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雨洪管理新策略——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 被引量:27
1
作者 刘保莉 曹文志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传统的以末端治理为主的雨洪管理措施已不能满足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城市发展需要具有可持续性的雨洪管理策略.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LID)通过模拟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状况,采用分散、多样、小型、本地化的技术从源头上储存、渗滤、蒸发以及... 传统的以末端治理为主的雨洪管理措施已不能满足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城市发展需要具有可持续性的雨洪管理策略.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LID)通过模拟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状况,采用分散、多样、小型、本地化的技术从源头上储存、渗滤、蒸发以及截流雨水,最大程度保护开发改造地区的水文情势,减少负面环境影响.文章概述归纳了国外对该管理策略的研究进展.学习借鉴这样的新策略,对提高改善我国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雨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是十分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头控制 生物滞留 绿色屋顶 透水路面 植草洼地
下载PDF
北部湾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及物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67
2
作者 窦衍光 李军 李炎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47-157,I0001,共12页
对北部湾东部海域7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稀土元素(REE)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REE呈现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平坦以及中等程度的Eu异常等特征。REE组成受沉积物粒度和生物碳酸盐含量的制约,具有典型风化上陆壳REE特... 对北部湾东部海域7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稀土元素(REE)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REE呈现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平坦以及中等程度的Eu异常等特征。REE组成受沉积物粒度和生物碳酸盐含量的制约,具有典型风化上陆壳REE特征,其源岩以上陆壳的长英质岩石为主。根据研究区沉积物REE分布规律,研究区可划分为4个地球化学分区,各区域上陆壳标准化曲线明显的不同。物源判别显示研究区的西部、海南岛西南侧(Ⅰ区)呈多源沉积特征,来自以下几个物源区:(1)海南岛西南侧河流沉积物和沿岸侵蚀物;(2)由南向北输入的外海沉积物(冬季);(3)夏季或冬季由北部湾西北部和西部搬运来的沉积物。研究区中部粗粒沉积区(Ⅱ区)与北部湾西部沉积物来源是相同的,主要来源于红河输砂。东北部砂质区(Ⅲ区)沉积物可能来源于雷州半岛西北部近岸基岩侵蚀。研究区东北部(Ⅳ区)沉积物主要来自北部湾北部沿岸侵蚀、琼州海峡和雷州半岛西部的沿岸侵蚀。此外,部分沉积物还可能来自珠江流域以及南海北部陆架区和北部湾西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稀土元素 物源 北部湾
下载PDF
河口区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的平行因子分析及其示踪特性 被引量:63
3
作者 郭卫东 黄建平 +2 位作者 洪华生 徐静 邓荀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9-1427,共9页
利用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EE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研究了九龙江口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荧光组分特征及其河口动力学行为,并探讨其作为河口区有机污染示踪指标的可行性.利用PARAFAC模型识别出九龙江口CDOM由2类4个荧光组... 利用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EE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研究了九龙江口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荧光组分特征及其河口动力学行为,并探讨其作为河口区有机污染示踪指标的可行性.利用PARAFAC模型识别出九龙江口CDOM由2类4个荧光组分组成,即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240,310/382nm)、C2(230,250,340/422nm)、C4(260,390/482nm)及类蛋白质荧光组分C3(225,275/342nm).模型结果表明,传统寻峰法指认的短波类腐殖质A峰区域(240~290/380~480nm)实际上并非一个单独的荧光峰,而是若干荧光组分的组合,并且它与传统上指认的长波区海源类腐殖质M峰、陆源类腐殖质C峰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包含M峰的C1组分在河口区随盐度增加呈稀释降低趋势,表明M峰并不能被认为是海洋来源的专有特征峰.类腐殖质组分C1和C2在盐度<6的河口最大浑浊带区表现出一定的添加行为,之后在河口混合过程中呈保守行为,而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4则在整个河口混合过程中都呈保守行为.类蛋白质荧光组分C3在河口混合过程中呈不保守行为,并且在总荧光组分中所占比例在高盐度区呈上升趋势.EEM-PARAFAC不仅可示踪九龙江不同支流DOM的特征,并且还可很好地示踪九龙江口的有机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溶解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河口行为 有机污染 九龙江口
原文传递
多元统计及物源分析支持的北部湾东部海域沉积物输运趋势 被引量:35
4
作者 徐志伟 汪亚平 +3 位作者 李炎 马菲 张凡 叶长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8,共12页
通过对北部湾东部海域表层底质样的粒度和重矿物分析,获得了粒度和矿物组成特征。对粒度进行因子分析获得了4个主控因子,其中因子2和3分别代表细颗粒的悬移质组分和陆源粗颗粒推移质组分,指示来自琼州海峡和北部湾西岸、西北岸的物源贡... 通过对北部湾东部海域表层底质样的粒度和重矿物分析,获得了粒度和矿物组成特征。对粒度进行因子分析获得了4个主控因子,其中因子2和3分别代表细颗粒的悬移质组分和陆源粗颗粒推移质组分,指示来自琼州海峡和北部湾西岸、西北岸的物源贡献,而且因子2的高得分区与弱环流背景相吻合;因子4反映了粤西和海南岛东岸沿岸流的物源贡献。采用重矿物组合,将研究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划为4个分区。分别对4个物源分区使用粒径趋势分析模型,把它们合并后获得了整个研究区的趋势矢量,其中海湾北部沉积物输运汇聚中心的位置与余环流的中心位置基本一致,海南岛西部海域沉积物显示为向北输运的特征,与地貌、水动力特征基本吻合,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物源混合造成的影响。在使用粒径趋势分析模型获取沉积物净输运方向时,需要综合考虑物源差异和空间尺度对沉积物粒径趋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重矿物 多元统计 粒径趋势分析 北部湾
下载PDF
小球藻来源溶解有机质的光化学降解特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文昭 易月圆 +3 位作者 余翔翔 朱晶 李震 郭卫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5-1103,共9页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手段结合吸收光谱分析,研究了小球藻指数期和稳定期培养液中溶解有机物(DOM)在秋季天然太阳辐射作用下的光降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小球藻生长过程中除能产生短波激发类腐殖质组分C1(其荧...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手段结合吸收光谱分析,研究了小球藻指数期和稳定期培养液中溶解有机物(DOM)在秋季天然太阳辐射作用下的光降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小球藻生长过程中除能产生短波激发类腐殖质组分C1(其荧光峰的激发/发射波长位置为240,335nm/406nm)及类蛋白质组分C3(225,275nm/334nm)外,还会形成长波激发类腐殖质组分C2(260,395nm/502nm),表明C2组分并非仅有传统认为的陆源属性,同时也具有自生源属性.稳定期培养液的吸收光谱在250~300nm范围内出现的肩峰,可用于指示水环境中现场自生源的贡献.不同生长时期培养液中DOM的吸收系数和荧光组分的降解动力学都符合一级反应方程.稳定期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和C2)的光降解程度略高于指数期,但指数期类色氨酸组分(C3)的光降解程度略高于稳定期.经太阳辐照6d后,小球藻培养液的吸收系数a350及各荧光组分的平均损失率分别达到83.0%、84.0%、64.8%和80.0%,对应的半衰期只有1.6~5.0d,揭示出藻类自生来源的DOM具有很强的光化学降解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物 藻类培养液 光降解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