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昌市2004-2010年乙肝流行趋势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彭时辉 廖征 +3 位作者 熊昌辉 文海蓉 张艳霞 赵华斌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南昌市2004-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趋势,探索乙肝发病率年龄和地区差异,为进一步探讨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2004-2010年乙肝发病趋势,采用动态样品聚类法对乙肝发病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04-2010年... 目的分析南昌市2004-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趋势,探索乙肝发病率年龄和地区差异,为进一步探讨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2004-2010年乙肝发病趋势,采用动态样品聚类法对乙肝发病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共报告乙肝发病36 557例,平均发病率为113.07/10万,女性发病率(57.20/10万)低于男性(165.34/10万)(χ2=52.60,P〈0.001),总体发病率略呈下降趋势。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按发病率高低可分为3类:高发地区(进贤县)、中发地区(青山湖区等)、低发地区(东湖区等),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90.63/10万、108.02/10万~125.77/10万、67.19/10万~90.37/10万;乙肝高发年龄为15~59岁。结论乙肝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男性青壮年为乙肝发病的重点人群,预防乙肝应在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基础上,加强对其他人群尤其是男性青壮年人群的接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流行病学研究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2010—2014年南昌市水痘流行特征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彭时辉 文海蓉 +1 位作者 许波 张艳霞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4期513-515,共3页
目的分析2010—2014年南昌市水痘流行趋势,探索水痘的地区和年龄差异,发现重点人群,进一步探讨防治策略。方法描述2010—2014年水痘发病趋势,采用系统聚类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南昌市共报告水痘发病9 098例,平均发病率... 目的分析2010—2014年南昌市水痘流行趋势,探索水痘的地区和年龄差异,发现重点人群,进一步探讨防治策略。方法描述2010—2014年水痘发病趋势,采用系统聚类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南昌市共报告水痘发病9 098例,平均发病率为36.22/10万;男性(39.93/10万)高于女性(32.1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368,P<0.01);总体发病率上下波动。水痘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均聚集成2类。结论南昌市水痘流行具有一定的人群性以及地区性。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为水痘发病的重点人群,加强水痘病例监测,及时处理水痘疫情,做好水痘疫苗接种,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是控制水痘流行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流行特征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短信服务+防护技能培训”健康促进干预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时辉 吴景文 +2 位作者 余国辉 孔令岩 赵华斌 《疾病监测》 CAS 2011年第10期832-836,共5页
目的建立"短信服务+防护技能培训"健康促进干预模式,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某社区360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各120人。一个实验组(A组)应用"短信服务+防护技... 目的建立"短信服务+防护技能培训"健康促进干预模式,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某社区360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各120人。一个实验组(A组)应用"短信服务+防护技能培训"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另一个实验组(B组)进行防护技能培训,2个月后比较2个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三组知晓率、健康态度持有率、健康行为实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组、B组5个知识点知晓率、4种健康态度持有率、5种健康行为实践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A组在知晓率、健康态度持有率、健康行为实践率较B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信服务+防护技能培训"健康促进干预模式是一种有效的社区传染病防制干预方式,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短信服务 防护技能培训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干预模式
原文传递
南昌市健康人群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的观察 被引量:20
4
作者 文海蓉 廖征 +4 位作者 彭时辉 熊昌辉 张艳霞 吴越 冯长华 《职业与健康》 CAS 2011年第6期664-665,共2页
目的观察南昌市人群麻疹疫苗免疫后麻疹IgG抗体的衰减情况,以完善麻疹控制措施和免疫策略。方法 2009年,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市所辖12个县区麻疹疫苗免疫后1~12 a健康儿童605人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调查。采... 目的观察南昌市人群麻疹疫苗免疫后麻疹IgG抗体的衰减情况,以完善麻疹控制措施和免疫策略。方法 2009年,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市所辖12个县区麻疹疫苗免疫后1~12 a健康儿童605人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麻疹抗体IgG。结果麻疹IgG抗体阳性人数594人,总阳性率为98.18%;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 164。结论麻疹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随时间的增长逐年降低,9年后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80,没有保护效果。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必需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疫苗 免疫 持久性
原文传递
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南昌市1985-200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季节性分布 被引量:12
5
作者 甘仰本 汤雪琴 廖征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的季节性规律,为乙脑预防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对南昌市1985-2009年的乙脑季节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市1985-2009年的乙脑季节性分布的M值为0.921 5,r值为0.921 4...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的季节性规律,为乙脑预防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对南昌市1985-2009年的乙脑季节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市1985-2009年的乙脑季节性分布的M值为0.921 5,r值为0.921 4;高峰期为6~8月,占94.38%,其中7月占63.97%。结论乙脑发病有季节性分布特征;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南昌市乙脑预防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日本 季节 圆形分布 集中度
