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肠道菌群、炎症免疫和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丽 薛红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HBV-ACLF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生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观察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炎症...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HBV-ACLF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生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观察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炎症免疫和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和酵母样菌属等肠道菌落数、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指标、CD4^+和CD4^+/CD8^+值等免疫指标、以及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胆汁酸、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肝功能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HBV-ACLF患者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控制机体炎症水平,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白桦脂酸对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立新 严丽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研究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Cl_4组、CCl_4+水飞蓟素组(200mg/kg)、CCl_4+白桦脂酸低剂量组(20mg/kg)、CCl_4+白桦脂酸高... 目的研究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Cl_4组、CCl_4+水飞蓟素组(200mg/kg)、CCl_4+白桦脂酸低剂量组(20mg/kg)、CCl_4+白桦脂酸高剂量组(40mg/kg)。除空白对照组和CCl_4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外,其余各组每日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共7d。末次给药2h后,腹腔注射0.1%的CCl_4植物油溶液(10mL/kg),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植物油。18h后取血、肝脏。各组小鼠肝脏做HE染色,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p-NF-κB、NF-κB、p-IκBα、IκBα、Nrf-2和HO-1蛋白表达。结果白桦脂酸(20、40mg/kg)能降低CCl_4诱导的肝损伤小鼠血清MDA、IL-6、IL-1β和TNF-α含量(P<0.01),升高SOD含量(P<0.01);能显著改善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显著降低肝脏p-NF-κB、p-IκBα蛋白表达(P<0.01),增加肝脏Nrf-2和HO-1蛋白表达(P<0.05~0.01)。结论白桦脂酸对CCl_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效应可能与Nrf-2/HO-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脂酸 肝损伤 Nrf-2/HO-1/NF-κB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联合INR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张莉 陈伟杰 +3 位作者 刘一村 卞兆连 邵建国 薛红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albumin ratio,RAR)联合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albumin ratio,RAR)联合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8年6月—2022年6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肝硬化并发HE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90 d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109例)和死亡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等指标,运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研究影响HE预后的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RAR联合INR对肝硬化并发HE的预测效能。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总胆红素、白蛋白、血清钠、INR、红细胞分度宽度、PLT计数、RAR、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MELD-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上述变量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RAR(OR=1.105,95%CI:1.051~1.161,P<0.001)和INR(OR=0.259,95%CI:0.069~0.965,P=0.044)是影响肝硬化并发HE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RAR、INR、RAR联合INR 3种评分模型的AUC分别为0.803、0.712、0.812。结论:RAR联合INR对肝硬化患者并发HE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作为预测肝硬化并发HE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性脑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 国际标准化比值 预后
下载PDF
临床一线护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葛佳宏 钱湘云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2年第24期1879-1884,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一线护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2—3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对南通市医疗机构1187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临床一线护士抑郁维度...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一线护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2—3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对南通市医疗机构1187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临床一线护士抑郁维度为(0.52±0.02)分,神经衰弱维度为(0.37±0.01)分,恐惧维度为(0.87±0.02)分,强迫-焦虑维度为(0.24±0.01)分,疑病维度为(0.25±0.01)分。不同医院级别的临床护士疑病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0,P<0.05),所在护理单元不同的护士抑郁、神经衰弱、强迫-焦虑、疑病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4.34~11.11,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护理单元因素对抑郁、神经衰弱、强迫-焦虑、疑病维度有影响。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临床一线护士存在抑郁、神经衰弱、恐惧等负性心理。