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体减容术治疗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巨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军 董晨彬 +2 位作者 刘翔琪 叶秀雅 方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528-533,共6页
目的总结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BWS)患儿行舌体减容术治疗巨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整形外科所有临床及基因诊断为BWS接受舌体减容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均采用舌背钟形、舌腹V... 目的总结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BWS)患儿行舌体减容术治疗巨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整形外科所有临床及基因诊断为BWS接受舌体减容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均采用舌背钟形、舌腹V形切除多余舌体。于舌体背标记切口线,牵拉舌尖,沿标线切开并解剖,切除中央部分舌组织后分层缝合肌层,间断褥式缝合舌背侧和腹侧黏膜伤口。术后带气管插管转入ICU病房进一步治疗,并接受早期鼻饲喂养。术后观察短期相关并发症,长期随访舌体形态及临床症状。由同一手术医师及患儿家长对术后静息舌位置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结果共纳入61例患儿,男30例,女31例,平均手术年龄8.5个月。静息状态舌体外露长度为1.34~2.62 cm,中位数1.87 cm。舌体对称性评估:对称性肥大52例(85.2%),偏侧肥大9例(14.8%)。伴呼吸道梗阻3例(4.9%)、流涎35例(57.4%)、喂养及吞咽困难4例(6.6%)。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耗时为35.8 min。其中短期并发症中有3个腹侧伤口裂开,均未再次缝合,而是延长鼻饲时间,伤口均二期愈合。1例术后出现呼吸道梗阻,予外牵舌线后症状缓解。其余患儿无明显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3.3年(2个月至7年),1例矫正不足再次手术后形态良好。其余患儿均获得满意的静息舌位置及外观,术后临床症状改善。长期随访中,手术医师及家长对患儿静息舌位置及临床症状综合评价结果:很满意50例(82.0%),满意10例(16.4%),一般1例(首次手术后矫正不足,1.6%),无不满意病例。结论舌体中央切除减容术治疗BWS巨舌症的患儿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手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 巨舌 手术
原文传递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动脉调转术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盈贝 谈卫强 贾兵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0-33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行动脉调转手术的疗效,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0月至2017年12月确诊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并行动脉调转手术的38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解剖诊断、手术年龄、术前状态、是否合并...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行动脉调转手术的疗效,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0月至2017年12月确诊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并行动脉调转手术的38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解剖诊断、手术年龄、术前状态、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畸形、是否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等情况,分析手术死亡及再干预的相关因素。结果全组死亡17例(4.5%),再干预14例(3.7%)。随时间推移,每百例手术死亡比例明显下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手术不增加手术死亡风险,但急诊手术组死亡比例高于非急诊手术组;合并冠状动脉异常组死亡比例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与TGA/室间隔缺损组及TGA/室间隔完整组相比,右心室双出口-TB组合并主动脉弓异常更多见,且合并主动脉弓异常者较无主动脉弓异常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全组14例因肺动脉瓣及瓣上狭窄、主动脉弓缩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新主动脉瓣反流等因素再干预,术后死亡1例,中远期随访无冠状动脉相关再干预及死亡。结论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早诊早治的效果良好;术前患儿状态可影响手术结果;手术死亡比例增加与冠状动脉畸形、DORV-TB合并主动脉弓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动脉调转手术 病死率
原文传递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梁龙芳 杨根 +1 位作者 檀鲁健 彭云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8期2-3,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闭合复位克氏针...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显著、安全性好,提高手术成功率,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克氏针固定术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胃镜下食管内夹闭小儿食管气管瘘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张中喜 陈競芳 +4 位作者 邹加良 张清池 刘云钦 陈青林 江俊学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胃镜下食管内夹闭小儿食管气管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4例胃镜下食管内夹闭瘘口的食管气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1,男,食道异物引起食管气管瘘,胃镜检查确... 目的探讨胃镜下食管内夹闭小儿食管气管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4例胃镜下食管内夹闭瘘口的食管气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1,男,食道异物引起食管气管瘘,胃镜检查确诊并行瘘口夹闭,初次夹闭年龄为1岁9个月,初次瘘口直径为10 mm。患儿2,男,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术后食管气管瘘复发,食管造影及胃镜检查确诊并行瘘口夹闭,初次夹闭年龄为3个月,初次瘘口直径为3 mm。