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管辖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谈判的挑战与中国方案——以海洋命运共同体为研究视角 被引量:26
1
作者 施余兵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35-50,I0003,共17页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国际谈判行将进入政府间谈判第四次大会,这也是各国预计将达成协定的关键阶段。各方在BBNJ国际协定谈判中尚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重大挑战,能否解决这些挑战将直接决定BBNJ国...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国际谈判行将进入政府间谈判第四次大会,这也是各国预计将达成协定的关键阶段。各方在BBNJ国际协定谈判中尚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重大挑战,能否解决这些挑战将直接决定BBNJ国际协定能否达成。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海洋领域具体体现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引导BBNJ国际协定谈判并克服目前谈判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及其海洋法法理基础,可以从被认为是"海洋宪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找到依据。运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导BBNJ国际协定谈判,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NJ 国际协定谈判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 海洋生物多样性 海洋命运共同体 中国方案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下载PDF
关于菲律宾提起的“南海仲裁案”的法理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文显 马新民 +2 位作者 吴慧 邹立刚 傅崐成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29,共5页
2016年7月12日,在中方缺席的情况下,应菲律宾阿基诺政府单方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以下简称“仲裁庭”)就该案做出了实体问题的裁决。这是一场由某些域外国家导演的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其目的是损害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 2016年7月12日,在中方缺席的情况下,应菲律宾阿基诺政府单方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以下简称“仲裁庭”)就该案做出了实体问题的裁决。这是一场由某些域外国家导演的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其目的是损害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针对上述所谓裁决,中国政府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声明和相关文件,表明了我国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的严正立场,并重申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法学会也于2016年7月13日发表了《关于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的声明》,从法律层面有力地支持了我国政府的观点和立场。2016年7月21日,中国法学会联合中国国际法学会、中国海洋法学会共同举办了“南海仲裁案法律专家座谈会”,组织国内60余位知名海洋法、国际法专家学者,对南海仲裁案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做进一步法律评析。专家们在座谈中指出,无论是基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宗旨、原则和规定、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法理,还是基于基本的历史事实,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和仲裁庭强行推进有关程序均是违法、无效的。现将座谈会中较有代表性的专家观点以笔谈形式刊发,以期能够引领更多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权益 领土主权 仲裁庭 国际法规范 岩礁 历史性权利 太平岛 习惯国际法 历史性海湾 领海基线
原文传递
深海塑料污染国际治理机制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海落实 被引量:11
3
作者 钭晓东 赵文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70,共12页
目前学界对海洋塑料污染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近海或浅海,涉及深海领域的寥寥无几。除固有的陆源、船源污染之外,深海采矿即将进入实质阶段的现实,也极可能给深海带来比近海、浅海等区域更加严峻的塑料污染威胁。深海塑料污染治理的现实... 目前学界对海洋塑料污染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近海或浅海,涉及深海领域的寥寥无几。除固有的陆源、船源污染之外,深海采矿即将进入实质阶段的现实,也极可能给深海带来比近海、浅海等区域更加严峻的塑料污染威胁。深海塑料污染治理的现实及未来紧迫性使得对现有治理机制的规则设计及其合理性的分析极为重要。本文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指导,在分析现有治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的深海塑料污染治理方案直指深海的特殊性、污染的严峻性与规则的破碎性,并提出深化深海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加强深海塑料污染治理的科学技术创新、强化深海环境保护的中国表达等建议,以为深海塑料污染的法律控制及治理作出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海塑料污染 国际治理机制 深海采矿
