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加压钢板固定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松华 刘璠 +1 位作者 查涛 杨志刚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32-937,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CCP)固定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采用PCCP固定治疗的43例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24例,女19例;年龄为21—55岁,平均38.2岁。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CCP)固定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采用PCCP固定治疗的43例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24例,女19例;年龄为21—55岁,平均38.2岁。骨折按GaMen分型:Ⅲ型29例,Ⅳ型14例;按Pauwels分型:Ⅱ型18例,Ⅲ型25例。通过手法复位或撬拨技术进行复位且采用自主研发的髋部骨折微创手术三维定位贴膜指导置钉。记录患者术后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末次随访时应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髋功能。结果38例患者手法闭合复位成功,5例患者手法复位失败后采用撬拨技术成功复位。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5~60min,平均53.2min;术中显性失血量为20~80mL,平均65.3mL;术中透视次数为6—20次,平均11.8次;患者部分负重时间平均为22.5d(14~30d),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3.2个月(2.5—4.0个月)。43例患者术后获12。46个月(平均28.5个月)随访。本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3~7个月,平均4.3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1~98分,平均92.7分;优26例,良15例,可2例,优良率为95.3%。2例患者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骨不连、内固定物松动及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PCCP固定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难度较大,借助一定的手术技巧可以简化手术,充分体现PCCP微创、固定牢靠、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手术技术
原文传递
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萎缩机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磊 严志强 吕广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0-1122,共3页
目的:探索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机制已经成为21世纪周围神经领域内的重要任务和研究热点。就血管床重塑、肌细胞凋亡、肌卫星细胞耗竭及成肌因子调控等四个方面对该领域做一归纳。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5-0... 目的:探索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机制已经成为21世纪周围神经领域内的重要任务和研究热点。就血管床重塑、肌细胞凋亡、肌卫星细胞耗竭及成肌因子调控等四个方面对该领域做一归纳。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5-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denervation,muscle atrophy,histology,ultrastructure,motorend-plate,RT-PCRMyoD,myogenin,myostatin,immunohistochemistry,apoptosi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5-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失神经,肌萎缩,形态学,运动终板,超微结构,免疫组化,凋亡”,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约330篇文献资料进行初审,纳入研究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机制的文献;随机、对照和盲法等论证推荐的文章。排除综述类及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到50余篇关于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机制的相关文章。排除20篇综述类及重复研究,对符合标准的27篇文献进行分析。资料综合: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机制的研究是多角度、多方面的。血管床重塑、肌细胞凋亡、肌卫星细胞耗竭及成肌因子调控等都是其中重要的作用因素。目前仍不能明确在整个失神经肌萎缩的发生中,是各种因素共同起作用,还是其中哪种因素起主导作用,抑或还有别的什么因素,这些尚待深入研究。结论:血管床重塑、肌细胞凋亡、肌卫星细胞耗竭及成肌因子调控等是骨骼肌失神经支配以后发生萎缩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肌肉萎缩 机制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采用动态固定系统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雪松 张烽 +3 位作者 陈向东 赵剑 朱鸣镝 王以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研究采用腰椎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术的术后即刻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10具新鲜小牛脊柱标本,分别于正常完整状态、L5S1滑脱的腰椎失稳模型、L5S1滑脱使用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内固定下测试各组的生物力学特性... 目的:研究采用腰椎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术的术后即刻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10具新鲜小牛脊柱标本,分别于正常完整状态、L5S1滑脱的腰椎失稳模型、L5S1滑脱使用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内固定下测试各组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经采用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内固定后,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弯工况下,内固定组的平均轴向刚度、水平剪切刚度、扭转强度和扭转刚度都较正常组和滑脱组增加。