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末倒置的台湾“南岛语族”问题研究——驳“台湾南岛语族原乡论”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支平 刘慧钦 《台湾历史研究》 2021年第1期16-27,共12页
关于“南岛语族”起源地的研究始于语言学,后来成为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遗传学等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南岛语族”问题本是纯粹的学术探讨,但“台独”势力通过极力渲染中国台湾为“南岛语族”的核心区域,预设前提,歪曲... 关于“南岛语族”起源地的研究始于语言学,后来成为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遗传学等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南岛语族”问题本是纯粹的学术探讨,但“台独”势力通过极力渲染中国台湾为“南岛语族”的核心区域,预设前提,歪曲利用研究成果,费尽心思“去中国化”,企图构建“台独”史观。对于“南岛语族”的起源问题,可以从考古学、分子人类学、历史语言学等多学科视角综合考察,给出接近历史真相的答案,破解“台独”史观的谬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岛语族” “南来说” “大陆说” “台独”势力 中国台湾史
下载PDF
从世界发展史的视野重新认识明代历史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支平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6-120,共5页
陈支平认为,中国的明代时期是整个地球上"区域史"走向"世界史"的关键时期,以欧洲为核心的殖民主义势力进行着前所未有的"世界史"的扩张,而东方的中国同样显现出某种走向"世界史"的趋势,这种趋... 陈支平认为,中国的明代时期是整个地球上"区域史"走向"世界史"的关键时期,以欧洲为核心的殖民主义势力进行着前所未有的"世界史"的扩张,而东方的中国同样显现出某种走向"世界史"的趋势,这种趋势是我们认识明代历史地位的最主要标志。赵轶峰认为,明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明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只能存在于中国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的总体系中,所以,明史研究仅从明史内部来着眼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基本预设、思考向度、问题设计、理论性话语等具有普遍共性的观念角度来推进。商传认为,明文化始于永乐年间而成于仁、宣时期,前期的主体文化是官文化,中后期则是民间文化成为主体;虽然晚明的社会转型也促使了文化转型,但明文化并没有完成从传统向近代化的蜕变。万明则通过对明代诏令这一重要法律形式进行考察后认为,明代是古代律令体系发生重大演变的时期,诏令作为明代基本法律形式凸显了其特殊地位,并由此生成了中国法制史上法律形式的重大演变,影响所及,不仅与明朝相始终,而且直至中国帝制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史 明文化 历史地位 研究范式
原文传递
自由时间与辩证时间——马克思时间观与儒家时间观之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朱人求 王玲莉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40,共7页
马克思把时间区分为感性时间、活的时间和自由时间,认为人的感性就是形体化的时间,人类劳动时间是"活的时间",自由时间是个体可以自由支配的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儒家时间属于内在于生命的时间,要求生... 马克思把时间区分为感性时间、活的时间和自由时间,认为人的感性就是形体化的时间,人类劳动时间是"活的时间",自由时间是个体可以自由支配的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儒家时间属于内在于生命的时间,要求生命把握宇宙时间的节拍,"与时偕行",实现生命的永恒,即在辩证时间的体验中获取超验时间。马克思与儒家都站在人的存在的视角来审视时间,得出了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结论。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二者又表现为外在时间与内在时间、现实时间与超验时间、线性时间与循环时间的差异,属于两种异质的时间观,二者存在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的时间 劳动时间 自由时间 超验时间 辩证时间
原文传递
从伊斯兰教墓碑看元代泉州穆斯林移民构成
4
作者 陈支平 陈波源 《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104,M0005,共17页
一般认为,宋元时期泉州的穆斯林移民往往是自“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的商人和传教士。然而,通过重新审视泉州伊斯兰教墓碑的艺术风格及铭文信息,发现这一群体的身份构成可能不仅有商人和传教士,也可能还有刻工、军士和抄写员等;其来源地... 一般认为,宋元时期泉州的穆斯林移民往往是自“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的商人和传教士。然而,通过重新审视泉州伊斯兰教墓碑的艺术风格及铭文信息,发现这一群体的身份构成可能不仅有商人和传教士,也可能还有刻工、军士和抄写员等;其来源地或包括波斯、中亚,甚至东南亚等;除海路外,他们也可能自陆路来华;在动因上或涵盖了经济、传教及蒙古东征等因素。虽然仅仅通过墓碑及其碑文无法掌握全部的外来人员的身份信息,但从墓碑重构出穆斯林移民构成的多元性,也展现了我国东南沿海与西部地区回族起源的相关性,以及元末泉州穆斯林外迁对其后中外海交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泉州 移民 回族 海外交通
