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丘脑胶质瘤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伍碧武 张义 +6 位作者 汪洋 庄冬晓 花玮 胡枢坤 李文纲 徐立权 黄山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01-1205,共5页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丘脑胶质瘤的疗效,分析预后.方法 自201 1年12月至2015年1月,采用经顶上小叶、经胼胝体、经额叶侧脑室及经外侧裂岛叶4种手术入路治疗丘脑胶质瘤57例,术后47例同期行放(化)疗.观察术后症状及并发症情况,计...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丘脑胶质瘤的疗效,分析预后.方法 自201 1年12月至2015年1月,采用经顶上小叶、经胼胝体、经额叶侧脑室及经外侧裂岛叶4种手术入路治疗丘脑胶质瘤57例,术后47例同期行放(化)疗.观察术后症状及并发症情况,计算总体生存率(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FS),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本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39例次全切除(>90%),18例大部切除(60% ~ 90%),均经病理明确诊断为胶质瘤.术后症状改善40例,无改善11例,恶化6例,12例术后未出现并发症.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OS分别为80.4%、53.3%和28.6%,PFS分别为71.4%、41.3%和17.2%.中位生存时间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4.0个月(95% CI:13.1 ~20.7)和12.0个月(95% CI:9.4 ~ 14.6).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和治疗方式是影响O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手术治疗丘脑胶质瘤近期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辅助放(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丘脑胶质瘤 预后
原文传递
术中超声在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山 张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0-42,共3页
术中超声具有简便、实时、经济、安全的优点,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术中超声已经应用于实时定位诊断胶质瘤,判断胶质瘤残余,控制胶质瘤切除范围及与神经导航融合以判断和纠正病灶移位等,其有助于实时指导手术进程,提高... 术中超声具有简便、实时、经济、安全的优点,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术中超声已经应用于实时定位诊断胶质瘤,判断胶质瘤残余,控制胶质瘤切除范围及与神经导航融合以判断和纠正病灶移位等,其有助于实时指导手术进程,提高手术的精确性。本文即对术中超声在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手术中 神经胶质瘤 脑超声描记术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诊断和治疗(附3例报告)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文纲 黄山 +1 位作者 张义 杜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9-320,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3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内分泌检查资料。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内分泌检查可明确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垂体增生;...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3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内分泌检查资料。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内分泌检查可明确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垂体增生;甲状腺素替代治疗5~8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消失,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泌乳素水平正常,垂体大小恢复正常。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垂体增生,不应该简单考虑垂体瘤予以手术治疗。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增生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素
下载PDF
丘脑胶质瘤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4
作者 伍碧武 张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9-321,共3页
丘脑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大的感觉整合中枢,占神经轴体积不到2%,由于其位置深在、毗连内囊、下丘脑等重要中枢结构,并且该部位肿瘤病理类型以胶质细胞瘤为主,因此其高病死率和病残率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题。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 丘脑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大的感觉整合中枢,占神经轴体积不到2%,由于其位置深在、毗连内囊、下丘脑等重要中枢结构,并且该部位肿瘤病理类型以胶质细胞瘤为主,因此其高病死率和病残率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题。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治疗观念的改变,目前丘脑胶质瘤的治疗模式主要倾向于手术切除,并辅以放化疗,本文就丘脑胶质瘤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胶质瘤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 胶质细胞瘤 病理类型 手术切除 治疗观 下丘脑
原文传递