其数值和正常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滑脱组数值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内固定后,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弯工况下,腰椎的轴向刚度、水平剪切刚度、扭转强度和扭转刚度较滑脱时明显提高,能够达到或超过腰椎生理正常状态,满足对手术固定后即刻稳定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融合术 动态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单纯运动或感觉神经损伤在骨骼肌萎缩中的致凋亡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磊 姜东林 +4 位作者 吕广明 严志强 赵朋 孙钧铭 李成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23-925,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损伤在骨骼肌萎缩中的致凋亡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前根切断组(切断左侧L4-L6脊神经前根)、后根切断组(切断左侧L4-L6脊神经后根)和坐骨神经切断组(切断左侧坐骨神经),每组10只。10周后... 目的探讨单纯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损伤在骨骼肌萎缩中的致凋亡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前根切断组(切断左侧L4-L6脊神经前根)、后根切断组(切断左侧L4-L6脊神经后根)和坐骨神经切断组(切断左侧坐骨神经),每组10只。10周后取左右两侧腓肠肌,应用荧光标记、电镜技术以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单纯运动或感觉神经损伤后骨骼肌细胞的凋亡表现及Fas/FasL的表达变化。结果失神经支配10周后,骨骼肌细胞出现各种凋亡变化,细胞核凋亡形态明显,其中后根切断组、前根切断组和坐骨神经切断组的细胞核排列密集程度依次增加,Fas/FasL表达依次增强。电镜观察可见失神经支配的骨骼肌细胞未见典型的凋亡小体,但出现凋亡前期的形态改变。结论运动神经损伤对骨骼肌萎缩的影响大于感觉神经损伤,临床治疗失神经支配的骨骼肌萎缩应优先考虑重建运动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肌萎缩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改良腰腿痛PRO量表用于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评价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查建忠 刘璠 +3 位作者 袁凤来 吴洁石 王雪松 徐瑞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89-92,103,共5页
目的检验改良后腰腿痛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量表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并探讨改良后PRO量表是否可作为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的客观评价工具。方法采用改良腰腿痛PRO表评估椎间孔镜治疗60例腰椎管狭... 目的检验改良后腰腿痛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量表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并探讨改良后PRO量表是否可作为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的客观评价工具。方法采用改良腰腿痛PRO表评估椎间孔镜治疗60例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结果改良PRO量表接受率和完成率均为100%。改良PRO量表在初测和复测的数值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发现Cronbach’α系数与Guttman分半信度系数有显著正相关性(r>0.9)。量表总分数和各方面分数的Guttman分半信度系数和Cronbach’α系数值具有正相关性(r>0.8),量表及各个方面的内在信度和效度评价均较好;复测时的总评分和各项平均分均低于初测时,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后的PRO量表的反应度评价较高。结论改良腰腿痛PRO表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适合用于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腿痛 患者报告结局 椎间孔镜 腰椎管狭窄症
原文传递
高选择性神经损伤对大鼠腓肠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钧铭 赵磊 +2 位作者 姜东林 严志强 吕广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了研究单纯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损伤对大鼠腓肠肌显微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选用成年SD大鼠54只,分别切断左侧L4~L6神经前、后根和坐骨神经,建立大鼠单纯性神经损伤模型。于第2、4、10周分别在透射电镜下观测各组大鼠腓肠肌肌细胞... 为了研究单纯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损伤对大鼠腓肠肌显微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选用成年SD大鼠54只,分别切断左侧L4~L6神经前、后根和坐骨神经,建立大鼠单纯性神经损伤模型。于第2、4、10周分别在透射电镜下观测各组大鼠腓肠肌肌细胞直径、截面积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随着时间点的延长,神经损伤各组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呈现进行性缩小,超微结构损伤呈现进行性加重;(2)同一时间点前根切断组比后根切断组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有更大萎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超微结构改变以前根切断组最为明显;(3)与对照组比较,同一时间点各组中坐骨神经切断组的大鼠腓肠肌肌细胞直径、截面积的变化最大,前根切断组居中,后根切断组的变化最滞后,超微结构变化与此相一致。上述结果提示,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对于骨骼肌具有不同的营养作用,骨骼肌萎缩对运动神经损伤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肌萎缩 超微结构 大鼠
下载PDF
高选择性神经损伤模型骨骼肌MyoD和myogenin mRNA的表达
7
作者 赵磊 姜东林 +2 位作者 孙钧铭 严志强 吕广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6-640,共5页
