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型超声对胰腺转移性肿瘤的诊断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云昆 陈燕萍 周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6期337-339,共3页
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转移性肿瘤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表明转移性胰腺肿瘤B超表现为弱回声,边界清,形态欠规则。与原发胰腺癌不同,胰腺转移瘤较少引起胆管及胰管扩张,认为可能与本组转移性肿块多来自胃癌的直接侵犯... 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转移性肿瘤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表明转移性胰腺肿瘤B超表现为弱回声,边界清,形态欠规则。与原发胰腺癌不同,胰腺转移瘤较少引起胆管及胰管扩张,认为可能与本组转移性肿块多来自胃癌的直接侵犯,或通过淋巴转移致胰腺周围淋巴结,肿块自被膜方向向内生长有关。胰腺转移癌与原发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转移瘤 超声波诊断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刘娟 吴凤林 +2 位作者 娄雪峰 纪莉 刘丽云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2-307,共6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甲状腺良性结节射频消融术前风险评估的意义及预防对策.方法 274例311个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治疗前根据消融风险由低到高分为0~Ⅳ级,其中0级38个,Ⅰ级69个,Ⅱ级36个,Ⅲ级59个,Ⅳ级109个.用连续移动法或多平面组合法消...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甲状腺良性结节射频消融术前风险评估的意义及预防对策.方法 274例311个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治疗前根据消融风险由低到高分为0~Ⅳ级,其中0级38个,Ⅰ级69个,Ⅱ级36个,Ⅲ级59个,Ⅳ级109个.用连续移动法或多平面组合法消融,用“杠杆撬离法”或“液体隔离带法”预防热损伤毗邻结构.结果 311个甲状腺结节均完全消融.59个Ⅲ级风险结节中30个用“杠杆撬离法”均有效避免了热损伤;29个用“液体隔离带法”预防,2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两种方法对Ⅲ级风险的预防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7).109个Ⅳ级风险结节中102个用“杠杆撬离法”、7个用“液体隔离带法”预防,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分别有1例、2例,两种方法对Ⅳ级风险的预防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143个0~Ⅱ级风险结节消融时未损伤毗邻结构.结论 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前风险评估有助于并发症的预防.“杠杆撬离法”能有效预防热损伤毗邻结构,且操作简便,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导管消融术 甲状腺结节
原文传递
急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红梅 高天明 佟振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68-370,共3页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模拟临床疾病,研制较为可靠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常用啥齿动物全脑和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种类、制作方法及特点,对系统研究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学改变...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模拟临床疾病,研制较为可靠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常用啥齿动物全脑和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种类、制作方法及特点,对系统研究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学改变,以及药物疗效、防治措施等,在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方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动物模型 急性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娟 吴凤林 +1 位作者 隋洋 胡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29-153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的方法、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治疗组12例单发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治疗,术后采用常规超声随访观察结节大小、血供,采用超声造影评价病灶消融范围,并观察并发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的方法、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治疗组12例单发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治疗,术后采用常规超声随访观察结节大小、血供,采用超声造影评价病灶消融范围,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监测甲状腺功能。对照组12例单发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未经任何治疗,随访方法及时间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12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激光消融治疗,术后超声随访结节的体积较术前逐渐缩小(P<0.05),血流信号消失。术后即刻超声造影显示11例结节呈无增强,完全消融率为91.7%。术中难忍受的疼痛3例,适当处理后疼痛减轻或消失。治疗前、后检测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随访6个月结节体积及甲功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术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安全、有效方法,治疗后结节体积可逐渐缩小,在一定程度上对甲状腺功能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消融 甲状腺结节 超声
下载PDF
低机械指数实时谐波声学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的初探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淑君 龚渭冰 +2 位作者 胡茂兰 陈雷宁 吴凤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实时谐波声学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不孕症妇女46例,采用全氟显作为造影剂,行经腹部B超引导下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术,观察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内的流动情况。结果46例不孕症妇女中,11例双侧... 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实时谐波声学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不孕症妇女46例,采用全氟显作为造影剂,行经腹部B超引导下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术,观察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内的流动情况。结果46例不孕症妇女中,11例双侧输卵管通畅,7例双侧输卵管不通畅,9例单侧输卵管不通畅,15例单侧输卵管通而不畅,4例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结论低机械指数实时谐波声学造影对输卵管显像清晰,且安全、经济、无副作用,可作为临床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机械指数 谐波 声学造影 输卵管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20
6
作者 谷英士 李颖嘉 +3 位作者 文戈 位红芹 王冬晓 洪少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61-1664,共4页
目的比较采用常规超声(US)与超声弹性成像(UE)判断腋淋巴结性质的价值。方法观察我院60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84枚腋淋巴结,均行US及UE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比较US、UE及US结合UE(US+UE)诊断腋淋巴结性质的效能。... 目的比较采用常规超声(US)与超声弹性成像(UE)判断腋淋巴结性质的价值。方法观察我院60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84枚腋淋巴结,均行US及UE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比较US、UE及US结合UE(US+UE)诊断腋淋巴结性质的效能。结果应用US、UE及US+UE判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812、0.858。UE与US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13,P>0.05)。US+UE与US(Z=2.131,P<0.05)、与UE(Z=1.996,P<0.0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常规US与UE可以提高诊断转性性腋淋巴结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ROC曲线
