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化记忆与文化反思——抢救端午节原文化形态 |
乌丙安
|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2
|
|
2
|
王维安史之乱“受伪职”考评 |
毕宝魁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9
|
|
3
|
春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情恋性爱母题 |
曲德来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5
|
|
4
|
伦理的艺术与艺术的伦理——中国古代艺术理性的价值取向 |
高楠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4
|
|
5
|
乔吉散曲与柳永词之比较研究 |
钟林斌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6
|
后终结时代的哲学境界 |
王志刚
宋伟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7
|
老庄以无为本的审美主体论 |
王向峰
|
《东方丛刊》
|
2001 |
0 |
|
8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光彩的一章——读《东北现代文学史论》 |
赵凌河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0 |
|
9
|
韩愈《双鸟诗》意义探微 |
毕宝魁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10
|
中国古代艺术符号系统 |
高楠
|
《东方丛刊》
|
200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