患儿3,女,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术后食管气管瘘复发,术中纤支镜结合胃镜检查确诊并行瘘口夹闭,初次夹闭年龄为7个月。患儿4,男,Ⅱ型食管闭锁误诊为Ⅰ型食管闭锁,胃镜检查确诊并行瘘口夹闭,初次夹闭年龄为2岁,初次瘘口直径为1 mm。所有患儿持续随访,记录患儿夹闭瘘口所用的时间、出血量及末次随访时的总夹闭次数。结果所有患儿均在胃镜下食管内应用夹子装置夹闭食管气管瘘。平均夹闭瘘口的时间为18 min,范围在10~30 min;手术出血量均<1 ml。患儿1共夹闭6次,末次夹闭后随访4个月临床症状消失。患儿2共夹闭3次,末次夹闭后随访15个月临床症状消失。患儿3共夹闭2次,在本院夹闭为第2次夹闭,夹闭时瘘口直径为2 mm,夹闭后随访8个月仍间断呛咳、呼吸道感染症状反复发作。患儿4夹闭1次,随访1个月临床症状消失。结论胃镜下食管内夹闭瘘口治疗小儿食管气管瘘是可行的,且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值得推广,但需要进一步改进器械及夹闭方法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食管气管瘘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儿童胰周积液内镜下经胃壁穿刺引流5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任雪 杨家健 +5 位作者 徐琛 李军 孙松 董岿然 郑珊 陈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321,共8页
目的探讨儿童胰周积液内镜下经胃壁穿刺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5例胰周积液患儿行内镜下经胃壁穿刺引流的相关资料,其中男1例,女4例;中位发病年龄8岁;淋巴瘤培门冬酶化疗后2例,外伤2例... 目的探讨儿童胰周积液内镜下经胃壁穿刺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5例胰周积液患儿行内镜下经胃壁穿刺引流的相关资料,其中男1例,女4例;中位发病年龄8岁;淋巴瘤培门冬酶化疗后2例,外伤2例,胰腺病损切除术后1例;CT下囊肿中位直径9.6 cm。分析其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检索截至2022年6月1日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及Embase数据库中关于儿童胰周积液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复习。结果5例患儿中,2例因外伤致胰管不同程度断裂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放置胰管支架,放置支架失败予以同时行内镜下经胃壁穿刺并放置鼻胆管引流;2例经胃镜下穿刺放置鼻胆管引流;1例患儿胃镜下放置双猪尾支架引流。5例患儿术后1个月随访B型超声提示囊肿均明显缩小或消失。1例患儿胰腺假性囊肿复发行开放手术,余4例患儿规律随访无明显手术并发症。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相关文献14篇共65例患儿内镜下经胃壁或十二指肠壁穿刺引流治疗胰周积液,手术操作成功率为93.8%(61/65),因并发症再手术率为12.3%(8/65),再次手术首要原因为支架堵塞(5/8)。结论儿童胰周积液在内镜下经胃壁穿刺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经胃壁留置鼻囊管外引流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部分患儿需要多种治疗方式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胰周积液 引流术 儿童
原文传递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中喜 邹加良 +4 位作者 张清池 陈青林 章国栋 杨家健 江俊学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40-843,共4页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肺叶(段)切除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的手术经验及技术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38例采用全胸腔镜肺叶(段)切除的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录像回...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肺叶(段)切除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的手术经验及技术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38例采用全胸腔镜肺叶(段)切除的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录像回顾及随访结果;收集全胸腔镜下28例行肺叶切除术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肺部并发症等指标,并与2017年1月前的开放手术肺叶切除术21例患儿数据进行比较。结果38例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患儿均在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肺叶切除28例,肺段切除6例,肺叶楔形切除4例。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出现:2例右下叶切除术患儿术后48 h胸片示右侧膈肌抬高(2~3肋间),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肺叶楔形切除患儿1例术后1个月复查CT显示病变少许残留。其中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切口长度[(2.0±0.5)cm]、术后疼痛(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4.0±2.0)h]、肺部并发症方面(0)与开放手术[(10.0±0.5)cm,(48.0±1.5)h,5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手术技术难度高,相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单肺通气与双肺通气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0±6.0)min比(118.0±7.0)min,t=106.501,P<0.001]。结论全胸腔镜肺叶(段)切除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的首选术式,具有术野显露清楚,创伤小,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呼吸系统并发症少等优势;术中单肺通气有利于完成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先天性肺气道畸形 胸外科手术 儿童
原文传递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严重皮肤真菌感染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林英 叶茹明 +3 位作者 李丹 邓秋园 谢娜妹 黄湘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2-14,共3页
