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急性期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红新 王乾 +4 位作者 屠文娟 高敏 江凯华 芦亚娟 董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868-1872,共5页
目的 利用磁共振(MR)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表观弥散系数分数(ADC)值和各向异性(FA)值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亚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对照组10例足月新生儿和34例足月HIE新生儿(轻度15例,中度12例,重度7例)... 目的 利用磁共振(MR)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表观弥散系数分数(ADC)值和各向异性(FA)值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亚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对照组10例足月新生儿和34例足月HIE新生儿(轻度15例,中度12例,重度7例)在亚急性期行颅脑常规MR和DTI检查,获取不同程度HIE患儿大脑不同部位的ADC值和FA值,并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特定部位的FA值在亚急性期诊断HIE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1.颅脑常规MRI分析:根据MRI评分系统,各组得分分别为轻度组(2.6±1.7)分、中度组(3.0±1.5)分、重度组(5.8±1.3)分,其中轻、重度和中、重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DTI数据中ADC值和FA值的分析:各部位的ADC值在HIE各组间及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囊后肢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在轻度组(0.317±0.018、0.339±0.025)、中度组(0.295±0.025、0.324±0.026)和重度组(0.252±0.039、0.253±0.036)与对照组(0.455±0.047、0.372±0.03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HIE患儿的ROC曲线分析:在诊断中度HIE时,对轻、中度组分析显示内囊后肢FA值和胼胝体压部FA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P=0.032)、0.658(P =0.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HIE组和对照组中使用ROC曲线评价内囊后肢FA值对HIE诊断准确度,显示FA值低于0.337时,ROC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A值能定量反映HIE新生儿的脑白质损伤情况,在HIE的亚急性期对白质损伤程度的评估优于ADC值和常规MR,其中内囊后肢的FA值诊断中度HIE的准确度均高于其他部位;当FA值低于0.337时,对诊断HIE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DTI技术能够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和客观的早期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缺氧缺血性脑病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
原文传递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认知发展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江凯华 郑爱斌 +3 位作者 丁丽 沈惠娟 李红新 刘建荣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度中心度(DC)的方法,从神经影像的角度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认知发展的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市儿童医院专科门诊确诊的ADHD患儿45例,根据年龄分为3...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度中心度(DC)的方法,从神经影像的角度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认知发展的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市儿童医院专科门诊确诊的ADHD患儿45例,根据年龄分为3组:7~8岁组、9~10岁组、11~12岁组,每组15例。对患儿进行静息态fMRI检查,采用DC值作为测量指标,3组不同年龄的ADHD患儿分别两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10岁组较7~8岁组DC值降低的脑区为小脑后叶(t=-4.36),DC值增高的脑区为顶下小叶(t=5.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后);11~12岁组较7~8岁组DC值降低的脑区为小脑后叶(t=-4.99),DC值增高的脑区为左侧颞下回(t=5.18)和额上回(t=4.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后);11~12岁组较9~10岁组DC值降低的脑区为顶下小叶(t=-5.71),DC值增高的脑区为左侧颞下回(t=5.05)和额上回(t=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后)。结论静息态下不同年龄ADHD患儿fMRI的脑区特征不同,这可为不同年龄ADHD患儿进行早期认知干预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功能磁共振 度中心度 儿童认知
原文传递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度中心度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江凯华 沈惠娟 +6 位作者 李红新 高敏 易阳 吴婷 屠文娟 张琴芬 董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的分析技术,从网络节点的角度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进行... 目的 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的分析技术,从网络节点的角度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研究,探讨ADHD功能脑区的病理机制.方法 学龄期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各30名分别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使用度中心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ADHD组DC值较正常组低的脑区,右侧后扣带回、左内侧额上回、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右侧额上回(t=-5.21,-3.53,-4.87,-4.21,-3.56,-4.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DC值较正常组高的脑区,小脑前叶、右侧枕中回、左侧中扣带回、右侧中扣带回(t=4.27,4.25,4.80,5.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默认网络及前额叶区域DC值的降低引起中心结构的破坏,认为与ADHD患儿在记忆认知、执行控制等方面的障碍有关;在DC值增高的脑区,可能与ADHD脑功能失调代偿作用,引起执行控制障碍、注意力下降等症状有关.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度中心度技术为多动症儿童认知障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度中心度 多动症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