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极早产儿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11家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早产儿(胎龄<32周)的一般资料,分析其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目的研究极早产儿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11家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早产儿(胎龄<32周)的一般资料,分析其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极早产儿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极早产儿2339例,其中存活2010例(85.93%),无严重并发症存活1507例(64.43%)。胎龄22~25^(+6)周、26~26^(+6)周、27~27^(+6)周、28~28^(+6)周、29~29^(+6)周、30~30^(+6)周、31~31^(^(+6))周各组极早产儿存活率分别是32.5%、60.6%、68.0%、82.9%、90.1%、92.3%、94.8%,随着胎龄增加,存活率呈升高趋势(P<0.05);相同胎龄分组下无严重并发症存活率分别是7.5%、18.1%、34.5%、52.2%、66.7%、75.7%、81.8%,随着胎龄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存活率呈升高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母亲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极早产儿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而1 min Apgar评分≤3分是极早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是存活极早产儿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0.05),而5 min Apgar评分≤3分、母亲绒毛膜羊膜炎是存活极早产儿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极早产儿存活率与胎龄密切相关。1 min Apgar评分≤3分可增加极早产儿死亡的风险,而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母亲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5 min Apgar评分≤3分和母亲绒毛膜羊膜炎可增加极早产儿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胎龄大、出生体重大可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我国免费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在现实世界中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以江苏省如皋市2011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所有61 790例活产...目的评估我国免费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在现实世界中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以江苏省如皋市2011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所有61 790例活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筛查率、阳性率和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联合免疫预防、婴幼儿在7月龄后随访乙型肝炎感染状况。2018年4月再次随访HBsAg阳性婴幼儿及其母亲的乙型肝炎指标。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及趋势χ2检验分析组间和不同年份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产妇HBsAg筛查率为100.0%(61 790/61 790),其中产前筛查率为98.6%(60 937/61 790),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750.908,P<0.001)。共有3 397例(5.5%)产妇HBsAg阳性,阳性率逐年下降(χ2趋势=32.667,P<0.001)。共随访759例HBsAg阳性母亲及其778例子女,其中男童399例(51.3%),女童379例(48.7%);初次随访月龄平均为(13.7±6.9)个月。751例(96.5%)子女确定接受正规免疫预防,25例(3.2%)可能接受正规免疫预防,2例(0.3%)未正规预防。共14例(1.8%)婴幼儿HBsAg阳性,均出生于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阳性母亲。538例出生于HBeAg阴性母亲的婴幼儿均未感染。2013年及以后出生的子女,母婴传播率低于2011年和2012年出生的婴幼儿(χ2趋势=13.352,P=0.000 3)。2018年4月对11例HBsAg阳性儿童及其母亲间隔4~5年再次随访,除1例母亲发生自发HBeAg血清学转换外,余10例母亲HBV DNA水平为(7.34~28.2)×107 IU/ml;11例感染儿童中,1例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HBV S基因分子进化树分析显示11对母子感染的病毒均为C基因型。结论自新生儿免费使用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如皋市在预防HBV母婴传播的现实世界中,HBV母婴传播率进一步下降,与报道的临床研究传播率相似,说明该地区的免疫预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极早产儿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11家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早产儿(胎龄<32周)的一般资料,分析其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极早产儿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极早产儿2339例,其中存活2010例(85.93%),无严重并发症存活1507例(64.43%)。胎龄22~25^(+6)周、26~26^(+6)周、27~27^(+6)周、28~28^(+6)周、29~29^(+6)周、30~30^(+6)周、31~31^(^(+6))周各组极早产儿存活率分别是32.5%、60.6%、68.0%、82.9%、90.1%、92.3%、94.8%,随着胎龄增加,存活率呈升高趋势(P<0.05);相同胎龄分组下无严重并发症存活率分别是7.5%、18.1%、34.5%、52.2%、66.7%、75.7%、81.8%,随着胎龄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存活率呈升高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母亲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极早产儿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而1 min Apgar评分≤3分是极早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是存活极早产儿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0.05),而5 min Apgar评分≤3分、母亲绒毛膜羊膜炎是存活极早产儿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极早产儿存活率与胎龄密切相关。1 min Apgar评分≤3分可增加极早产儿死亡的风险,而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母亲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5 min Apgar评分≤3分和母亲绒毛膜羊膜炎可增加极早产儿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胎龄大、出生体重大可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文摘目的评估我国免费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在现实世界中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以江苏省如皋市2011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所有61 790例活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筛查率、阳性率和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联合免疫预防、婴幼儿在7月龄后随访乙型肝炎感染状况。2018年4月再次随访HBsAg阳性婴幼儿及其母亲的乙型肝炎指标。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及趋势χ2检验分析组间和不同年份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产妇HBsAg筛查率为100.0%(61 790/61 790),其中产前筛查率为98.6%(60 937/61 790),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750.908,P<0.001)。共有3 397例(5.5%)产妇HBsAg阳性,阳性率逐年下降(χ2趋势=32.667,P<0.001)。共随访759例HBsAg阳性母亲及其778例子女,其中男童399例(51.3%),女童379例(48.7%);初次随访月龄平均为(13.7±6.9)个月。751例(96.5%)子女确定接受正规免疫预防,25例(3.2%)可能接受正规免疫预防,2例(0.3%)未正规预防。共14例(1.8%)婴幼儿HBsAg阳性,均出生于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阳性母亲。538例出生于HBeAg阴性母亲的婴幼儿均未感染。2013年及以后出生的子女,母婴传播率低于2011年和2012年出生的婴幼儿(χ2趋势=13.352,P=0.000 3)。2018年4月对11例HBsAg阳性儿童及其母亲间隔4~5年再次随访,除1例母亲发生自发HBeAg血清学转换外,余10例母亲HBV DNA水平为(7.34~28.2)×107 IU/ml;11例感染儿童中,1例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HBV S基因分子进化树分析显示11对母子感染的病毒均为C基因型。结论自新生儿免费使用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如皋市在预防HBV母婴传播的现实世界中,HBV母婴传播率进一步下降,与报道的临床研究传播率相似,说明该地区的免疫预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