目的总结2例严重皮肤真菌感染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治疗与护理经验。方法对2例严重皮肤真菌感染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给予保护性隔离和接触性隔离,采取标准性预防措施,严防医院感染;采用5%碳酸氢钠湿敷,涂抹硝酸咪康唑乳膏和百多邦抗真菌药... 目的总结2例严重皮肤真菌感染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治疗与护理经验。方法对2例严重皮肤真菌感染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给予保护性隔离和接触性隔离,采取标准性预防措施,严防医院感染;采用5%碳酸氢钠湿敷,涂抹硝酸咪康唑乳膏和百多邦抗真菌药膏进行皮肤护理;降低暖箱湿度等护理措施。结果2例患儿的皮肤创面均愈合,恢复良好。结论加强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早产儿皮肤真菌感染,特别是最大限度降低暖箱湿度,可提高抗真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 皮肤 真菌感染 碳酸氢钠 湿敷 暖箱 湿度 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脐单孔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云钦 《哈尔滨医药》 2019年第5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脐单孔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76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病历资料,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取38例。对照组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脐单孔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76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病历资料,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取38例。对照组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腹腔镜下经脐单孔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3.16%明显低于对照组34.21%(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脐单孔阑尾切除术可明显缩短穿孔性阑尾炎患儿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手术安全且临床疗效显著,可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穿孔性阑尾炎 腹腔镜 经脐单孔阑尾切除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大网膜扭转5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中喜 邹加良 +5 位作者 晋艳勇 刘云钦 张清池 陈青林 章国栋 江俊学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60-661,共2页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例儿童原发性大网膜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根据临床特征及典型的彩超和CT影像学特点,大多数病例是可以明确诊断的,并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方式.
关键词 CT影像学 临床分析 明确诊断 临床特征 临床资料 保守治疗 原发性大网膜扭转 儿童
原文传递
阴茎深筋膜联合改良游离包皮移植物卷管尿道成形术与Duckett术在近端型尿道下裂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昌佩 周维 +5 位作者 王翔 夏凡 章奇 杨墨文 陈燕星 周高熙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8-344,共7页
目的:比较在近端型尿道下裂患儿中,使用阴茎深筋膜加盖于游离包皮尿道成形术与横裁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在术后并发症、阴茎外观等方面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就诊的近端... 目的:比较在近端型尿道下裂患儿中,使用阴茎深筋膜加盖于游离包皮尿道成形术与横裁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在术后并发症、阴茎外观等方面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就诊的近端型尿道下裂,需手术治疗的59例患儿。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29例)行游离包皮移植物卷管尿道成形术+阴茎深筋膜加盖,对照组(30例)行横裁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常规筋膜覆盖。所有患儿经6个月以上随访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尿道狭窄、憩室等并发症率、尿道下裂阴茎评分(hypospadias objective penile evaluation,HOPE)、尿流率检测等指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共55例患儿完成随访,研究组27例,对照组28例。两组在手术年龄、随访时间、阴茎长度、阴茎下弯程度、手术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尿道狭窄、尿道瘘、尿道憩室等单项并发症和总体并发症率以及尿流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总HOPE得分为(52.8±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7.6±3.1)分,t=5.27,P<0.001];其中研究组阴茎皮肤外观得分为(8.9±1.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0±2.1)分,t=4.83,P<0.001],研究组阴茎扭转得分为(9.4±1.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2±1.7)分,t=4.79,P<0.001]。结论:游离包皮移植物卷管尿道成形术联合阴茎深筋膜加盖,与横裁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相比,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有更好的阴茎外观,减少了阴茎术后臃肿、扭转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阴茎深筋膜 游离移植
原文传递
