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 被引量:32
1
作者 杨防祖 吴丽琼 +2 位作者 黄令 郑雪清 周绍民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4期7-9,24,共4页
研究了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硫酸镍为再活化剂的化学镀铜工艺和镀层结构,指出工艺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在含有次磷酸钠和硫酸镍的镀液中,化学镀铜过程可以持续进行并呈现自催化特性;只有在合适的镀液pH范围内才可获得铜镀层;铜镀层为... 研究了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硫酸镍为再活化剂的化学镀铜工艺和镀层结构,指出工艺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在含有次磷酸钠和硫酸镍的镀液中,化学镀铜过程可以持续进行并呈现自催化特性;只有在合适的镀液pH范围内才可获得铜镀层;铜镀层为面心立方结构,没有明显的晶面择优取向现象,镀层结构的晶面间距d和晶胞参数a与标准Cu粉末的相比均较大,说明铜镀层仍存在应力和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磷酸钠 还原剂 化学镀铜 硫酸镍 自催化
下载PDF
晶体中原子的平均范德华半径 被引量:33
2
作者 胡盛志 周朝晖 蔡启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73-1077,共5页
根据晶体中原子的平均体积数据提出包括全部金属元素的原子平均范德华半径值。与现有几个重要的范德华半径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比较,指出范德华半径值在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简要提出了有关范德华半径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原子 平均体积 平均范德华半径 次级键
下载PDF
重新认识“物理化学”课程的战略地位 被引量:27
3
作者 魏光 曾人杰 +2 位作者 马兆海 杨意泉 廖代伟 《高等理科教育》 CSSCI 2001年第1期21-24,共4页
鉴于当前某些高校化学系和生物学系在深化教改过程中对<物理化学>学科的性质、作用认识不足,以致于该课程面临被削弱、甚至被取消的境地,为此本文着重从理论高度和具体实践阐明该学科在经济振兴、科技腾飞、适才育帅中的战略地位.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理论基础 科技经济 战略地位 化学 高校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镍钨合金电沉积的电流效率和镀层显微硬度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防祖 曹刚敏 +2 位作者 郑雪清 许书楷 周绍民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共4页
通过调节镀液中不同的 Ni/ W 比例、温度和沉积电流密度,研究在焦磷酸盐体系中镍钨合金电沉积的电流效率、沉积层组成和显微硬度。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共沉积的电流效率不高。为了尽量提高合金的沉积电流效率,主要途径宜增大镀液... 通过调节镀液中不同的 Ni/ W 比例、温度和沉积电流密度,研究在焦磷酸盐体系中镍钨合金电沉积的电流效率、沉积层组成和显微硬度。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共沉积的电流效率不高。为了尽量提高合金的沉积电流效率,主要途径宜增大镀液中硫酸镍和钨酸钠的浓度;提高合金沉积电流密度,降低镀液中[ Ni]/[ W] 比例,则镀层中的钨含量增大;合金沉积层的显微硬度随镀层中的 W 含量提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钨合金 电沉积层 电流效率 显微硬度 电镀
下载PDF
纳米材料科学中的谱学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卫 孙世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04-510,共7页
谱学分析方法是研究纳米体系结构和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纳米材料进行深入研究离不开各种谱学方法的表征。本文综述了常用的谱学方法 ,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穆斯堡尔谱、正电子湮没及光声光谱等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最... 谱学分析方法是研究纳米体系结构和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纳米材料进行深入研究离不开各种谱学方法的表征。本文综述了常用的谱学方法 ,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穆斯堡尔谱、正电子湮没及光声光谱等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最新进展。结合典型实例 ,对各种谱学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在纳米体系研究中所能提供的重要信息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展望了谱学分析方法在纳米科技研究中进一步的应用前景 ,以及在纳米材料研究中建立纳米尺度分辨的谱学检测方法和发展新的谱学技术等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学表征 纳米材料 结构 性能 光声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红外光谱 拉蔓光谱