下载PDF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金明 《新东方》 2015年第1期10-15,共6页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汉武帝开辟经东南亚至印度的海上通道、唐朝把对外贸易重心从陆路转向海路,以及宋元时期鼓励阿拉伯商人来广州与泉州等地贸易,遂从原先仅从广州经东南亚至南印度,发展到越过印度洋、...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汉武帝开辟经东南亚至印度的海上通道、唐朝把对外贸易重心从陆路转向海路,以及宋元时期鼓励阿拉伯商人来广州与泉州等地贸易,遂从原先仅从广州经东南亚至南印度,发展到越过印度洋、进入波斯湾至阿拉伯沿岸一带。到了明代中叶,随着欧洲殖民者的东来,以及明朝在福建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出海贸易。尤其是西班牙殖民者为维持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把中国商船载运到马尼拉的中国生丝和丝织品经太平洋转运到美洲大陆,然后又经大西洋再运到欧洲各地。这使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生了巨大变迁,即从区域贸易航线发展成为联系东西方的全球贸易航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海上丝绸之路 大帆船贸易航线
下载PDF
BBNJ国际协定下的争端解决机制问题探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施余兵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6,共15页
目前关于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缔结一份有法律拘束力的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国际协定的立法进程已经进入到关键阶段,如何设计争端解决程序已成为各国在谈判中争论的焦点。现有的关于争端解决机制的提案主要有... 目前关于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缔结一份有法律拘束力的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国际协定的立法进程已经进入到关键阶段,如何设计争端解决程序已成为各国在谈判中争论的焦点。现有的关于争端解决机制的提案主要有六类。判定这些提案优劣至少可以有四大标准,即遵循国际法上的国家同意原则、确保解决争端的“成本效益性”、“不损害”现有的文书、框架和机构,以及保持相关国家之间利益的平衡。运用这些标准来对现有提案进行评析可以发现,现有提案中除了有关“技术性争端”和“临时措施”的争端解决机制基本符合研提的主要标准外,其他提案均面临一些法律障碍或挑战而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对“零案文草案”第55条进行完善,一方面增加涉及“技术性争端”和“临时措施”的条款,另一方面通过限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五部分第二节“导致有拘束力裁判的强制程序”的适用来更好地体现国家同意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 争端解决机制 “零案文草案” 国家同意 “不损害”原则
下载PDF
南海U形线的法律性质与历史性权利的内涵 被引量:11
6
作者 傅崐成 崔浩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75,共10页
中国在南海的长期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已通过国际法上的'先占'取得了南海诸岛的领域主权。南海U形线的正确要义应为中国在南海'特殊历史性水域'的外部界限,中国对线内岛屿拥有主权,对线内水域拥有基于历史实践而生的既得... 中国在南海的长期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已通过国际法上的'先占'取得了南海诸岛的领域主权。南海U形线的正确要义应为中国在南海'特殊历史性水域'的外部界限,中国对线内岛屿拥有主权,对线内水域拥有基于历史实践而生的既得利益。中国在南海享有多种历史性权利,这种权利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行不悖。南海U形线肩负未来中国与邻国按照'衡平原则'进行海洋划界的重要功能。历史与法律在南海争端中高度交融,在有关中国南海U形线内岛屿及其水域法律地位的争执上,历史证据显然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U形线 历史性水域 历史性权利 国际法
下载PDF
一步之遥:国家管辖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谈判分歧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5
7
作者 施余兵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3年第1期36-50,I0003,共16页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的国际谈判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在2022年8月结束的第五次政府间谈判中,各国代表团开始就一些议题进行妥协,谈判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尽管各方仍在诸多议题上存在分歧,但多...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的国际谈判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在2022年8月结束的第五次政府间谈判中,各国代表团开始就一些议题进行妥协,谈判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尽管各方仍在诸多议题上存在分歧,但多数国家对这些分歧持灵活态度,真正难以协调的实质性分歧事项在减少。与中国国家利益密切相关,且可能会影响下一次谈判能否顺利达成协定的分歧,主要包括海洋遗传资源的货币化惠益分享、划区管理工具的识别与争议海域、决策机制以及争端解决程序等四大议题。对于中国来说,目前BBNJ国际协定案文草案中的部分条款尚不能有效地兼顾我国国家利益,下一次谈判还面临很大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NJ 国际协定谈判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 海洋生物多样性 货币化惠益分享 争议海域
