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本放置时间与保存温度对血糖血钾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沈红五 陈宏梅 +4 位作者 徐秀群 陈家琴 崔明 王海燕 徐旭娟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8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在收集过程中标本放置时间与保存温度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34例患者静脉血液于A、B、C、D、E、F、G、H、I试管中各1.5 ml,按不同保存时间(2.5 h、4.0 h和6.0 h)及温度(室温4℃)分别进行处理,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在收集过程中标本放置时间与保存温度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34例患者静脉血液于A、B、C、D、E、F、G、H、I试管中各1.5 ml,按不同保存时间(2.5 h、4.0 h和6.0 h)及温度(室温4℃)分别进行处理,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和血钾。结果血液离体后室温放置6 h较即刻离心后放置冰箱2.5 h血糖检测结果显著偏低(P<0.01);血糖≤6.1mmol/L患者血清在室温中放置4 h血糖测量值明显下降(P<0.01)。当将血液放置4℃后,4 h和6 h与即刻离心后放置2.5 h血钾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采集的血液标本置于室温或4℃下,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血糖和血钾水平会发生变化,因此,应将血标本尽快送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标本 血糖 血钾 温度 时间
下载PDF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和游离DN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潇分 贾春平 +5 位作者 陈宏梅 施英娟 鞠少卿 王旭东 储海丹 丛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62-668,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循环游离DNA(cfDNA)检测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47例乳腺癌患者(Ⅱ期7例、Ⅲ期19例、Ⅳ期21例),24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同期28名健... 目的探讨外周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循环游离DNA(cfDNA)检测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47例乳腺癌患者(Ⅱ期7例、Ⅲ期19例、Ⅳ期21例),24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同期28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液标本.采用基于尺寸的高通量微流控芯片捕获CTCs、基于Alu序列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游离DNA长、短片段(247bp、115bp),并以长、短片段扩增产物比值作为DNA完整性指标.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或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各组差异,分析CTCs和cfDNA与乳腺癌临床参数的关系.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价血细胞CTCs及血浆cfDNA检测作为诊断标准的可行性.结果47例乳腺癌患者CTCs(13.98±12.36)个/ml、cfDNA的完整性(Alu247/115)(0.7687±0.3868)与正常对照组的(1.14±1.35)个/ml、0.5094±0.245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26.5、359.0,P均<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CTCs:0.885(95%CI:0.805~0.965),cut-off值为7.68个/ml,灵敏度为80.4%,特异度为96.4%;Alu247/115:0.727(95%CI:0.608~0.847),cut-off值为0.431,灵敏度为71.7%,特异度为71.4%.CTCs和Alu247/115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为0.919(95%CI0.854~0.984),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结论CTCs与cfDNA可能是乳腺癌辅助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指标,CTCs与cfDNA联合检测可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细胞 循环 游离核酸 生物标记 肿瘤
原文传递
5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宏梅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3年第10期93-95,共3页
总结了胃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血糖监控、饮食控制与护理、术后血糖监控与营养支持、术后常规护理、预防感染等方面。认为胃癌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治疗的关键,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血糖变化,... 总结了胃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血糖监控、饮食控制与护理、术后血糖监控与营养支持、术后常规护理、预防感染等方面。认为胃癌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治疗的关键,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加强病情观察,有效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糖尿病 护理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燕 《交通医学》 2011年第5期541-542,共2页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转移性乳腺癌56例,应用多西他赛加入5%葡萄糖水250ml中静滴,吡柔比星加入5%的葡萄糖水100ml静滴,环磷酰胺加入20ml生理盐水静推。21天为1...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转移性乳腺癌56例,应用多西他赛加入5%葡萄糖水250ml中静滴,吡柔比星加入5%的葡萄糖水100ml静滴,环磷酰胺加入20ml生理盐水静推。21天为1疗程,一般6-8疗程。结果:(1)治疗效果:56例中有效45例(80.36%),其中完全缓解7例(12.50%),部分缓解38例(67.86%)。(2)不良反应:骨髓抑制54例(96.43)、恶心呕吐55例(98.21%)、过敏5例(8.93%)、心脏毒性14例(25.00%),脱发56例(100.00%),轻度静脉炎6例(10.71%)。结论:化疗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预防性用药,化疗期间密切观察药物毒副反应并给予相应护理,有助于化疗的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乳腺癌 紫杉醇 吡柔比星 环磷酰胺 护理
下载PDF
男性乳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宏梅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2期152-153,共2页
400年前Acracus[1]首次报道乳腺癌可发生于男性,至今机理仍不清楚,有人认为主要为内分泌异常所致,另与遗传及环境污染等亦密切相关[2-3]。无论良性或恶性男性乳腺肿瘤,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和放疗。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和... 400年前Acracus[1]首次报道乳腺癌可发生于男性,至今机理仍不清楚,有人认为主要为内分泌异常所致,另与遗传及环境污染等亦密切相关[2-3]。无论良性或恶性男性乳腺肿瘤,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和放疗。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和护理技术的完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乳腺癌 围手术期 心理干预
下载PDF
护理美学在服务岗位中的应用体会
6
作者 秦毅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3期228-228,共1页
护理美学是美学体现在护理实践中的一门交叉性应用学科,我科自2004年创建服务示范岗以来.一直努力将护理美学渗透在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使病人得到美的护理和美的享受,产生愉悦心情,从而激发良好的生理、心理效应,有利于病人... 护理美学是美学体现在护理实践中的一门交叉性应用学科,我科自2004年创建服务示范岗以来.一直努力将护理美学渗透在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使病人得到美的护理和美的享受,产生愉悦心情,从而激发良好的生理、心理效应,有利于病人身体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美学 服务岗位 护理实践 护理工作 心理效应 交叉性 病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