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应电能传输中矩形螺线线圈互感耦合的解析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德会 何天府 +1 位作者 王晓红 孙起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0-688,共9页
线圈之间的互感是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设计的一个关键参数,准确地计算两个线圈之间的互感是优化IPT系统结构及提高传输效率的理论依据。该文利用二阶矢量位建立了两个矩形螺线线圈之间互感的解析模型。首先,将矩形螺线线圈简化为一系... 线圈之间的互感是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设计的一个关键参数,准确地计算两个线圈之间的互感是优化IPT系统结构及提高传输效率的理论依据。该文利用二阶矢量位建立了两个矩形螺线线圈之间互感的解析模型。首先,将矩形螺线线圈简化为一系列矩形截面的同轴单矩形线圈,从而将矩形螺线线圈的磁场分布及其互感计算问题转为多个同轴单矩形线圈相应问题的叠加。然后,基于二阶矢量位公式,推导了矩形发射线圈的标势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穿过矩形接收线圈的磁通量。最后,推导了含有二重广义积分项的矩形螺线线圈互感的解析表达式,并以两个相同形状的矩形螺线线圈为例进行了模型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该方法可以为使用矩形螺线线圈作为耦合器件的IPT系统提供参数优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感 矩形螺线线圈 二阶矢量位 解析模型 耦合系数 感应电能传输
下载PDF
面向主控式创新的高价值专利挖掘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林静 连晓振 侯亮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4-172,163,共10页
[研究目的]从高价值专利培育视角出发,结合主控式创新设计方法,尝试运用价值导向讨论高价值专利挖掘。[研究方法]对高价值专利培育视角下专利挖掘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结合高价值专利应用提出了改进的主控式创新流程模型,进而阐述了多... [研究目的]从高价值专利培育视角出发,结合主控式创新设计方法,尝试运用价值导向讨论高价值专利挖掘。[研究方法]对高价值专利培育视角下专利挖掘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结合高价值专利应用提出了改进的主控式创新流程模型,进而阐述了多元价值导向的、面向主控式创新的高价值专利挖掘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移动终端LCD显示屏幕产品工艺质量检测技术创新的案例,说明高价值专利挖掘对于促进主控式创新的有效性。[研究结论]引入价值导向的创新设计方法可在当前专利制度约束下,选择基于专利技术价值度与法律价值度二级指标对应的优选TRIZ工具,从而增强了主控式创新理论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适用于智能制造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价值专利培育 创新矩阵 主控式创新 TRIZ理论 专利挖掘
下载PDF
高性能电阻型柔性压力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白成 耿达 +1 位作者 周伟 陈松月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59-570,共12页
对电阻型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材料、制备和应用场景进行了简单阐述,重点介绍了通过引入微结构提升电阻型压力传感器性能的设计理念,分别评述了国内外研究中,天然表面微结构、仿生微结构和多孔结构对器件压阻灵敏度的提升,以及跨尺度结构、... 对电阻型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材料、制备和应用场景进行了简单阐述,重点介绍了通过引入微结构提升电阻型压力传感器性能的设计理念,分别评述了国内外研究中,天然表面微结构、仿生微结构和多孔结构对器件压阻灵敏度的提升,以及跨尺度结构、多级结构和多层结构对测量范围的进一步拓展。简单介绍了本征导电和填充型导电两种材料类型,进一步针对表面微结构和多孔结构的制造原理和工艺方法,重点阐述了倒模成形、3D打印、激光直写、气溶胶喷印等工艺。总结了近年来电阻型柔性压力传感器在人机交互、医疗健康监测及电子皮肤等场景的应用进展,最后结合应用需求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微结构设计 仿生结构 多级结构 人机交互 3D打印 激光直写
下载PDF
双传感器差分峰值侦测的漏磁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德会 刘志天 苏令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8-1225,共8页