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梅克尔憩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章国栋 《中外医疗》 2022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梅克尔憩室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5月在厦门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治疗的60例梅克尔憩室患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开放组(n=28)和单孔腹腔镜手术组(n=32),比较两组的手术时... 目的探讨通过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梅克尔憩室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5月在厦门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治疗的60例梅克尔憩室患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开放组(n=28)和单孔腹腔镜手术组(n=32),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术中情况方面,单孔腔镜组与传统开放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8.16±36.14)min vs(108.77±20.5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P=0.19);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2~4)mL vs 6(5~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6,P<0.001);术后恢复方面,单孔腹腔镜组和传统开放组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43.87±6.48)h vs(53.80±6.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P<0.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7~8)d vs 8(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8,P<0.001)。术后门诊随访3月,两组均无粘连性肠梗阻、再腹痛、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梅克尔憩室在手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可推广应用;同时也对术者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克尔憩室 单孔 腹腔镜
下载PDF
小儿梅克尔憩室并发症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12
作者 郭明贤 刘美莲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梅克尔憩室(MD)并发症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0—2021-08厦门市儿童医院收治的32例MD伴有并发症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且由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6.36岁(范围:9 d... 目的分析小儿梅克尔憩室(MD)并发症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0—2021-08厦门市儿童医院收治的32例MD伴有并发症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且由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6.36岁(范围:9 d~14岁零1个月)。依据MD的并发症将患儿分为肠梗阻组、便血组、憩室炎组。分析MD并发症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32例患儿的男女比为1.9∶1。以肠梗阻、便血和憩室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分别占40.6%、34.4%、25.0%。3组患儿的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82,P=0.022),肠梗阻组患儿的发病年龄明显早于憩室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3组憩室与回盲部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9,P=0.518)。便血组患儿的异位迷生组织检出率高于肠梗阻组和憩室炎组(P=0.019,P=0.019)。所有MD的病理组织均未检测出幽门螺杆菌(Hp)抗体,且便血组患儿MD组织与异位迷生胃组织中Hp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77)。结论MD伴有并发症的患儿多发于男性,主要并发症为肠梗阻、便血和憩室炎。并发肠梗阻患儿的年龄较小;MD合并出血与异位迷生组织有关,与Hp感染是否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梅克尔憩室 并发症 幽门螺旋杆菌
下载PDF
智能化辅助决策在儿科急诊五级分诊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湘晖 庄德义 李婉婷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907-911,共5页
目的探讨智能化辅助决策在儿科急诊五级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前后1个月于我院儿科急诊就诊的患儿分为两组.传统组17900例,按五级预检分诊标准,由护士人工进行分诊;智能组18590例,借助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进行分... 目的探讨智能化辅助决策在儿科急诊五级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前后1个月于我院儿科急诊就诊的患儿分为两组.传统组17900例,按五级预检分诊标准,由护士人工进行分诊;智能组18590例,借助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进行分诊.智能化辅助决策包括对生命体征数据是否异常的自动识别和对分诊级别自动提供依据帮助护士确认两大功能.按照既定的内容收集患儿信息,系统根据相应的分诊依据,可自动识别与呈现,确定分诊级别.对两组患儿在疾病分布情况、分诊级别情况、分诊结果一致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在急诊儿科分诊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疾病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在前3位的疾病均为呼吸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智能组Ⅲ级、Ⅳ级、Ⅴ级患儿分诊至就诊时间比传统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分诊与医生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一致性,智能组(Kappa=0.968,P<0.001)与传统组(Kappa=0.883,P<0.05)均较好,但智能组一致性系数更高.智能组Ⅲ级、Ⅳ级、Ⅴ级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传统组(t=5.523,P<0.05).结论应用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提高了预检分诊的效率及准确率,确保分诊的有效性,保障患儿安全,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急诊 预检分诊 辅助决策
原文传递
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不同结肠造瘘方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财威 杨少波 +5 位作者 朱海涛 董岿然 郑珊 沈淳 黄焱磊 陈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80-483,497,共5页