作为管理者需针对不同的医院级别、护理单元,加强预防性的心理辅导,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理论、操作及防护知识的培训和人文关怀,创建良好的组织氛围,维护临床护士身心健康,保障护理质量及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临床一线护士 心理反应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明芳 章幼奕 +4 位作者 周垚 赵云 沈毅 羌韧 秦刚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对70例HBeAg阳性CHB患者予标准剂量PegIFN-α-2a或PegIFN-α-2b治疗。将治疗48周时,肝功能恢复正常、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103copies/m...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对70例HBeAg阳性CHB患者予标准剂量PegIFN-α-2a或PegIFN-α-2b治疗。将治疗48周时,肝功能恢复正常、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103copies/ml)、伴或不伴HBeAg和/或HBsAg的血清转换者定义为应答组(43例),其余为无应答组(27例)。结果应答组患者基线ALT较高(≥5×ULN)、HBV DNA载量较低(〈10~6 copies/ml)、HBsAg水平较低(〈5000IU/ml)和HBeAg水平较低(〈500S/CO)者的比例高于无应答组(P〈0.01)。应答组出现快速病毒学应答率69.8%(30/43),高于无应答组的48.1%(13/27)(P〈0.01)。治疗12周时,HBsAg滴度下降幅度预测疗效的灵敏度为65.1%,特异度为92.6%。基线ALT≥5×ULN和12周时HBV DNA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线ALT、HBsAg、HBeAg、HBV DNA水平和治疗12周时的HBV DNA和HBsAg下降幅度对PegIFN-α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有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原文传递
逍遥丸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症患者神经递质水平、抑郁评分和疾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文艳 杨丽 薛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逍遥丸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郁脾虚症患者神经递质、抑郁症状和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CHB患者92例,使用计算机的SAS统计软件进行随机数字表示法分成观... 目的探讨逍遥丸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郁脾虚症患者神经递质、抑郁症状和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CHB患者92例,使用计算机的SAS统计软件进行随机数字表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和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逍遥丸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神经介质水平,评价中医证候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等肝功能水平,观察ALT复常率、乙肝表面抗原(HBsAg)转阴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DA和NE水平分别为(9.15±0.87)ng/L和(136.74±14.54)ng/L,高于对照组的(7.52±0.71)ng/L和(115.68±12.26)ng/L(P均<0.01);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和HAMD评分分别为(7.63±1.28)分和(6.52±1.36)分,低于对照组的(9.14±1.67)分和(8.04±1.58)分(P均<0.01);观察组的ALT、AST、TAB和HBV-DNA水平分别为(51.38±6.30)U/L、(53.62±6.74)U/L、(15.76±2.93)mmol/L和(5.26±0.42)lgIU/mL,低于对照组的(65.76±7.15)U/L、(67.90±7.38)U/L、(17.82±3.27)mmol/L和(6.58±0.49)lgIU/mL(P均<0.01)。观察组的ALT复常率和HBeAg转阴率分别为63.04%和17.39%,高于对照组的43.49%和6.52%(P均<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6)。结论逍遥丸联合恩替卡韦能提高CHB肝郁脾虚症患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抑郁症状和肝功能,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丸 CHB 肝郁脾虚症 神经递质 抑郁 肝功能
下载PDF
抗结核治疗导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秦志华 顾尔莉 +2 位作者 施军卫 陈俊林 姚凡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研究结核病合并HBV感染者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HBV-DNA载量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探讨抗结核药物导致HBV再激活机率、可能发病机制及预防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结... 目的研究结核病合并HBV感染者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HBV-DNA载量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探讨抗结核药物导致HBV再激活机率、可能发病机制及预防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结核科诊治的结核病合并非活动性HBV感染者97例,随机分为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组(治疗组)和不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相同抗结核治疗方案,检测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HBVDNA、HBV血清学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抗结核治疗后HBV再激活发生率分别为2.22%(1/45)和19.23%(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11例患者HBV血清学指标HBeAg全部由阴性转为阳性。所有患者抗结核治疗前HBV-DNA载量均<1×10^(3)拷贝/mL,乙肝病毒再激活后治疗组HBVDNA为3.47×10^(3)拷贝/mL,对照组HBV-DNA载量为(2.62±3.07)×10^(8)拷贝/mL,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0.12,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肝损害发生率分别38.46%(20/52)和28.89%(13/45),两组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3,P<0.05),治疗组肝损害以1级轻度损害为主,对照组以2、3级中重度肝损害较多。治疗组暂停抗结核治疗3例(占6.67%),对照组需要暂停抗结核治疗8例(占15.38%)。抗结核治疗后HBV未再激活患者外周血CD3^(+)、CD4^(+)有降低,CD8^(+)轻度增高,CD4^(+)/CD8^(+)降低,对照组改变稍明显,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再激活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改变CD3^(+)、CD4^(+)降低更明显,CD4^(+)/CD8^(+)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0,9.890,7.750,P<0.05)。结论抗结核治疗可导致乙肝病毒再激活,再激活发生的机制可能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功能抑制有关。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再激活几率,减轻肝损害发生及肝损害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退高黄汤治疗高黄疸肝炎及肝衰竭99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陆雪峰 徐立新 顾菊兰 《肝脏》 2016年第6期522-523,共2页