为了提高管道、储罐漏磁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同时抑制噪声干扰,提出了一种双传感器差分峰值侦测的漏磁检测新方法。首先,对实际漏磁检测过程存在的背景噪声进行分析,研究了检测器振动、磁隙变化、磁轭泄漏等噪声源的共模特性;其次,利... 为了提高管道、储罐漏磁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同时抑制噪声干扰,提出了一种双传感器差分峰值侦测的漏磁检测新方法。首先,对实际漏磁检测过程存在的背景噪声进行分析,研究了检测器振动、磁隙变化、磁轭泄漏等噪声源的共模特性;其次,利用缺陷漏磁场的分布特点构造了一种新型的差分侦测结构,该结构既可对噪声进行共模抑制,又可实现缺陷特征信号的差模提取;再次,依托磁偶极子模型,对所提方法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讨论实现该方法所需要的约束条件及其检测灵敏度特性;最后,开展了仿真和物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噪声仅为传统X分量检测的5%,Y分量检测的26%,且检测敏感度提高了2倍。该方法为优化漏磁检测器结构、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及灵敏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检测 差分峰值侦测 共模噪声 磁偶极子
下载PDF
一种可抑制电磁冲击盲区的新型电磁超声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德会 黄超 +1 位作者 杨凡 杨嘉欣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4-70,共7页
电磁超声检测中,激发(TX)线圈利用强脉冲电流激励超声波的同时,会对接收(RX)线圈造成电磁冲击。在电磁冲击期间,RX线圈无法工作并需要稳定时间,从而形成电磁冲击盲区。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可抑制电磁冲击盲区的新型电磁超声检测技术,该... 电磁超声检测中,激发(TX)线圈利用强脉冲电流激励超声波的同时,会对接收(RX)线圈造成电磁冲击。在电磁冲击期间,RX线圈无法工作并需要稳定时间,从而形成电磁冲击盲区。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可抑制电磁冲击盲区的新型电磁超声检测技术,该技术中采用了一种特殊RX线圈结构。一方面,该线圈结构中相邻线段之间间距满足超声波相长干涉的匹配关系;另一方面,该线圈与TX线圈的互感为0,使其能从电磁超声的脉冲激励系统中退耦。分析了所提新型电磁超声检测技术抑制电磁冲击的原理,并从理论上给出了该特殊RX线圈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验表明该技术对电磁冲击抑制达到94.8%,从而验证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声检测 电磁冲击 盲区 RX线圈 互感 退耦
下载PDF
考虑产品切换的客车混流装配线排序问题 被引量:6
6
作者 甘雅文 侯亮 +3 位作者 徐昌华 张炜 陈鼎 方奕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85-1694,共10页
针对主客观因素交互影响下混合装配线的排序问题,建立以最小化工作站堵塞时间与最小化产品切换次数为目标的交互排序模型,并依据客车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的传统排序方案与模型所得排序方案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模型构建从客观因素出发,优... 针对主客观因素交互影响下混合装配线的排序问题,建立以最小化工作站堵塞时间与最小化产品切换次数为目标的交互排序模型,并依据客车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的传统排序方案与模型所得排序方案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模型构建从客观因素出发,优化堵塞时间即“重构”作业框架,以达到对负荷高峰时期进行削峰处理的目的,并进一步在主观因素层面上,考虑线上操作者的作业惯性,降低线上操作者对频繁切换产品的出错率,保持较高熟练度时操作的方便与流畅性。引入主客观优化评价算法对模型进行计算,决策出最优任务调度方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获得的最优排序改善了装配线的生产堵塞时间,同时兼顾主观因素主导下的产品切换频率问题,对于节省装配过程中有限的时间资源和释放有限的空间资源具有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装配线排序 主客观因素 产品切换 作业惯性 主客观优化评价算法 客车
下载PDF
机匣生产线数控刀具智能制造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7