垂体腺瘤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周任远 王国民 +4 位作者 张跃辉 施国伟 何家扬 蒋为众 李士其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了解垂体腺瘤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SD)的发病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和分析86例男性垂体腺瘤患者术前性功能情况,总结不同类型垂体腺瘤男性患者SD的发病特征,分析SD与年龄、肿瘤类型、侵袭性、大小、血泌乳素水平和睾酮... 目的 了解垂体腺瘤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SD)的发病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和分析86例男性垂体腺瘤患者术前性功能情况,总结不同类型垂体腺瘤男性患者SD的发病特征,分析SD与年龄、肿瘤类型、侵袭性、大小、血泌乳素水平和睾酮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垂体腺瘤男性患者SD的发生率为80.2%( 69/86).其中,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SD发生率为84.6% (66/78);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SD发生率为37.5%( 3/8).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中,泌乳素腺瘤组(PRL组)勃起功能障碍(ED)发生率最高,达92.1% (35/38),明显高于促性腺激素腺瘤组(FSH组)和生长激素腺瘤组(GH组)(P<0.05).FSH组以性欲低下为主,发生率78.3% (18/23).GH组ED发生率达70.6%( 12/17),其性欲低下和射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RL组和FSH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垂体腺瘤男性性功能障碍与腺瘤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侵袭性、血清泌乳素及睾酮水平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腺瘤男性ED发生率很高,尤其是功能性垂体腺瘤.不同类型功能性垂体腺瘤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有所差异,泌乳素腺瘤ED发生率最高.腺瘤的病理类型是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 催乳素瘤 勃起功能障碍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育龄女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手术前后内分泌改变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蒋为众 李士其 +3 位作者 黄中 檀书斌 卢政荣 周良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育龄女性中垂体泌乳素微腺瘤患者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育龄女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24例,对手术前后内分泌改变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4例全部手术全切除肿瘤,术后复查血清PRL,下降至正常水平2... 目的:探讨育龄女性中垂体泌乳素微腺瘤患者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育龄女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24例,对手术前后内分泌改变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4例全部手术全切除肿瘤,术后复查血清PRL,下降至正常水平23例。术后当月月经恢复正常6例;术后6月月经恢复正常18例。其中1例术后d3恢复月经,且术后3个月经B超查证实怀孕。13例溢乳患者均于治疗后2-16周内停止溢乳。结论:显微手术切除可作为育龄女性中症状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催乳素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垂体转移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7
作者 邱天明 张义 +5 位作者 李士其 李文纲 卢政荣 黄中 李小静 张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67-269,共3页
目的:通过报道1例垂体转移性肺癌,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垂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垂体转移性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分析我院1例确诊为垂体转移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近期国内外关于垂体转移瘤相关文献。结果:垂体转移瘤... 目的:通过报道1例垂体转移性肺癌,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垂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垂体转移性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分析我院1例确诊为垂体转移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近期国内外关于垂体转移瘤相关文献。结果:垂体转移瘤是少见的颅内病变,多来源于乳腺和肺,以尿崩、视神经损害和内分泌功能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缺乏特征的影像学表现。结论:对于同时影响垂体前后叶功能、生长较快且有侵袭性的鞍区肿瘤需注意和垂体转移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诊断/病理学 肺肿瘤/继发性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人类
下载PDF
扩大经鼻蝶入路的海绵窦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山 张义 夏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09-712,共4页
目的研究扩大经鼻蝶入路下的海绵窦显微解剖特点,制定大小范围合适的骨窗暴露海绵窦,为临床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7具动脉灌注乳胶的成人尸头上模拟扩大经鼻蝶入路手术,在显微镜下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脑神经的解剖关系... 目的研究扩大经鼻蝶入路下的海绵窦显微解剖特点,制定大小范围合适的骨窗暴露海绵窦,为临床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7具动脉灌注乳胶的成人尸头上模拟扩大经鼻蝶入路手术,在显微镜下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脑神经的解剖关系并测量相关解剖参数。结果鞍结节、鞍底、斜坡、颈内动脉和视神经骨性隆起是确定手术区域的重要标志。颈内动脉与上颌神经入圆孔处的平均距离为6.8mm。扩大的骨窗平均宽度值为37.6mm(范围28.7mm~44.0mm)。结论骨窗越过颈内动脉骨性隆起扩大至圆孔的内侧缘的扩大经鼻蝶入路可有效的暴露一侧海绵窦全景,是处理由鞍内向海绵窦内侵袭病变的良好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鼻蝶入路 颈内动脉 海绵窦 解剖学
