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前激素对晚期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1
作者 林玉聪 黄荔涵 高亮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2期52-55,68,共5页
目的评价产前激素(antenatal steroid,AS)对晚期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并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胎龄34^(+0)~36^(+6)周的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将其分为34^(+0)~34^(+6)周组... 目的评价产前激素(antenatal steroid,AS)对晚期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并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胎龄34^(+0)~36^(+6)周的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将其分为34^(+0)~34^(+6)周组、35^(+0)~35^(+6)周组、36^(+0)~36^(+6)周组,再根据其母亲产前是否使用激素治疗分为激素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不同胎龄组间激素组和对照组患儿围产期的一般情况及近期的临床结局。结果研究共纳入490例早产儿,其中34^(+0)~34^(+6)周组116例(激素组104例,对照组12例),35^(+0)~35^(+6)周组189例(激素组134例,对照组55例),36^(+0)~36^(+6)周组185例(激素组114例,对照组71例)。晚期早产儿中AS使用率为71.8%(352/490),34^(+0)~34^(+6)周组AS使用率最高(P<0.001)。34^(+0)~34^(+6)周组中,激素组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胎龄分组中,激素组和对照组在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低血糖比例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能够显著降低胎龄34^(+0)~34^(+6)周早产儿IVH的发生率,但对晚期早产儿的机械通气比例、住院时间及NRDS发生率无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激素 晚期早产儿 预后
下载PDF
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1500 g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静 林新祝 +2 位作者 郑直 王恋 欧芬芬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6-1333,共8页
目的探讨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1500 g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15... 目的探讨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1500 g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1500 g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生后28 d是否用氧分为BPD组(n=218)和无BPD组(n=142)。根据BPD患儿纠正胎龄36周或出院时需氧浓度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BPD组(n=154)和中度/重度BPD组(n=64)。比较组间的围生期资料、营养状况等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BPD的发生及其病情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BP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越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长、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动脉导管未闭、口服热卡达110 kcal/(kg·d)的日龄长是BPD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OR=1.320、2.032、1.041,均P<0.05),胎龄较大是BPD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35,P<0.05)。早发型败血症、口服热卡达110 kcal/(kg·d)的日龄长是中度/重度BPD的危险因素(分别OR=2.524、1.029,均P<0.05),平均体重增长速率较快是中度/重度BPD的保护因素(OR=0.906,P<0.05)。结论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早期积极治疗早发型败血症和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动脉导管未闭,采取积极肠内营养策略和提高平均体重增长速率,可减少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1500 g早产儿BPD的发生和降低其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营养 高危因素 早产儿
下载PDF
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现状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祝垚 高磊 +13 位作者 黄仲玲 吴佳音 倪艳 王亚娟 吉彤珍 魏金柱 张春秀 巴瑞华 欧芬芬 马斯敏 何明嫄 林榕 彭斌 林新祝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89-895,共7页
目的了解孕妇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定植及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earlyonset GBSdisease,GBS-EOD)的发生情况,并探讨GBS定植孕妇的子代发生GBS-EOD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在厦门市妇幼保... 目的了解孕妇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定植及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earlyonset GBSdisease,GBS-EOD)的发生情况,并探讨GBS定植孕妇的子代发生GBS-EOD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和漳州正兴医院建档的16384例孕妇及其分娩的1663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各研究中心采用统一的GBS筛查时间、培养方法和产时抗生素预防(intrapartum antibioticprophylaxis,IAP)适应证,调查孕妇GBS定植率和新生儿GBSEOD发生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GBS定植孕妇的子代发生GBS-EOD的影响因素。结果3所医院妊娠晚期孕妇GBS培养阳性率为11.29%(1850/16384),新生儿GBS-EOD发生率为0.96‰(16/16634)。GBS阳性组孕妇分娩活产儿收住院率高于GBS阴性组(P<0.05)。GBS阳性组孕妇分娩活产儿的GBS-EOD发生率[6.38‰(12/1881)]高于GBS阴性组[0.27‰(4/1472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拭子培养GBS阳性和新生儿出生时胃液培养GBS阳性是GBS定植孕妇子代发生GBS-EOD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而充分IAP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孕妇妊娠晚期GBS定植对其子代有不良影响。明确孕妇产前GBS定植状态,并依据IAP适应证给予充分IAP是减少其子代发生GBS-EOD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溶血性链球菌疾病 细菌定植 产时抗生素预防 多中心研究 新生儿
下载PDF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频振荡通气后两种撤机方式的安全性研究: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4
4
作者 何明嫄 林玉聪 +5 位作者 吴琳琳 沈蔚 唐丽霞 祝垚 黄静 林新祝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后两种撤机方式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胎龄≤32+6周或体重≤1?500 g、首选HFOV治疗的RDS早...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后两种撤机方式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胎龄≤32+6周或体重≤1?500 g、首选HFOV治疗的RDS早产儿101例,随机分为HFOV直接撤机组(观察组)50例,HFOV转为常频机械通气撤机组(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患儿撤机后72 h内的撤机失败率,撤机前2 h、撤机后2 h、撤机后24 h的血气分析各指标,比较两组呼吸支持治疗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出院时的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撤机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 vs 14%,P>0.05)。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64±39)h vs(88±69)h,P<0.05]。两组患儿总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撤机前后的血气分析各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转归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RDS早产儿,使用HFOV后采取直接撤机策略是安全可靠的,且可减少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1):18-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 撤机方式 早产儿