下载PDF
超声诊断学教学中PBL教学模式应用探讨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颖嘉 崔忠林 文戈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年第5期491-493,共3页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旨在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的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对PBL教学模式的应...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旨在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的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对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学 教学方法 PBL教学
下载PDF
多媒体教学课件之我见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颖嘉 鲁鸿 马著彬 《西北医学教育》 2003年第3期206-206,210,共2页
对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具有开放功能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平台是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课件 问题 原因 设计 改革
下载PDF
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乳腺癌血管生成活性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颖嘉 龚渭冰 +1 位作者 吴凤林 周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血管生成活性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能量多普勒 (PDI)检测80例乳腺癌内血流信号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以FVIII RA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 目的 研究乳腺癌血管生成活性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能量多普勒 (PDI)检测80例乳腺癌内血流信号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以FVIII RA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两者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即LN(+ )组血流信号较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即LN(-)组明显丰富 ,至少可见 1支以上穿入型血管束 ,LN(+ )组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 (40 0 9± 2 6 8)明显高于LN(-)组 (2 116± 2 0 0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LN (+ )组MVD(5 7.14± 30 .98)较LN (-)组MVD(2 3 .96± 12 .96 )亦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乳腺癌血管生成活性与其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血管生成活跃者 ,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PDI对乳腺癌肿瘤组织内血流的定量检测可能为临床判断乳腺癌预后提供一较为简便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淋巴转移 乳腺癌
原文传递
乳腺癌血管生成相关因素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颖嘉 文戈 鲁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 探讨检测乳腺癌组织血管生成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能量多普勒检测 80例乳腺癌内血流信号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测定和肿瘤内微血管... 目的 探讨检测乳腺癌组织血管生成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能量多普勒检测 80例乳腺癌内血流信号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测定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计数。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 44 .4% ,VEGF阳性病例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MVD值高于阴性病例 (P <0 .0 1) ,三者与一般临床病理因素无关 ,但与组织学分级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阳性表达者五年生存率 ( 3 9.4% )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 ( 76.1% ) (P <0 .0 1)。结论 PDI定量检测肿瘤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与MVD计数、VEGF测定相结合 ,能全面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状态。VEGF阳性表达者血管生成活跃 ,肿瘤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MVD值高 ,其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 乳腺肿瘤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右心声学造影与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诊断隐源性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婷 张坤燕 +1 位作者 姚静远 李颖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对比右心声学造影(c-TTE)与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c-TCD)对隐源性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隐源性卒中患者102例,均行c-TCD、c-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以TEE为诊断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 目的对比右心声学造影(c-TTE)与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c-TCD)对隐源性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隐源性卒中患者102例,均行c-TCD、c-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以TEE为诊断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TE、c-TCD对隐源性卒中患者PFO的诊断效能;比较c-TTE与c-TCD对PFO右向左分流半定量分级及检出率。结果TEE检查证实102例隐源性卒中患者中发生PFO 44例。ROC曲线分析显示,c-TCD、c-TTE诊断隐源性卒中患者PFO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0.951;c-TCD诊断隐源性卒中患者PFO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1.82%、82.76%、82.35%,低于c-TTE(95.45%、94.83%、95.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CD对PFO右向左分流半定量分级低于c-TTE,对PFO右向左分流的检出率(70.45%)低于c-TTE(90.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与c-TCD相比,c-TTE对隐源性卒中患者PFO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且对PFO右向左分流半定量分级程度和检出率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声学造影 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 隐源性卒中 卵圆孔未闭
下载PDF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红梅 高天明 佟振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CA1区锥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通过四血管闭塞法全脑缺血模型,采用光、电镜观察了全脑缺血15min再灌流后锥体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流48h后CA1区发生了迟发性神经... 目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CA1区锥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通过四血管闭塞法全脑缺血模型,采用光、电镜观察了全脑缺血15min再灌流后锥体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流48h后CA1区发生了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锥体细胞超微结构出现了凋亡样改变,同时也观察到部分锥体细胞胞浆出现类似坏死的空泡化现象。结论提示调亡与坏死机制可能共同参与全脑缺血再池流后D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海马 超微结构 细胞凋亡 CA1区
