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集韻》編纂原則與補入《釋文》舊讀出現的歧異用例
- 1
-
-
作者
陳靜毅
張國良
-
机构
湖南工商大學數字傳媒與人文學院
南華大學語言文學學院
-
出处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3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刊謬補缺切韻》校釋及唐五代韻書整理與研究”(18AYY014)
湖南省教育厅優秀青年項目“《六經正誤》整理與語言學思想研究”(19B323)
-
文摘
本文窮盡性地考察了《集韻》標注“某某讀”中依《經典釋文》補入的326條音注,證以《韻例》及《集韻》改作《廣韻》切語、小韻、韻字等内容,與源頭《釋文》舊讀不相合的音注除誤歸、錯訛等因素外,還有些是一種基於《集韻》編纂原則的改訂現象。因此有必要重新認識一下《集韻》依《釋文》補入的舊讀。
-
关键词
《集韻》
舊讀
編纂原則
歧異
-
Keywords
Jiyun(《集韻》
the classic interpretation
the compilation principle
Differences
-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H113.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古漢語“(S)不+NP”結構探究
- 2
-
-
作者
王路寧
齊冲
-
机构
南華大學語言文學學院
巴黎七大
-
出处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2年第1期84-103,共20页
-
文摘
古漢語中“(S)不+NP”結構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大部分斷代語法研究都對在這一框架結構下所表現的語義的差異視而不見,個别研究又以翻譯代替語法分析,分類過細。在“(S)不+NP”結構下的小類中,S與光杆名詞N表現出領屬關係的一類,N無論是抽象名詞、物質名詞還是有生名詞,它們與“無N”語義相等并非由于“不”與“無”功能重合,而是一部分本就是名形兼類詞或名動兼類詞,另一小部分物質名詞和有生名詞可以活用爲形容詞,表示“擁有N的性狀”;S與光杆名詞N表現出類屬關係以及類比關係的小類,多被人劃爲N名詞動用用法,此類當是相較于“非”的語法功能,對照而衍生類推出來的“不”的有標記用法,此類沿用至現代漢語;被判定爲名詞活用爲動詞的用例屬于先秦漢語中“綜合性動詞”的小類,將對象或結果等融入行爲動作;NP非光杆名詞而是數詞或數名短語的小類,分别和“非一N”的否定同一性的用法,以及“無一N”否定存在的用法相似。
-
关键词
漢語言文字學
“(S)不+NP”結構
否定詞“不”
句法小類
-
Keywords
Chinese Philology
"(s)不+NP"structure
negative word“不”
syntactic subclass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