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绍辉 陈松深 +3 位作者 邱浩强 李东航 赖汉齐 张和耀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28例、C组27例,分别给予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用药14 d后3组的神经...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28例、C组27例,分别给予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用药14 d后3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C组与A组和B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凝血指标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对于抗血小板聚集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或奥扎格雷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奥扎格雷钠 阿司匹林 血栓 血小板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2
作者 黄楚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6期133-135,共3页
目的 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 目的 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密切观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PaO2、pH改善与PaCO2下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实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可缩短住院时间与抗生素使用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下载PDF
脑钠肽与脑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脑出血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洪浩敏 陈松深 +1 位作者 邱浩强 金钦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究脑钠肽(BNP)和脑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脑出血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脑出血病患89例,并记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在普宁华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分组对比不同出血量组、不... 目的探究脑钠肽(BNP)和脑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脑出血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脑出血病患89例,并记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在普宁华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分组对比不同出血量组、不同脑出血部位血浆BNP水平,并分析与低钠血症的关系。结果出血量越高、脑出血部位丘脑基底节区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更高,并且出现低钠血症的比例越高(P<0.05)。而低钠血症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非低钠血症患者,预后深度昏迷患者比例更大,好转出院比例更小(P<0.05)。结论脑出血后病患血浆BNP水平会明显升高,并且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存在较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利纳肽 出血部位 出血量 低钠血症 相关性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7
4
作者 傅万颖 陈菱菱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0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2013年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2013年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插管率、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插管率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氧分压低于实验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插管率为15.00%,而实验组插管率为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较好,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下载PDF
新活素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及LEVF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洪浩敏 陈松深 邱浩强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研究观察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及LEV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 目的:研究观察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及LEV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新活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水平及LEVF值的差异变化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FN-γ、HBDB和LDH水平都有所下降,不过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呕吐、恶心的事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出现胸闷和乏力的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活素用于治疗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以及提高LEVF值,这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有效地作用,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具有很好地安全性,在临床上值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慢性心力衰竭 NT-pro BNP LEVF 影响
下载PDF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纯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2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进行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进行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症状消失时间和ICU转出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和ICU转出时间,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D-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杜宋耿 陈德俊 陈尊发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和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和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检测并对比2组患者Fg、GMP-140、D-D等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2,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Fg、GMP-140、D-D均下降(对照组t=4.385、3.016、7.482,P<0.05;治疗组t=3.792、2.772、5.306,P<0.05),且治疗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t=3.217、3.106、4.782,P均<0.05);GMP-140、D-D、Fg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r=-0.52、-0.63、-0.74,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浆GMP-140、Fg、D-D水平,提高COPD相关肺心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FG GMP-140 D-二聚体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42例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绍辉 陈松深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262-1264,共3页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并分别采用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并分别采用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后3d、7d的血清CRP及生存质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清CRP及生存质量水平改善幅度也大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较佳,安全性较高,显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糖尿病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头颈部CTA对比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绍辉 陈耿春 +4 位作者 杜耿忠 张和耀 赖汉齐 田卓斌 肖育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对比糖尿病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头颈部CTA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6-04—2018-02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普宁华侨医院治疗的12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分成糖尿病组60例和非糖尿病组60例。观察2组疾病类型、相关生... 目的对比糖尿病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头颈部CTA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6-04—2018-02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普宁华侨医院治疗的12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分成糖尿病组60例和非糖尿病组60例。观察2组疾病类型、相关生化指标及头颈部动脉狭窄程度积分、颅内动脉狭窄积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主要为腔隙性、多发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2组血糖、血压、血脂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头颈部动脉狭窄程度积分、颅内动脉狭窄积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与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动脉病变密切相关,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管狭窄程度明显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严重,对于糖尿病性脑梗死的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梗死 CT血管成像 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超声技术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翠云 陈兰香 +1 位作者 陈武镇 曾婷婷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4期3211-3214,共4页