我院于2006年到2015年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退高黄汤治疗高黄疸肝炎及肝衰竭99例并与随机抽取同期患者102例对照,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人工肝血浆置换 高黄疸肝炎 退高黄汤 肝衰竭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程苕莼 刘一村 +2 位作者 薛红 李民 卞兆连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0-313,318,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67例PB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组34例(观察组)和无肝细胞脂肪变性组33例(对照...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67例PB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组34例(观察组)和无肝细胞脂肪变性组3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自身抗体结果,随访分析预后特征。根据巴黎Ⅱ标准,将患者分为治疗应答有效组与应答无效组,分析与患者应答相关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乏力、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PBC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组年龄大于单纯PBC患者组(P=0.025),但乏力、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单纯PBC组(P=0.002,P=0.045);实验室检测,PBC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组患者与单纯PBC患者比较,其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补体C4指标水平偏高(P=0.039,P=0.035,P=0.000),而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血小板计数(PLT)、IgM值、抗丙酮酸抗体的阳性率较低(P=0.013,P=0.000,P=0.003,P=0.008,P=0.001,P=0.001);两组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的应答效果在巴黎Ⅰ、巴黎Ⅱ及巴塞罗那标准上有统计学差异,PBC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组应答效果较好。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是否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天冬氨酸转氨酶(AST)、TBIL是PBC患者根据巴黎Ⅱ标准对UDCA应答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的PBC患者具有与单纯PBC患者不同的特征,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改变PBC的临床症状及UDCA应答效果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肝细胞脂肪变性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8例急救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0
作者 陆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8期1242-1244,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术前指导、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及家属表示满意。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专...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术前指导、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及家属表示满意。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并发症 胃肠出血 病因学 肝硬化 护理 胃肠出血 护理 急救
下载PDF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慧 凌勇武 +2 位作者 黄松平 王志荣 宋建华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59-760,共2页
为减少手术失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8年将患者安全行动的主题确定为“安全手术,拯救生命”,在全球推行严格规范外科手术各阶段的标准,并推出《外科手术安全指南(手术安全核查表)》,借此推动各国提高手术安全。卫生部发布... 为减少手术失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8年将患者安全行动的主题确定为“安全手术,拯救生命”,在全球推行严格规范外科手术各阶段的标准,并推出《外科手术安全指南(手术安全核查表)》,借此推动各国提高手术安全。卫生部发布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文件中将贯彻患者安全目标列为重点工作,中国医院协会发布的《患者安全目标》也将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作为目标之一,手术安全管理被提上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议程。我院尝试将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模式引入到手术安全管理中,经过初创阶段、扩展阶段、整合阶段3个阶段的推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安全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管理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 医疗安全管理 外科手术 医院管理年 手术失误
原文传递
前列地尔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门静脉血栓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忠成 顾尔莉 +5 位作者 王世蓬 陈鸣鸣 施亚军 张建荣 蔡晓娟 朱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肝硬化伴门静脉血栓症(PVT)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6年月3收治的肝硬化伴PVT3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常规治疗加前列地尔10μg/d静滴及补阳还五汤协定方,1剂/d,对照组17例...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肝硬化伴门静脉血栓症(PVT)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6年月3收治的肝硬化伴PVT3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常规治疗加前列地尔10μg/d静滴及补阳还五汤协定方,1剂/d,对照组17例仅予以常规治疗。疗程1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抗凝血酶Ⅲ(ATⅢ)、门静脉内径(PVD)、血流速度(BFV)、脾静脉内径(SVD)、脾脏肋间厚度(ST)以及门脉血栓Yerdel的分级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有5例出现血栓程度及范围的改善,对照组仅有1例;治疗组PLT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ATIII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VD缩小,BFV增加,SVD增加,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SVD差值、ST差值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PVT,对体内凝血、抗凝等指标以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可为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补阳还五汤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及血清HA、TGF-β_1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立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轻度)后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清HA、TGF-β1的变化。