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2周的口服药物短期强化治疗,观察强化方案的疗效。方法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12周的短期强化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FPG、2 h PG、HbA1c均显...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2周的口服药物短期强化治疗,观察强化方案的疗效。方法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12周的短期强化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FPG、2 h PG、HbA1c均显著下降(P<0.01);HOMA-IR下降、HOMA-B升高(P均<0.01);TG、CHOL、LDL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强化方案安全有效。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冠心病患者粪便标本及血清标本60例及正常对照标本35例,运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测定肠道菌群数量以进行菌群分析...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冠心病患者粪便标本及血清标本60例及正常对照标本35例,运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测定肠道菌群数量以进行菌群分析,运用酶比色法检测粪便尿酸含量,磷钨酸法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患者组粪便中肠道细菌总负荷明显增加,其中,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明显减少(P<0.05);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链球菌均明显增加,以链球菌更为明显(P<0.05)。患者组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升高,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与粪便标本中细菌总负荷及大肠杆菌含量呈正相关,以与大肠杆菌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并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并与肠道细菌对尿酸的代谢活性相关,提示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机理有一定关系,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促进冠心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肠道菌群对尿酸的代谢能力可能参与这一致病过程。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2周的口服药物短期强化治疗,观察强化方案的疗效。方法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12周的短期强化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FPG、2 h PG、HbA1c均显著下降(P<0.01);HOMA-IR下降、HOMA-B升高(P均<0.01);TG、CHOL、LDL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强化方案安全有效。
文摘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冠心病患者粪便标本及血清标本60例及正常对照标本35例,运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测定肠道菌群数量以进行菌群分析,运用酶比色法检测粪便尿酸含量,磷钨酸法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患者组粪便中肠道细菌总负荷明显增加,其中,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明显减少(P<0.05);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链球菌均明显增加,以链球菌更为明显(P<0.05)。患者组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升高,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与粪便标本中细菌总负荷及大肠杆菌含量呈正相关,以与大肠杆菌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并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并与肠道细菌对尿酸的代谢活性相关,提示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机理有一定关系,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促进冠心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肠道菌群对尿酸的代谢能力可能参与这一致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