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陈强(执笔) +25 位作者 胡次浪(执笔) 申昆玲 贾春梅 刘恩梅 沈照波 张建华 覃敏 郭彤 华山 殷勇 刘红霞 孙萍 唐素萍 胡晓光 董晓艳 刘瀚旻 沙莉 李晶 郑湘榕 韩志英 吴星东 徐迎春 郝创利 宋瑜欣 安淑华 陈艳萍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57-762,784,共7页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为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正确诊治提供指导。方法 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在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26所医院进行前瞻性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研究,通过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问卷...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为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正确诊治提供指导。方法 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在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26所医院进行前瞻性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研究,通过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问卷调查及3个月的治疗随访,了解我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结果实际入组病例数1505例,合格病例1470例,合格率97.67%。位于病因构成比前4位的分别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584例(39.73%)、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41例(16.39%)、哮喘合并感染164例(11.16%)、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151例(10.27%)。1岁以下患儿的首位病因是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40.00%)。多病因的慢性湿性咳嗽有效病例数483例,占总病例数33.74%,其主要病因是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占16.39%。华东、北方、南方3个地区首位病因均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其他病因在不同年龄的分布存在差异;不同病因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也存在差异;同一种病因则呈现季节性变化。结论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哮喘合并感染、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1岁以下患儿首位病因是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在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构成比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 构成比 慢性 湿性咳嗽 中国 儿童
原文传递
热性惊厥:危险因素、临床评估及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路军 李国林 邹时朴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010-1013,共4页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指在发热状态下(体温≥38℃),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紊乱及无热惊厥史而发生的惊厥。目前认为FS是多因素所致的,主要为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易受发热影响,加上潜在危险因素(包括...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指在发热状态下(体温≥38℃),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紊乱及无热惊厥史而发生的惊厥。目前认为FS是多因素所致的,主要为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易受发热影响,加上潜在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和遗传因素)而诱发。按发作类型分为单纯性、复杂性FS,区分两者有利于制定临床干预策略。苯二氮类能迅速止惊,多用于持续时间超过5 min的患儿。同时,间歇性地西泮治疗能有效降低FS复发风险,缓解父母焦虑和恐惧。本文将对FS危险因素、临床评估及治疗进行简要概述,以提高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危险因素 临床评估 治疗
原文传递
45,X/46,XY嵌合体性腺表型与分子生物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帅霞 杨利 +4 位作者 吴文波 黄慧 陈卡 张浪 杨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45,X/46,XY嵌合体患儿性腺特征、性腺肿瘤的发生率及SRY基因及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45,X/46,XY核型或其变异型患儿的病例资料,对45,X/46,XY嵌合体性腺表型及分子... 目的探讨45,X/46,XY嵌合体患儿性腺特征、性腺肿瘤的发生率及SRY基因及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45,X/46,XY核型或其变异型患儿的病例资料,对45,X/46,XY嵌合体性腺表型及分子生物学进行分析。结果30例45,X/46,XY核型或其变异型患儿中,就诊年龄均在18岁以下,社会性别男性11例,社会性别女性19例,所有患儿中14例已行预防性性腺切除术。单侧睾丸和对侧条纹性腺检出6例,社会性别均为男性,病理切片显示性腺组织中同时含睾丸和卵巢组织者3例;同时伴有易位的肾上腺组织2例;双侧条纹性腺检出8例,社会性别均为女性,病理切片显示性腺组织中同时含附睾和卵巢组织者1例,性腺母细胞瘤1例,卵巢发育不良伴粒层细胞瘤样增生1例,有增生痣细胞(混合痣)1例。所有B超检查及病理切片均未发现卵泡存在。11例社会性别男性患儿中,5例经SRY基因检测结果均阳性,7例经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显示Y染色体部分缺失3例,无缺失4例;19例社会性别女性患儿中,10例经SRY基因检测,其中9例结果阳性,1例阴性;7例经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显示Y染色体部分缺失2例,无缺失4例,全部缺失1例。结论45,X/46,XY嵌合体患儿大多含有异常的性腺组织,具有发生性腺肿瘤的风险,尤其女性患儿发病率较高,绝大部分患儿SRY基因阳性,Y染色体无缺失或部分缺失。考虑到此类患儿发生性腺肿瘤的风险增加,建议早期进行预防性性腺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 X/46 XY核型 性腺组织 SRY基因 Y染色体微缺失
原文传递
维生素D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萍 钟建民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虽然ASD患病率不断上升,但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目前研究提示其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Vit D)缺乏与ASD患病率存在负相关,补充Vit D可能降低ASD的发...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虽然ASD患病率不断上升,但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目前研究提示其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Vit D)缺乏与ASD患病率存在负相关,补充Vit D可能降低ASD的发病风险。因为Vit D的广泛生理功能,Vit D可作为类固醇激素作用于遗传、免疫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同时,遗传、免疫和环境也影响Vit D的代谢及功能,所以Vit D缺乏可能导致ASD的发病。本研究重点综述了Vit D与ASD发病的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及近年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病因 发病机制 维生素D
