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期延迟PCASL对进展性脑梗死预后评估
1
作者
戴中强
郑少升
+6 位作者
陈群中
顾浩玉
刘征华
郭学军
李思聪
廖海波
万星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2期29-31,共3页
目的运用多期ASL技术联合DWI技术评估进展性脑梗死(PIS)临床预后。方法前瞻性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55例行DWI及3D-PCASL检查,计算梗死区DWI高信号面积及血流灌注CBF值,根据临床治疗效果,55例患者分成PIS组和非PIS组,比较不同组别...
目的运用多期ASL技术联合DWI技术评估进展性脑梗死(PIS)临床预后。方法前瞻性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55例行DWI及3D-PCASL检查,计算梗死区DWI高信号面积及血流灌注CBF值,根据临床治疗效果,55例患者分成PIS组和非PIS组,比较不同组别各参数值是否存在差异,绘制ROC曲线,计算各参数值对进展性脑梗死诊断能效及判断预后价值。结果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20例为PIS,35例为非PIS。PIS组与非PIS组相比,CBF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5s-PLD CBF值:PIS组为(14.82±5.15)mL/100mg/min,非PIS组为(28.42±11.64)mL/100mg/min;2.0s-PLD CBF值:PIS组为(23.96±9.51)mL/100mg/min,非PIS组为(33.79±13.52)mL/100mg/min;2.5s-PLD CBF值:PIS组为(30.51±11.22)mL/100mg/min,非PIS组为(38.67±12.86)mL/100mg/min。DWI梗死面积:PIS组为(886.24±12.32)mm²,非PIS组为(900.76±1087.21)mm²,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1.5s-PLD诊断PIS能效最好,当CBF取值19.29时,其曲线下面积最大,AUC为0.89,其诊断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85%。结论多期PLD可以准确预测PIS,当PLD为1.5s时,其衍生CBF值为19.29 mL/100mg/min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其它灌注参数值,可以作为判断PIS参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进展性脑梗死
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
标记后延迟时间、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万星华
万隐华
+2 位作者
熊伟
左谦云
刘祖良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6年第7期71-73,108,共4页
目的探讨MRI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例SIS患者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均出现冈上肌肌腱损伤。MRI表现:14例为肌腱信号增高;16例为肌腱局部撕裂,肌腱表面信号异常、混杂;12为冈上肌腱钙...
目的探讨MRI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例SIS患者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均出现冈上肌肌腱损伤。MRI表现:14例为肌腱信号增高;16例为肌腱局部撕裂,肌腱表面信号异常、混杂;12为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4例为肌腱全层撕裂,斜冠状面T2WI示冈上肌肌腱正常条带状连续性低信号中断,中断处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改变。肩峰形态呈平直形6例、弧形18例及钩形22例。4例肩峰-肱骨距〈5mm,为钩型肩峰伴有肩锁关节增生、赘骨形成;23例肩峰-肱骨距为5-7mm,13例肩峰-肱骨距〉7-10 mm,6例肩峰-肱骨距〉10-15 mm。40例患者出现肩峰下滑囊增厚或积液改变。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SIS患者肩袖损伤征象,亦能显示肩峰形态及肩峰下滑囊等改变,对临床诊治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肩袖
撕裂
肩峰形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期延迟PCASL对进展性脑梗死预后评估
1
作者
戴中强
郑少升
陈群中
顾浩玉
刘征华
郭学军
李思聪
廖海波
万星华
机构
普宁市中医
医院
医学影像
科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
医院
放射科
南昌
大学第三附属
医院
北京大学深圳
医院
放射科
南昌县
人民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2期29-31,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18603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2021JD096)
+2 种基金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医学会医疗卫生科研项目(BAYXH2023052)
广东省揭阳市卫生医疗科研创新项目(ylws2024009)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项目(202211707)。
文摘
目的运用多期ASL技术联合DWI技术评估进展性脑梗死(PIS)临床预后。方法前瞻性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55例行DWI及3D-PCASL检查,计算梗死区DWI高信号面积及血流灌注CBF值,根据临床治疗效果,55例患者分成PIS组和非PIS组,比较不同组别各参数值是否存在差异,绘制ROC曲线,计算各参数值对进展性脑梗死诊断能效及判断预后价值。结果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20例为PIS,35例为非PIS。PIS组与非PIS组相比,CBF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5s-PLD CBF值:PIS组为(14.82±5.15)mL/100mg/min,非PIS组为(28.42±11.64)mL/100mg/min;2.0s-PLD CBF值:PIS组为(23.96±9.51)mL/100mg/min,非PIS组为(33.79±13.52)mL/100mg/min;2.5s-PLD CBF值:PIS组为(30.51±11.22)mL/100mg/min,非PIS组为(38.67±12.86)mL/100mg/min。DWI梗死面积:PIS组为(886.24±12.32)mm²,非PIS组为(900.76±1087.21)mm²,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1.5s-PLD诊断PIS能效最好,当CBF取值19.29时,其曲线下面积最大,AUC为0.89,其诊断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85%。结论多期PLD可以准确预测PIS,当PLD为1.5s时,其衍生CBF值为19.29 mL/100mg/min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其它灌注参数值,可以作为判断PIS参数指标。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进展性脑梗死
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
标记后延迟时间、弥散加权成像
Key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
Post-labeling Dela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万星华
万隐华
熊伟
左谦云
刘祖良
机构
南昌县
人民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6年第7期71-73,10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MRI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例SIS患者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均出现冈上肌肌腱损伤。MRI表现:14例为肌腱信号增高;16例为肌腱局部撕裂,肌腱表面信号异常、混杂;12为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4例为肌腱全层撕裂,斜冠状面T2WI示冈上肌肌腱正常条带状连续性低信号中断,中断处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改变。肩峰形态呈平直形6例、弧形18例及钩形22例。4例肩峰-肱骨距〈5mm,为钩型肩峰伴有肩锁关节增生、赘骨形成;23例肩峰-肱骨距为5-7mm,13例肩峰-肱骨距〉7-10 mm,6例肩峰-肱骨距〉10-15 mm。40例患者出现肩峰下滑囊增厚或积液改变。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SIS患者肩袖损伤征象,亦能显示肩峰形态及肩峰下滑囊等改变,对临床诊治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肩袖
撕裂
肩峰形态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
rotator cuff
tear
acromial morpholog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681 [医药卫生—骨科学]
R445.2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期延迟PCASL对进展性脑梗死预后评估
戴中强
郑少升
陈群中
顾浩玉
刘征华
郭学军
李思聪
廖海波
万星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MRI诊断分析
万星华
万隐华
熊伟
左谦云
刘祖良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