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蛛网膜炎18例诊治体会
1
作者 褚峰 曾白云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 对不同时期脊髓蛛网膜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阐述脊髓网膜炎的诊断要点 ,以期提高早期确诊率和治愈率。方法 对 18例脊髓蛛网膜炎患者的发病、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周以内早期患者 3例保守治疗痊愈 ;2周... 目的 对不同时期脊髓蛛网膜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阐述脊髓网膜炎的诊断要点 ,以期提高早期确诊率和治愈率。方法 对 18例脊髓蛛网膜炎患者的发病、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周以内早期患者 3例保守治疗痊愈 ;2周以上 12例保守治疗和 3例手术治疗者好转 9例 ,无好转 6例。结论 提高诊断水平和及早确诊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蛛网膜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食指背侧神经营养血管及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韦兴聪 张剑翘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1-152,共2页
食指背侧神经营养血管及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韦兴聪张剑翘以第一掌背动脉为轴的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用于修复虎口和拇指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肯定。由于解剖上的变异,第一掌背动脉可出现缺如或行程分布偏向于拇指和掌部虎口,致使... 食指背侧神经营养血管及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韦兴聪张剑翘以第一掌背动脉为轴的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用于修复虎口和拇指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肯定。由于解剖上的变异,第一掌背动脉可出现缺如或行程分布偏向于拇指和掌部虎口,致使制作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时难作者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指背侧 神经营养血管 岛状皮瓣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女性膀胱结石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昭贤 林莹 《中级医刊》 1995年第9期26-27,共2页
女性膀胱结石22例临床分析周昭贤,林莹广东省南海市人民医院(528200)广东省南海市里水镇医院外科女性膀胱结石较少见,我院于1981~1993年收治2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 本组22例,2~3岁3例... 女性膀胱结石22例临床分析周昭贤,林莹广东省南海市人民医院(528200)广东省南海市里水镇医院外科女性膀胱结石较少见,我院于1981~1993年收治2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 本组22例,2~3岁3例,20~40岁3例,50岁1例,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膀胱结石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局部嵌甲切除加基质清除术治疗嵌甲性甲沟炎80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政和 张松平 张宗棉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79-680,共2页
关键词 局部嵌甲切除 基质清除术 治疗 嵌甲性甲沟炎
下载PDF
西力欣在203例外科手术中预防和抗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严建威 徐志国 《广州医药》 1999年第5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感染 预防 西力欣
下载PDF
小儿肝母细胞瘤3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翁伟建 侯培越 《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7年第3期35-35,20,共2页
小儿肝母细胞瘤又称幼儿型肝细胞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近年来由于血清甲胎蛋白的测定、B超检查、肝血管造影以及CT扫锚的广泛应用,小儿肝内占位性病变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切除成功率也随之提高。我院普外科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3例,... 小儿肝母细胞瘤又称幼儿型肝细胞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近年来由于血清甲胎蛋白的测定、B超检查、肝血管造影以及CT扫锚的广泛应用,小儿肝内占位性病变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切除成功率也随之提高。我院普外科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肝母细胞瘤 CT 外科手术
下载PDF
Roux-Y胃空肠吻合附加人工幽门、空肠半轴同向吻合术12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志国 朱宝树 李卓佳 《广州医药》 1994年第5期25-26,共2页
Roux-Y胃空肠吻合附加人工幽门、空肠半轴同向吻合术12例报告广东省南海市平洲医院外科(528251)徐志国,朱宝树,李卓佳由于纤维胃镜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胃大部切除常用的B-Ⅱ式胃空肠吻合术所致的各种残胃粘膜的损... Roux-Y胃空肠吻合附加人工幽门、空肠半轴同向吻合术12例报告广东省南海市平洲医院外科(528251)徐志国,朱宝树,李卓佳由于纤维胃镜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胃大部切除常用的B-Ⅱ式胃空肠吻合术所致的各种残胃粘膜的损害,乃致发生残胃癌的事实已引起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吻合术 人工幽门 外科手术 空肠吻合术
下载PDF
重度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应用
8