下载PDF
口腔抚触操联合腹部按摩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成效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春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1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抚触操联合腹部按摩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成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早产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早产儿基础上实施... 目的探讨口腔抚触操联合腹部按摩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成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早产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早产儿基础上实施口腔抚触操联合腹部按摩。对比两组早产儿喂养进程、喂养表现,统计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开始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postmenstrual age,PM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过渡、完全经口喂养、住院3个时间均较短,开始经口喂养与完全经口喂养的摄入奶量与喂养效率均较高,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抚触操与腹部按摩结合干预用于早产儿经口喂养中,有助于改善喂养进程与表现,预防发生喂养不耐受情况,有助于促进早产儿身体健康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口喂养 口腔抚触操 腹部按摩 纠正胎龄 摄入奶量 喂养效率
下载PDF
保护性睡眠护理对新生儿睡眠质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梁静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825-1827,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保护性睡眠护理对新生儿睡眠质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给... 目的:研究分析保护性睡眠护理对新生儿睡眠质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给予保护性睡眠护理,对2组新生儿生长状况、睡眠质量、疼痛程度予以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30 d体质量、身长均大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30 d夜间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夜间睡眠时间、睡眠总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入睡潜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疼痛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应用保护性睡眠护理后,不仅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生长,还可以改善其睡眠质量,减轻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保护性睡眠护理 睡眠质量 疼痛程度
下载PDF
两种脂肪乳剂不同肠外营养时间对早产儿临床结局影响的比较: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榕 杨庆 +14 位作者 王雅森 沈蔚 林新祝 宋思雨 孔娟 吴繁 杨冬 白瑞苗 李占魁 宋诗蓉 于文婷 毛健 张伊佳 张娟 童笑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1-908,共8页
目的比较两种脂肪乳剂不同肠外营养时间对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中/长链脂肪乳(medium/long-chain triglyceride fat emulsion,简称MCT/LCT)组和多种油脂肪乳[含大豆油、中链甘油三酯、橄榄油... 目的比较两种脂肪乳剂不同肠外营养时间对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中/长链脂肪乳(medium/long-chain triglyceride fat emulsion,简称MCT/LCT)组和多种油脂肪乳[含大豆油、中链甘油三酯、橄榄油、鱼油(soybean oil,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olive oil,and fish oil),简称SMOF]组。根据肠外营养持续时间(15~21 d、22~28 d、≥29 d)分层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临床特征、营养状况、生化指标和临床结局。结果与MCT/LCT组相比,SMOF组肠外营养持续时间分别为15~21 d、22~28 d、≥29 d的早产儿住院期间甘油三酯的峰值水平均较低(P<0.05)。logistic回归趋势性分析显示,随着肠外营养时间延长,MCT/LCT组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风险均明显增高(P<0.05),脑损伤的发生风险无明显变化(P>0.05);SMOF组早产儿随着肠外营养时间延长,PNAC及BPD的发生风险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脑损伤的发生风险明显降低(P=0.006)。结论与MCT/LCT相比,SMOF具有较好的脂质耐受性;随着肠外营养持续时间延长,SMOF不增加PNAC、BPD的发生风险,且对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表明在需要长期肠外营养的早产儿中使用SMOF优于MCT/L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 脂肪乳剂 营养 随机对照试验 早产儿
下载PDF
蓝光照射与白蛋白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8
作者 林玉聪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1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的8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治疗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为采取蓝光照射与茵...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的8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治疗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为采取蓝光照射与茵栀黄治疗,观察组采取蓝光照射与白蛋白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胆红素指标波动情况及临床治疗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蓝光照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胆红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患儿的胆红素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蓝光照射及白蛋白治疗对改善黄疸等临床症状具有积极影响,可进一步提升患儿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可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照射 白蛋白 联合治疗 新生儿黄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新生儿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效果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9
作者 黄婕 丁雅玲 +3 位作者 高亮 祝垚 林雅茵 林新祝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3-810,共8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新生儿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9月-2023年9月出生的153例轻度HIE新生儿,随机分为亚低温组(77例)和非亚低温组(76例),比较两组的短期临床效果,并采用...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新生儿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9月-2023年9月出生的153例轻度HIE新生儿,随机分为亚低温组(77例)和非亚低温组(76例),比较两组的短期临床效果,并采用Barkovich评分系统分析两组患儿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结果亚低温组和非亚低温组胎龄、性别、出生体重、Apgar评分等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后72 h内败血症、心律失常、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肺出血的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住院时间及生后72 h内凝血酶原时间长于非亚低温组(P<0.05)。与非亚低温组相比,亚低温组MRI异常发生率(30%vs57%)、MRI中重度脑损伤发生率(5%vs 28%)、分水岭损伤发生率(27%vs 51%)及中位分水岭损伤评分(0 vs 1)均较低(P<0.05)。结论新生儿轻度HIE患儿进行亚低温治疗可降低MRI异常发生率和分水岭损伤发生率,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新生儿轻度HIE患儿进行亚低温治疗可能在神经保护方面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治疗 头颅磁共振成像 脑损伤 新生儿