下载PDF
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机制的可行性研究——基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 被引量:8
8
作者 林蓁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19-28,共10页
海上丝绸之路曾经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珍贵的文化遗存。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所有国家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了解东南亚国家的相关法律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在本领域开展合... 海上丝绸之路曾经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珍贵的文化遗存。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所有国家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了解东南亚国家的相关法律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在本领域开展合作的先决条件。论题分别对处于不同水域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进行分析,主要从相关国际法规则和国内立法入手,探讨各国就此展开合作的法律基础及针对处于不同水域的文化遗产提出可采取的保护措施和合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
下载PDF
从沉船考古看海洋全球化在环中国海的兴起 被引量:8
9
作者 吴春明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70,110,共29页
东亚和东南亚之间的"环中国海",是一个以中国古代船家为主体的、由"四洋"航路连接起来的相对独立的海洋贸易圈。16世纪欧洲洋船东渐,环中国海船家接驳环球航路,建立起东、西方经济与文化融合的海洋全球化体系。迄... 东亚和东南亚之间的"环中国海",是一个以中国古代船家为主体的、由"四洋"航路连接起来的相对独立的海洋贸易圈。16世纪欧洲洋船东渐,环中国海船家接驳环球航路,建立起东、西方经济与文化融合的海洋全球化体系。迄今为止环中国海内外先后调查、发掘的三百多处古代沉船,分属于9-15世纪的中国及相邻各国的商船沉址,及16-19世纪的环球航路体系中的东、西方各国沉船。古代沉船的时空分布与内涵变化,再现了环中国海"四洋"本土海洋贸易体系的繁盛与变迁,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环球航路的发展轨迹、东西方海洋经济与文化的融合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中国海 沉船考古 海洋全球化
原文传递
护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海盗防范区域合作法律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亚将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6-192,共7页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要保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稳步进行,保障航道安全是首要前提。海盗问题如同恐怖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从古至今不断演变,成因复杂。近年来南海海盗问题愈...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要保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稳步进行,保障航道安全是首要前提。海盗问题如同恐怖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从古至今不断演变,成因复杂。近年来南海海盗问题愈演愈烈,尽管南海各方几十年来为构建航道安全做出不懈努力,然而对于日益猖獗的南海海盗问题,仍显得力不从心。南海各方应将松散型的海上航道安全保障法律机制完善成为以"命运共同体"为理念支撑、软硬法有机联系、各方紧密合作的高效的区域合作法律机制,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东西方合作共赢的典范,定将有利于南海局势的缓解,有利于南海争端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 区域合作 海盗 海上安全
原文传递
“杜特尔特经济学”与中菲关系的改善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金明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7年第6期137-151,共15页
杜特尔特总统上任后,在国内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其"杜特尔特经济学",在外交上搁置与中国的南海争议,同意以双边谈判解决南海问题。杜特尔特的经济举措和外交转向,使其在经济建设方面,不仅得到中方的大力支持,而且与中国倡导... 杜特尔特总统上任后,在国内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其"杜特尔特经济学",在外交上搁置与中国的南海争议,同意以双边谈判解决南海问题。杜特尔特的经济举措和外交转向,使其在经济建设方面,不仅得到中方的大力支持,而且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对接,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与此同时,也改善了中菲之间的政治和外交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特尔特经济学 菲律宾 中菲关系 南海问题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北极理事会改革困境及领域化治理方案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利民 《中国海洋法学评论(中英文版)》 2017年第2期227-240,共14页
