 目的:探讨并鉴定胃腺癌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蛋白作为特异性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109例胃腺癌和106例对照(60健康者、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和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血清标本,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差异蛋白峰,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出差异蛋白,酶解后进行液质联用串联质谱(LC-MS/MS)分析,利用Xcalibur的程序组件Bioworks 3.2完成蛋白质序列数据库鉴定分析。结果:经SELDI-TOF-MS技术筛选出m/z位于5 906.5的蛋白质标志物在胃腺癌中高表达(胃腺癌组表达强度为8.53±4.33,正常组表达强度为0.88±0.31),显著差异(P<0.01);6 635.7和8 716.3的蛋白质标志物在胃腺癌中低表达(胃腺癌组表达强度为6.54±2.44和0.93±0.29,正常组表达强度为17.56±4.43和2.16±0.98),差异显著(P<0.01)。联合上述3种潜在蛋白质标志物,区别胃腺癌组和对照组的灵敏度为93.85%(61/65),特异性为94.34%(50/53)。对m/z为5 906.5、6 635.7和8 716.3的标志物进行鉴定,结果分别为纤维蛋白原α链、载脂蛋白A-II和载脂蛋白C-I。结论:鉴定出的纤维蛋白原α链、载脂蛋白A-II和载脂蛋白C-I在胃腺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蛋白质组 肿瘤相关蛋白标志物
下载PDF
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风险模型建立及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志伟 蔡艳群 +1 位作者 郏伊范 潘晓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598-602,共5页
目的建立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风险模型,并检测耐药基因。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台州市立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SA)感染患者的189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89株SA,其中MRSA 62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目的建立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风险模型,并检测耐药基因。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台州市立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SA)感染患者的189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89株SA,其中MRSA 62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27株。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医院MR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模型,并采用PCR法检测耐药基因。结果年龄、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留置胃管、留置尿管、留置引流管、气管切开/插管、机械通气均与MRSA感染有关(均P<0.05)。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X8)、抗生素使用时间(X12)、抗生素使用种类(X13)、留置胃管(X14)、留置尿管(X15)、留置引流管(X16)、气管切开/插管(X17)、机械通气(X19)是MR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构建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P)=-23.006+1.057×X8+1.116×X12+1.445×X13+1.143×X14+1.226×X15+1.155×X16+1.322×X17+1.399×X19,拟合度较好。PCR检测结果显示,MRSA菌株中四环类(tetM)、氨基糖苷类aac(6')/aph(2")、氨基糖苷类aph(3')-Ⅲ表达高于MSSA菌株(均P<0.05),均未检出氨基糖苷类ant(4',4")。结论抗生素使用种类及使用时间、侵入性操作是医院MR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且MRSA耐药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风险模型 耐药基因
下载PDF
ICU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敏丽 梁世芬 王冬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12-3014,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ICU多药耐药菌的耐药性,探讨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感染的综合干预措施。方法对ICU 2011年1-12月多药耐药菌感染率进行调查,统计前5位多药耐药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回顾性总结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 目的研究分析ICU多药耐药菌的耐药性,探讨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感染的综合干预措施。方法对ICU 2011年1-12月多药耐药菌感染率进行调查,统计前5位多药耐药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回顾性总结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控制方法。结果 ICU全年多药耐药菌平均感染率为16.56%,以呼吸道感染率最高,为12.49%,导尿管感染率次之为3.12%,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最低为1.86%;居前5位多药耐药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3株、鲍氏不动杆菌1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9株、奇异变形菌4株、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6株;通过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使ICU的2次多药耐药菌感染流行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三、四季度的多药耐药菌感染率也分别由一、二季度的25.65%、17.07%下降至13.95%、9.46%。结论环境格局的合理改造、严格执行手卫生及消毒隔离制度、开展连续的耐药性监测、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对控制ICU多药耐药菌感染暴发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菌 感染率 耐药率 综合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基因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志伟 俞莲花 +3 位作者 蔡艳群 潘晓 郏伊范 李宝青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5-258,共4页
目的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基因,分析其流行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临床分离的50株CRAB作为观察组,98株亚胺培南敏感(CSAB)菌株作为对照,进行同源性分析,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CRAB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 目的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基因,分析其流行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临床分离的50株CRAB作为观察组,98株亚胺培南敏感(CSAB)菌株作为对照,进行同源性分析,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CRAB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均>90.0%,对替加环素、环丙沙星相对敏感,耐药率为36.0%和32.0%;CRAB对哌拉西林、氨曲南、头孢唑林、头孢克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钠、头孢吡肟、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CSAB(P<0.05);50株CRAB主要分为6型,其中A型26株、B型6株、C型5株、D型7株、E型4株、G型2株,主要分布在ICU、呼吸内科和肿瘤科;CRAB AmpC、OXA-24和VIM-1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CSAB(P<0.05);CRAB的adeA、adeB和adeC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CSAB(P<0.05)。结论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存在着A型克隆株的播散流行,AmpC、OXA-24、VIM-1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和adeA、adeB、adeC主动外排系统耐药基因可能是导致耐药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 基因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分析及同源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志伟 郏伊范 +2 位作者 沈伟伟 潘晓 张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904-2907,共4页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其同源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分离的1489株鲍氏不动杆菌,采用VITEK-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及耐药分析,同时选取60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其同源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分离的1489株鲍氏不动杆菌,采用VITEK-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及耐药分析,同时选取60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进行同源性分析,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内临床住院患者检出病原菌13828株,其中有1489株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为10.8%;主要来自ICU;以痰液标本为主;头孢唑林、头孢曲松、氨曲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95%;CRAB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妥布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替加环素耐药率均高于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的鲍氏不动杆菌(CSAB),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株CRAB的同源性分析主要有6型,其中A型32株、B型7株、C型6株、D型7株、E型5株、G型3株。结论医院分离鲍氏不动杆菌集中分布在ICU和神经外科,其耐药性现象严重,存在着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A型克隆株的散播流行,应重视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预防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性 同源性
