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有关《新诗大千》及其它的来信摘编
1
作者
陈发玉
刘菲
+24 位作者
陈敢
潘颂德
陈仲义
罗振亚
陈丙莹
章亚昕
宋益乔
钟俊昆
宁宇
刘锋杰
卢斯飞
彭诚
葛乃福
萧映
毕光明
沈奇
孙永利
岑琦
吕进
清子
王一桃
公刘
牛汉
张默
晓文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9-25,共7页
陶保玺的新诗诗体学理论专著《新诗大千》 ,自问世迄今 ,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造诣的诗人、诗评家及教授、学者 ,纷纷来信或撰写文章表示首肯。这固然意味着对作者的鼓励与鞭策 ,但其间亦蕴含着不少精辟而...
陶保玺的新诗诗体学理论专著《新诗大千》 ,自问世迄今 ,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造诣的诗人、诗评家及教授、学者 ,纷纷来信或撰写文章表示首肯。这固然意味着对作者的鼓励与鞭策 ,但其间亦蕴含着不少精辟而独到的学术见解 ,无疑有利于我国的新诗诗学理论建设。为此 ,特将这些名家来信摘编于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大千
诗评家
中文系
广西师范学院
中国诗歌
郭小川
文艺理论家
理论与创作
新诗体式
新诗诗体学
全文增补中
九十年代:诗与思的对话
2
作者
杨克
南野
+2 位作者
陈仲义
陈旭光
陈薇
《南方文坛》
1998年第1期38-40,共3页
杨克: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觉得九十年代的诗歌比八十年代好像沉寂了,我觉得这种看法可能有某种问题。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从表面上看,就一般的编辑部来说诗歌来稿没有比八十年代有明显的减少;另一方面,从诗人写作来说,八十年代很活...
杨克: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觉得九十年代的诗歌比八十年代好像沉寂了,我觉得这种看法可能有某种问题。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从表面上看,就一般的编辑部来说诗歌来稿没有比八十年代有明显的减少;另一方面,从诗人写作来说,八十年代很活跃的一批具有前卫性的青年诗人写的作品,你如果认真地读,在九十年代我认为没有退步,从文本来说,有的甚至更成熟一些,至少,并没有出现九十年代的写作比八十年代更差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我觉得这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谈论这些话题的八十年代比较活跃的诗人和诗评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批评家
诗歌批评
先锋诗歌
诗与思
八十年代
个人化写作
诗评家
第三代诗
文本
原文传递
题名
有关《新诗大千》及其它的来信摘编
1
作者
陈发玉
刘菲
陈敢
潘颂德
陈仲义
罗振亚
陈丙莹
章亚昕
宋益乔
钟俊昆
宁宇
刘锋杰
卢斯飞
彭诚
葛乃福
萧映
毕光明
沈奇
孙永利
岑琦
吕进
清子
王一桃
公刘
牛汉
张默
晓文
机构
安徽省铜陵财专
广西师范学院
上海社科院
厦门
业大
中文系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中文系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
中文系
山东社科院文学所
山东聊城师范学院
中文系
江西赣南师范学院
中文系
上海作协
安徽师范大学
中文系
广西师范学院
中文系
长沙湖南省文联<理论与创作>
上海复旦大学
中文系
武汉大学
中文系
海南琼州大学
中文系
陕西工商学院
天津<诗之国>杂志编辑部
浙江省文联
西南师范大学
香港文艺家协会
中国诗歌学会
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9-25,共7页
文摘
陶保玺的新诗诗体学理论专著《新诗大千》 ,自问世迄今 ,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造诣的诗人、诗评家及教授、学者 ,纷纷来信或撰写文章表示首肯。这固然意味着对作者的鼓励与鞭策 ,但其间亦蕴含着不少精辟而独到的学术见解 ,无疑有利于我国的新诗诗学理论建设。为此 ,特将这些名家来信摘编于此 。
关键词
新诗大千
诗评家
中文系
广西师范学院
中国诗歌
郭小川
文艺理论家
理论与创作
新诗体式
新诗诗体学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九十年代:诗与思的对话
2
作者
杨克
南野
陈仲义
陈旭光
陈薇
机构
葛洲坝水利工程学院
厦门
业大
中文系
北京大学艺术学
系
出处
《南方文坛》
1998年第1期38-40,共3页
文摘
杨克: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觉得九十年代的诗歌比八十年代好像沉寂了,我觉得这种看法可能有某种问题。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从表面上看,就一般的编辑部来说诗歌来稿没有比八十年代有明显的减少;另一方面,从诗人写作来说,八十年代很活跃的一批具有前卫性的青年诗人写的作品,你如果认真地读,在九十年代我认为没有退步,从文本来说,有的甚至更成熟一些,至少,并没有出现九十年代的写作比八十年代更差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我觉得这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谈论这些话题的八十年代比较活跃的诗人和诗评家。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批评家
诗歌批评
先锋诗歌
诗与思
八十年代
个人化写作
诗评家
第三代诗
文本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有关《新诗大千》及其它的来信摘编
陈发玉
刘菲
陈敢
潘颂德
陈仲义
罗振亚
陈丙莹
章亚昕
宋益乔
钟俊昆
宁宇
刘锋杰
卢斯飞
彭诚
葛乃福
萧映
毕光明
沈奇
孙永利
岑琦
吕进
清子
王一桃
公刘
牛汉
张默
晓文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8
0
全文增补中
2
九十年代:诗与思的对话
杨克
南野
陈仲义
陈旭光
陈薇
《南方文坛》
199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