截至2016年,北极理事会已经走过20年历程,在北极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国际形势变迁以及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北极理事会自身存在的各种缺陷也不断暴露出来,要求理事会进行改革的呼声逐渐增多。虽然理事会近年来通过设立秘书处等多项... 截至2016年,北极理事会已经走过20年历程,在北极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国际形势变迁以及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北极理事会自身存在的各种缺陷也不断暴露出来,要求理事会进行改革的呼声逐渐增多。虽然理事会近年来通过设立秘书处等多项措施,试图将自身由“论坛”逐渐发展为“组织”,然而受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及自身结构等因素制约,北极理事会进行全面改革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北极治理近年逐渐呈现出领域化趋势,这一趋势为苦于探寻地区秩序建设方案的国际社会提供了全新思路。就北极治理的有效性而言,一个由领域化治理形成的治理网络所取得的效果,未必亚于综合性的治理机制。我们不妨将北极理事会视为北极领域化治理网络的重要一环,同其他领域化治理机制一道,共同实现北极治理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理事会 改革 领域化治理 北极善治
下载PDF
中菲南海争议不断升温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金明 《国际关系研究》 2013年第6期26-41,156,共18页
近年来中菲南海争议不断升温,有人将其成因归咎于中国。为了澄清事实真相,本文对菲律宾在争议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剖析。首先,菲律宾对南海油气资源的垂涎,特别是阿基诺上台后的单方面油气开发是导致此轮争议升级的重要成因。其次,... 近年来中菲南海争议不断升温,有人将其成因归咎于中国。为了澄清事实真相,本文对菲律宾在争议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剖析。首先,菲律宾对南海油气资源的垂涎,特别是阿基诺上台后的单方面油气开发是导致此轮争议升级的重要成因。其次,美日强化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特别是美国出于遏制中国的目的而采取的亚太军事再平衡战略,是菲律宾敢于主动挑衅的关键背景。最后,希望将已占领岛礁合法化,则是菲律宾动作频频的深层次原因。菲律宾这一系列的小动作,不但使得争议更加复杂化,还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应该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菲关系 南海争议 成因
原文传递
菲律宾将南海争议提交国际仲裁——一场大国代理人的战争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金明 《新东方》 2014年第1期19-24,共6页
菲律宾将南海争议提交国际仲裁,目的是为了争取得到国际舆论的支持,使之非法侵占的南沙群岛部分岛礁成为"合法",并获取对礼乐滩油气资源的开采权。中国拒绝接受菲方的仲裁要求是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亦体现了中方依法行使合法... 菲律宾将南海争议提交国际仲裁,目的是为了争取得到国际舆论的支持,使之非法侵占的南沙群岛部分岛礁成为"合法",并获取对礼乐滩油气资源的开采权。中国拒绝接受菲方的仲裁要求是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亦体现了中方依法行使合法权利的法治精神。菲律宾为了利用美日的军事力量,在南海争议中抗衡中国,则情愿充当美日的代理人,将中国告上国际法庭,使诉讼成为一场大国代理人的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 南海争议 国际仲裁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情形对海洋法的影响及中国南海权益维护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学文 张克宁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17年第3期40-49,共10页
"陆地统治海洋"及"基线决定国家管辖海域范围"是目前国际海洋法的两大基本原则,然海平面上升不仅可使岛屿向岩礁甚至低潮高地退化,也会致使低海拔国家的沿海基线具有不确定性,引发了人们对于其可能导致的国家管辖... "陆地统治海洋"及"基线决定国家管辖海域范围"是目前国际海洋法的两大基本原则,然海平面上升不仅可使岛屿向岩礁甚至低潮高地退化,也会致使低海拔国家的沿海基线具有不确定性,引发了人们对于其可能导致的国家管辖海域范围外部界限及相邻或相向国家海域划界协议变化的担忧。由于南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复杂的领域主权纠纷以及尚未公布南沙群岛基线等特征,在海平面上升所引发的相关海洋法问题上,保护中国南海权益显得尤为迫切。中国应当通过促进包括条约法和习惯法在内的海洋法发展以维护南海权益,探索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不仅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南海权益,也将助力于国际法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基线 国家管辖海域范围 海域划界 南海权益
下载PDF
社会源废弃物的损害复合性及其法律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钭晓东 赵文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共11页