目的比较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新生儿期结肠袢式造瘘术、乙状结肠分离式造瘘术及其改良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48例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肠造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115例... 目的比较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新生儿期结肠袢式造瘘术、乙状结肠分离式造瘘术及其改良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48例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肠造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115例,女童33例,平均出生体重为(3 240±572)g,平均胎龄(38.07±1.1)周,根据造瘘方式分为3组:A组采取结肠袢式造瘘(A1组:横结肠袢式造瘘术;A2组:乙状结肠袢式造瘘术);B组采取乙状结肠分离、远端缩窄式造瘘;C组采取单纯乙状结肠分离式造瘘。对各组手术时间、造瘘口脱垂、造瘘口内陷、远端粪石残留、Ⅱ期术前评估及手术难易等资料进行总结。结果3组患儿出生体重、胎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A1组术前行远端肠造影成功仅3例(20.0%),A2组术前远端造影成功4例(66.7%),B组术前行远端肠造影成功46例(79.3%),C组术前行远端肠造影成功20例(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18.834, P <0.001)。B组出现远端造瘘口闭塞3例,A、C组未出现远端闭塞病例。所有患儿于二期肛门成形术中发现直肠盲端积粪扩张16例,其中A1组13例,A2组3例;B组和C组均未发现直肠盲端积粪扩张,3组远端肠管积粪扩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5.276, P < 0.05 )。A组中有5例发生腹壁伤口感染,而B、C组各有1例发生腹壁伤口感染,3组腹壁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745, P <0.05)。A组有1例出现造瘘口肠管脱垂,该例无肠管内陷;B组有3例出现造瘘口肠管脱垂,脱垂肠管为近端;C组有2例出现造瘘口肠管脱垂,均为造瘘近端肠管。3组肠管脱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426, P =0.808)。结论新生儿期先天性肛门闭锁单纯乙状结肠分离式造瘘效果优于结肠袢式造瘘及乙状结肠分离远端缩窄的造瘘方式。乙状结肠近降结肠处造瘘,可降低二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结肠造口术/方法
下载PDF
血管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在脑动脉瘤围手术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慧峰 余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5期78-80,共3页
目的:比较血管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在脑动脉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省立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血管介入... 目的:比较血管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在脑动脉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省立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与对照组2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次研究中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疗效相较于开颅夹闭术更佳,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指标均得到有效控制,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但由于样本量相对较小,所得论断仍然需要大样本数据研究予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栓塞术 开颅夹闭术 脑动脉瘤
下载PDF
利奈唑胺治疗神经外科手术致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慧峰 余吉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1期143-144,147,共3页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神经外科手术致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福建省省立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手术致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确定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已经如实掌握此次研究方案具体内容并签署知情同...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神经外科手术致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福建省省立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手术致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确定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已经如实掌握此次研究方案具体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万古霉素治疗,研究组采取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经利奈唑胺治疗,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77.5%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脊液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神经外科手术致颅内感染疗效相较于万古霉素更佳,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神经外科 颅内感染
下载PDF
血清MMP-7检测在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多中心临床诊断准确性研究
17
作者 姜璟㼆 方焯 +16 位作者 董瑞 邓嘉乐 谢新宝 杨大可 陈功 孙松 项唯唯 吴颖 张中喜 任红霞 钭金法 唐维兵 吕尚耀 李文 黄玉梅 祁正红 郑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25-630,共6页