目的研究经阴道三维超声技术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普宁华侨医院超声科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检查,记录... 目的研究经阴道三维超声技术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普宁华侨医院超声科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检查,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不同超声检查浸润情况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分析不同肿瘤体积与出现深肌层浸润的概率。结果患者年龄37~67岁,无、浅、深肌层浸润者分别为6例、36例、21例,高、中、低病理分化分别为33例、16例、14例,Ⅰ、Ⅱ、Ⅲ、Ⅳ手术病理分期分别为38例、13例、10例、2例;三维超声诊断对浅肌层浸润情况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68.1%,明显高于二维超声诊断的45.6%、2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的多平面成像技术对深肌层浸润情况诊断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4%、87.6%和74.1%、8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深度肌层浸润患者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当肿瘤体积分别为48.79 cm^3、42.41 cm^3、37.62 cm^3、18.27 cm^3时,出现深肌层浸润的概率分别为92.0%、84.0%、81.0%、53.0%。结论三维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方面有一定的价值,能够作为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尤其是浅肌层浸润的诊断手段,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肌层浸润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一种新型风险评分模型在后循环缺血相关眩晕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绍辉 李东航 +4 位作者 张和耀 罗鸿波 黄志鑫 陈耿春 洪卫都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1年第7期487-493,共7页
目的建立一个后循环缺血(PCI)相关眩晕症的风险评分系统,确定最佳临界值并验证其在老年人PCI相关眩晕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分成两步进行:首先在380例PCI相关眩晕症患者和380例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组患者中,使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建立一个后循环缺血(PCI)相关眩晕症的风险评分系统,确定最佳临界值并验证其在老年人PCI相关眩晕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分成两步进行:首先在380例PCI相关眩晕症患者和380例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组患者中,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I相关眩晕症的因素,并按照回归系数数值建立风险评分模型。然后在149例PCI相关眩晕症患者和328例对照组患者中进行验证,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风险评分模型与ABCD2和Essen评分系统对PCI相关眩晕症的诊断效能。结果(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种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缺血性卒中和高脂血症)、6种症状(复视、构音困难、饮水呛咳、听力受损、单侧肢体无力和耳鸣)和3种体征(肢体感觉缺失、肢体共济失调和步态共济失调)共13种因素为影响PCI患者相关眩晕症的因素(均P<0.05),并纳入最终的诊断风险模型,分数范围为-6~32分,得分越高,诊断的可能性越大。(2)根据PCI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3个亚组:低危组(-5~0分,风险<18.4%)、中危组(1~10分)和高危组(≥11分,风险>80.2%)。根据Youden指数,PCI评分系统诊断的最佳临界点为4分,其敏感度为92.2%,特异度为58.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I评分系统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95%CI:0.794~0.898),显著高于ABCD2[0.752(95%CI:0.668~0.836)]和Essen评分系统[0.659(95%CI:0.569~0.7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eLong检验P值分别为0.009、<0.001)。结论PCI评分系统在PCI相关眩晕症预测中的诊断效果优于ABCD2和Essen评分系统。4分是该评分系统的诊断临界值,但PCI风险评分超过0分的老年患者应该接受进一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症 后循环缺血 风险评分 诊断
原文传递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邱凌骐 邱浩强 陈松深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3期61-63,100,共4页
目的探索分析应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所产生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90例应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9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 目的探索分析应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所产生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90例应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9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NIHS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该组患者的ADL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超过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患者均有5%左右的血压降低、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对症治疗后有效缓解(P>0.05)。结论针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尤瑞克林,能够有效纠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升其日常活动水平,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尤瑞克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纯华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6期146-146,149,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Bi PAP呼吸机辅助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持... 目的探讨无创Bi PAP呼吸机辅助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持续应用呼吸兴奋剂,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Bi PAP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Pa O2和Pa CO2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 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应加强对护理工作重视,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 PAP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下载PDF
脑微出血对轻型急性期脑梗死强化双抗后出血陛转化的风险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邱凌骐 邱浩强 陈松深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年第9期772-775,共4页
目的 探究轻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伴发脑微出血(CMBs)能否升高经强化双抗后出血性转化(HT)发生风险.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8例轻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根据脑MRI结果分为无CMBs组和有CMBs组;有CMBs组按CMBs解剖部位再... 目的 探究轻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伴发脑微出血(CMBs)能否升高经强化双抗后出血性转化(HT)发生风险.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8例轻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根据脑MRI结果分为无CMBs组和有CMBs组;有CMBs组按CMBs解剖部位再分为脑叶亚组、深部亚组及混合亚组,比较各亚组HT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轻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H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CMBs检出率为54.7%(70/128).有CMBs组和无CMBs组H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CMBs组中,脑叶亚组13例患者中5例发生HT,深部亚组43例患者中5例发生HT,混合亚组14例患者中3例发生HT,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7.465,P=0.0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OR=6.590,95%CI 2.561~17.282,P=0.000)和空腹血糖(OR=1.132,95%CI 1.544~2.953,P=0.025)是轻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轻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伴发CMBs时并不升高强化双抗之后发生HT风险,但如患者伴发脑叶部CMBs则应谨慎给予强化双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脑出血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回顾性研究 出血性转化