方法4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除一般护肝治疗外,加用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疗程6个月。服药前及6个月后检查肝功能,HBVDNA、...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轻度)后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清HA、TGF-β1的变化。方法4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除一般护肝治疗外,加用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疗程6个月。服药前及6个月后检查肝功能,HBVDNA、T细胞亚群及血清HA、TGF-β1。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应用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清HBVDNA滴度明显下降,CD4+上升,CD4+/CD8+上升,NK细胞上升,血清HA、TGF-β1下降。结论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抑制了HBV的复制,调节了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了肝脏的炎症反应及纤维化,有利于病毒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T细胞亚群 HA TGF-β1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丛霞 张晓芳 +1 位作者 陈琳 凌勇武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21期2559-2561,共3页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的影响因素。方法 88例CHC患者采用PEG-IFNα-2a135-180μg或PEG-IFNα-2b50-80μg治疗,每周注射1次,联合利巴韦林900-1200mg/d治疗;基因...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的影响因素。方法 88例CHC患者采用PEG-IFNα-2a135-180μg或PEG-IFNα-2b50-80μg治疗,每周注射1次,联合利巴韦林900-1200mg/d治疗;基因1型疗程48周,非基因1型疗程24周。治疗前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载量水平,并检测肝功能等指标,以病毒学应答评价疗效。结果 88例CHC患者获得RVR率为73.9%。治疗前获得RVR与未获得RVR患者间,年龄、ALT、RBC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lt和HCV-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获得RVR患者HCV-RNA<1×106copies/ml的比例高于HCV-RNA≥1×106copies/ml者(86.5%vs.64.7%)(P<0.05),且Plt≥100×109/L的比例高于Plt<100×109/L者(78.9%vs.41.7%)(P<0.01)。结论 PEG-IFN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CHC患者中,血清低病毒载量及Plt高是获得RVR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 慢性丙型肝炎 快速病毒学应答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患者HBV复发因素临床分析
15
作者 黄松平 蔡卫华 +2 位作者 凌勇武 吴月平 韩旭东 《交通医学》 2006年第6期724-725,共2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防治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后HBV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1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前后应用拉米夫定与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HBV复发。结果:肝移植后6、12、24个月随访显示HBV复发率...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防治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后HBV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1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前后应用拉米夫定与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HBV复发。结果:肝移植后6、12、24个月随访显示HBV复发率分别为14.3%(3/21)、11.8%(2/17)、11.1%(1/9)。3例HBV复发的病例显示:术前HBeAg(+)者较HBeAg(-)者易出现HBV复发(2χ=3.85,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3例HBV复发的病例均为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其中2例伴原发性肝癌;HBV复发的病例术中平均失血与未复发者相比有差异(两者分别为2063.2±427.4ml与2981.5±863.3ml)。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有效地防治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后HBV复发。术前HBV复制活跃者、乙型肝炎伴原发性肝癌、术中出血及输血量多是影响HBV复发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HBV复发 拉米夫定 乙肝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清脂护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张晓芳 徐建中 +3 位作者 赵云 孙琳琳 罗琳 张伟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18期937-939,共3页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清脂护肝方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益肝灵77mgtid口服、肌酐0.4/d静滴治疗;治疗组以清脂护肝方口服每天一次、还原型...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清脂护肝方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益肝灵77mgtid口服、肌酐0.4/d静滴治疗;治疗组以清脂护肝方口服每天一次、还原型谷胱甘肽1.2/d静滴。15天后进行下列项目测定:血浆ALT、AST、TBil、TG、CH、HDL、LDL、APO、LPa。统计学处理:用SPSS10。0统计软件做分差分析。结果: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清脂护肝方组有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血清ALT、AST下降。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清脂护肝方具有调节脂肪代谢,保护肝细胞,抗肝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清脂护肝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血脂
下载PDF
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在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预后判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蔡晓娟 沈毅 +4 位作者 朱晓红 汪徐林 朱勇根 庄勋 秦刚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5期446-452,共7页