作者 陈柯 蒋浩权 +3 位作者 李杰 肖湖靖 刘国亮 姚斌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5,共5页
以国内某航空发动机公司需求出发,针对其机匣生产线中数控刀具管理数据信息共享程度低、刀具分类粗、刀具寿命难以统计及刀具成本难以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智能制造刀具管理系统。系统采用B/S架构基于SSH体系架构进行模块化开发,根据... 以国内某航空发动机公司需求出发,针对其机匣生产线中数控刀具管理数据信息共享程度低、刀具分类粗、刀具寿命难以统计及刀具成本难以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智能制造刀具管理系统。系统采用B/S架构基于SSH体系架构进行模块化开发,根据企业现场使用状况和需求绘制管理流程和E-R图,编制一种适用于生产线的编码,以提升刀具信息利用效率。结果证明,系统能够满足生产线精益化生产和智能制造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匣 刀具 智能制造管理系统 分类 编码
下载PDF
基于增减材复合制造的中空离心叶轮工艺设计 被引量:6
8
作者 高凯 王振忠 +2 位作者 孔刘伟 孔洋波 侯亮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2-79,84,共9页
小型涡喷发动机主要零部件满足性能要求情况下,实现适量减重对提高发动机推重比有着积极意义。分析小型涡喷发动机空间结构,选择整体式叶轮进行轻量化设计,给出初步的中空结构方案并进行增减材复合工艺探索。以中空离心叶轮为研究对象,... 小型涡喷发动机主要零部件满足性能要求情况下,实现适量减重对提高发动机推重比有着积极意义。分析小型涡喷发动机空间结构,选择整体式叶轮进行轻量化设计,给出初步的中空结构方案并进行增减材复合工艺探索。以中空离心叶轮为研究对象,基于增减材复合制造工艺,设计了中空离心叶轮完整工艺流程及检测方案,使用Powermill软件对工艺流程进行了运动仿真验证并优化了增减材复合制造路径,通过增减材复合加工试验验证了整体工艺的可行性,对完成加工的中空离心叶轮进行在机检测,验证了加工精度。增减材复合制造工艺的应用对复杂结构的工艺设计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材复合制造 叶轮加工 激光近净成形 3D打印 工艺方案
下载PDF
基于主轴恒功率的铣削过程工艺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权 唐永鹏 +1 位作者 余昌水 姚斌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0,共4页
铣削过程是受工艺参数、工艺系统影响的复杂加工过程。为了提高铣削过程的加工精度,降低铣削过程中突变因素对工件加工精度及刀具寿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数控系统自有功能的基于主轴恒功率的自适应工艺参数调整方法。该方法在铣削过... 铣削过程是受工艺参数、工艺系统影响的复杂加工过程。为了提高铣削过程的加工精度,降低铣削过程中突变因素对工件加工精度及刀具寿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数控系统自有功能的基于主轴恒功率的自适应工艺参数调整方法。该方法在铣削过程中通过调整进给速度来控制主轴负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以达到优化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目的。同时还开发了嵌入式自适应控制程序,实现了自适应工艺参数调整算法。该方法是基于数控系统自带的功能开发的自适应控制切削技术方法,无需添加额外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约束加工 数控加工 主轴功率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儿童与正常儿童上气道流场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宇峰 苏丽君 +3 位作者 蔡惠坤 高兴强 吴晓慧 薛豪洋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上气道气流流场特性,分析正常儿童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儿童上气道流场间的差异,从气道流体力学方面阐述儿童OSA的病理特征。方法:构建正常儿童和OSA患儿上气道模型,运用CFD方法模拟两者上气道吸气... 目的: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上气道气流流场特性,分析正常儿童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儿童上气道流场间的差异,从气道流体力学方面阐述儿童OSA的病理特征。方法:构建正常儿童和OSA患儿上气道模型,运用CFD方法模拟两者上气道吸气气流,分析两者在同一吸气压强条件下气流流速、流动方式、通气量和气道压强等方面的差异,并开展临床鼻阻力计测量和基于3D打印技术打印实体模型搭建体外实验验证CFD结果。结果:CFD结果与体外3D模型实验及临床测量结果相符合。OSA患儿鼻咽部腺样体区面积为11.274 mm2,约为正常儿童的1/6。OSA患儿鼻咽部气流流速激增,流线紊乱;压强骤降,占总压降的69.197%;鼻咽部阻力值是正常儿童的6.59倍。正常儿童通气量为116.139 mL/s,而OSA患儿通气量为47.055 mL/s,差异率高达59.48%。结论:OSA患儿鼻咽部气流流动较正常儿童有明显的差异。应用CFD可直观地显示气道流场的异常,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儿童OSA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计算流体力学 鼻阻力计 腺样体肥大