目的进一步验证血清MMP-7对胆道闭锁的诊断准确性,明确血清MMP-7在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流程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等9家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因梗阻性黄疸自愿要求检测血清MM... 目的进一步验证血清MMP-7对胆道闭锁的诊断准确性,明确血清MMP-7在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流程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等9家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因梗阻性黄疸自愿要求检测血清MMP-7的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探查结果或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或保守治疗随访过程中黄疸消退与否为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BA组(确诊胆道闭锁)及Non-BA组(排除胆道闭锁),比较两组血清MMP-7值差异。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诊断四格表,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等。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例,比较近年来胆道探查阴性率及Kasai手术年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时期的患儿手术日龄差异。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儿共217例,其中130例为BA组,87例为Non-BA组。BA组血清MMP-7中位浓度为60.10(37.00,97.94)ng/ml,Non-BA组为11.10(7.97,14.83)n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63,P<0.001)。血清MMP-7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7(95%CI:0.94~0.99)。以血清MMP-7大于20 ng/ml为阳性绘制诊断四格表,诊断灵敏度92.31%(120/130,95%CI:85.95%~96.04%),特异度93.10%(81/87,95%CI:85.03%~97.17%),阳性预测值95.24%(120/126,95%CI:89.49%~98.05%),阴性预测值89.01%(81/91,95%CI:80.29%~94.3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自2020年6月加入血清MMP-7辅助诊断后,胆道探查阴性率10.2%(12/118)及Kasai手术日龄52(39,68)d均有下降。结论血清MMP-7在梗阻性黄疸诊断流程中有重要价值,其作为胆道闭锁诊断标志物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可将其加入胆道闭锁术前辅助诊断,以降低胆道探查阴性率及提早行Kasai手术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金属基质蛋白酶 诊断
原文传递
基于“ERAS”及麻醉指南在优化小儿围手术期禁食时间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连治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2期3839-3840,387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ERAS"理念及麻醉指南在优化小儿围术期禁食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6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的100例疝气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 目的:探讨基于"ERAS"理念及麻醉指南在优化小儿围术期禁食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6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的100例疝气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ERAS"及麻醉指南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送手术前1h、清醒后1h患儿哭吵情况、围术期实际禁水、禁配方奶时间以及出院时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送手术前1h、清醒后1h饥饿性哭吵发生情况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总禁水时间、总禁配方奶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及麻醉指南指导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的围手术期禁食禁水时间明显缩短,患儿哭吵时间减少,家长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麻醉指南 小儿围手术期 禁食禁水时间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慧峰 杨芳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7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2例于我院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42例则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2例于我院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42例则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营养不良、肺部感染、再出血例数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营养不良、肺部感染、再出血例数更少,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而言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和水压灌肠复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邹加良 许慧峰 +2 位作者 夏凡 林予婷 刘云钦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5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和水压灌肠复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经B超检查确诊的332例肠套叠患儿,分别按入院时单月份施行空气灌肠复位法和双月份施行水压灌肠复位法,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复...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和水压灌肠复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经B超检查确诊的332例肠套叠患儿,分别按入院时单月份施行空气灌肠复位法和双月份施行水压灌肠复位法,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复套率,大便隐血恢复正常时间。结果空气灌肠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在复位成功率(96.3%vs 98.1%),复套率(18.3%vs 15.6%),大便隐血恢复正常时间[(2.1±1.3)d vs(1.8±1.5)d]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空气灌肠时间明显短于水压灌肠时间[(5.6±2.4)min vs(10.8±4.2)min]。结论超声监视下行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不低于空气灌肠,且便于监测,了解病情变化,即便多次复套后仍可重复复位。且没有辐射损伤,以患儿为中心,推荐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灌肠 水压灌肠 肠套叠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