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方综合征患者角膜形态及厚度的特点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秋平 张广斌 +6 位作者 邵毅 易敬林 刘祖国 谭叶辉 陈伟 毛祖红 王乐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5-241,共7页
目的 探讨马方综合征(MFS)患者角膜的形态与厚度变化特点.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自动屈光计和OrbscanⅡZ对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临床确诊的24例(48只眼)MFS患者与24例(48只眼)性别、年... 目的 探讨马方综合征(MFS)患者角膜的形态与厚度变化特点.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自动屈光计和OrbscanⅡZ对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临床确诊的24例(48只眼)MFS患者与24例(48只眼)性别、年龄与其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晶状体异位判断,眼轴测量,角膜形态检查[角膜前、后表面高度,中央角膜曲率,角膜中央3 mm区散光度数(Mean A),模拟角膜散光度数(Sim A),角膜中央3 mm区屈率(Mean K)和模拟角膜屈率(Sim K),角膜中央3 mm区不规则性(3.0ZI)及角膜中央5 mm区不规则性(5.0ZI),角膜厚度指数(CTI)]和角膜厚度检查(角膜最薄点厚度及9个区域平均厚度).采用Crosstabs,单向方差分析,student-t检验及判别分析等方法对角膜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FS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年龄(38±7)和(37±8)岁,男女比例8/16和9/15,以及眼轴长度(23.12±1.06)和(24.26±2.96)mm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x2=0.091,P=0.763;性别t=0.324,眼轴t=1.976,均P>0.05).在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图形态上,MFS组患者相比对照组在椭圆形(25.0%与16.7%)、不规则蝴蝶结形(41.7%与37.5%)和不规则形地形(12.5%与8.3%)图的比例明显上升,同时扁平角膜比例明显升高(66.7%与12.5%).MFS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角膜最薄点厚度(489.8±42.9)μm与(544.8±25.7)μm、Mean K(40.60±1.30)D与(42.80±1.40)D、Sim K(40.50±1.30)D与(42.80±1.20)D、Sim A(1.08±0.86)D与(0.91±0.46)D、CTI 1.57±0.24与1.21±0.14、3.0ZI(1.76±0.96)D与(1.54±0.82)D及5.0ZI(1.91±1.26)D与(0.92±0.68)D等角膜地形图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最薄点厚度t=6.996,Mean K t=2.554,Sim K t=3.326,Sim A t=2.324,CTI t=3.116,3.0ZIt=2.686,5.0ZI t=3.768,均P<0.05);角膜Mean A在MFS组(1.11±0.89)D与对照组(0.99±0.49)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an A t=1.898,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马凡综合征 角膜 人体测量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