原文传递
退火时间对ITO薄膜应变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涛 孙道恒 +5 位作者 陈国淳 武超 海振银 陈沁楠 李鑫 何功汉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5-472,共8页
薄膜应变计可以实现在高温、高压、高线速等复杂工况下对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应变信息的实时检测,对发动机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磁控溅射工艺在氧化铝基底表面沉积氧化铟锡(ITO)薄膜,之后制作了ITO薄膜应变计,研究了退火时间对... 薄膜应变计可以实现在高温、高压、高线速等复杂工况下对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应变信息的实时检测,对发动机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磁控溅射工艺在氧化铝基底表面沉积氧化铟锡(ITO)薄膜,之后制作了ITO薄膜应变计,研究了退火时间对ITO薄膜应变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TO薄膜的结晶度随退火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导致其电导率先增强后减弱。ITO薄膜应变计在退火5、10、15和20 h时对应的应变系数分别为-2.36、-3.94、-3.56和-3.26,在退火25 h时应变响应较差,未获得其应变系数;在退火20 h时其电阻稳定性最好,电阻漂移率最小,应变循环响应一致性最好,故退火20 h为ITO薄膜应变计的最优退火参数。该结果对高温薄膜应变计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ITO) 薄膜应变计 应变系数 电阻率 磁控溅射
下载PDF
可转位刀片周边刃磨的新数学模型和轨迹补偿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清 何泽 姚斌 《工具技术》 2020年第5期66-70,共5页
基于空间曲面成型理论建立可转位刀片周边刃磨削刀轨计算的统一数学模型,给出以斜圆柱或斜圆锥面为过渡面的刀片后角推导方法;结合周边刃磨床中常有的夹具误差,给出了利用运动轨迹补偿的计算公式;以图形文件为接口,研发了一种适用可转... 基于空间曲面成型理论建立可转位刀片周边刃磨削刀轨计算的统一数学模型,给出以斜圆柱或斜圆锥面为过渡面的刀片后角推导方法;结合周边刃磨床中常有的夹具误差,给出了利用运动轨迹补偿的计算公式;以图形文件为接口,研发了一种适用可转位刀片的周边刃磨削数控指令自动生成方法。通过磨削仿真加工和现场磨制验证了试验方法的正确性,可保证刀片的几何精度在±2μ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转位刀片 周边刃磨削 曲面成型 误差补偿 图形文件
下载PDF
用于训练心肌细胞成熟的机械激励心肌组织芯片 被引量:1
13
作者 屠文昌 许丰 +3 位作者 邱彬 刘玲玲 吴东扬 孙道恒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43-1048,1104,共7页
常规的心肌组织芯片(HOC)培养的心肌细胞取向杂乱、成熟度低、机能复现程度不足,导致实验结果无法反映药物对原生心肌组织的作用。针对该问题,设计并制备了含片上机械激励的心肌组织芯片,其由拉伸薄膜、聚己内酯(PCL)支架与基底组成,通... 常规的心肌组织芯片(HOC)培养的心肌细胞取向杂乱、成熟度低、机能复现程度不足,导致实验结果无法反映药物对原生心肌组织的作用。针对该问题,设计并制备了含片上机械激励的心肌组织芯片,其由拉伸薄膜、聚己内酯(PCL)支架与基底组成,通过Comsol仿真确定结构关键尺寸,使用脱模技术制造含片上机械激励的心肌组织芯片。芯片可通过循环拉伸组织诱导细胞取向、成熟。开展了阵列化细胞培养实验,验证了纤维支架上的人源心肌细胞在机械激励(拉伸应变分别为10%和20%、频率为1 Hz、连续168 h)的环境下,促进了肌节取向,并提升了Cx-43与cTnT的基因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组织芯片(HOC) 微流控 拉伸薄膜 机械激励 纤维支架
下载PDF
采用等效重构载荷的虚拟传递路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学满 侯亮 +3 位作者 卜祥建 周毅博 蔡惠坤 徐杨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1-1160,共10页