下载PDF
TiO_2聚苯胺复合膜的光电化学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怀国 郑志新 +3 位作者 罗瑾 张红平 吴玲玲 林仲华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TiO2 聚苯胺 (PANI)复合膜 .该膜具有比TiO2 或PANI膜更宽的吸收谱区 ,并且不同于利用聚苯胺光敏化的TiO2 膜 ,表现为两者复合材料膜的性质 .扫描电镜图表明 ,TiO2 微粒不完全覆盖着PANI膜 .根据TiO2 微粒光电流... 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TiO2 聚苯胺 (PANI)复合膜 .该膜具有比TiO2 或PANI膜更宽的吸收谱区 ,并且不同于利用聚苯胺光敏化的TiO2 膜 ,表现为两者复合材料膜的性质 .扫描电镜图表明 ,TiO2 微粒不完全覆盖着PANI膜 .根据TiO2 微粒光电流谱带的阈值能可得复盖在部分氧化态聚苯胺膜上的TiO2 微粒的禁带宽度为 3.0eV .部分氧化态聚苯胺膜的光电流谱遵循Fowler定律 ( 1/2 ~hυ成线性 ) .通过Fowler图得出部分氧化态聚苯胺的绝缘母体禁带宽度为 3.33eV ,并证实该绝缘母体为还原态聚苯胺 .从Mott Schottky图得到在 0 .0 5mol/LK3Fe(CN) 6 /K4 Fe(CN) 6 溶液中 (pH =8.52 )部分氧化态聚苯胺的平带电位为 0 .13V ,掺杂浓度为 5.3× 10 18cm- 3;TiO2 PANI复合膜的平带电位为 - 0 .6 5V ,掺杂浓度为 9.1× 10 19cm- 3.解释了TiO2 PANI复合膜的光电化学过程并描绘出其能带图 .利用TiO2 PANI复合膜能够有效地光降解苯酚溶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光电化学 二氧化钛 复合膜 太阳能电池 膜材料
下载PDF
Ce_(0.5)Zr_(0.5)O_2固溶体的原位拉曼光谱 被引量:14
7
作者 缪建英 蔡俊修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28,共4页
控制合成条件以湿化学法制备了CeZrO(n(Ce)/n(Zr)=1)固溶体.XRD结果证实催化剂前体经923K焙烧后可获得立方相Ce0.5Zr0.5O2固溶体.TEM观察到固溶体颗粒大小均一(d=11nm)、分散,呈... 控制合成条件以湿化学法制备了CeZrO(n(Ce)/n(Zr)=1)固溶体.XRD结果证实催化剂前体经923K焙烧后可获得立方相Ce0.5Zr0.5O2固溶体.TEM观察到固溶体颗粒大小均一(d=11nm)、分散,呈纤毛状.在氧化和还原气氛条件下分别对固溶体进行了原位拉曼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除450~470cm-1处出现面心立方晶格F2g拉曼活性模式对应的强拉曼谱峰外,290~320cm-1,570~620cm-1,770~790cm-1和1160~1190cm-1处分别出现弱峰或弱肩峰,各谱峰随样品处理条件改变而有不同的变化情况;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会因氧化还原气氛以及温度等外界条件的不同发生畸变,但基本上保持为萤石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体 拉曼光谱 催化剂 甲烷 燃烧
下载PDF
预涂布晶种法合成无缺陷A型分子筛膜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林海强 杨乐夫 +2 位作者 万惠霖 刘云凌 庞文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971-1975,共5页
采用一种颗粒度约为 2 0 0 nm的胶态 A型分子筛为晶种源 ,对晶种层进行特殊的蒸气处理后 ,进一步采取原位水热晶化法 ,在多孔氧化铝载体表面制备出 A型分子筛膜 .膜分子筛以特殊的孪生聚晶形式生长在一起 ,可有效地消除晶粒间隙 ,形成... 采用一种颗粒度约为 2 0 0 nm的胶态 A型分子筛为晶种源 ,对晶种层进行特殊的蒸气处理后 ,进一步采取原位水热晶化法 ,在多孔氧化铝载体表面制备出 A型分子筛膜 .膜分子筛以特殊的孪生聚晶形式生长在一起 ,可有效地消除晶粒间隙 ,形成致密的分子筛膜层 .晶化反应液的碱度对 A型分子筛膜的质量影响很大 ,低碱度更有利于 A型分子筛膜的生长 .在对分子筛膜进行高温活化处理过程中产生一些缺陷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膜 膜分离 A型分子筛 无机膜 预涂布晶种法 合成 渗透气化 分离性能
下载PDF
聚苯胺纳米管在阳极氧化铝模板中电聚合的生长机理 被引量:15
9
作者 董平 周剑章 +6 位作者 席燕燕 蔡成东 张彦 邹旭东 黄怀国 吴玲玲 林仲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458,共5页