原文传递
儿童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涂琼 卢文青 熊友健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评价儿童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2—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7例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患儿(其中新生儿58例)的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血清谷浓度)检测,观察患儿用药后发生肝... 目的评价儿童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2—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7例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患儿(其中新生儿58例)的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血清谷浓度)检测,观察患儿用药后发生肝肾功能损害及听力损害情况,分析不同血清谷浓度万古霉素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97例患儿测得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为1.87~39.30 mg·L^-1,平均(10.94±5.79)mg·L^-1。万古霉素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46%,其中肝功能损害及听力损害发生率分别为8.25%、7.22%,均显著高于肾功能损害的1.03%(P<0.05);在新生儿中万古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6%。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1.87~<5.00 mg·L^-1组、5.00~10.00 mg·L^-1组、>10.00~39.30 mg·L^-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64%、20.00%、15.00%,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在应用万古霉素时有较高的肝功能损害及听力损害,临床应用时应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合理使用万古霉素的情况下不同范围血药浓度与肝肾损害、听力损害无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监测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miRNAs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红艳 张守华 +2 位作者 黄慧 雷俊(综述) 梅金红(审校)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6期1035-1038,共4页
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被称为微小RNA,目前已经在自然界中的哺乳动物、植物以及线虫等真核生物中鉴定发现超过千种miRNAs^([1])。微小RNA作为一类长度在19~22个核苷酸大小内源性非编码的一组遗传基因,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与下游靶基因... 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被称为微小RNA,目前已经在自然界中的哺乳动物、植物以及线虫等真核生物中鉴定发现超过千种miRNAs^([1])。微小RNA作为一类长度在19~22个核苷酸大小内源性非编码的一组遗传基因,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与下游靶基因信使脱氧核糖核酸(mRNA)碱基进行配对从而抑制转录或阻碍蛋白翻译过程,并在转录后水平起到对靶基因表达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 肝细胞癌 调控 分子机制
下载PDF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萍 钟建民 +5 位作者 虞雄鹰 吴华平 易招师 查剑 李小燕 徐瑜欣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04-106,共3页
阿米巴脑炎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疾病,其诊断具有挑战性,而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Balamuthia amoebic encephalitis,BAE)更是非常罕见,死亡率接近98%[1]。阿米巴是一种自生生活的阿米巴原虫,不仅可感染免疫力低下者为宿主,还能感染免疫... 阿米巴脑炎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疾病,其诊断具有挑战性,而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Balamuthia amoebic encephalitis,BAE)更是非常罕见,死亡率接近98%[1]。阿米巴是一种自生生活的阿米巴原虫,不仅可感染免疫力低下者为宿主,还能感染免疫能力正常者,导致出血坏死性脑炎或肉芽肿性脑炎,临床上表现与结核性脑炎、化脓性脑炎相似,无特异性,所以诊断困难,国内亦少见报道。现将南昌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例经宏基因组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诊断的BAE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 棘阿米巴 脑脊液 宏基因组测序 儿童
下载PDF
超声引导改良三维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杜香平 余丽蓉 +3 位作者 熊志刚 陈干 杨小刚 吴欣乐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2057-205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改良三维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本方法治疗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7例,按Gartland分型:Ⅱb10例,Ⅲ型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手法闭...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改良三维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本方法治疗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7例,按Gartland分型:Ⅱb10例,Ⅲ型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的方法治疗。术后石膏外固定4~6周,4~8周后拔出克氏针。结果18例成功获得闭合复位,无中转切开复位者。1例失访,其余17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71±3.9月。骨折均获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24±1.25周。JOA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优良率为94.12%。结论超声检查无辐射、无创,术中可以多个平面观察并引导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植入,术中更好地维持骨折复位,提高闭合复位几率,减少神经损伤,降低医患X线辐射,是治疗屈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超声 闭合复位 屈曲型 儿童
下载PDF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冉 李艳 +3 位作者 黄琰琰 邹庆梅 徐南平 余婧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338-340,共3页