作者 黄少炜 潘卫东 +3 位作者 许瑞云 凌云彪 邱万寿 汪壮流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2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研究重度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的应用价值。方法 接受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41例重度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血清总胆红素>350umol/L)进行回顾分析。按术前是否行PTCD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21例,术前在... 目的 研究重度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的应用价值。方法 接受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41例重度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血清总胆红素>350umol/L)进行回顾分析。按术前是否行PTCD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21例,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行PTCD,引流2~3周,待血清总胆红素降至100umol/L左右即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B组20例,术前未行PTCD而直接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比研究两组病人术后的临床结果。结果 术后1、3、7、14天APACHE Ⅱ评分系统的 APS分值,A组明显低于B组(P<0.01)。A组术后发生并发症 12例次,B组 33例次(P<0.01)。A组无手术死亡,B组死亡4例(P<0.01)。结论 对于重度恶性梗阻黄疸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术前PTCD能明显减少术后应激反应的程度和期限,降低并发症发生和手术死亡率,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下载PDF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2例报道
9
作者 甘艺平 徐志国 《广州医药》 1997年第5期70-71,共2页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2例报道广东省南海市平洲医院外科(528251)甘艺平徐志国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目前已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首选方法。普遍效果良好,但仍有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2例ES...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2例报道广东省南海市平洲医院外科(528251)甘艺平徐志国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目前已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首选方法。普遍效果良好,但仍有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2例ESWL后引起输尿管严重狭窄,需手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狭窄 体外震波碎石 手术后 尿路结石
下载PDF
间置空肠乳头式人工幽门术40例
10
作者 徐志国 《广州医药》 1993年第6期15-16,共2页
胃大部切除术后碱性返流性胃炎,近年来屡见报道,是胃切除后较为常见而严重的併发症,发病率约为2~35%。国内已有报道,利用“人工幽门”部分代偿幽门的功能,阻止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预防返流性胃炎。自1988年10月以来,我科对40例胃大部... 胃大部切除术后碱性返流性胃炎,近年来屡见报道,是胃切除后较为常见而严重的併发症,发病率约为2~35%。国内已有报道,利用“人工幽门”部分代偿幽门的功能,阻止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预防返流性胃炎。自1988年10月以来,我科对40例胃大部切除术采用“间置空肠乳头式人工幽门术”,预防碱性返流性胃炎,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男32例,女8例,年龄20~60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例,球部溃疡并出血5例,胃溃疡13例,幽门梗阻(农药中毒后)2例。在这40例中,行Billroth—Ⅰ式吻合术17例,Billroth—Ⅱ式吻合23例。 2.手术方法: (1)常规行胃大部切除术。 (2)距屈氏韧带20cm处截取一段长15cm的带蒂空肠袢,其近端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 人工幽门术 手术方式
下载PDF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大网膜填塞缝合术与单纯缝合术的疗效对比
11
作者 黄少炜 许瑞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0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 对比研究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两种不同术式——大网膜填塞缝合术与单纯缝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96年1月~1999年3月相继入院的56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施行大网膜填塞缝合术,B组(26例)施... 目的 对比研究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两种不同术式——大网膜填塞缝合术与单纯缝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96年1月~1999年3月相继入院的56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施行大网膜填塞缝合术,B组(26例)施行单纯缝合术。术后3~4天恢复饮食时,所有患者均开始接受奥美拉唑方案治疗,即口服奥美拉唑(20mg,bid)+羟氨苄青霉素(0.75,tid)+灭滴灵(0.4,tid),连续2周;然后再单独口服奥美拉唑(20mg,qd),连续4周。术后1年全面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症状问诊、胃镜复查和幽门螺杆菌(Hp)检测。随访结果按Visick标准分级。结果 胃镜下溃疡完全愈合且无任何临床症状者(Visick Ⅰ级)A组8例,B组4例。胃镜下溃疡虽愈合,但仍有轻微溃疡症状者(VisickⅡ级)A组4例,B组2例(P<0.01)。Hp检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大网膜填塞缝合术的溃疡愈合率较高,优于单纯缝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外科手术 临床试验