原文传递
早期台湾史与中国大陆关系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支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73,247,共11页
关于早期台湾史与中国大陆的关系,我们坚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与论说,然而作为以追求历史真实性为宗旨的历史学界来讲,光有这个立场与论说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中国的历史学家们,有责任和义务寻... 关于早期台湾史与中国大陆的关系,我们坚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与论说,然而作为以追求历史真实性为宗旨的历史学界来讲,光有这个立场与论说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中国的历史学家们,有责任和义务寻求出尽可能多的论据,来充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这一历史命题论说。近半个世纪以来,台湾列岛的考古发现一直未能引起大陆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事实上,这些考古发现足以证实早期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紧密关系,是任何一个域外地区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本文利用这些考古资料,对早期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以及早期台湾与中国海洋史的关系,作一重新审视。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有坚实的证据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台湾 中国大陆 考古发现 两岸关系
下载PDF
闽台王爷等民间信仰是教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慧钦 陈支平 《闽台文化研究》 2022年第3期35-41,共7页
唯物主义者应该正视民间信仰,如昭惠庙崇拜、“拔拔灯”巡游和闽台王爷信仰等,应该从文化的高度进行全面的审视与诠释。自宋以来,中国的民间信仰,以儒家文化为基础,融合多元宗教文化,走进基层民众社会生活,普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成为教... 唯物主义者应该正视民间信仰,如昭惠庙崇拜、“拔拔灯”巡游和闽台王爷信仰等,应该从文化的高度进行全面的审视与诠释。自宋以来,中国的民间信仰,以儒家文化为基础,融合多元宗教文化,走进基层民众社会生活,普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成为教化社会的重要工具。民间信仰是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民间信仰,要遵循“汲取精华、弃其糟粕”的基本原则,将教化社会、端正民风的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王爷信仰 民间信仰 社会教化
下载PDF
从契约文书看清代以来东南地区的畲汉民族交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支平 刘慧钦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104,M0005,共13页
从近年来搜集整理出来的民间契约文书入手,文章探讨了清代以来至民国时期东南地区畲、汉的通婚、物产交易与乡邻关系,以及畲、汉文化及习俗的相互渗透等问题,展现了此一历史时期畲族与汉族的相互关系和民族交融的具体情况,并论及清朝以... 从近年来搜集整理出来的民间契约文书入手,文章探讨了清代以来至民国时期东南地区畲、汉的通婚、物产交易与乡邻关系,以及畲、汉文化及习俗的相互渗透等问题,展现了此一历史时期畲族与汉族的相互关系和民族交融的具体情况,并论及清朝以来将畲族与汉族同等的“齐民”化政策对畲、汉民族关系的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文书 东南地区畲族 婚姻习俗 民族关系
原文传递
哲人其萎乎?——郑晓江老师的生活与学术
8
作者 朱人求 王玲莉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4年第1期159-167,共9页
癸巳年正月初八,小年刚过,就传来郑晓江老师仙逝的消息,真是让人难以置信。郑老师的精力多么充沛,他的生死哲学体系正在完善,他的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正如火如荼,他怎么舍得突然离开我们?我们赶紧订了车票,急忙赶往南昌,亲送老... 癸巳年正月初八,小年刚过,就传来郑晓江老师仙逝的消息,真是让人难以置信。郑老师的精力多么充沛,他的生死哲学体系正在完善,他的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正如火如荼,他怎么舍得突然离开我们?我们赶紧订了车票,急忙赶往南昌,亲送老师最后一程。车到南昌,窗外凄风苦雨,灰沉沉的天空竟飞起了小雪,使得凌晨的南昌更加冰冷刺骨。我们的心情也降到了冰点,但思绪却伴随着雪花飞回到二十年前从游郑老师的学生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晓江 老师 教育理论与实践 哲人 学术 生活 哲学体系 学生时代
下载PDF
自由时间与辩证时间——马克思时间观与儒家时间观之比较
9
作者 朱人求 王玲莉 《王学研究》 2016年第1期269-282,共14页