原文传递
南昌市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10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艳霞 廖征 +1 位作者 熊昌辉 文海蓉 《职业与健康》 CAS 2011年第9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了解南昌市10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状况,比较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的接种率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结果常住儿童预防接种建证率、建卡率、卡证符合率及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 目的了解南昌市10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状况,比较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的接种率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结果常住儿童预防接种建证率、建卡率、卡证符合率及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BCG、HepB、OPV、DPT、MV)基础免疫(初种)(包括麻风疫苗)和加强免疫(复种)合格接种率均>95%,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苗(MPV、JEV)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分别达80.8%、92.9%,加强免疫合格接种率分别为80.4%、86.7%。与常住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建证率、建卡率、卡证符合率分别低38、16、40个百分点,基础免疫针次合格接种率,各项指标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所有疫苗针次中以超期和未种多。结论南昌市常住儿童基础免疫各疫苗针次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3岁以后的加强免疫接种有待加强。流动儿童的接种率水平显著低于常住儿童。针对流动儿童接种率低的情况,需加强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免疫空白,提高接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规划 疫苗 接种率
原文传递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平台C/S版管理模块使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廖征 张艳霞 +2 位作者 熊昌辉 文海蓉 彭时辉 《职业与健康》 CAS 2011年第16期1905-1907,共3页
目的评价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Childhood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CIIMS)——管理平台C/S版管理模块在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未开通状态下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3个区(县)使用儿童预防接种... 目的评价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Childhood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CIIMS)——管理平台C/S版管理模块在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未开通状态下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3个区(县)使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平台C/S版管理模块,对使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已使用的3个县(区)的儿童个案信息均能实现数据共享和异地接种,重复建个案数及卡册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地提高了疫苗的合格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5,P<0.05),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在国家无独立的CIIMS平台时,市级单位使用该管理模块,有利于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更科学、规范地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 管理模块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脑膜炎球菌疫苗的免疫策略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文海蓉 廖征 +2 位作者 张艳霞 彭时辉 许波 《职业与健康》 CAS 2016年第19期2729-2732,共4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病情进展迅速,即使接受了及时的治疗,也有的病例在发病后一二天内死亡,有的引起严重的后遗症。流脑是一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的呼吸道传染病,接种流脑疫苗是控制流脑最为理想的措施。文章就流脑疫苗的免疫策略...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病情进展迅速,即使接受了及时的治疗,也有的病例在发病后一二天内死亡,有的引起严重的后遗症。流脑是一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的呼吸道传染病,接种流脑疫苗是控制流脑最为理想的措施。文章就流脑疫苗的免疫策略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球菌 疫苗 免疫策略
原文传递
2008—2011年南昌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及监测系统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文海蓉 张艳霞 +2 位作者 彭时辉 甘仰本 廖征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17期2220-2221,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南昌市近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点,掌握其流行规律,了解该市对AFP的监测情况。方法对南昌市2008-2011年AF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EPIinfo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1年全市共报告15... 目的通过分析南昌市近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点,掌握其流行规律,了解该市对AFP的监测情况。方法对南昌市2008-2011年AF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EPIinfo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1年全市共报告15岁以下的AFP病例299例,报告该户籍地AFP病例78例,0~14岁儿童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94/10万。无明盟的夏秋季发病高峰,发病以儿童为主,5岁以下占74.36%,AFP病例男女之比为2.55:1,AFP监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AFP病例监测质量均处于较好水平。结论该市AFP监测工作取得成效,但还应继续加强AFP监测力度,维持无脊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驰缓性麻痹(AFP) 流行病学分析 监测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2015年南昌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高风险地区干预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文海蓉 许波 +2 位作者 彭时辉 张艳霞 廖征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10期1382-1385,共4页