利用阶跃电位、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方法,应用金属电沉积理论,研究聚苯胺纳米管在阳极氧化铝模板(AAO)内电聚合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电聚合初始,苯胺二维非扩散控制的瞬时成核生长形成聚苯胺晶胞链段单层,单层形成以后,聚苯胺的生长过程变... 利用阶跃电位、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方法,应用金属电沉积理论,研究聚苯胺纳米管在阳极氧化铝模板(AAO)内电聚合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电聚合初始,苯胺二维非扩散控制的瞬时成核生长形成聚苯胺晶胞链段单层,单层形成以后,聚苯胺的生长过程变为线性扩散控制.XRD实验进一步证实电聚合的聚苯胺同时包含结晶相和无定型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纳米管 阳极氧化铝模板 电聚合技术 生长机理 导电性
下载PDF
铜包覆 AB_5 型金属氢化物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南俊民 杨勇 林祖赓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88-191,共4页
通过改变处理溶液中铜的含量和pH值等包覆条件,考查了AB5型贮氢合金酸性包覆铜处理方法和相应金属氢化物电极的放电性能。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经济易操作的特点,处理溶液的pH值对铜包覆速度和电极初期放电性能有很大影响。通过... 通过改变处理溶液中铜的含量和pH值等包覆条件,考查了AB5型贮氢合金酸性包覆铜处理方法和相应金属氢化物电极的放电性能。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经济易操作的特点,处理溶液的pH值对铜包覆速度和电极初期放电性能有很大影响。通过循环伏安实验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包覆铜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电极表面包覆层能通过形成氧化物,以CuO2-2的形式溶解到电解液中,并且溶解在电解液中的铜离子对氧化镍正极的电极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包覆 金属氢化物电极 电化学性能 碱性蓄电池
下载PDF
ZnO-聚苯胺复合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席燕燕 黄怀国 +4 位作者 郑志新 董平 周剑章 吴玲玲 林仲华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0-35,共6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Au膜、聚苯胺膜(PANI)和ITO(导电玻璃)基体上制备ZnO纳米微粒膜,初步研究了该微粒膜的形貌,结构和紫外-可见吸收等性质.结果表明,PANI的孔洞结构抑制了ZnO颗粒的团聚,因此,ZnO-PANI复合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Au膜、聚苯胺膜(PANI)和ITO(导电玻璃)基体上制备ZnO纳米微粒膜,初步研究了该微粒膜的形貌,结构和紫外-可见吸收等性质.结果表明,PANI的孔洞结构抑制了ZnO颗粒的团聚,因此,ZnO-PANI复合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相对于ZnO-Au微粒膜有一定程度的蓝移.光电流谱研究同时表明,ZnO-聚苯胺复合膜有望在光电化学方面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制备 性能 聚苯胺 复合膜 纳米微粒 氧化锌 结构 形貌
下载PDF
2-氨基嘧啶对铜的缓蚀机理 被引量:14
12
作者 林仲华 王逢春 田中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7-93,共7页
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线性极化、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俄歇能谱(X-AES)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研究2-氨基嘧啶(2-AP)对金属铜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含Cl^-离子的酸性介质中,2-AP是铜的有效缓蚀剂;随着介质pH值的增加,2-AP的... 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线性极化、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俄歇能谱(X-AES)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研究2-氨基嘧啶(2-AP)对金属铜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含Cl^-离子的酸性介质中,2-AP是铜的有效缓蚀剂;随着介质pH值的增加,2-AP的缓蚀能力降低。2-AP缓蚀能力随pH值明显变化的原因在于只有在酸性介质中,质子化了的2-AP分子、Cl^-离子和铜表面原子(或离子)才可能形成保护作用强的多聚配合物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嘧啶 缓蚀机理