通过分析1例不典型儿童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myocarditis,FMC)临床资料结合近年相关文献,探讨儿童FMC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识别与治疗的方法,有助临床尽早识别和诊断FMC,采取积极抢救措施,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儿童 心肌酶谱 暴发性心肌炎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儿童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和基因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崇军 熊婷 +4 位作者 徐忠金 詹春雷 陈峰 王红 叶瑶 《江西医药》 2021年第7期899-901,90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HT)的临床和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6例HT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儿最大年龄为13岁6月,最小为1月3天;共检出4例致病/可能致病:WAS基因突变2例,MYH9基因... 目的探讨儿童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HT)的临床和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6例HT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儿最大年龄为13岁6月,最小为1月3天;共检出4例致病/可能致病:WAS基因突变2例,MYH9基因突变1例,SBDS基因突变1例;2例不确定:LRBA基因突变1例,GBA突变1例;所有这些变异中4例杂合(其中一例为复合杂合),2例半合子;6个基因中AR遗传2例,XR遗传2例,AD遗传1例。对5例进行核心家系分析,1例为新发突变。结论及时认识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至关重要,在常规检查中实施NGS将使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得到更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特征 基因特征
下载PDF
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婴幼儿特殊形状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云国 张政 +2 位作者 许飞 严济泳 段君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79-681,共3页
目的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治疗婴幼儿特殊形状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经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提示窗型PDA或动脉导管长度>7 mm管型PDA,并选择VSD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的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 目的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治疗婴幼儿特殊形状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经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提示窗型PDA或动脉导管长度>7 mm管型PDA,并选择VSD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的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儿中窗型PDA 12例,男7例、女5例,中位年龄8.7个月(6个月~3岁);管型PDA 15例,男6例、女9例,中位年龄18个月(11个月~5岁)。窗型PDA选择膜部VSD封堵器,管型PDA选择肌部VSD封堵器封堵;按照窗型PDA肺动脉端内径加3~6 mm、管型PDA肺动脉端内径加2~4 mm选择封堵器腰部大小。所有患儿均成功封堵,术后均无残余分流。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胸片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降主动脉流速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左肺动脉流速较术前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VSD封堵器介入治疗特殊形状PDA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下载PDF
儿童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及心功能改变的研究
12
作者 周云国 朱荻绮 吉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及心功能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因各类心动过缓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患儿血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 目的探讨儿童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及心功能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因各类心动过缓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患儿血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以及术前与术后1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Z值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入选21例患儿,男8例、女13例,年龄8.0岁(4.0~11.0岁),体质量26.1kg(15.3~45.8kg)。植入双腔起搏器15例,植入单腔起搏器6例。21例患儿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1天和术后1周cTnI和CK-MB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nI和CK-MB在术后1天最高,分别高于术前和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患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的LVDD-Z值和LVEF值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动过缓患儿植入永久起搏器后可出现短暂、轻度、可逆的心肌损伤,但对心功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心肌损伤 心功能 儿童
下载PDF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儿童及青少年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13
作者 余丽蓉 杜香平 +3 位作者 吴限 袁意 杨玉 余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843-847,共5页
目的调查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儿童及青少年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CAH患儿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edsQL4.0调查江西省儿童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间48例诊断为CAH的5~18岁儿童及青少年和家长,119名健康儿童及... 目的调查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儿童及青少年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CAH患儿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edsQL4.0调查江西省儿童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间48例诊断为CAH的5~18岁儿童及青少年和家长,119名健康儿童及青少年和家长作为对照组,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AH患儿自评量表及家长代评量表各项得分(各单一领域得分、社交心理功能和总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社交功能(自评t=2.711,代评:t=3.048)、学校表现(自评:t=2.718,代评:t=4.671)、社交心理功能(自评:t=3.674,代评:t=5.587)、总分(自评:t=4.026,代评:t=5.34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H患儿男女之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控制不良、有并发症、无正规随访的CAH患儿各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和病程长的CAH患儿,各项得分更低。结论CAH儿童及青少年的生存质量存在明显损害,特别是激素控制不良、有并发症、无正规随访、病程长、年龄大的CAH患儿损害更严重,需要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PedsQL量表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头孢泊肟酯与头孢克肟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霖玲 周树平 +3 位作者 陈强 柯江维 周艳 李岚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633-1637,共5页