下载PDF
声学造影对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定量检测及生物学行为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颖嘉 张雪林 +2 位作者 文戈 龚渭冰 孙桂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NNBC)血管生成的定量检测及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造影结合能量多普勒技术术前检测60例ANNBC患者肿瘤内血流信号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NNBC)血管生成的定量检测及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造影结合能量多普勒技术术前检测60例ANNBC患者肿瘤内血流信号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分析造影前后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与MVD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研究造影后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MVD与ANNBC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全部病例造影增强前PDI检测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与MVD无相关性(r=0.25,P>0.05),造影增强后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与MVD呈正相关(r=0.65,P<0.05)。造影增强后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MVD均与一般临床病理因素无关,与组织学分级和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术后复发转移组造影增强后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肿瘤内MVD均显著高于无瘤生存组。高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组及高MVD组总生存率(OSR)和无瘤生存率(DFSR)低于低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组和低MVD组(P<0.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能量多普勒技术对ANNBC血管生成活性的定量检测可作为有价值的预后预测指标及治疗指导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 造影剂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中PACS的应用与优势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红梅 吴凤林 +1 位作者 李颖嘉 李传刚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1期189-190,共2页
医疗PACS是一种综合图像管理系统,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数字信息,通过计算机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显示、存储、处理及传送,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工作,为医学影像学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 医疗PACS是一种综合图像管理系统,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数字信息,通过计算机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显示、存储、处理及传送,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工作,为医学影像学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还显著提高了见习课的效率和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RACS 教学
下载PDF
虚拟导航超声造影指导常规超声不能检出肝脏小占位病灶微波消融术的精准定位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戴戈扬 戴琳 +4 位作者 刘志 曹明珠 陈锦章 王坤元 陈怀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643-3646,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在常规超声不能检出的肝脏小占位病灶中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精准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方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23例患者共28个常规超声不能检出而由CT/MRI提示的肝脏小占位,借助实时虚拟导航... 目的探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在常规超声不能检出的肝脏小占位病灶中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精准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方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23例患者共28个常规超声不能检出而由CT/MRI提示的肝脏小占位,借助实时虚拟导航超声造影系统对其进行微波消融治疗。融合了超声和CT/MRI图像后,在实时超声监控下对病灶进行微波消融治疗,并于术后使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评价消融效果。术后1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CT/MRI检查评价微波消融的疗效。结果所有病灶经过虚拟导航系统均可达到超声与CT/MRI图像融合。所有病例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系统的监测下进行了微波消融治疗,只有1例患者消融后发现少许残留,需即时再次行消融治疗。本组患者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的CT/MRI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达到完全消融。结论虚拟导航超声系统可以精准定位常规超声不能检出的肝脏小占位,并利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在围手术期评估病灶性质和消融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小占位 虚拟导航超声造影 微波消融
下载PDF
乳腺癌血管生成与nm23基因表达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颖嘉 吴凤林 龚渭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血管生成与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的表达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分析它们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对 8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能量多普勒检测肿瘤内血流信号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 ,对... 目的 研究乳腺癌血管生成与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的表达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分析它们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对 8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能量多普勒检测肿瘤内血流信号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 ,对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m2 3基因蛋白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MVD)的表达。 结果 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 (lymphnodepostive ,LN +)肿瘤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MVD值明显高于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 (lymphnodenegative ,LN - ) (t=7 0 7、6 34,P <0 0 1) ,而nm2 3 H1的表达则相反 ,同时nm2 3 H1阴性表达组的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MVD值显著高于nm2 3 H1阳性表达组 ,(t =6 86、6 4 9,P <0 0 5 )。 结论 肿瘤血管生成和nm2 3 H1的表达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m2 3 H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乳腺肿瘤 病理性新生血管化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NM23基因 腋窝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 被引量:8