工作载荷识别复杂,传递路径描述困难等是小型航空机载装备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所面临的难题。根据装备系统耦合特征,以有限载荷节点表征分布动态载荷区域,并运用基于传递关系矩阵的载荷反演技术重构路径点等效载荷... 工作载荷识别复杂,传递路径描述困难等是小型航空机载装备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所面临的难题。根据装备系统耦合特征,以有限载荷节点表征分布动态载荷区域,并运用基于传递关系矩阵的载荷反演技术重构路径点等效载荷,将无限传递路径简化为有限路径,构建了虚拟传递路径分析(Virtu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VTPA)模型。以燃油泵调节器为例,将4种VTPA模型的合成结果与振动响应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选择合成效果最佳的基于传递率矩阵的无源系统虚拟传递路径分析(TransmissibilityBased Singlebody Transfer Path Analysis,TBSTPA)模型进行路径贡献量分析。结果表明垂直于安装面的路径方向对目标响应影响最大,增加辅助支撑装置能够显著降低电插座振动响应,验证了TBSTPA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载荷 机载装备 虚拟传递路径 燃油泵调节器 贡献量
下载PDF
SiBCN高温薄膜温度传感器
15
作者 李雅莉 徐毅 +7 位作者 孙道恒 陈沁楠 方亮 海振银 崔在甫 李鑫 何功汉 崔金婷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89-795,826,共8页
在氧化铝衬底上采用直写工艺制备SiBCN前驱体陶瓷薄膜温度传感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多通道数字采集仪对薄膜的形貌、结构及电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不同材料配比以及不同热解温度对薄膜传感... 在氧化铝衬底上采用直写工艺制备SiBCN前驱体陶瓷薄膜温度传感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多通道数字采集仪对薄膜的形貌、结构及电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不同材料配比以及不同热解温度对薄膜传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厚度对其表面质量影响较大,当厚度为8.1~13.3μm时,表面开始出现开裂现象,随着薄膜厚度增加,SiBCN陶瓷薄膜开裂问题更加严重;其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显著降低,室温下阻值大于10 MΩ,温度升高为800℃时阻值为0.195 MΩ;随着TiB2纳米粉末比例增加,微观表面形貌开裂问题显著改善,且导电性越好;热解温度越高,薄膜导电性越强,但薄膜表面开裂情况越严重;多次温阻测试结果表明,温度传感器的重复性误差率为4.61%,验证了前驱体陶瓷在高温传感领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体陶瓷 SiBCN陶瓷 温阻特性 温度传感器 高温热解 TiB2纳米粉末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素法的薄壁轴法兰磨削阻尼器设计
16
作者 张兵 曹新城 +3 位作者 孙浩 姚斌 唐琦 王山城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抑制薄壁轴零件精密磨削过程中产生的受迫振动响应,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基于颗粒碰撞阻尼技术建立阻尼系统的离散元模型,设计了专用粒子阻尼器。通过离散元仿真对阻尼器颗粒参数(颗粒直径和颗粒填充率)进行了优化,基于设计的粒子阻尼... 为抑制薄壁轴零件精密磨削过程中产生的受迫振动响应,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基于颗粒碰撞阻尼技术建立阻尼系统的离散元模型,设计了专用粒子阻尼器。通过离散元仿真对阻尼器颗粒参数(颗粒直径和颗粒填充率)进行了优化,基于设计的粒子阻尼器搭建振动试验平台,针对阻尼器颗粒参数对振动抑制的影响展开研究。将参数优化后的颗粒阻尼器应用于现场磨削试验,振动抑制比达70%以上,验证了所提出理论应用的可靠性,可提高零件的磨削精度和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轴精密磨削 受迫振动 离散元 颗粒阻尼 振动抑制
下载PDF
大导程滚珠螺母内滚道接触区磨削分析
17
作者 胡臣 姚博世 +4 位作者 邓顺贤 李军 姚斌 郑奇 聂坤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5,共5页