下载PDF
高原地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脑出血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倩 李文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873-1874,共2页
目的:探讨防治妊高征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减少并发症,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对1990~2001年间收治的11例妊高征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痫4例均不同程度脑内出血,出血量30~80ml,经手术、保守治疗,治愈3... 目的:探讨防治妊高征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减少并发症,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对1990~2001年间收治的11例妊高征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痫4例均不同程度脑内出血,出血量30~80ml,经手术、保守治疗,治愈3例,良好2例,中残4例,死亡2例,围产儿死亡2例.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宣教、母婴监护、开展妊高征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降低妊高征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脑出血 高原地区
下载PDF
经蝶手术对男性青壮年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性腺功能的影响(附70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涛 李士其 黄中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0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目的:探讨经蝶垂体泌乳素腺瘤切除手术对男性青壮年患者性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0月至2007年11月接受经蝶手术的70例男性青壮年(18~45岁)垂体泌乳素腺瘤(平均年龄36.4岁)患者的年龄和性别... 目的:探讨经蝶垂体泌乳素腺瘤切除手术对男性青壮年患者性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0月至2007年11月接受经蝶手术的70例男性青壮年(18~45岁)垂体泌乳素腺瘤(平均年龄36.4岁)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发病特点、肿瘤分型、治疗与预后等情况。确诊主要依靠血泌乳素与MRI及术后病理检查;随访其术后内分泌指标及MRI以及患者的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70例男性患者中垂体大腺瘤者56例,肿瘤具有侵袭性者28/70例(40%);患者治愈率为55.7%(39/70),未愈为44.3%(31/70);患者性功能恢复正常者16/70例(22.9%),部分改善者23/70例(32.9%),无改善者31/70例(44.3%)。结论:在男性青壮年垂体泌乳素瘤患者中,大腺瘤所占比例较高,巨大型及侵袭性大腺瘤的比例也较高。男性垂体微腺瘤患者手术后性功能恢复良好,巨大型及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手术后性功能恢复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泌乳素腺瘤 经蝶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Onyx-18和(或)弹簧圈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附17例报道)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涛 李文纲 +1 位作者 李士其 徐立权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6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Onyx-18和(或)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Onyx-18和(或)弹簧圈血管内栓塞的海绵窦区DAV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资料,栓塞治疗方式选择Onyx-18和(或)弹簧圈,单用... 目的探讨Onyx-18和(或)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Onyx-18和(或)弹簧圈血管内栓塞的海绵窦区DAV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资料,栓塞治疗方式选择Onyx-18和(或)弹簧圈,单用经静脉途径治疗或单用经动脉途径治疗或经静脉+动脉联合途径治疗。结果 17例海绵窦区DAVF患者中,11例治愈,6例改善。单用经静脉途径治疗10例,治愈率为70%(7/10例);单用经动脉途径治疗3例,治愈率33.3%(1/3例);经静脉+动脉途径联合治疗4例,治愈率75%(3/4例)。所有经治病例均无严重致残和致死并发症。结论海绵窦区DAVF的血管内治疗应建立在正确认识该部位DAVF解剖特点的基础上。Onyx-18和(或)弹簧圈栓塞治疗海绵窦区DAVF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经静脉途径治疗及联合经静脉+动脉途径治疗优于单纯经动脉途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治疗 栓塞
原文传递