目的探讨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iMELD)评分系统对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近期与远期预后的判断价值,及其对人工肝治疗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32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 目的探讨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iMELD)评分系统对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近期与远期预后的判断价值,及其对人工肝治疗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32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队列的临床资料,其中生存组83例,死亡组149例。根据基线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酶原时间和并发症等,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integrated MELD(iMELD)、ChildTurcotte-Pugh评分(CTP)、改良Child评分(mCTP)5种模型评分;随访两组患者90 d的生存率。分别从鉴别力、校准度和整体性能3个方面评价5种评分系统预后预测的准确性;探讨单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此5种模型在文献报道的临界值指导下对患者选择人工肝治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用决策曲线分析(DCA)方法计算各个模型及"全治疗"策略的净获益,评价模型对预测疗效的临床意义。结果 MELD、MELD-Na、iMELD、CTP、mCTP 5种评分系统均能较好利用数据信息,且与ACLF患者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在判断患者90 d预后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0.64、0.68、0.62和0.64;iMELD均优于其他评分系统(t=8.318、P <0.001);iMELD评分的最佳临界值具有最好的病死风险判断力;Nagelkerke’s R2和Brier评分结果提示iMELD整体判断能力最优。以55为界值,iMELD短期预后判断能力的敏感度为86.8%,特异度为49.5%,AUC=0.68;iMELD预测能力优于PTA单指标(t=5.866、P<0.001)以及其他模型;阈值概率(Pt)为23%~65%时,基于iMELD评分决定是否应用人工肝治疗,净获益高于"全治疗"策略,相当于每100例患者中可减少不必要的人工肝治疗最多达20例,提示使用iMELD模型指导可节约20%的人工肝资源,同时亦不增加漏掉需要人工肝治疗患者的几率。结论 iMELD模型在判断ACLF患者近期与远期预后方面的价值较高,对临床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慢加急性 肝炎病毒 乙型 模型 决策曲线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优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徐霞飞 杨建梅 +2 位作者 杨红娟 陈燕 李丽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10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 目的探讨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优质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并采用QOL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再出血次数、出血时间、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HAMD、HD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能有效减少出血次数、出血时间,提高止血成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优质护理干预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满意度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甘胆酸监测及肝脏硬度测定对慢性HBV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9
作者 薛红 俞冲 +1 位作者 顾玉玲 吴丛霞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type pro-collagen,PCⅢ)、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CⅣ)、层黏蛋白(laminin,LN)、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type pro-collagen,PCⅢ)、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CⅣ)、层黏蛋白(laminin,LN)、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甘胆酸(glycocholic acid,CG)及肝脏硬度测定(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选取230例HBV患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其中代偿期50例,失代偿期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和32例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y,RIA)测定肝纤维化指标、全自动酶法测定血清CG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肝脏硬度值。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CⅣ、LN、C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HA、CG除肝癌与肝硬化失代偿组间,在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Ⅲ、CⅣ、LN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与肝硬化失代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N在肝硬化组和肝癌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除FN外,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和肝癌组的HA、CⅣ、LN及CG异常率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代偿期组(均P<0.05);PCⅢ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代偿期组明显高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和肝癌组(P<0.05)。随着病情进展肝硬度测定结果呈进行性升高(P<0.05)。结论:血清肝纤维化5项指标、CG及肝硬度测定的检测可间接反映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慢性HBV感染患者临床动态监测上述指标可实时评判病情及预后,对治疗方案的调整亦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肝纤维化指标 甘胆酸 硬度
下载PDF
扶正化瘀胶囊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健荣 顾尔莉 王忠成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189-192,199,共5页
目的:考察扶正化瘀胶囊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0.... 目的:考察扶正化瘀胶囊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0.5 mg,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扶正化瘀胶囊5粒/次,ti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纤维化指标、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HBV-DNA水平及转阴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以及Ⅳ型胶原(Ⅳ-C)4项肝纤维化指标与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以及内毒素3项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IgA以及IgG 5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6)。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可有效缓解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胶囊 恩替卡韦 乙肝肝硬化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