下载PDF
催化裂解CH_4制备碳纳米管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程雯 蔡云 +3 位作者 林银钟 林敬东 陈鸿博 廖代伟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以柠檬酸法制备的Fe MgO、Co MgO和Ni MgO为催化剂 ,CH4 为碳源气 ,H2 为还原气 ,在 873、973和 10 73K制备出碳纳米管 ,通过TEM和拉曼光谱表征 ,讨论了催化剂、制备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碳纳米管形貌、产率和内部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 以柠檬酸法制备的Fe MgO、Co MgO和Ni MgO为催化剂 ,CH4 为碳源气 ,H2 为还原气 ,在 873、973和 10 73K制备出碳纳米管 ,通过TEM和拉曼光谱表征 ,讨论了催化剂、制备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碳纳米管形貌、产率和内部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的催化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制备的碳纳米管的形态和内部结构有很大的差异 .其中Fe MgO催化剂制备的碳纳米管管径粗 ,且大小不均匀 ,而Ni MgO催化剂制备的碳纳米管管径较细、较均匀 .碳纳米管的产率随着裂解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Fe MgO催化剂制备碳纳米管的产率随制备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而Ni MgO催化剂制备碳纳米管的产率随制备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Fe MgO催化剂制备碳纳米管 ,在10 73K甚至更高的制备温度才能达到其最高产率 .Co MgO催化剂制备碳纳米管的产率在 973K左右产率较高 ,而用Ni MgO催化剂制备碳纳米管 ,则在 873K甚至更低的制备温度就能达到最高产率 .反应时间与碳纳米管的产率不成正比 ,有一最佳反应时间 ,如Ni MgO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时间为 2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碳纳米管 催化裂解法 CH4 甲烷 柠檬酸法 催化剂
下载PDF
化学修饰阳极氧化铝模板法合成小尺寸聚苯胺纳米线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剑章 董平 +1 位作者 蔡成东 林仲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87-1291,共5页
利用表面活性剂对阳极氧化铝(AAO)模板进行化学修饰,发展了模板合成法,从而得到更小尺寸的聚苯胺纳米管、线.在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脂肪酸(R18)修饰下,在14nm孔径的AAO模板中合成7nm的纳米线.对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比较后发现,通过改变修饰... 利用表面活性剂对阳极氧化铝(AAO)模板进行化学修饰,发展了模板合成法,从而得到更小尺寸的聚苯胺纳米管、线.在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脂肪酸(R18)修饰下,在14nm孔径的AAO模板中合成7nm的纳米线.对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比较后发现,通过改变修饰表面活性剂上烷基链长可以对所制备的聚合物纳米管、线的直径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的化学修饰 AAO模板 小尺寸聚合物纳米线
下载PDF
生物功能电极 Ⅲ.葡萄糖氧化酶的电化学固定化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郑智敏 吴辉煌 周绍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利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吡咯的电聚合,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包埋在聚吡咯(PPy)基质中以构成生物功能电极。讨论了溶液pH和聚合电位对酶固定化的影响,并用IR和交流阻抗谱对酶膜进行表征。GOD的固定化只有当pH>5.5时才能实现,由此推测酶... 利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吡咯的电聚合,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包埋在聚吡咯(PPy)基质中以构成生物功能电极。讨论了溶液pH和聚合电位对酶固定化的影响,并用IR和交流阻抗谱对酶膜进行表征。GOD的固定化只有当pH>5.5时才能实现,由此推测酶是以带负电的粒子嵌入PPy的。交流阻抗谱表明这一电极具有有界多孔电极的特征。探索了酶与电子传递体Fe(CN)_6^(3-)同时固定化的可行性。电化学固定化的GOD保持其生物催化活性,酶反应表观上遵循Michealis-Menten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功能电极 酶电极 葡萄糖氧化酶