目的了解南昌市2015年麻疹流行特点及近年流行规律,探讨麻疹发病高风险地区麻疹控制策略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昌市2015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1990—2015年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市2015年共报告... 目的了解南昌市2015年麻疹流行特点及近年流行规律,探讨麻疹发病高风险地区麻疹控制策略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昌市2015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1990—2015年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市2015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6例;南昌市6个县区有病例发生,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其次为学生。麻疹全年均有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3—7月份;以<2岁组和>21岁组发病率较高。自2009年开始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以来,南昌市麻疹发病率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疫情效果显著,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监测,做好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并关注小月龄婴儿和成人易感者在麻疹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对麻疹发病高风险人群采取宣教、疫苗接种等措施,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分析 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高校医学生视频显示终端综合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乐 周义生 +2 位作者 况杰 吴磊 刘贤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3-745,750,共4页
目的 了解医学生视频显示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综合征现状,并探讨其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为促进医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于2019年11月对江西某大学医学部3 265名在校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个... 目的 了解医学生视频显示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综合征现状,并探讨其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为促进医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于2019年11月对江西某大学医学部3 265名在校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个人基本情况、VDT综合征相关症状、抑郁状况等信息。结果 高校医学生VDT综合征检出率为33.3%,不同性别、是否临床专业VDT综合征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5,18.82,P值均<0.05)。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4.6%,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VDT综合征检出者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DT综合征可增加抑郁症状检出的风险(OR=1.84,95%CI=1.58~2.14,P<0.01)。结论 VDT综合征在医学生中检出率较高,且是医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高校应重视对医学生合理使用视频终端的健康教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干预,从而提高医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显示 抑郁 情感症状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150例麻风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时辉 文海蓉 +1 位作者 许波 张艳霞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05-606,共2页
我国适龄儿童通过8月龄接种一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MR),18月龄接种一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 我国适龄儿童通过8月龄接种一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MR),18月龄接种一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MMR),从而有效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与风疹3种疾病。随着疫苗针对疾病发病率的下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进一步了解接种MR的安全性,现对南昌市接种MR后发生的150例AEFI病例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麻风疫苗 病例分析 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流行病学分析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 疾病发病率 适龄儿童
原文传递
2004—2015年南昌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及发病趋势预测
13
作者 文海蓉 许波 +1 位作者 彭时辉 张艳霞 《职业与健康》 CAS 2016年第17期2391-2393,2397,共4页
目的了解南昌市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移动平均法,对南昌市2004—2015年流腮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2016年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南昌市2004—2015年共报... 目的了解南昌市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移动平均法,对南昌市2004—2015年流腮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2016年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南昌市2004—2015年共报告流腮14 030例,每年均有报告,全年均有发病;近年来在各县区均有发生,以学生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3—7月份;以<1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33.18/10万。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其疫情效果显著,应进一步加强对免疫规划工作薄弱地区、薄弱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进一步完善其疫情的监测和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分析 趋势预测
原文传递
CIS视角下预防接种品牌的塑造策略
14
作者 彭时辉 廖征 +3 位作者 文海蓉 张艳霞 甘仰本 赵华斌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2期246-248,共3页
预防接种品牌是预防接种单位经过长期发展和完善而形成的社会对预防接种单位名称、标志、行为、理念等印象的总和。预防接种品牌具有重要功能,使社会能持续强烈地感受到预防接种品牌的存在和独特的预防接种服务精神,从而提高信任度、满... 预防接种品牌是预防接种单位经过长期发展和完善而形成的社会对预防接种单位名称、标志、行为、理念等印象的总和。预防接种品牌具有重要功能,使社会能持续强烈地感受到预防接种品牌的存在和独特的预防接种服务精神,从而提高信任度、满意度和接种率,确保国家的免疫规划政策能得到全面贯彻实施,每个儿童都能享受到疫苗的保护,减少传染病的发生风险,降低社会和家庭负担,有着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企业识别系统(CIS)导入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建立预防接种单位识别系统,塑造预防接种单位新形象,打造预防接种品牌,树立品牌形象,对品牌进行整合传播和维护等是实施预防接种品牌建设策略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识别系统 品牌 预防接种 策略
原文传递
