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吉云鹏 刘泳欣 +1 位作者 何爽 张云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2期77-80,8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1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脑卒中中心登记系统内176例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血管内治疗成功实现血管造影再通[改...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1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脑卒中中心登记系统内176例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血管内治疗成功实现血管造影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并根据术后90 d功能独立性分为无效再通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3~6分]和有效再通组(mRS评分为0~2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预测因素。结果176例患者中,93例患者发生无效再通,83例患者为有效再通。无效再通组与有效再通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房颤动、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缺血时间、桥接治疗、出血转化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高NIHSS评分(OR=0.815,95%CI:0.760~0.874,P<0.001)和缺血时间(OR=1.232,95%CI:1.020~1.488,P=0.030)是无效再通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发生率较高,而年龄、性别、心房颤动、入院高NIHSS评分、缺血时间、桥接治疗和出血转化是AIS患者行血管内治疗无效再通的危险因素,其中入院高NIHSS评分和缺血时间是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闭塞 血管内治疗 无效再通 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