下载PDF
论现代化学定义及其原则宗旨 被引量:14
16
作者 魏光 林银钟 +1 位作者 陈鸿博 廖代伟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50-53,共4页
论现代化学定义及其原则宗旨魏光林银钟陈鸿博廖代伟(厦门大学化系厦门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福建361005)1典型化学定义浅析随着现代化学发展的深度、广度以及人们科学思维的进步,有关化学定义辞条层出不穷,真可谓仁者见仁、智... 论现代化学定义及其原则宗旨魏光林银钟陈鸿博廖代伟(厦门大学化系厦门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福建361005)1典型化学定义浅析随着现代化学发展的深度、广度以及人们科学思维的进步,有关化学定义辞条层出不穷,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就笔者认为最有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学 化学 定义 原则 宗旨
原文传递
择优生长CdS纳米微粒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怀国 席燕燕 +4 位作者 郑志新 颜佳伟 周剑章 吴玲玲 林仲华 《电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95-201,共7页
利用恒电流阴极还原法或电流脉冲法在聚苯胺膜、PATP膜、Au膜和ITO基体上制备了CdS纳米微粒膜 ,并对其结构和紫外_可见吸收等性质进行初步表征 .
关键词 择优生长 CDS 纳米微粒膜 制备 性能 纳米半导体 硫化镉 光电化学
下载PDF
CO_2加氢合成甲醇催化反应中CO的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基涛 区泽棠 +1 位作者 陈明旦 张伟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26-929,共4页
研究了铜基催化剂上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中掺入CO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原料中添加少量CO,甲醇的选择性提高38%,收率提高25%;TPD-MS和TPSR-MS结果表明,CO能抑制催化剂表面起逆水汽变换作用的活性位对C... 研究了铜基催化剂上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中掺入CO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原料中添加少量CO,甲醇的选择性提高38%,收率提高25%;TPD-MS和TPSR-MS结果表明,CO能抑制催化剂表面起逆水汽变换作用的活性位对CO2的吸附,从而提高了CO2加氢合成甲醇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合成 甲醇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催化
下载PDF
长链DNA在金基底上的固定化和电化学标记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剑章 吴玲玲 +5 位作者 董丽琴 林种玉 颜佳伟 董平 包烨 林仲华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6-280,共5页
本文提出在金基底上用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胺氯化物 (poly(dial lyldimethylammoniumchloride) ,PDDA)自组装膜固定长链DNA的方法 ,用DiffuseReflectanceIn frared ,XPS和STM技术进行表征 。
关键词 聚电解质 DNA 固定化 电化学标记 STM FT-IR XPS 基因芯片 金基底
下载PDF
催化助热燃烧——一项重要的燃烧新技术 被引量:11
20
作者 蔡俊修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5-53,共9页
催化助热燃烧利用催化剂点燃和保持气相反应,保证燃料完全燃烧,提高了热效率,稳定地调节火焰温度,减少NO_x排放量,对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保护环境有好处。采用蜂窝状陶瓷负载贵金属,(复)氧化物活性组分,或以多种材质的活性独石,可满足许多... 催化助热燃烧利用催化剂点燃和保持气相反应,保证燃料完全燃烧,提高了热效率,稳定地调节火焰温度,减少NO_x排放量,对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保护环境有好处。采用蜂窝状陶瓷负载贵金属,(复)氧化物活性组分,或以多种材质的活性独石,可满足许多燃烧场合的要求。今后在催化剂体系选取时,应把高温热稳定性放在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助热燃烧 热效率 NOX排放 燃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