扩大经鼻蝶入路的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和脑神经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文纲 黄山 +1 位作者 杜然 张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1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研究扩大经鼻蝶入路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和脑神经的显微解剖特点,为切除颈内动脉外侧肿瘤提供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在7具成人尸头模拟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观察颈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和脑神经的解剖关系,并测量相关解剖参数。结果:海绵... 目的:研究扩大经鼻蝶入路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和脑神经的显微解剖特点,为切除颈内动脉外侧肿瘤提供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在7具成人尸头模拟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观察颈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和脑神经的解剖关系,并测量相关解剖参数。结果:海绵窦段颈内动脉有两个重要分支:海绵窦下动脉和脑膜垂体干。海绵窦下动脉起源颈内动脉水平段中央外侧,垂体下动脉起源于脑膜垂体干。内展神经在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的外侧,向眶上裂方向走行。颈内动脉与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和视神经入眶上裂处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4 mm、3.4 mm、3.9 mm和4.5 mm。结论:熟悉展神经和海绵窦下动脉在海绵窦内的解剖关系,有助于经扩大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时对其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鼻蝶入路 海绵窦 颈内动脉 展神经 解剖学
原文传递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福林 张义 +2 位作者 王建清 全勇 贾丕丰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重度颅脑外伤患者97例,随机分成强化胰岛素治疗组50例和传统胰岛素治疗组47例;除胰岛素用法不同外,其余治疗方法相同。研究分析治疗后感...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重度颅脑外伤患者97例,随机分成强化胰岛素治疗组50例和传统胰岛素治疗组47例;除胰岛素用法不同外,其余治疗方法相同。研究分析治疗后感染、院内病死率以及随访6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在重症监护室入院时间[(5.4±3.5)d与(6.9±2.3)d,t=6.67,P〈0.001]、感染发生率(26.00%与46.81%,X^2=4.548,P=0.033)、随访6个月后格拉斯哥评级(GOS)评分(1-3分和4-5分两组分别为48.00%与52.00%、70.21%与2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3,P=0.026);在院内病死率(22.00%与25.53%,X^2=0.167,P=0.683)和随访6个月时病死率(32.00%与36.17%,X^2=0.188,P=0.665)及低血糖发生率(4.00%与4.26%,X^2=0.004,P=0.95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可减少患者感染、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及提升神经功能恢复,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大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治疗 颅脑外伤 预后 疗效
原文传递
经蝶手术治疗临床表现为库欣病的垂体ACTH腺瘤(附29例报道)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楠 李士其 +6 位作者 王镛斐 吴劲松 赵曜 寿雪飞 张晓硌 沈明 王涛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2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表现为库欣病的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9例库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MRI显示垂体大腺瘤2例、微腺瘤14例、可疑微腺瘤11例、未见肿瘤征象者2例。其... 目的:分析临床表现为库欣病的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9例库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MRI显示垂体大腺瘤2例、微腺瘤14例、可疑微腺瘤11例、未见肿瘤征象者2例。其中14例行双侧岩下窦采血(BIPSS)检查。可疑微腺瘤和未见肿瘤征象13例术前均依据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BIPSS诊断为库欣病。29例患者均行经右侧单鼻孔-蝶窦手术切除肿瘤。以术后2 d内上午8:00血皮质醇低于5μg·dL-1(1μg·dL-1=27.6 nmol.L-1)、24 h尿游离皮质醇正常、原有症状缓解或消失作为术后即刻生化缓解(IPBR)标准。结果:29例患者均病理证实为垂体ACTH腺瘤。23/29例(79.3%)症状缓解,术后皮质醇水平介于0.47~4.35μg·dL-1,平均为2.37μg·dL-1。术前MRI显示明确腺瘤患者的缓解率[15/16例(93.8%)]高于可疑微腺瘤和未见肿瘤患者的缓解率[8/13例(61.5%,P〈0.05)];术前MRI提示可疑微腺瘤和未见肿瘤的13例患者中,行BIPSS检查患者的缓解率[7/9例(77.8%)]高于未行BIPSS检查患者[1/4例(25.0%)]。14例行BIPSS检查者中,9例术中所见病灶位置与术前BIPSS提示位置相符9/14例(64.3%)。结论:BIPSS有助于库欣病术前ACTH微腺瘤的鉴别诊断和肿瘤定位;经蝶入路是治疗垂体ACTH微腺瘤手术的首选方法,术后未缓解或复发病例可考虑再次手术,术前MRI显示肿瘤的患者提示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病 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诊断 手术 双侧岩下窦采血
原文传递
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至丘脑区域的显微镜与内镜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伍碧武 张义 李文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至丘脑的相关解剖标志,比较显微镜与內镜在暴露方面的互补性,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6具(12侧)红、蓝色乳胶灌注的头颅标本,模拟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暴露丘脑,显微镜联合内镜依次交替观察纵裂、透明... 目的观察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至丘脑的相关解剖标志,比较显微镜与內镜在暴露方面的互补性,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6具(12侧)红、蓝色乳胶灌注的头颅标本,模拟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暴露丘脑,显微镜联合内镜依次交替观察纵裂、透明隔间腔、侧脑室、三脑室四个阶段的解剖结构,并测量相应数据。结果纵裂阶段:胼缘动脉、扣带回、胼周动脉和胼胝体为主要解剖标志。透明隔间腔阶段:透明隔和穹窿体为主要解剖标志。显微镜和內镜均能较好的暴露纵裂和透明隔间腔内的解剖结构。