原文传递
妊娠期高促甲状腺激素血症患者血脂指标水平与浙江地区妊娠期妇女血脂指标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顾荣华 刘颖 马琴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22期4226-4228,共3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促甲状腺激素(TSH)血症患者血脂指标水平与浙江地区妊娠期间血脂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该院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妊娠期妇女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其TSH水平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37例患者TS...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促甲状腺激素(TSH)血症患者血脂指标水平与浙江地区妊娠期间血脂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该院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妊娠期妇女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其TSH水平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37例患者TSH水平均>3.0 mIU/L,B组51例患者TSH水平均≤3.0 mIU/L。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TSH、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SH水平与TG、LDL-C、TC、APOA-1、APOB水平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均P<0.01),血清FT4、FT3水平与TG、LDLC、TC、APOA-1、APOB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均P<0.01)。血清TSH、FT4、FT3水平均与HDL-C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除血清HDL-C外,其余脂质指标均与孕妇甲状腺功能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促甲状腺激素血症 促甲状腺激素 血脂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游离甲状腺激素
原文传递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四种细胞外基质分子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春琴 牟思华 +1 位作者 胡大康 梁启发 《浙江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检测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氮质血症患者(A组)、30例尿毒症患者(B组)及35例正常人(C组)血清中HA、LN、PCⅢ、C... 目的检测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氮质血症患者(A组)、30例尿毒症患者(B组)及35例正常人(C组)血清中HA、LN、PCⅢ、C-Ⅳ及肌酐(Cr)浓度,并分组进行两两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的HA、LN、PCⅢ及Cr水平与C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而C-Ⅳ的差别却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的HA、LN、PCⅢ、C-Ⅳ及Cr水平与A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在所有患者人群中,四项指标与Cr均呈正相关(均P<0.05)。B组血清HA值与LN、PCIII,LN与C-Ⅳ呈正相关均P<0.05LN与PCIII,HA与C-Ⅳ,PCIII与C-Ⅳ之间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HA、LN、PCⅢ和C-Ⅳ四种细胞外基质成份血清水平变化与肾功能损害程度有关,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尿毒症患者细胞外基质四种成份血清水平之间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血清 细胞外基质 临床意义 放射免疫法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胶原
下载PDF
儿童再发性腹痛中幽门螺杆菌不同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瑾 陈美芸 +1 位作者 应淑芬 胡大康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79-480,共2页
目的评价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不同检测方法及H.pylori感染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在我院诊治的儿童RAP 72例,分为学龄期组24例,少年组48例,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学H.pylori抗... 目的评价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不同检测方法及H.pylori感染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在我院诊治的儿童RAP 72例,分为学龄期组24例,少年组48例,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学H.pylori抗体检测和粪便H.pylori抗原(HpSA)检测。将前3项检查中2项阳性或细菌培养一项阳性作为诊断H.pylori感染的金标准。结果金标准诊断H.pylori感染,阳性占37例,阴性占35例,总阳性率为51.4%;学龄期儿童组H.pylori检出阳性率为37.5%,少年组H.pylori检出阳性率为5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比较6种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经χ2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P>0.10)。结论H.pylori感染与儿童RAP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少年组H.pylori感染率高于学龄期儿童组,而粪便HpSA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简便可靠,非侵入性的诊断H.pylori感染的方法,尤其适合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儿童 再发性腹痛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耐消毒剂基因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潘春琴 俞莲花 胡大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31-1234,共4页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同时了解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的流行情况,揭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1月医院分离的3688株大肠埃希菌用VITEK-32GNI+鉴定,GNS-448检测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同时了解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的流行情况,揭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1月医院分离的3688株大肠埃希菌用VITEK-32GNI+鉴定,GNS-448检测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其中3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用PCR法检测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的流行状况。结果 3688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1660株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45.0%;大肠埃希菌除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3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全耐药,未检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株;3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检测结果22株阳性,检出率为61.1%。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严重,但近几年基本稳定,产ESBLs大肠埃希菌存在多药耐药性;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检出率较高,且与多药耐药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qacE△1-sul1基因
原文传递
乙肝患者前S1抗原与HBV-M及HBV-DNA检测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潘春琴 刘池波 牟思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前S1抗原与乙肝标志物(HBV-M)及HBV-DNA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前S1抗原的检测在判断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6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前S1抗原、HBV-M、HBV-DNA,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S1抗原能够较好地反映乙肝病... 目的探讨前S1抗原与乙肝标志物(HBV-M)及HBV-DNA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前S1抗原的检测在判断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6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前S1抗原、HBV-M、HBV-DNA,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S1抗原能够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对病情的预后及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义。结论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阳性呈高度正相关,在防治中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前S1抗原 HBV-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