社会源废弃物数量激增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而愈发严重。社会源废弃物的复合性——尤其是其损害模式的复合性加剧了社会源废弃物的复杂性,是至今仍未有专门规制社会源废弃物污染问题的法律出现的原因之一。就社会... 社会源废弃物数量激增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而愈发严重。社会源废弃物的复合性——尤其是其损害模式的复合性加剧了社会源废弃物的复杂性,是至今仍未有专门规制社会源废弃物污染问题的法律出现的原因之一。就社会源废弃物的法律控制而言,对其进行研究势必要围绕其独特的损害模式展开,而其损害模式的复合性具体体现在其"固—液—气"多相损害模式以及"物—化—生"多元损害机理下的复合性损害。研究旨在以社会源废弃物复合性危害模式为切入点来探讨社会源废弃物治理的相关立法规范,主要从"社会源废弃物"之精准化定义、责任主体的范围、危害发生后的治理标准等方面展开,并针对现存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法律控制层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源废弃物 损害复合性 法律控制
下载PDF
新形势下越南南海政策的调整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6
17
作者 崔浩然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6-165,共10页
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南海维权能力的不断提升,南海局势逐渐朝着缓和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了遏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美国愈发介入南海争端。越南根据南海新形势的出现调整其南海政策,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前提下... 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南海维权能力的不断提升,南海局势逐渐朝着缓和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了遏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美国愈发介入南海争端。越南根据南海新形势的出现调整其南海政策,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前提下,制定了以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为核心的新政策。这种政策主要表现为:政治上巩固和扩大单方面的南海主张;经济上抢先开发争议海域油气资源;外交和安全上通过海上合作发展"南海外交"。针对越南南海政策的调整,中国应当妥善处理好维权与维稳之间的关系,继续加强与越南的高层互动,稳步推进"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磋商谈判,以更多的合作消除双方的战略猜疑,维护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关系 南海政策 调整 多边化 应对策略
下载PDF
中韩争议海域渔业问题的解决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郝会娟 孟晓 《当代韩国》 2020年第3期77-94,共18页
《中韩渔业协定》签订近20年来,对两国渔业发展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随着实践的推进,其中的不足与问题日渐凸显。近年来,现行渔业安排下的过度执法、渔民合法权益保障不力等明显增加。这不仅不利于渔业资源的养护和可持续发展,对两国海域... 《中韩渔业协定》签订近20年来,对两国渔业发展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随着实践的推进,其中的不足与问题日渐凸显。近年来,现行渔业安排下的过度执法、渔民合法权益保障不力等明显增加。这不仅不利于渔业资源的养护和可持续发展,对两国海域划界谈判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既有法律基础上,尽快探讨新的争议海域渔业安排办法、重新划分水域和分配渔业资源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划界 《中韩渔业协定》 中韩渔业安排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四洋”航路的史前基础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春明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64,121,共17页
环中国海古代分域发展的“四洋”航路,构成海洋全球化之前东亚海洋文化的传统格局。新石器时代夷、越先民,初创了从黄海之滨到南海北岸的原始海洋文化与初期航海实践,从近岸陆岛穿梭到远海、远洋逐岛梯航,见证于丰富的史前、上古沿海考... 环中国海古代分域发展的“四洋”航路,构成海洋全球化之前东亚海洋文化的传统格局。新石器时代夷、越先民,初创了从黄海之滨到南海北岸的原始海洋文化与初期航海实践,从近岸陆岛穿梭到远海、远洋逐岛梯航,见证于丰富的史前、上古沿海考古发现。夷、越土著先民多区系的原始海洋文化,是汉唐以来“四海”“四洋”分域航路发展的史前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海上丝绸之路”著称的中国古代航海与航路,并不是“丝绸之路”在内亚大陆“衰落”“堵塞”后的地理“转移”与陆海“变迁”的被动结果,而是环中国海海洋土著先民固有文化传统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洋航路 史前航海 海上丝绸之路
原文传递
海军参与海上执法的国际法基础与实践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鹏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15年第2期25-39,共15页
英法"扇贝之战"及我国东海执法演习引起了国内外对海军参与海上执法的关注。海军参与海上执法拥有国际法基础,《公海公约》和《海洋法公约》及多个国际法律文件都明确了军舰的执法地位。国际实践中,虽然美国早期曾禁止军队执... 英法"扇贝之战"及我国东海执法演习引起了国内外对海军参与海上执法的关注。海军参与海上执法拥有国际法基础,《公海公约》和《海洋法公约》及多个国际法律文件都明确了军舰的执法地位。国际实践中,虽然美国早期曾禁止军队执法,但随着海上事务的多样化,现今无论其立法还是实施中海军都已深深地介入执法,而法国、加拿大等国家更是以立法形式赋予海军人员执法权力。目前,虽然仍存在政治、外交及技术上的顾虑,但都不足以成为禁止海军参与海上执法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军 执法 国际法基础 国际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