17
作者 冯传波 高建华 刘红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45-47,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4-11/2005-12选择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科收治的良性咬肌肥大患者15例,30侧咬肌。根据患者咬肌厚度不同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咬肌厚度<11mm注射50U/侧,11~13mm... 目的:观察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4-11/2005-12选择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科收治的良性咬肌肥大患者15例,30侧咬肌。根据患者咬肌厚度不同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咬肌厚度<11mm注射50U/侧,11~13mm注射80U/侧,>13mm注射100U/侧。每侧咬肌分3~5点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50~100U,分别于注射前及注射后两三个月内行B超检查,测量咬肌厚度及形态变化。结果:纳入患者1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5例患者注射后咬肌厚度均明显小于注射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咬肌松弛状态下分别为(0.7800±0.1140),(1.0907±0.1621)cm;咬肌收缩状态分别为(0.9643±0.1774),(1.5050±0.1195)cm,P<0.001]。咬肌松弛状态下平均缩小28.6%,咬肌收缩状态下平均缩小35.9%。②患者接受注射治疗一两周后,咬合力量减弱或消失,2~4周后可见咬肌缩小,效果最明显出现在注射后4周~3个月,三四个月后咬肌力量及体积逐渐恢复,6个月后尽管肌力基本恢复正常,但咬肌体积的恢复各不相同。15例患者中对注射后所产生的效果非常满意13例(86.7%),基本满意2例(13.3%)。结论:应用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良性咬肌肥大,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副作用少,是外科手术治疗之外的一个可选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杆菌毒素 A型 下颌骨/病理学 咬肌/病理学 整容术/方法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前列腺癌靶向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苏春 宋宇 +1 位作者 黄玉慧 付尧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3-728,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技术下经直肠腔内超声引导在前列腺癌靶向穿刺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8日—2019年12月31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41例,根据影像组合方式不同分成4组:A组[经直肠超声...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技术下经直肠腔内超声引导在前列腺癌靶向穿刺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8日—2019年12月31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41例,根据影像组合方式不同分成4组:A组[经直肠超声成像(TRUS)+经直肠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TRTE)+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TR-CEUS)+MRI]40例、B组(TRUS+TRTE+TR-CEUS)行多模态影像技术下经会阴系统性穿刺+靶向穿刺活检,19例;C组(MRI/TRUS)行融合导航系统引导下经会阴靶向穿刺+系统性穿刺活检,40例;D组(TRUS)行经会阴系统性穿刺活检,42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诊断试验评价指标评估各组诊断前列腺癌靶区的价值;分析不同影像技术中阳性个数与恶性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41例疑似前列腺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良性72例,恶性69例;A组、D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4.1%、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P<0.002);A组、D组诊断特异度分别为52.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0.002);4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由高到低依次为A组(0.731)>C组(0.697)>B组(0.678)>D组(0.653)。A组、B组影像技术中不同阳性个数与恶性率呈正相关(r=0.567、0.463,P均<0.05)。A、B、C组中靶向穿刺活检与系统性穿刺活检的单针阳性率相比分别为34.5%(38/110)比21.6%(99/458)、60.0%(30/50)比40.2%(82/204)、20.0%(21/105)比12.5%(58/4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55、6.33、7.80,P均<0.05)。结论TRUS+TRTE+TR-CEUS+MRI诊断前列腺癌是相对更有意义的影像模态组合。当TRUS、TRTE、TR-CEUS、MRI均提示阳性时,可有条件地单独使用靶向穿刺活检以替代系统性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经直肠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下载PDF
超声诊断学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琼 孙爱民 +2 位作者 吴凤林 李颖嘉 李传刚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在超声诊断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级医学影像学系五年制本科实习学生80人,随机分为EBM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2组学生的教学总课时、大小课比例均相等。对照组采用以教师...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在超声诊断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级医学影像学系五年制本科实习学生80人,随机分为EBM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2组学生的教学总课时、大小课比例均相等。对照组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方法,EBM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EBM教学方法。结果:对照组和EBM组的理论测试成绩分别为(84.41±4.17)分和(85.34±4.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献检索成绩分别为(76.01±6.79)分和(92.24±4.67)分,阅片考试成绩分别为(74.98±9.67)分和(82.91±3.8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诊断学临床教学中引入EBM效果较好,可以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阅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超声诊断学 教学
下载PDF
腔内凸阵超声探头检测颈动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发友 龚渭冰 +2 位作者 吴凤林 周星星 何锋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70-1672,1674,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凸阵超声探头体外途径检查颈动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3例患者86支颈动脉作为研究对象,用高频线阵探头、低频凸阵探头及腔内凸阵探头分别检测颈总动脉(CCA)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颈内动脉(ICA)内径、PSV、异常血管形... 目的探讨腔内凸阵超声探头体外途径检查颈动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3例患者86支颈动脉作为研究对象,用高频线阵探头、低频凸阵探头及腔内凸阵探头分别检测颈总动脉(CCA)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颈内动脉(ICA)内径、PSV、异常血管形态及显示长度等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3种不同频率超声探头所测ICA内径、PSV、显示长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ICA异常形态血管比较,腔内探头与高频探头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腔内凸阵探头检测ICA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探头 超声 颈动脉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