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段锦在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
作者 洪雪娇 陈联发 +1 位作者 王朝阳 徐雪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124,共4页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首要”杀手,其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占据重大比例,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心血管疾病。随着心脏康复医学的开展,在改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转归等方面取得较好疗效。...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首要”杀手,其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占据重大比例,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心血管疾病。随着心脏康复医学的开展,在改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转归等方面取得较好疗效。运动康复疗法逐渐成为心脏康复的核心疗法,八段锦是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运动疗法,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八段锦在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康复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心脏康复 中医特色 预后转归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心血管疾病 运动康复疗法 传统运动疗法
原文传递
通脉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美玉 管昌益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通脉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仅服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通脉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 目的:探讨通脉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仅服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通脉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踝臂指数、中医证候评分、ABI指数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踝臂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踝臂指数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年龄段ABI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提高(P<0.05),但治疗后ABI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逐渐降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68.5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僵硬度,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气虚血瘀证 通脉颗粒 动脉僵硬度
下载PDF
NT-proBNP、hs-CRP、Hcy联合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徐雪晶 洪雪娇 +1 位作者 王朝阳 陈联发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4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NT-proBNP、hs-CRP、Hcy水平联合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AMI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以胸闷胸痛为主诉的入院患者62例作为对... 目的探讨血浆NT-proBNP、hs-CRP、Hcy水平联合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AMI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以胸闷胸痛为主诉的入院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照组和不同冠脉病变支数AMI患者的血浆NT-proBNP、Hcy、hs-CRP水平、LVEF、LVEDd值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AMI组在吸烟史、糖尿病史、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肌酐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在血浆NT-proBNP、Hcy、hs-CRP水平、LVEF、LVEDd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在血浆NT-proBNP、Hcy、hs-CRP水平、LVEF、LVEDd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与LVEF值呈负相关,与hs-CRP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糖尿病史呈正相关。结论血浆NT-proBNP、Hcy、hs-CRP水平与AMI心肌缺血程度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指标,为AMI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NT-PROBNP HS-CRP HCY LVEF LVEDd AMI 冠脉病变支数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诱发R-R间期延长 被引量:2
4
作者 苏志坚 王芸素 舒文琳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1年第6期394-395,共2页
1例69岁男性患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给予参麦注射液。症状改善后换用参附注射液60 ml混合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第2天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出汗、夜不能寐。心电遥测监护示最长R-R间期达8.0 s,考虑... 1例69岁男性患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给予参麦注射液。症状改善后换用参附注射液60 ml混合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第2天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出汗、夜不能寐。心电遥测监护示最长R-R间期达8.0 s,考虑与参附注射液有关。停用参附注射液,改回参麦注射液。2 d后,患者R-R间期降至1.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R-R间期延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