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方式选择的探讨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璠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9-281,共3页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性 骨折手术 式选择 开放复位内固定 人工肱骨头置换 人口平均寿命 老年化社会 好发部位 老年骨折
原文传递
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支柱块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痪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纪小孟 刘璠 +3 位作者 王健 刘喜俊 胡勇 陈海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及椎体支柱块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痪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4-01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及椎体支柱块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42例,所...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及椎体支柱块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痪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4-01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及椎体支柱块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42例,所有患者均为单椎体爆裂骨折。比较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9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12~22个月,平均17个月。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损伤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7例,E级27例。术后3 d、3个月、9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分别为(92.3±3.8)%、(91.0±3.6)%、(91.1±3.5)%,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403,P〈0.001)。术后3 d、3个月、9个月Cobb角分别为(6.0±1.3)°、(6.2±1.4)°、(6.2±1.2)°,Cobb角矫正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310,P〈0.001)。结论 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及椎体支柱块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痪疗效满意,是满意临床疗效与恢复椎体合理生物力学的有效结合,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不全瘫痪 支柱块 后路减压
原文传递
大鼠发育过程中脊髓组织CAPON与Dexras1 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欣 程纯 +4 位作者 赵剑 陈梦玲 牛淑琼 高尚峰 沈爱国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9-354,共6页
为探讨大鼠发育过程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羧基末端PSD-95/DLG/ZO-1(PDZ)结合配体(carboxy-terminal PDZ ligandof nNOS,CAPON)与Dexras1 mRNA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本实验采用大鼠发育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 为探讨大鼠发育过程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羧基末端PSD-95/DLG/ZO-1(PDZ)结合配体(carboxy-terminal PDZ ligandof nNOS,CAPON)与Dexras1 mRNA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本实验采用大鼠发育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及原位杂交组织化学(ISH)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技术检测脊髓组织中CAPON及Dexras1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胚胎14~18d的脊髓组织中,CAPON mRNA呈低水平表达,生后1d表达升高并达到高峰。从形态上看,表达于尚未分化成熟的前角,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在生后12w,表达于脊髓后角。而Dexras1 mRNA在胚胎14d呈低水平表达,16~18d时表达升高,同样在生后1d出现表达高峰并定位于尚未分化成熟的前角,随后表达逐渐下降。生后12w,在后角有表达。根据Real-time PCR结果作直线相关分析,在生后脊髓发育过程中CAPON与Dexras1 mRNA表达呈高度相关,于生后1d共定位于脊髓前角。形态学结果显示CAPON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于相同细胞,但亚细胞定位不同。本研究表明,大鼠发育过程中,脊髓组织中CAPON及Dexras1 mRNA存在共表达,提示CAPON可能通过调节nNOS,进而激活Dexras1,在神经元的分化、突触的可塑性及突触发生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羧基末端PDZ结合配体 Dexras1 发育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位杂交 脊髓
下载PDF
后外或后内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成 周其佳 +3 位作者 王友华 丁克海 江磊 郭雄虎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膝关节后外经腓骨小头切除入路、后内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共收治涉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10例,其中1例采用单纯后外切除部分腓骨小头入路;5例采用膝关节后外经腓骨小头切除... 目的探讨采用膝关节后外经腓骨小头切除入路、后内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共收治涉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10例,其中1例采用单纯后外切除部分腓骨小头入路;5例采用膝关节后外经腓骨小头切除联合前方入路,4例采用胫骨平台后内联合前方入路,直视下复位骨折,桡骨远端支撑钢板固定。结果随访24~40周(平均33.5周),10例全部痊愈。平均X线愈合时间16周。术后24周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80~93分,平均84.5分。术后1例患者出现腓总神经麻痹,经营养神经治疗三周后恢复,全部病例无切口感染及皮缘坏死,无螺钉松动、断裂以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膝关节后外经腓骨小头切除入路、后内入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具有手术野暴露清楚、准确解剖复位、内固定安置方便、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腓骨 骨折 入路 内固定
下载PDF
失神经支配的骨骼肌萎缩与防治 被引量:4
5
作者 赵磊 严志强 吕广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26-2029,共4页
背景:随着当今医学的发展,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防治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临床疗效仍不十分满意。目的: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防治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一总结,试图寻找更为有效的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防治方法。方法:以denervation,mus... 背景:随着当今医学的发展,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防治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临床疗效仍不十分满意。目的: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防治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一总结,试图寻找更为有效的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防治方法。方法:以denervation,muscle atrophy,treatment为检索词,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8-01/2008-01)。以失神经,肌萎缩,治疗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08-01)、万方数据库(1998-01/2008-01)和《中国临床康复》杂志(1998-01/2008-01)。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以肌肉的耐力及收缩力、失神经的肌湿重和骨骼肌的修复情况为评价指标。纳入研究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物理疗法、生物和化学疗法、基因疗法。排除上述方法之外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其他疗法。结果与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将不可避免的发生萎缩。因此,探索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防治方法,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兴趣,必将成为21世纪周围神经领域内的重要任务和研究热点。显微外科手术、物理疗法、生物和化学疗法、基因疗法等都是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有效的防治手段。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呈现多角度、多方面的趋势。失神经肌萎缩的防治方面已经有了针对性的措施,但在改善微循环、防止细胞凋亡、抑制胶原过度生长以及如何应用基因治疗的方法在基因水平改变生肌调节因子的表达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进行。随着组织工程学、细胞培养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方面的不断发展,防治失神经肌萎缩必定会有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 骨骼肌 萎缩 防治 肌肉肌腱组织工程 综述文献
下载PDF
GSS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蒋栋 李立东 +2 位作者 吕书军 陈忠俊 刘兴东 《中国伤残医学》 2006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Gss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疗效及Gss操作技术特点。方法:用Gss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65例,同时进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随访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基本完全纠正伤椎的压缩及移位,用Gss复位固定后椎体前缘及Cobb角恢... 目的:探讨Gss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疗效及Gss操作技术特点。方法:用Gss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65例,同时进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随访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基本完全纠正伤椎的压缩及移位,用Gss复位固定后椎体前缘及Cobb角恢复正常,随访未发现断钉、棒及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结论:Gss内固定系统操作简便,易于复位,固定确切,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较好的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GSS
原文传递
双钢板法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
7
作者 蒋栋 李立东 洪晔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S1期12-13,共2页
探讨联合内、外侧支持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双髁的临床效果。方法共14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按Schatzker分类为Ⅴ型和Ⅵ型。采用切开复位,外侧使用4.5mmL型或高尔夫型钢板固定,内侧使用1/2管型或有限接触加压钢板固定。随访至骨折愈合,观察骨... 探讨联合内、外侧支持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双髁的临床效果。方法共14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按Schatzker分类为Ⅴ型和Ⅵ型。采用切开复位,外侧使用4.5mmL型或高尔夫型钢板固定,内侧使用1/2管型或有限接触加压钢板固定。随访至骨折愈合,观察骨折有无再移位,并测定关节活动度和IOWA膝关节评分。结果14例骨折全部愈合,无一例发生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平均关节活动度为屈曲97度,平均IOWA评分89.6分。结论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提供了持续、稳固的固定,有效地防止骨折再移位,术后切口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膝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