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外伤后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的密切因素。方法:收集710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对其年龄、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范围、挫伤及血肿范围、脑室积血范围、去骨瓣减压情况、颅内感染、...目的:探讨外伤后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的密切因素。方法:收集710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对其年龄、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范围、挫伤及血肿范围、脑室积血范围、去骨瓣减压情况、颅内感染、腰穿情况等因素与迟发性脑积水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与脑积水发生有关系的因素。结果:外伤后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为6.34%。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首要危险因素,尤其对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腰穿可以明显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迟发性脑积水。去骨瓣减压术、脑室积血、颅内感染及高龄也是迟发性脑积水的重要相关因素,而颅内血肿量及GCS评分与外伤迟发性脑积水的相关度较低。结论:外伤后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腰穿及防治颅内感染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发生率。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下血肿腔置管引流对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将其分为传统组及立体定向组。传统组采用止血、降颅内压、神经营养等对症治疗的方法;立体定...目的:研究立体定向下血肿腔置管引流对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将其分为传统组及立体定向组。传统组采用止血、降颅内压、神经营养等对症治疗的方法;立体定向组采用立体定向引导下丘脑血肿腔置管引流并结合支持对症治疗,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丘脑血肿量、修改Graeb评分标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在死亡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GCS评分(P=0.048)、并发症发生率(P=0.031)、30 d GOS评分(P=0.044)、7 d血肿后血肿量(P=0.047)的比较上立体定向组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立体定向下血肿腔置管引流术虽然不能降低老年丘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但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外伤后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的密切因素。方法:收集710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对其年龄、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范围、挫伤及血肿范围、脑室积血范围、去骨瓣减压情况、颅内感染、腰穿情况等因素与迟发性脑积水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与脑积水发生有关系的因素。结果:外伤后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为6.34%。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首要危险因素,尤其对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腰穿可以明显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迟发性脑积水。去骨瓣减压术、脑室积血、颅内感染及高龄也是迟发性脑积水的重要相关因素,而颅内血肿量及GCS评分与外伤迟发性脑积水的相关度较低。结论:外伤后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腰穿及防治颅内感染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发生率。
文摘目的 观察神经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治疗慢性与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手术治疗的慢性与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3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术,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钻孔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2周复查CT,试验组血肿完全消失率高于对照组(86.96%vs.47.83%)(P<0.05)。试验组引流管拔除时间[(2.7±0.4) d vs.(3.8±1.0) d]和住院时间[(12.5±1.6) d vs.(18.3±2.7) d]均较对照组短(P<0.05)。随访6个月,两组血肿复发率相仿(8.7%vs.0)(P>0.05)。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治疗慢性与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操作范围广、引流彻底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文摘目的:研究立体定向下血肿腔置管引流对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将其分为传统组及立体定向组。传统组采用止血、降颅内压、神经营养等对症治疗的方法;立体定向组采用立体定向引导下丘脑血肿腔置管引流并结合支持对症治疗,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丘脑血肿量、修改Graeb评分标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在死亡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GCS评分(P=0.048)、并发症发生率(P=0.031)、30 d GOS评分(P=0.044)、7 d血肿后血肿量(P=0.047)的比较上立体定向组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立体定向下血肿腔置管引流术虽然不能降低老年丘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但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