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体植入15年内种植体周围炎和种植周黏膜炎发生率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停停 胡晓菁 林璐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探讨种植体植入15年中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tis,PI)和种植体周围黏膜炎(peri-implant mucositis,PM)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口腔种植修复患者507例(共1 162颗种植体),随访... 目的:探讨种植体植入15年中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tis,PI)和种植体周围黏膜炎(peri-implant mucositis,PM)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口腔种植修复患者507例(共1 162颗种植体),随访12~15年,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个体及种植体水平PI、PM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3.37年,507例种植修复患者PM、PI总体发生率分别为45.0%、9.7%,1 162例种植体PM、PI发生率分别为44.1%、10.9%。发生PI的127颗种植体中,8颗(6.3%)种植失败;PI在种植修复0.5~1年内发生率较低,1~5年发生率明显升高、5~10年发生率降低、10年以上发生率持续降低,而PM在种植修复0.5~1年内发生率较高,1~5年发生率开始降低,5~10年、10年以上基本保持不变;采用Straumann种植系统PI、PM发生率最低,而Osstem系统发生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前牙区PI、PM发生率高于其他牙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边缘不密合者发生PI、PM概率最高,其次为基台螺丝松动、冠固位螺丝松动、基台螺丝断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种植时间、种植系统、种植牙位、修复性因素是影响PM、PI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种植体植入15年内PM发生率偏低,PI发生率并未随修复时间增加而升高,而与种植时间、种植系统、种植牙位及后期修复性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口腔种植修复 骨丢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