下载PDF
自发性大肠穿孔的诊治问题(附2例报告)
12
作者 陈俊典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9期623-624,共2页
自发性大肠穿孔是指大肠本身无任何病变或外伤所致的突然穿孔,并继发弥漫性腹膜炎,是临床上一种少见而致命的急腹症。我科曾收治2例,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及肠梗阻各1例,均经手术证实为本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肠穿孔 大肠穿孔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院内泌尿系真菌感染治疗分析
13
作者 林启明 关国良 黄志雄 《青海医药杂志》 2004年第3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泌尿系统 真菌感染 并发症 消毒隔离
下载PDF
南海市造口病人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陆丽明 林倩君 +3 位作者 米钻冰 陈卫红 区洁芬 邓素莲 《南方护理学报》 2003年第1期3-4,共2页
的提高南海市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方法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包括造口病人个人情况,造口及营养情况,造口病人社交及家庭生活情况,调查了南海市160例造口病人,逐一上门访视,召开联谊会。结果113例占70.6%造口病人基本能自理造口;144例... 的提高南海市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方法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包括造口病人个人情况,造口及营养情况,造口病人社交及家庭生活情况,调查了南海市160例造口病人,逐一上门访视,召开联谊会。结果113例占70.6%造口病人基本能自理造口;144例占90%家庭能接受造口病人,相处较好;104例占65%有造口周围皮肤问题;98例占61.2%对造口用品认识较少;131例占81.9%营养不均衡。已婚142例,其中70例配偶健在,只有20例有夫妻性生活;69例占43.1%参加社交活动。结论160例造口病人生活质量较低,必须加强镇(区)社区护士对造口护理知识培训,定期访视并适时组织造口病人联谊活动,提供社会支持,才能提高造口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市 造口病人 生活质量 肠癌 调查研究
下载PDF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脑电信号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邓英 黄志雄 +2 位作者 关国梁 何小乔 林启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2年第6期353-354,共2页
选择 6 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 2组。常规治疗组接受开颅手术、止血、脱水、抗炎、激素等综合治疗 ;高压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高压氧治疗。在治疗前后用经颅多普勒 (TCD)测全脑主要分支动脉平均流速(Vm )、搏动指数 (... 选择 6 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 2组。常规治疗组接受开颅手术、止血、脱水、抗炎、激素等综合治疗 ;高压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高压氧治疗。在治疗前后用经颅多普勒 (TCD)测全脑主要分支动脉平均流速(Vm )、搏动指数 (PI) ,同时做脑电图 (EEG)、脑电地形图 (BEAM )检查。结果高压氧治疗组EEG、BEAM明显改善 ,异常率降低。大脑前、中动脉的血流及PI指数明显下降 ,而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上升 ,PI指数下降。高压氧明显缓解原发损伤部位脑血管痉挛 ,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颅脑损伤 脑超声描记述 脑电描记术 脑血流动力学 脑电信号
下载PDF
胃小弯和胃底部浆肌层切开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远期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瑞云 黄少玮 +3 位作者 史志东 王美容 张扬 罗伯诚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7,共3页
应用高选迷切术(HSV)的改良术式—胃小弯和胃底部浆肌层切开术(LFS)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2例,其中合并幽门梗阻者4例。28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作了五肽胃泌素胃液分析,BAO、MAO和PAO分别平均下降了72.9%,68.7%和64.9%。全部病例随访3.5~11年... 应用高选迷切术(HSV)的改良术式—胃小弯和胃底部浆肌层切开术(LFS)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2例,其中合并幽门梗阻者4例。28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作了五肽胃泌素胃液分析,BAO、MAO和PAO分别平均下降了72.9%,68.7%和64.9%。全部病例随访3.5~11年,Visick Ⅰ级28例(66.7%),Ⅱ级9例(21.4%),Ⅲ级3例(7.1%),Ⅳ级2例(4.8%)。结果表明,LFS具有操作简单、迷切完全、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切断术 胃近端 十二指肠溃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对成人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少炜 林楠 +1 位作者 潘卫东 凌云彪 《循证医学》 CSCD 2002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探讨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对成人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1993年1月至2001年3月收治的成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半随机地分为A、B 2组,每组40例。A组行脾切除联合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术;B组行单纯脾切除术。观测... 