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采集、保存数据库及组织库的建立与管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何国林 高毅 +1 位作者 潘明新 张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354-3356,共3页
背景:目前,肝癌的遗传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收集和保护,为了保存广东省宝贵的肝癌家系,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建立了肝癌组织库及数据库。目的:探讨肝癌组织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以及组织库的建立和信息化管理方法。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 背景:目前,肝癌的遗传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收集和保护,为了保存广东省宝贵的肝癌家系,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建立了肝癌组织库及数据库。目的:探讨肝癌组织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以及组织库的建立和信息化管理方法。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远端正常组织及患者的血清、血浆以及从肿瘤组织中提取的核酸,分别保存组织块、核酸、血清、血浆、淋巴细胞、干细胞等,液氮或-80℃冷冻保存;同时建立一套信息系统用于肿瘤组织库的管理,包括标本存放位置、标本使用、实验结果、综合查询、标本废除管理等。结果与结论:收集标本45例,其中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40例,共350份标本,1年来肿瘤组织库运转良好。建立肝癌组织库及数据库可以对标本进行质量控制及信息化管理,保存少见、罕见标本,达到资源保存和共享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组织库 数据库 管理 信息化
下载PDF
肿瘤异常蛋白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尤玮 王泽新 +2 位作者 李佳 何克菲 雷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279-281,337,共4页
目的对食管癌、癌前病变、正常人群进行分析,探讨TAP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50例食管癌患者、50例Barret食管患者及50例健康者... 目的对食管癌、癌前病变、正常人群进行分析,探讨TAP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50例食管癌患者、50例Barret食管患者及50例健康者进行分析,使用TAP检测技术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TAP检测系统的特异性、灵敏度、约登指数,评价TAP检测系统评价食管腺癌及Barrett食管的检测效力。结果对5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筛选时,TAP的诊断灵敏度为88.00%,特异性为88.00%,约登指数为0.76;对50例Barrett食管患者进行筛选时,TAP的诊断灵敏度为80.00%,特异性为88.00%,约登指数为0.68。结论检测TAP在食管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在临床筛选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异常蛋白 食管癌 诊断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CDH9和cyclin D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换新 白义凤 +1 位作者 吴晓霞 郭琳琅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508-1512,共5页
目的探讨原钙黏附蛋白9(protocadherin 9,PCDH9)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08-01-2013-05-31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手术切除的NSCL... 目的探讨原钙黏附蛋白9(protocadherin 9,PCDH9)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08-01-2013-05-31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337例,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142例肿瘤及癌旁组织中PCDH9及cyclin D1基因和蛋白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在142例肺癌组织中,PCDH9的表达为0.386±0.008,低于癌旁组织的0.994±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8,P<0.001;cyclin D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为7.392±0.079,较癌旁组织的1.004±0.007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19,P=0.003。同一患者组织标本中的PCDH9与cyclin D1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8,P=0.009。PCDH9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和组织来源无关,P值均>0.05;而与肿瘤的分期、转移、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总生存时间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CDH9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51,P<0.001,cyclin D1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36,P<0.001。结论 PCDH9及cyclin D1表达可能与NSCLC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并可作为评估NSCLC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PCDH9 CYCLIN D1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吉西他滨增敏同期放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文 唐武兵 +5 位作者 肖明星 古伟光 伍楚蓉 罗海涛 张复华 胡建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701-703,共3页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作为放疗增敏剂联合同期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同期放化组:42例采用吉西他滨化疗增敏同期联合放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Ⅲ期)NSCLC患者,放疗同期第1、8、15、22...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作为放疗增敏剂联合同期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同期放化组:42例采用吉西他滨化疗增敏同期联合放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Ⅲ期)NSCLC患者,放疗同期第1、8、15、22、29、36天在放疗前4h给予400mg/m2吉西他滨化疗,放射治疗采用6/15MVX线,每次2Gy/d,5次/周,原发灶50Gy后缩野加量,DT60~70Gy;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给予X线和电子线混合照射至DT60~66Gy。单纯放疗组:40例放射治疗方法与同期放化组相同。结果:同期放化组与单纯放疗组肺原发灶有效率分别为90.5%(38/42)和70.0%(28/40),P=0.039;纵隔淋巴结转移灶有效率分别为90.5%(38/42)和82.5%(33/40),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6和10.3个月,两组急性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和肝功能受损等,经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吉西他滨化疗同期联合放疗局部晚期NSCLC与单纯放疗的比较,近期疗效有提高,急性毒副反应增加不明显,可耐受,吉西他滨有放疗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 非小细胞肺/放射疗法 综合疗法
下载PDF