针对成形磨削大导程滚珠螺母滚道时磨杆与螺母干涉碰撞的技术问题,基于螺旋面加工原理对砂轮计算截形坏点及滚道廓形误差进行详细分析。在调整安装参数无法满足滚道完整包络成形的前提下,提出了以滚道接触区廓形最大化为目标的精密磨削... 针对成形磨削大导程滚珠螺母滚道时磨杆与螺母干涉碰撞的技术问题,基于螺旋面加工原理对砂轮计算截形坏点及滚道廓形误差进行详细分析。在调整安装参数无法满足滚道完整包络成形的前提下,提出了以滚道接触区廓形最大化为目标的精密磨削工艺及相应的砂轮选型与安装参数优化方法。以4040型号大导程滚珠螺母磨削试验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可满足大导程滚珠螺母内滚道的加工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导程滚珠螺母 接触区 磨削分析 砂轮形状
下载PDF
麻花钻复杂螺旋槽面分段成形磨削的砂轮廓形计算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迎全 何泽 +2 位作者 姚斌 游明琳 许艾青 《工具技术》 2020年第2期29-33,共5页
针对高性能新型麻花钻螺旋面端截形复杂和不可能实现一次性磨削螺旋槽的技术难题,根据圆柱螺旋面成形的基本原理,对工件螺旋面和成形砂轮回转面的接触线及螺旋面端截形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对麻花钻螺旋面端截形进行分段对应优化求砂轮... 针对高性能新型麻花钻螺旋面端截形复杂和不可能实现一次性磨削螺旋槽的技术难题,根据圆柱螺旋面成形的基本原理,对工件螺旋面和成形砂轮回转面的接触线及螺旋面端截形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对麻花钻螺旋面端截形进行分段对应优化求砂轮廓形并多次磨削螺旋槽的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技术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砂轮 分段计算 多次磨削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与逆向工程的轮-沙耦合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腾鹏 侯亮 +2 位作者 陈鼎 杨超平 吴雄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5-351,共7页
小型轮式车辆与松软沙地的相互作用会显著地影响车辆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研究二者之间的承压关系对无人地面车辆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ABAQUS建立了小型轮式车辆与松软沙地的承压模型,通过自行开发的车轮-土壤相互作用测试系统... 小型轮式车辆与松软沙地的相互作用会显著地影响车辆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研究二者之间的承压关系对无人地面车辆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ABAQUS建立了小型轮式车辆与松软沙地的承压模型,通过自行开发的车轮-土壤相互作用测试系统进行试验,在综合考虑了轮胎和沙地的非线性变形后,建立了5种胎压下轮胎的整合径向静刚度,利用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拟合试验数据,确定胎压-负荷-下沉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轮胎在松软地面接地印迹难于提取问题,提出了利用逆向工程技术来完成接地印迹曲面重构设计,进一步验证了耦合模型的准确性,为无人地面车辆性能的改进及新型行走机构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无人地面车辆 轮地相互作用 逆向工程
下载PDF
高性能电阻型柔性压力传感器研究进展(续)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成 耿达 +1 位作者 周伟 陈松月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59-668,692,共11页
3电阻型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应用在压力检测应用中,基于检测原理将柔性压力传感器分为电阻式[158]、电容式[159-160]、压电式[161]和摩擦发电式[162-164]。电容式传感器具有出色的灵敏度和线性度[100],但是必须覆盖屏蔽层来降低器件对于电... 3电阻型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应用在压力检测应用中,基于检测原理将柔性压力传感器分为电阻式[158]、电容式[159-160]、压电式[161]和摩擦发电式[162-164]。电容式传感器具有出色的灵敏度和线性度[100],但是必须覆盖屏蔽层来降低器件对于电磁干扰的敏感性[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传感器 柔性压力传感器 电阻型 压力检测 电磁干扰 屏蔽层 线性度 压电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