侧脑室阶段:室间孔、透明隔静脉、丘纹静脉、脉络丛、穹窿体、尾状核体部为主要解剖标志。内镜可以弥补显微镜下额角前部(25.7mm±1.7mm vs.14.2mm±1.2mm,P<0.05)、丘脑外侧1/3(12.1mm±0.7mm vs.7.0mm±0.9mm,P<0.05)和后侧2/5(28.8mm±1.4mm vs.18.7mm±1.4mm,P<0.05)的视野死角。三脑室阶段:由于受穹窿体和大脑内静脉的限制,显微镜和内镜都不足以有效暴露丘脑内侧面。结论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暴露丘脑的过程中解剖标志明确,显微镜和内镜的配合有助于辨认重要解剖结构、弥补术野死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 丘脑 显微镜 內镜 解剖学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在大鼠脑胶质瘤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伍碧武 张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57-560,共4页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呈弥漫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与重要神经纤维柬关系紧密。这种生物学特性使术者很难在肉眼或显微镜下真正做到肿瘤全切除,肿瘤留有残余,术后易复发,扩大切除范围则容易损伤...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呈弥漫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与重要神经纤维柬关系紧密。这种生物学特性使术者很难在肉眼或显微镜下真正做到肿瘤全切除,肿瘤留有残余,术后易复发,扩大切除范围则容易损伤正常白质纤维束,造成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如何明确肿瘤的边界及其与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大鼠 脑胶质瘤模型
下载PDF
静息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合并类肢端肥大症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跃跃 刘军 +5 位作者 盛励 徐炯 陈灶萍 张义 李小静 张杰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4-356,共3页
静息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silent corticotroph adenoma,SCA)合并类肢端肥大症非常少见,国内外也无相关病例报道.但其极易误诊为肢端肥大症,因为该患者既有肢端肥大症的临床表现,又有垂体瘤的影像学改变,使人很容易想到生长激素(G... 静息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silent corticotroph adenoma,SCA)合并类肢端肥大症非常少见,国内外也无相关病例报道.但其极易误诊为肢端肥大症,因为该患者既有肢端肥大症的临床表现,又有垂体瘤的影像学改变,使人很容易想到生长激素(GH)瘤引起肢端肥大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肢端肥大症 静息型 文献复习 影像学改变 病例报道 临床表现 生长激素
原文传递
垂体FSH瘤并垂体功能减退误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新梅 刘军 +5 位作者 盛励 徐炯 陈灶萍 丁和远 查兵兵 张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4-346,共3页
患者男性,40岁,因“进行性体力下降2年,加重3周”入院。患者于1996年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2004年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主要表现为体力下降,全身乏力,怕冷,食欲不振。2006年7月左右出珊陆欲冷淡,性功能下降,... 患者男性,40岁,因“进行性体力下降2年,加重3周”入院。患者于1996年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2004年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主要表现为体力下降,全身乏力,怕冷,食欲不振。2006年7月左右出珊陆欲冷淡,性功能下降,就诊当地医院查FT3、FT4下降,TSH升高(具体值不详),予以口服强的松及优甲乐后出现精神症状,停药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垂体功能减退 垂体增生 文献复习 FSH 甲状腺切除手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 误诊
原文传递
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智奇 张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2-254,共3页
胶质瘤呈侵袭性浸润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致残率和致死率高,预后差。目前胶质瘤手术切除主要依靠术者经验行肉眼下全切除,往往不超过影像学边界,留有残余肿瘤,术后易复发。因此,进行影像学引导的胶质瘤手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胶质瘤呈侵袭性浸润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致残率和致死率高,预后差。目前胶质瘤手术切除主要依靠术者经验行肉眼下全切除,往往不超过影像学边界,留有残余肿瘤,术后易复发。因此,进行影像学引导的胶质瘤手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e,DTI)是近年发展的磁共振成像新技术,是目前惟一能在活体无创地显示脑白质鲜维束的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脑胶质瘤
下载PDF
肢端肥大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良 张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5-188,共4页
肢端肥大症是一种隐袭起病、缓慢进展的内分泌疾病。肢端肥大症主要由生长激素垂体瘤引起,这种垂体瘤长期、过度分泌生长激素导致循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升高,从而导致靶器官受损、增加患者死亡率... 肢端肥大症是一种隐袭起病、缓慢进展的内分泌疾病。肢端肥大症主要由生长激素垂体瘤引起,这种垂体瘤长期、过度分泌生长激素导致循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升高,从而导致靶器官受损、增加患者死亡率并且降低生活质量。本文检索5年来的相关文献,回顾肢端肥大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端肥大症 垂体腺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药物治疗 生长抑素类似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