目的比较头孢泊肟酯和头孢克肟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住院的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感染的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 目的比较头孢泊肟酯和头孢克肟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住院的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感染的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推荐,采用宏量肉汤稀释法(试管)分别测定病原菌对头孢泊肟酯和头孢克肟的敏感性及耐药性,并进行比较。结果1.头孢泊肟酯对链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的50%受试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50)、90%受试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90)值均在敏感范围内,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头孢克肟对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MIC50在敏感范围内,而对两者的MIC90值则表现为耐药。剩余细菌对2种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2.头孢泊肟酯对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范围明显低于头孢克肟,表现出较强的杀菌活性。这2种药物对卡他摩拉菌、β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的50%受试菌株最低杀菌浓度(MBC50)、90%受试菌株最低杀菌浓度(MBC90)值均仍在MIC敏感范围内,均表现出较强的杀菌作用;剩余细菌对2种药物则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3.入选的100株病原菌对头孢泊肟酯、头孢克肟的敏感率分别为70.00%(70/100株)、57.00%(57/100株),耐药率分别为22.00%(22/100株)、39.00%(39/100株),2种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P=0.03)。结论头孢泊肟酯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初始经验性治疗的药物选择,也可作为儿童常见呼吸道细菌感染抗生素序贯疗法口服的适宜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泊肟酯 头孢克肟 宏量肉汤稀释法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社区获得性肺炎 儿童
原文传递
473例儿童无痛结肠镜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双红 李丽龙 +4 位作者 廖玉萍 万盛华 许增华 万宏 黎友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并评估结肠镜下息肉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473例实施无痛结肠镜检查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患儿年龄分为婴幼儿期(<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7~11岁)及... 目的探讨儿童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并评估结肠镜下息肉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473例实施无痛结肠镜检查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患儿年龄分为婴幼儿期(<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7~11岁)及青春期(12~16岁),并进行比较。结果共473例患儿,实施487次无痛结肠镜检查,其中婴幼儿59例,学龄前247例,学龄期121例及青春期46例。313例患儿检出肠道病变,主要为肠息肉259例、慢性结肠炎32例、克罗恩病7例及溃疡性结肠炎3例。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肠息肉、慢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及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肠息肉在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所占比例较高,慢性结肠炎和炎症性肠病在学龄期和青春期所占比例较高。盲肠插镜率85.6%(417/487);检查操作中未出现呼吸抑制和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检查结束后2例患儿出现麻醉后寒颤。259例肠息肉患儿采用结肠镜下高频电圈套凝切除,3例出现术中出血、2例出现术后出血、2例出现术后肠穿孔。结论儿童无痛结肠镜检查安全、有效,有助于下消化道疾病诊断,不同年龄段儿童下消化道疾病分布不同;结肠镜下切除儿童息肉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结肠镜 息肉切除术 儿童
下载PDF
布洛芬注射液用于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强 胡华琨 +3 位作者 叶玲玲 沈世晖 程丽群 李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布洛芬注射液用于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在我院拟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300例,其中双侧腹股沟斜疝92例,单侧腹股沟斜疝208例,男278例,女22例,年龄10个月至4岁,体重8.5~22... 目的探讨布洛芬注射液用于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在我院拟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300例,其中双侧腹股沟斜疝92例,单侧腹股沟斜疝208例,男278例,女22例,年龄10个月至4岁,体重8.5~22.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布洛芬注射液组(I组)、布洛芬栓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0例。麻醉维持开始时,I组予以布洛芬注射液10 mg/kg静脉滴注,S组予以布洛芬栓(50 mg/粒)约5 mg/kg塞肛,C组予以同I组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4 h后均重复给药1次。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FLACC评分>3分时,补充给予舒芬太尼0.05~0.1μg/kg。记录术后1、2、4、6、8 h的FLACC评分和术后1、1~2、2~4、4~6和6~8 h内FLACC评分>3分的患儿例数。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补充量,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h内和术后1~2 h I组FLACC评分>3分的例数明显少于S组、S组明显少于C组(P<0.05)。S组和C组舒芬太尼补充量明显多于I组(P<0.05)。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布洛芬栓比较,布洛芬注射液静脉给药可有效减轻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的术后疼痛,对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注射液 腹腔镜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儿童 术后镇痛
下载PDF