结直肠癌原发灶和对应肝转移灶K-ras基因突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冼海兵 于洪波 张积仁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926-929,共4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原发灶和对应肝转移灶中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比较两者的一致性。方法:从7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原发灶和对应肝转移灶病理标本中提取肿瘤组织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K-ras基因,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K...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原发灶和对应肝转移灶中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比较两者的一致性。方法:从7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原发灶和对应肝转移灶病理标本中提取肿瘤组织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K-ras基因,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有3例因DNA提取质量较差出组。72例中,有24例(33.3%)结直肠癌原发组织中K-ras基因为突变型;23例(31.9%)肝转移灶癌组织中K-ras基因为突变型。24例原发灶K-ras基因为突变型者中,有21例(87.5%)对应的肝转移灶K-ras基因为突变型;46例两者均为野生型。原发灶及对应肝转移灶两者的一致率为93.1%。两者不一致的情况有5例(6.9%)。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原发灶和对应肝转移灶中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较为一致,可作为选用分子靶向药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肝肿瘤/继发性 基因 K-ras 突变
原文传递
热休克蛋白90在预热适应成纤维细胞中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雪梅 陈斯泽 邹飞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57-1058,共2页
目的建立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IHF-3T3应激适应细胞模型,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应激适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预热适应(42℃,20min)建立应激适应细胞模型,并通过再次热应激时(44℃,40min)细胞膜损伤指标、DNA损伤指标、细胞形态学... 目的建立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IHF-3T3应激适应细胞模型,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应激适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预热适应(42℃,20min)建立应激适应细胞模型,并通过再次热应激时(44℃,40min)细胞膜损伤指标、DNA损伤指标、细胞形态学改变综合评价适应效果。以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应激适应对细胞内HSP90合成和细胞内定位的影响。结果结合预适应后再次热应激所致的损害情况,初步确定预适应后6h为最佳应激保护时间。再次热应激时,细胞膜损伤指标、DNA损伤指标、细胞形态改变均表明预适应后预处理(42℃,20min)6h后,再次热应激时,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变化率、细胞DNA受损较直接热应激组为轻,细胞损伤状态减轻。热应激40min后细胞内HSP90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并伴有细胞内的重新分布。结论通过对NIH-3T3细胞进行预适应处理,通过观测细胞膜损伤、DNA损伤、细胞形态变化情况,确定应激保护的时间点,建立了细胞应激适应模型,初步确认HSP90在该模型中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90 预热处理 应激保护 分子伴侣 成纤维细胞株 热休克蛋白90 热适应 NIH-3T3细胞 细胞内定位 DNA受损
下载PDF
恩度联合微波消融治疗鼠肝癌移植瘤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泽新 李艳彦 +3 位作者 朱伟良 赵喜兰 高俊勇 吕仁明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恩度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小鼠肝癌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107/ml、0.1mlHepG2肝癌细胞接种到48只荷瘤小鼠的右后腿股部皮下,肿瘤直径约1.5cm时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尾静脉推注0.9%的生理盐水;联合治疗组:尾静脉... 目的研究恩度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小鼠肝癌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107/ml、0.1mlHepG2肝癌细胞接种到48只荷瘤小鼠的右后腿股部皮下,肿瘤直径约1.5cm时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尾静脉推注0.9%的生理盐水;联合治疗组:尾静脉推注恩度联合微波消融肿瘤;微波消融组:皮下微波消融肿瘤;恩度治疗组:尾静脉推注恩度。对联合治疗组及微波消融组先对皮下肿瘤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第15天每组处死6只荷瘤小鼠,计算抑瘤率,检测血浆VEGF浓度,观察小鼠生存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荷瘤小鼠抑瘤率为73.2%,高于其他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血浆VEGF水平为(31.64±3.64)pg/ml,低于其他治疗组(P<0.05),且小鼠生存时间较其他三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微波消融能更好的发挥抑瘤效应,并能延长小鼠总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度 微波消融 肝癌 小鼠
下载PDF
人HOXA1 3'-非翻译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肖法嫚 李余发 +2 位作者 陈珍珠 曾香萍 郭琳琅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2年第4期407-409,共3页
目的:针对人同源异型盒A1(HOXA1)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构建HOXA1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对其克隆进行鉴定并挑选出正确的克隆,为后续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PCR扩增包含HOXA1 3'-UTR的... 目的:针对人同源异型盒A1(HOXA1)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构建HOXA1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对其克隆进行鉴定并挑选出正确的克隆,为后续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PCR扩增包含HOXA1 3'-UTR的DNA片段,克隆至荧光素酶载体psiCHECK-2,构建HOXA1 3'-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经Not I和Xho I双酶切后测序进行鉴定。结果:克隆获得的DNA片段大小及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一致,且插入方向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含hURAT1基因3'UTR区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可用于后续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异型盒A1基因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3-非翻译区
下载PDF