下载PDF
全程小组督导法在新生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明娟 李婷婷 张明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4期98-102,共5页
目的运用全程小组督导法对在新生儿科实习的同学们进行实习进程中的监督干预,从而提高实习生的学习质量和职业获益感。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于新生儿科实习护生45名为对照组,2018年9月—2019年5月于新生儿科实习护生50名为观察... 目的运用全程小组督导法对在新生儿科实习的同学们进行实习进程中的监督干预,从而提高实习生的学习质量和职业获益感。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于新生儿科实习护生45名为对照组,2018年9月—2019年5月于新生儿科实习护生50名为观察组。教学质量反馈表、带教老师满意度评价表,对督导教学模式的认同感,由实习同学在实习结束时进行问卷的填写,由教学组长回收;学生满意度评价表由带教老师在实习结束时完成。结果观察组学生在理论考核、老师评价,学生评价,护生职业获益感、教学质量反馈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考核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生对督导教学法的认同模式持正面认可态度,持正面认同者达85%。结论全程小组督导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增加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科护生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小组督导法 教学 实习学生 新生儿科 带教老师 实习质量 教育
下载PDF
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玉聪 高亮 郑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4-518,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医院出生并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龄34~36~(+6)周的晚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将研究对象分为SGA组和适于胎龄儿(AGA)组...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医院出生并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龄34~36~(+6)周的晚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将研究对象分为SGA组和适于胎龄儿(AGA)组。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两组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早产儿中SG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SGA组纳入239例,AGA组纳入239例,两组性别、出生胎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的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比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妊娠发生率高于AGA组,胎膜早破(≥18 h)发生率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妊娠是晚期早产儿SG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减少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避免双胎妊娠是减少晚期早产儿SGA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小于胎龄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撤机前加用一剂维持量咖啡因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7
12
作者 姚岭松 林新祝 +1 位作者 黄静 唐丽霞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32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伴有创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在撤机前1 h加用1剂维持量(5 mg/kg)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对提高撤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338例≤32周... 目的探讨≤32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伴有创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在撤机前1 h加用1剂维持量(5 mg/kg)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对提高撤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338例≤32周并给予有创机械通气的RDS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69)和常规组(n=169)。两组患儿均给予早期咖啡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撤机前1 h加用1剂维持量咖啡因。比较两组撤机后48 h的再插管率、呼吸暂停的发作次数;撤机后2 h的血气分析及血糖、心率、平均血压的变化,以及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撤机后48 h内再次插管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34),呼吸暂停发作次数(≥2次/d)较常规组明显减少(P=0.015)。撤机后2 h,观察组动脉血气分析pH值较常规组升高,PaCO2较常规组降低(P<0.05);两组患儿PaO2、血糖、心率、平均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48);两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白质损伤、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撤机前1 h加用1剂维持量的枸橼酸咖啡因能安全有效地提高早产儿RDS的撤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1):3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咖啡因 撤离呼吸机 早产儿
下载PDF
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祝垚 陈超 林新祝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9-924,共6页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可导致围产期孕产妇严重感染、死产及早产,也是引起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GBS在孕产妇阴道定植后发生上行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GBS由无症状定植发展为侵袭性感染的致病机制主要集中在毒...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可导致围产期孕产妇严重感染、死产及早产,也是引起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GBS在孕产妇阴道定植后发生上行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GBS由无症状定植发展为侵袭性感染的致病机制主要集中在毒力因子、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调控及对宿主的免疫逃逸等方面。本文对近年来围产期GBS感染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GBS疫苗开发和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链球菌感染 传染性疾病传播 垂直 妊娠并发症 感染性 毒力因子类 免疫逃避
原文传递
胎龄<34周早产儿一氧化氮吸入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梁国宝(综述) 林新祝(审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2-988,共7页
一氧化氮作为血管平滑肌细胞舒张的信使分子,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iNO)能够扩张肺部血管,降低肺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而对体循环压力没有影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iNO用于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已证实对足月儿和晚期... 一氧化氮作为血管平滑肌细胞舒张的信使分子,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iNO)能够扩张肺部血管,降低肺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而对体循环压力没有影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iNO用于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已证实对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和低氧性呼吸衰竭具有明显效果。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显示,iNO用于胎龄<34周早产儿的超适应证治疗越来越多。该文就iNO治疗胎龄<34周早产儿的有效性、安全性、应用时机、剂量、撤离方式和与血管活性药物联合使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肺动脉高压 低氧性呼吸衰竭 有效性 早产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