目的 探讨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对成人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1993年1月至2001年3月收治的成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半随机地分为A、B 2组,每组40例。A组行脾切除联合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术;B组行单纯脾切除术。观测2组术后的临床结果(包括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并于术后3周、6个月和12个月检测血清促吞噬肽(Tuftsin)和IgM水平以评价患者的免疫功能。结果 A组发生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各1例,感染发生率为5%;B组发生肺部感染4例,隔下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凶险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为22.5%(X^2=5.165,P=0.023)。2组均无手术后死亡。术后3周、6个月和12个月的血清Tuftsin水平,A组分别为189.36±12.36 mg/L、283.14±10.12 mg/L和286.36±11.36 mg/L;B组分别为102.55±11.36mg/L、105.36±15.26 mg/L和103.36±12.26 mg/L(P<0.05)。术后3周、6个月和12个月的血清IgM水平,A组分别为1.86±0.36 g/L、2.14±0.12 g/L和2.26±0.26 g/L;B组分别为1.55±0.36 g/L、1.36±0.26 g/L、1.46±0.36 g/L(P<0.05)。结论 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有利于成人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对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网膜移植 脾切除术 免疫功能 脾破裂 脾组织 血清
下载PDF
修补加近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或三联疗法治疗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瑞云 林楠 +5 位作者 潘卫东 方里 蒋晓春 万跃平 黄少玮 蒋可松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47-649,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修补术联合近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proximalgastricvagotomy ,PGV)与修补术联合三联疗法 (口服奥美拉唑加羟氨苄青霉素加灭滴灵 )对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疗效。方法  32 9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非随机地接受了A... 目的 对比研究修补术联合近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proximalgastricvagotomy ,PGV)与修补术联合三联疗法 (口服奥美拉唑加羟氨苄青霉素加灭滴灵 )对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疗效。方法  32 9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非随机地接受了A、B不同的治疗方法。A组 1 53例 ,行修补术联合PGV ;B组 1 76例 ,行修补术联合三联疗法。术后 5~ 8年 ,采用信访、电话访问、门诊复查以及与患者所在当地医院合作调查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症状问诊、胃镜复查、幽门螺杆菌(HP)检测等。随访结果按Visick标准分级。 结果 获得随访 30 1例 ,A组 1 4 2例 ,B组 1 59例。按Visick分级 ,A组Ⅰ级 97例 (68 3 % )、Ⅱ级 1 9例 (1 3 4% )、Ⅲ级 1 3例 (9 2 % )、Ⅳ级 1 3例 (9 2 % ) ;B组Ⅰ级 31例 (1 9 5 % )、Ⅱ级 2 8例 (1 7 6 % )、Ⅲ级 2 4例 (1 5 1 % )、Ⅳ级 76例 (47 8% ) ,2者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Z =- 9 81 8,P <0 0 1 )。HP检测 ,A组阳性 1 30例 (91 5 % ) ;B组阳性 94例(59 1 % ) ,2者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41 438,P <0 0 1 )。 结论 对于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 ,修补术联合PGV的远期疗效优于修补术联合三联疗法 ,尽管前者的HP阳性率远高于后者。HP感染只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胃近端迷走神经切断术 疗效 幽门螺杆菌 奥美拉唑 PGV
原文传递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3例的病因分析
19
作者 王昆 张晓华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 :探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方法 :回顾 1994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 10年来所收集病人资料 83例。结果 :4 8例 (占 5 8% )病人病因明确 ,35例 (占 4 2 % )病因不明。结论 :血液高凝状态、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 目的 :探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方法 :回顾 1994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 10年来所收集病人资料 83例。结果 :4 8例 (占 5 8% )病人病因明确 ,35例 (占 4 2 % )病因不明。结论 :血液高凝状态、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三个因素综合作用造成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病因 血栓形成 血液高凝状态 下肢静脉血流缓慢 静脉内膜损伤
下载PDF
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198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玉根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7期471-472,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