佛山地区血浆重金属水平与肺癌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冼海兵 邓燕明 +7 位作者 郑艳芳 冯卫能 蔡睿 董欣敏 张园园 付丗林 高愈希 张积仁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2,4,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广东省佛山市肺癌患者血浆中钒、铬、锰和铁4种重金属含量与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留取196份肺癌患者及93份正常人血浆样本,采用电感离子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钒、铬、锰和铁4种重金属含量,分析血浆钒、铬、锰和... 目的了解中国广东省佛山市肺癌患者血浆中钒、铬、锰和铁4种重金属含量与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留取196份肺癌患者及93份正常人血浆样本,采用电感离子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钒、铬、锰和铁4种重金属含量,分析血浆钒、铬、锰和铁等重金属水平与肺癌发病的相关性。结果肺癌患者血浆中的铬、锰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铁浓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钒浓度则低于对照组,P<0.01。这些重金属的血浆水平与性别、肿瘤的临床分期、EGFR基因突变情况、吸烟状态均无关;钒含量与病理类型相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锰为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钒为保护因素。结论血浆钒、铬、锰、铁浓度可能在肺癌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其中锰、铁为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钒可能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肺癌 钒、铬、锰、铁 血浆
原文传递
结肠癌LS174细胞培养上清对树突状细胞诱导CTL杀伤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翔 汪森明 +1 位作者 孙海 何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31-1133,共3页
目的:观察结肠癌细胞对人单个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CTL杀伤效应的影响,探讨其在人体的免疫逃避机制.方法: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以GM-CSF和IL-4培养DC,用结肠癌LS174细胞的提取物诱导DC,并激活T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在此不同过... 目的:观察结肠癌细胞对人单个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CTL杀伤效应的影响,探讨其在人体的免疫逃避机制.方法: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以GM-CSF和IL-4培养DC,用结肠癌LS174细胞的提取物诱导DC,并激活T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在此不同过程中,体系中加入人结肠癌细胞系LS174的培养上清液.以正常培养体系为对照,通过计算细胞毒杀伤率检测不同条件下DC激活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结果:LS174细胞培养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的DC,在DC培养的早期阶段对DC激活过程有明显的影响(在DC培养的第1d加入肿瘤培养上清组,第3d加入肿瘤培养上清组vs正常培养的DC组,DC培养第5d加入肿瘤培养上清组,DC激活T淋巴细胞过程加入肿瘤培养上清组,P<0.05).结论:肿瘤细胞分泌的某些物质可在DC培养的早期阶段影响肿瘤的免疫,这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杀伤效应 4细胞 细胞诱导 单个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 人结肠癌细胞系 细胞培养上清液 T淋巴细胞 免疫逃避机制 杀伤肿瘤细胞 早期阶段 抗肿瘤效应 IL-4 人外周血 培养体系 条件培养 同种异体 激活过程 细胞过程 细胞分泌
下载PDF
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排斥反应:5年同一机构296例随访(英文)
11
作者 陈桦 胡丽娟 +4 位作者 李留洋 陈剑荣 钱俊 李民 赵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8期3249-3254,共6页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排斥反应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对移植物功能恢复可造成严重影响,是移植物早期丢失的主要原因。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排斥反应早期诊断和防治的意义。方法:选择接受肾移植后规律随访的受者296例,其中移植前群体...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排斥反应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对移植物功能恢复可造成严重影响,是移植物早期丢失的主要原因。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排斥反应早期诊断和防治的意义。方法:选择接受肾移植后规律随访的受者296例,其中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受者26例,阴性受者270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动态监测肾移植受后外周血中的群体反应性抗体和供者特异性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穿刺活检组织中C4d的沉积及浸润淋巴细胞表面分子标记,按Banff2005标准结合临床相关指标诊断急性体液排斥反应。结果与结论:26例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受者中6例(23%)移植后发生了急性体液排斥反应,270例阴性受者中19例(7%)发生了急性体液排斥反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发生急性体液排斥反应的患者中22例(88%)外周血清中检测到供者特异性抗体,271例无急性体液排斥反应的患者中仅1例检出供者特异性抗体,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急性体液排斥反应受者中C4d阳性率为80%,未发生急性体液排斥反应的患者C4d阳性率仅为6.7%,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肾移植后早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和供者特异性抗体水平,通过穿刺活检观察移植肾组织中的C4d沉积情况,可及时诊断急性体液排斥反应,有效改善移植物功能并提高移植物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供者特异性抗体 急性体液排斥反应 C4D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预热适应对NIH-3T3细胞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陈雪梅 陈斯泽 邹飞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建立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预热适应细胞模型,探讨应激与适应对细胞活性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合成的影响。方法通过预热适应(42℃,20 min)建立应激适应细胞模型,并通过再次热应激时(44℃,40min)细胞膜损伤指标、DNA损伤指标的变... 目的建立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预热适应细胞模型,探讨应激与适应对细胞活性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合成的影响。方法通过预热适应(42℃,20 min)建立应激适应细胞模型,并通过再次热应激时(44℃,40min)细胞膜损伤指标、DNA损伤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适应效果。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应激及适应对细胞内HSP90合成的影响。结果结合预热适应后再次热应激所致的细胞膜损害和HSP90合成情况,初步确定预热适应后6 h为最佳应激保护时间。预热适应6 h后,再次热应激时,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变化率为15.4%±2.6%,对照组为41.2%±5.1%;DNA受损细胞所占百分比为15.1%,较直接热应激组(26.3%)轻。OD_(HSP90)/OD_(control)变化趋势显示热应激40min后细胞内HSP90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直接热应激组为0.82±0.18,预热适应组为1.70±0.52,预热适应+热应激组为1.41±0.16。结论通过对NIH-3T3细胞进行预热处理,确定应激保护的时间点,建立了细胞应激适应模型;初步确认HSP90在该模型中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质类90 应激 乳酸脱氢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