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舒伐他汀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薛世荣 黄景文 +2 位作者 罗韶金 杨玲 杨泽福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按照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标准给予常规降糖治疗,...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按照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标准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10 mg.d-1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6个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LDL-C、TG、T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降低,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DL-C、HDL-C、TG、T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血清hs-CRP、LDL-C、TG及T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DL-C水平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肥胖 高脂血症 瑞舒伐他汀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纤溶活性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玲 黄景文 +3 位作者 罗韶金 薛世荣 杨泽福 潘伟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的变化,探讨纤溶活性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51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4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4例...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的变化,探讨纤溶活性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51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4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4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PA、PAI-1浓度,并计算PAI-1/t-PA比值(P/T比值),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上述3个指标的均数。结果血浆t-PA浓度比较,UA组患者低于SA组(P<0.01);AMI组低于SA组(P<0.01)。血浆PAI-1浓度比较,UA组患者高于SA组(P<0.01);AMI组高于SA组(P<0.01)。血浆P/T比值比较,UA组患者高于SA组(P<0.01);AMI组高于SA组(P<0.01)。结论纤溶活性功能减低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监测纤溶活性功能可有助于ACS的预警报告和指导ACS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不稳定斑块
下载PDF
血栓抽吸在老年急性右冠脉闭塞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玲 黄景文 +3 位作者 罗韶金 薛世荣 杨泽福 邹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在急性右冠脉闭塞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老年右冠脉单支近中段闭影次全闭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予冠脉内注射...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在急性右冠脉闭塞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老年右冠脉单支近中段闭影次全闭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后直接置入支架,观察组(56例)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血栓抽吸后置入支架。比较两组治疗后即刻TIMl血流、TMP、危险心肌抢救指数、术后30 d左室射血分数、30 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TIMl血流0~1级发生率低,TIMl血流3级和TMP 3级比例较高,危险心肌抢救指数及术后30 d左室射血分数提高,术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均P〈0.05)。结论:老年急性右冠闭塞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支架联合血栓抽吸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急性右冠脉闭塞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老年
下载PDF
急性腹主-髂-股动脉闭塞的介入加药物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高虹 梁福攸 张松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第6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腹主-髂-股动脉闭塞介入加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9例腹主动脉、髂动脉或股动脉急性闭塞的住院患者。经股动脉或肱动脉开始,入导丝开通,导管造影经溶栓、碎栓、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8例溶栓、碎栓后血管再通,其中1... 目的探讨急性腹主-髂-股动脉闭塞介入加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9例腹主动脉、髂动脉或股动脉急性闭塞的住院患者。经股动脉或肱动脉开始,入导丝开通,导管造影经溶栓、碎栓、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8例溶栓、碎栓后血管再通,其中1例伴有动脉残余狭窄置入支架一枚;另1例溶栓、碎栓后放弃手术。结论动脉介入加药物治疗是对急性腹主-髂-股动脉闭塞有效、微创、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 溶栓 血管内支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