南昌市湾里区2014-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梅 王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9年第12期87-91,102,共6页
目的分析南昌市湾里区2014-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监测情况。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南昌市湾里区2014-2018年AEFI个案,结合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从AEFI报告概况、三间... 目的分析南昌市湾里区2014-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监测情况。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南昌市湾里区2014-2018年AEFI个案,结合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从AEFI报告概况、三间分布、间隔分布、临床诊断分布、AEFI疫苗分布及病例转归等方面对AEFI的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市湾里区2014-2018年共报告AEFI个案70例,AEFI年平均报告发生率为43.63/10万剂次。AEFI个案主要集中在幸福街办和罗亭镇,两地区共报告40例(57.14%);春夏季发生例数较多,共报告56例(80.00%);男女构成比为1.69∶1(44/26),各年龄组中以<1岁组报告例数最多,共报告38例(54.29%)。接种1 d内发生66例(94.29%),接种2 d发生3例(4.29%),接种15 d以上发生1例(1.42%)。一般反应62例(88.57%,其中发热45例、局部红肿/硬结17例),异常反应8例(11.43%,主要为过敏性反应);5年内未报告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和心因性反应,无死亡病例发生,无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AEFI共涉及14种疫苗,包括一类疫苗11种,共67例(95.71%),报告发生率为53.78/10万剂次;二类疫苗3种,共3例(4.29%),报告发生率为8.36/10万剂次。报告前3位的疫苗分别是:麻风疫苗(10例,164.69/10万剂次)、乙脑疫苗(16例,130.56/10万剂次)、卡介苗(1例,92.34/10万剂次)。70例AEFI均痊愈或好转,无任何后遗症。结论总体来说,南昌市湾里区AEFI监测网络稳定,系统运行良好,监测工作灵敏性、完整性、及时性均达到较高水平。在今后的监测工作中需加强小年龄段儿童、春夏季节及二类疫苗的AEFI主动监测工作,加强AEFI监测工作的督导考核与人员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的稳定,增强其AEFI报告意识及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安全性 监测 分析
下载PDF
视觉识别系统在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时辉 廖征 +3 位作者 熊昌辉 文海蓉 张艳霞 赵华斌 《职业与健康》 CAS 2011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了解和评价视觉识别系统在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预防接种门诊管理规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建县、西湖区、红谷滩新区3个县(区)的预防接种门诊为研究对象,将视觉识别系统应用到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中,接... 目的了解和评价视觉识别系统在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预防接种门诊管理规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建县、西湖区、红谷滩新区3个县(区)的预防接种门诊为研究对象,将视觉识别系统应用到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中,接种门诊统一使用江西省预防接种服务专用标志,严格按照《江西省预防接种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视觉识别系统手册》规范运用视觉识别系统。结果新建县、西湖区、红谷滩新区将视觉识别系统应用到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中,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应用视觉识别系统前后相比,在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计划免疫服务对象满意度、接种率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将视觉识别系统应用在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方面是必要的,运用效果较好,拟在南昌市其他县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识别 预防接种门诊 效果
原文传递
免疫接种后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原因分析
17
作者 刘庆山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目的为了解南昌市西湖区麻疹发病的实际情况,探讨接种麻疹疫苗(MV)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的主要原因。方法开展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病例静脉血3~5 mL,进行麻疹IgM复核和IgG检测。结果南昌市西湖区2007年1-12月麻疹病例较... 目的为了解南昌市西湖区麻疹发病的实际情况,探讨接种麻疹疫苗(MV)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的主要原因。方法开展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病例静脉血3~5 mL,进行麻疹IgM复核和IgG检测。结果南昌市西湖区2007年1-12月麻疹病例较近年同期明显增多,而且病例中流动、常住人口分别占45.1%、54.9%;免疫后的流动、常住人口病例在发病年龄上无差异;免疫后病例与未免疫、免疫史不详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无差异,但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免疫后高于未免疫者;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为免疫空白,接种技术、使用剂量、疫苗储运等因素也是引起发病的原因之一。结论做好MV的初种是控制麻疹发病的关键;变更MV免疫程序,将复种年龄提前到18~24月龄、接种剂量增加到0.5 mL是必要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接种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原因
下载PDF
蚓激酶肠溶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刘琼 弓弦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610-612,共3页
目的:探究蚓激酶肠溶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南昌市第三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丁苯酞+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究蚓激酶肠溶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南昌市第三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丁苯酞+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研究组加用蚓激酶肠溶胶囊,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FIB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D-D、P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凝血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提升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蚓激酶肠溶胶囊 凝血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一起卡介苗误种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征 刘玲燕 王梦林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1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卡介苗 误种 教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