为观察成肌调节因子MyoD和myogenin mRNA在单纯运动神经或/和单纯感觉神经损伤后萎缩骨骼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我们分别切断大鼠左侧L4~L6脊神经腹根、背根或坐骨神经制备选择性神经损伤模型,并... 为观察成肌调节因子MyoD和myogenin mRNA在单纯运动神经或/和单纯感觉神经损伤后萎缩骨骼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我们分别切断大鼠左侧L4~L6脊神经腹根、背根或坐骨神经制备选择性神经损伤模型,并将动物分成腹根切断组(VRT),背根切断组(DRT)和坐骨神经切断组(SNT)。于术后2、4周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检测和观察腹根、背根及坐骨神经切断组大鼠腓肠肌中MyoD和myogenin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相同时间点正常对照侧相比较,各组大鼠腓肠肌MyoD和myogenin mRNA的表达均增加。4周时不同损伤类型间比较,myogenin mRNA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以上结果提示,MyoD和myogenin可能参与了神经损伤后骨骼肌的再生修复过程,但两者作用于成肌分化的不同阶段,且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MYOD myogenin大鼠
下载PDF
腕尺管综合征肌电图检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胡锋 王伊敏 +2 位作者 周晶 赵磊 姜东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8期1442-1443,共2页
目的探讨腕尺管综合征的肌电图表现。方法对13例腕尺管综合征患者行肌电图检测,包括尺神经运动潜伏期、运动波幅、尺神经小指感觉传导速度、感觉波幅等,与其健侧对照比较,评估肌电图表现差异。结果腕尺管综合征患者其患侧肌电图与健侧比... 目的探讨腕尺管综合征的肌电图表现。方法对13例腕尺管综合征患者行肌电图检测,包括尺神经运动潜伏期、运动波幅、尺神经小指感觉传导速度、感觉波幅等,与其健侧对照比较,评估肌电图表现差异。结果腕尺管综合征患者其患侧肌电图与健侧比较,尺神经运动潜伏期延长(P<0.01),运动波幅缩小(P<0.01),尺神经小指感觉传导速度减慢(P<0.01)、感觉波幅缩小(P<0.01),小指展肌、第Ⅰ骨间肌肌电图也出现静息状态及重收缩状态的改变。结论腕尺管综合征患者存在肌电图的多项改变,早期检测对于其诊断及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尺管综合征 肌电图 诊断
下载PDF
经皮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红富 王以进 +3 位作者 刘登生 张斌 王松华 査涛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377-237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CCP)与动力髋螺钉(DHS)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作用及生物力学性能优劣。方法健康成人股骨成对防腐尸骨湿标本5对,均于股骨大小转子间线形锯断,制成典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模型。其中,每对左右随机DHS加用空...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CCP)与动力髋螺钉(DHS)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作用及生物力学性能优劣。方法健康成人股骨成对防腐尸骨湿标本5对,均于股骨大小转子间线形锯断,制成典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模型。其中,每对左右随机DHS加用空心钉防旋转固定(DHS组),对侧PCCP固定(PCCP组)。模拟髋关节动载荷,对两种治疗方式在髋载荷下的压缩试验及抗扭转性能进行测评。结果 PCCP组及DHS组对髋载荷的压缩反应,张力侧均表现为张应变和张开位移;但PCCP组的对抗断端分离移位能力大大优于DHS组。在压力侧,DHS组的断端间相应靠近嵌插反应较PCCP组大。对骨折而言,这种反应有使压力侧骨折块挤压移位的可能。抗扭转性能DHS组显然不如PCCP组强大。结论 PCCP用于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固定,其力学性能可保证骨折端的复位和固定要求,固定效果明显优于D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加压钢板 动力髋螺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合并内侧柱缺损的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治疗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松华 查涛 杨志刚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伴有内侧柱缺损的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治疗策略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5年6月采用锁定钢板内侧柱支撑螺钉技术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28例合并内侧柱缺损的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1... 目的:探讨伴有内侧柱缺损的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治疗策略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5年6月采用锁定钢板内侧柱支撑螺钉技术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28例合并内侧柱缺损的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19例;年龄58~90岁,平均78.2岁。Neer分类法:Ⅱ型10例,Ⅲ型13例,Ⅳ型5例。术中骨折移位通过克氏针撬拨复位,采用锁定钢板内侧柱支撑螺钉技术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术后记录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应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术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28例骨折复位满意,手术时间(57±11)min,术中显性失血量(60±15)m L,术中透视次数(8±3)次。28例患者获得9~28个月(平均15.3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5.2个月。无内翻畸形、不愈合及延迟愈合,1例出现肱骨头坏死。末次随访时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6.4%(27/28)。结论:合并内侧柱缺损的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通过良好的复位,采用锁定钢板内侧柱支撑螺钉技术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不失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人工骨移植 锁定钢板 内侧柱支撑 老年人
下载PDF
微型解剖锁定板联合可吸收棒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16例