马克思把时间区分为感性时间、活的时间和自由时间,认为人的感性就是形体化的时间,人类劳动时间是"活的时间",自由时间是个体可以自由支配的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儒家时间属于内在于生命的时间,要求生命把握宇... 马克思把时间区分为感性时间、活的时间和自由时间,认为人的感性就是形体化的时间,人类劳动时间是"活的时间",自由时间是个体可以自由支配的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儒家时间属于内在于生命的时间,要求生命把握宇宙时间的节拍,"与时偕行",实现生命的永恒,即在辩证时间的体验中获取超验时间。马克思与儒家都站在人的存在的视角来审视时间,得出了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结论。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二者又表现为外在时间与内在时间、现实时间与超验时间、线性时间与循环时间的差异,属于两种异质的时间观,二者存在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的时间 劳动时间 自由时间 超验时间 辩证时间
下载PDF
中国商人历史研究中的制度与文化:一个新的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支平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9-125,共7页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于中国古代商人及商业资本历史的研究,基本上是以欧洲中世纪的所谓自然经济结构作为参照标本的。事实上,中国古代商业及商人的产生历史很早,商品经济与农业经济在更多的场合里是作为经济的共生体而长期存在的。中国...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于中国古代商人及商业资本历史的研究,基本上是以欧洲中世纪的所谓自然经济结构作为参照标本的。事实上,中国古代商业及商人的产生历史很早,商品经济与农业经济在更多的场合里是作为经济的共生体而长期存在的。中国古代商人的发展与停滞,主要取决于国家与政治体制的变迁,而不是自然经济结构的制约。随着中国历史上商人及商品经济的波浪式进步,中国的国家与政治体制、文化观念以及社会形态等许多方面,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潜生出包容多元经济向前发展的因素。而国家与政治体制的强势,则决定了中国历史上商人及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基本上必须沿着自上而下变革的道路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商人 多元经济 自上而下变革 发展道路
原文传递
朱子文化的基本精神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人求 《朱子学刊》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朱子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以朱子学为核心的前近代中国文化,即宋末以来至元明清以朱子学为核心的近800年中国文化。它是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的集中体现。朱子文化的精神主要指理一分殊的精神,主敬穷理的精神,... 朱子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以朱子学为核心的前近代中国文化,即宋末以来至元明清以朱子学为核心的近800年中国文化。它是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的集中体现。朱子文化的精神主要指理一分殊的精神,主敬穷理的精神,正心诚意的精神,文化承传的精神,以家为本的精神,关爱民生的精神,教化天下的精神等,它们都是朱子'全体大用'思想的具体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文化 全体大用 理一分殊 朱子学 主敬穷理
原文传递
《论语》对生命喜悦的叙说——以《论语·学而》首章为中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玲莉 朱人求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92-96,共5页
《论语》是对"生命学问"探讨的经典,即用有限的生命积极追求构建不朽的生命意义世界,告诉我们在喜悦活着的同时,更应该活出质量和意义。《论语》首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论语》是对"生命学问"探讨的经典,即用有限的生命积极追求构建不朽的生命意义世界,告诉我们在喜悦活着的同时,更应该活出质量和意义。《论语》首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生命学习、生命共进、生命超越三个维度讲述人生的义理,叙说生命的喜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生命学习 生命共进 生命超越 生命喜悦
下载PDF
朱熹与德勒兹本体论之比较
13
作者 《朱子学刊》 2019年第2期187-192,共6页
一、导论本文试用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的本体论思想,来解释朱熹的理气关系及"太极"的概念。德勒兹并未深刻了解过中国思想,因此虽然他与朱熹的思想有些许内在的相似性,但应非受到中国思想影响所致,仅是一种巧... 一、导论本文试用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的本体论思想,来解释朱熹的理气关系及"太极"的概念。德勒兹并未深刻了解过中国思想,因此虽然他与朱熹的思想有些许内在的相似性,但应非受到中国思想影响所致,仅是一种巧合。当然,从哲学史角度来看,比较时代与文化相差如此巨大的两位哲学家并非易事,结论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做比较者的背景和偏好;但自两者的哲学之内容出发,这样的比较虽然不够准确,但还是有启发新思维的可能性和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本体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