留置导尿管旋转护理方案预防男性经尿道手术术后尿道狭窄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帆 潘珍惠 +2 位作者 陆巧珍 李嘉悦 汤微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旋转护理方案在预防男性经尿道手术术后尿道狭窄的可行性及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本院泌尿外科经尿道手术男性患者232例为研究对象,按病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1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旋转护理方案在预防男性经尿道手术术后尿道狭窄的可行性及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本院泌尿外科经尿道手术男性患者232例为研究对象,按病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1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留置导尿管旋转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尿道粘连、尿路感染及尿道狭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道粘连、尿道狭窄发生数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尿路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导尿管旋转护理方案能提高经尿道手术患者留置导尿后舒适度,并有效预防尿道粘连、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导尿管 尿道狭窄 男性 护理方案
下载PDF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婴幼儿单纯乳房早发育的临床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玉 龚湘玲 +4 位作者 卢庆红 熊友健 杨利 黄慧 谢理玲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双酚A(BPA)、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4-壬基酚(4-NP)、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与婴幼儿单纯乳房早发育(IPT)的临床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2016年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门诊初... 目的探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双酚A(BPA)、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4-壬基酚(4-NP)、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与婴幼儿单纯乳房早发育(IPT)的临床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2016年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门诊初诊为IPT年龄<2岁的女性患儿62例为病例组(IPT组)并随访2年,健康体检正常女性婴幼儿30例为对照组,观察血清中BPA、DEP、4-NP、DEHP水平与其临床特征及转化的相关性。结果IPT组与对照组比较,雌激素水平、血清中四种EDCs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随访转归结果,将IPT组分为乳房完全消退组(33例,53.2%)和未消退组(29例,46.7%),但消退组与未消退组内EDCs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PT并非完全都可自行消退,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可能是IPT发生的诱因,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婴幼儿
原文传递
过敏性紫癜不同临床表型患儿肠道菌群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唐兴珈 傅睿(指导) +2 位作者 李群 刘小青 胡少凡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9-345,共7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不同临床表型患儿与健康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差异。方法:收集30例HSP患儿的粪便标本,其中单纯紫癜型、消化道出血型、肾损伤型患儿各10例,以10例健康儿童粪便作为对照,提取粪便DNA,对16S rRNA基因的V4区...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不同临床表型患儿与健康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差异。方法:收集30例HSP患儿的粪便标本,其中单纯紫癜型、消化道出血型、肾损伤型患儿各10例,以10例健康儿童粪便作为对照,提取粪便DNA,对16S rRNA基因的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HSP肾损伤型患儿普雷沃氏菌种(科到种水平)、芽殖菌种(属到种水平)、脱硫弧菌属(目到属水平)、Barnesiellaceae科丰度明显提高,而乳酸杆菌目、双歧杆菌属丰度明显降低;消化道出血型患儿中变形菌门、δ变形菌纲、脱硫弧菌科(目到科水平)、Oscillospira属、Parabacteroides属丰度明显增高,而双歧杆菌科(目到科水平)、链球菌科(目到科水平)丰度明显降低;单纯紫癜型患儿中梭形杆菌属(门到属水平)、双歧杆菌属(门到属水平)丰度明显降低(P<0.05);与HSP单纯紫癜型患儿相比,HSP肾损伤型患儿中普雷沃氏菌科、Barnesiellaceae科丰度提高,消化道出血型患儿中梭形杆菌属(门到属水平)丰度明显提高;与HSP消化道出血型患儿相比,HSP肾损伤型患儿中芽殖菌种(属到种水平)丰度明显提高,而变形菌门丰度明显降低(P<0.05);HSP患儿芽殖菌属丰度与血清IL-6、IgA、IgG水平呈正相关,普雷沃氏菌属丰度与血清IL-8水平呈正相关,而双歧杆菌属丰度与血清IL-10呈负相关(P<0.05)。结论:HSP不同临床表型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紊乱,且HSP患儿肠道菌群变化可反映其脏器损伤程度,HSP患儿肠道菌群紊乱与全身免疫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肠道菌群 16S rRNA IGA
下载PDF
两种腹腔镜手术路径治疗儿童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宁 饶品德 +5 位作者 吴文波 黄金狮 张守华 唐静 熊春凤 王江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评估两种腹腔镜手术路径治疗儿童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江西省儿童医院9例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个月至5岁5个月,平均... 目的评估两种腹腔镜手术路径治疗儿童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江西省儿童医院9例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个月至5岁5个月,平均年龄22个月。6例为右侧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3例为左侧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表现:2例为腹痛,1例为血尿,1例为腹泻,1例为腹胀,4例为体检发现。结果9例术前经增强CT及彩超检查诊断为肾上腺区肿瘤,与周围脏器无浸润,下腔静脉无瘤栓;8例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1例肝脏转移;内分泌检查均为无功能性肿瘤。9例中7例经腹腔途径手术,2例经腹膜后途径手术;9例均顺利、完整切除肿瘤,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腹腔镜操作)时间137 min,平均出血16.3 mL(5~40 mL),1例输血100 mL,肿瘤平均直径4.3 cm(2.5~5.4 cm)。术后病理检查结果:5例神经母细胞瘤,3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1例节细胞神经瘤。术后均恢复良好,Ⅰ期病例未行化疗,Ⅳ期肝脏转移病例术后予化疗,平均随访时间8.6个月(2~35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两种腹腔镜手术路径切除儿童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均安全、有效,腹膜后途径在显露及血管处理上更具优势,腹腔途径在操作空间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 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手术路径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