原文传递
NLR PLR及Lp-PLA2对脑梗死诊断及病情预测的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绍辉 王伟 +4 位作者 郭锦卿 张和耀 蔡凯兵 王喜江 黄志鑫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5期1301-1306,共6页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判定中的价值。方法纳入172例脑梗死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脑梗死患者根据NIHSS评分分组,比较NLR...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判定中的价值。方法纳入172例脑梗死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脑梗死患者根据NIHSS评分分组,比较NLR、PLR和Lp-PLA2与梗死程度和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脑梗死早期诊断联合诊断公式并进行验证。结果从健康对照组到重度梗死组,3种标志物的血清学水平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显示3种标志物均与NIHSS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有基础疾病史(OR=1.018,95%CI1.027~2.056,P=0.018)、Lp-PLA2(OR=2.843,95%CI1.589~4.615,P=0.011)和PLR(OR=1.758,95%CI1.048~3.783,P=0.043)是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β值定义新的联合指标变量为X=1.045 lg(Lp-PLA2)+0.564 lg(PLR)+0.018A(A有基础疾病时为1,否则为0)。联合指标的Kappa值、敏感度、特异性和诊断正确率分别为0.548、0.797、0.800和0.798,好于单一标志物的诊断效能。结论NLR和Lp-PLA2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可以对脑梗死的诊断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绍辉 李东航 赖汉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为主,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和疏血通静脉注射治疗。分别于用...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为主,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和疏血通静脉注射治疗。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4d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血液凝血指标、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及MR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上升,且血液凝血指标有所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α-硫辛酸抗氧化保护脑细胞和疏血通抗凝改善血液凝血指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疏血通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新活素治疗心肾综合征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洪浩敏 陈松深 邱浩强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11期1459-146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新活素治疗心肾综合征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肾综合征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92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新活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应用新活素治疗心肾综合征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肾综合征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92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新活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表现以及心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BNP前体(NT-pro-BNP)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肌酐(Cr)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过敏、低血压及其他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新活素治疗心肾综合征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心力衰竭 心肾综合征 新活素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文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5期637-638,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近3年来我院共接收了333例需要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了84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并且统计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并分... 目的:探讨和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近3年来我院共接收了333例需要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了84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并且统计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并分析其预防对策。结果:84例患者术后共发生了25例并发症,并发率为29.8%。其中有5例出血过多,5例皮瓣坏死,5例皮下积液,4例上肢淋巴水肿,6例神经损伤。结论:对患者进行改良根治手术后会并发一些其他疾病。只有在手术中认真操作,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才能减少乳腺癌改良术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手术 预防对策
下载PDF
尿液神经丝蛋白水平与脑小血管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绍辉 刘少列 +3 位作者 陈耿春 张和耀 黄志鑫 罗鸿波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0年第5期614-617,626,共5页
目的探讨尿液神经丝蛋白轻链(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NFL)水平与脑小血管病(Small cerebral vessel disease,SVD)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122例SVD患者和62例健康对照者,检测尿液NFL水平并进行磁共振(MRI)检查,记录白质高信号(W... 目的探讨尿液神经丝蛋白轻链(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NFL)水平与脑小血管病(Small cerebral vessel disease,SVD)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122例SVD患者和62例健康对照者,检测尿液NFL水平并进行磁共振(MRI)检查,记录白质高信号(WMH)相对体积、大脑相对容积、微出血灶计数和平均弥散率,同时进行NIHSS量表的测定,验证NFL水平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VD组患者的尿液NFL水平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健康对照组人群的NFL水平集中在20 pg/mL左右,而SVD组患者集中在40~70 pg/mL左右,NFL对于区分SV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平均弥散率(P=0.019)和WMH(P=0.033)与NFL水平显著相关;多因素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平均弥散率(OR=3.27,P=0.018)和尿液NFL水平(OR=1.51,P=0.024)与NIHSS显著相关。结论尿液NFL水平在排除其他病变后可以作为核磁共振检查的替代来判定脑小血管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脑小血管疾病 核磁共振成像 神经丝轻链蛋白
原文传递
依那普利叶酸片和依那普利片治疗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邱凌骐 邱浩强 陈松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9期4409-4411,共3页
目的探索研究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以及依那普利片针对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研究组均予以依那普利叶酸片,对照组均予以依那普利片... 目的探索研究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以及依那普利片针对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研究组均予以依那普利叶酸片,对照组均予以依那普利片,均持续治疗6个月。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同型半胱氨酸以及MMSE评分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对应方法治疗后,平均动脉血压均得到有效下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Hcy水平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均显著增高,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产生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Hcy水平,同时有效改善MMSE评分,安全性高,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H型高血压 依那普利叶酸片 依那普利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