11
作者 王松华 查涛 杨志刚 《交通医学》 2016年第5期458-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解剖锁定板联合可吸收棒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16例,采用微型解剖锁定板联合可吸收棒治疗。术中先将波及上尺桡关节部位碎骨块复位以可吸收棒交叉固定,然后在非关节面...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解剖锁定板联合可吸收棒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16例,采用微型解剖锁定板联合可吸收棒治疗。术中先将波及上尺桡关节部位碎骨块复位以可吸收棒交叉固定,然后在非关节面"安全区"直视下通过微型解剖锁定板将桡骨头与桡骨干解剖复位并牢固固定,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16例患者随访8~22个月,平均13.1个月。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74~98分,平均93.1分,其中优12例,良3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微型解剖锁定板联合可吸收棒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可以避免上尺桡关节面骨折采用金属螺钉后遗问题,同时微型解剖锁定板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头骨折 MASON Ⅲ型 骨折内固定术 解剖锁定板 可吸收棒
下载PDF
失神经支配的骨骼肌萎缩与防治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磊 严志强 吕广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26-2029,共4页
背景:随着当今医学的发展,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防治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临床疗效仍不十分满意。目的: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防治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一总结,试图寻找更为有效的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防治方法。方法:以denervation,mus... 背景:随着当今医学的发展,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防治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临床疗效仍不十分满意。目的: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防治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一总结,试图寻找更为有效的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防治方法。方法:以denervation,muscle atrophy,treatment为检索词,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8-01/2008-01)。以失神经,肌萎缩,治疗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08-01)、万方数据库(1998-01/2008-01)和《中国临床康复》杂志(1998-01/2008-01)。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以肌肉的耐力及收缩力、失神经的肌湿重和骨骼肌的修复情况为评价指标。纳入研究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物理疗法、生物和化学疗法、基因疗法。排除上述方法之外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其他疗法。结果与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将不可避免的发生萎缩。因此,探索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防治方法,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兴趣,必将成为21世纪周围神经领域内的重要任务和研究热点。显微外科手术、物理疗法、生物和化学疗法、基因疗法等都是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有效的防治手段。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呈现多角度、多方面的趋势。失神经肌萎缩的防治方面已经有了针对性的措施,但在改善微循环、防止细胞凋亡、抑制胶原过度生长以及如何应用基因治疗的方法在基因水平改变生肌调节因子的表达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进行。随着组织工程学、细胞培养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方面的不断发展,防治失神经肌萎缩必定会有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 骨骼肌 萎缩 防治 肌肉肌腱组织工程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成肌调节因子在选择性神经损伤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磊 姜东林 +2 位作者 孙钧铭 严志强 吕广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4-264,共1页
成肌调节因子在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再生修复中发挥着突出的影响作用,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选择性神经损伤模型,观察成肌调节因子MyoD、myogenin在单纯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损伤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
关键词 选择性神经损伤 成肌调节因子 骨骼肌萎缩 失神经支配骨骼肌 MYOGENIN 感觉神经损伤 再生修复 损伤模型
原文传递
单纯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损伤对大鼠腓肠肌显微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14
作者 孙钧铭 赵磊 +2 位作者 姜东林 严志强 吕广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69-1269,共1页
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萎缩逆转涉及到神经修复的许多方面,我们通过建立大鼠高选择性神经损伤模型,观察单纯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损伤对腓肠肌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感觉神经损伤 显微形态学 超微结构 运动神经 腓肠肌 大鼠 高选择性神经损伤模型 失神经支配骨骼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